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挑战1: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变化对专业群人才培养提出了新 的要求。 随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由传统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 网联化”技术路线转变,人才需求的跨界融合趋势日益显现,所 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技术原理、智能技术原理 大数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领域的跨界融合知识。与此同时, 产业相关岗位对人才的创造力、情感沟通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 力、商业应用能力等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专业群人才培养面 临新的挑战,需要调整和优化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优 化以及结构化师资队伍的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重构和优化 教材及课程教学资源的优化、实训设备的升级等方面。 挑战2:高职生源质量的问题,对更高水平和更高要求的跨 界融合知识体系的接受存在一定的挑战。 高职学子生源结构差别较大,在3年制培养模式下,较好掌 握具有显著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对 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此,需要专业群在产教融合、人才 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方面有更多的举措。 挑战3:信息技术变革对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出新要求。 随着人工智能、虛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将引发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更新,这些变化都对专业群师 资团队的建设提出了重大挑战。急需培养和引进适应全新课程内 容背景下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开发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和线上教学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9 挑战 1: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变化对专业群人才培养提出了新 的要求。 随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由传统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 网联化”技术路线转变,人才需求的跨界融合趋势日益显现,所 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技术原理、智能技术原理、 大数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领域的跨界融合知识。与此同时, 产业相关岗位对人才的创造力、情感沟通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 力、商业应用能力等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专业群人才培养面 临新的挑战,需要调整和优化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优 化以及结构化师资队伍的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重构和优化、 教材及课程教学资源的优化、实训设备的升级等方面。 挑战 2:高职生源质量的问题,对更高水平和更高要求的跨 界融合知识体系的接受存在一定的挑战。 高职学子生源结构差别较大,在 3 年制培养模式下,较好掌 握具有显著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对 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此,需要专业群在产教融合、人才 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方面有更多的举措。 挑战 3:信息技术变革对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出新要求。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将引发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更新,这些变化都对专业群师 资团队的建设提出了重大挑战。急需培养和引进适应全新课程内 容背景下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开发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和线上教学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资源,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打造在 同类学校和行业企业有影响力的高水平专业领军人才、着力建设 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 挑战4: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研究课题,专业群 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关键技术和产业 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突破,产业核心竞争力仍需进一步增强。高 性能动力电池及关键制造设备研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新型动 力驱动系统集成和控制、功率芯片集成设计和模块封装;燃料电 池先进材料硏制、系统集成;车载级环境感知等智能传感器、集成 化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存在大量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课题。目前 专业群已有4个科研平台,但尚不能全面支撑专业群科研和技术 开发工作的全面开展,作为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的世界一流高职 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需要快速建立与产业技术前沿发展相适应 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研究团队,提升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在关系 到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上展开科研攻关,助 力产业技术发展。 挑战5:“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化发展提出新要求 行业领先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在 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应用。目前,比亚迪等知名新能源汽 车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不断向海外输出技术和产品, 迫切需要我国职业教育同步“走出去”,为当地技术技能人才培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10 资源,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打造在 同类学校和行业企业有影响力的高水平专业领军人才、着力建设 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 挑战 4: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研究课题,专业群 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关键技术和产业 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突破,产业核心竞争力仍需进一步增强。高 性能动力电池及关键制造设备研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新型动 力驱动系统集成和控制、功率芯片集成设计和模块封装;燃料电 池先进材料研制、系统集成;车载级环境感知等智能传感器、集成 化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存在大量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课题。目前 专业群已有 4 个科研平台,但尚不能全面支撑专业群科研和技术 开发工作的全面开展,作为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的世界一流高职 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需要快速建立与产业技术前沿发展相适应 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研究团队,提升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在关系 到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上展开科研攻关,助 力产业技术发展。 挑战 5: “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化发展提出新要求。 行业领先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应用。目前,比亚迪等知名新能源汽 车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不断向海外输出技术和产品, 迫切需要我国职业教育同步“走出去”,为当地技术技能人才培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养提供支撑。如何更好地开发出国际可借鉴的课程标准,伴随比 亚迪等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先企业“走出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 使命担当。 、组群逻辑 (一)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性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是适应当下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 化、网联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基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展趋势的“车(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总成)、网(智能网 联)、服(技术运用与服务)”产业链环节,由新能源汽车技术 专业(汽车电子专业)、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 修技术专业等3个专业组成。 中国汽车工业能源层面的新能源化和控制层面的智能网联 化是汽车产业最大的发展趋势,业内提出“智能化、网联化、电 动化、共享化”的产业发展趋势和战略方向。“四化”为汽车市 场带来巨大的冲击,促进了整个产业链和生态系统的重构。其中 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代表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更 是汽车产业“四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即将形成对经济、社会和 人类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的产业分布链条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11 养提供支撑。如何更好地开发出国际可借鉴的课程标准,伴随比 亚迪等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先企业“走出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 使命担当。 二、组群逻辑 (一)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性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是适应当下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 化、网联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基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展趋势的“车(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总成)、网(智能网 联)、服(技术运用与服务)”产业链环节,由新能源汽车技术 专业(汽车电子专业)、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 修技术专业等 3 个专业组成。 中国汽车工业能源层面的新能源化和控制层面的智能网联 化是汽车产业最大的发展趋势,业内提出“智能化、网联化、电 动化、共享化”的产业发展趋势和战略方向。“四化”为汽车市 场带来巨大的冲击,促进了整个产业链和生态系统的重构。其中 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代表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更 是汽车产业“四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即将形成对经济、社会和 人类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的产业分布链条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智能驾驶技术: 新能源控制技术 Google: Waymo 整车控制 Baidu Apollo 智能化 电动化 电驱动控制 Tesla: Autopiolt 电源管理 Apple: Titan 整车热管理等 车聊 联网 共享化 5G通讯网络 大数据分析 网联化 共享化 Uber ViX 物联网 图1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四化”趋势 根据产业链进行提炼,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新能源 汽车整车及三电技术、智能驾驶技术、车外传感及联网技术、汽 车新技术应用与服务等内外联通、互享共用的技术领域。其中, “新能源汽车整车及三电技术”形成汽车“电动化”的本体,也 是“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载体,对应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智能驾驶技术、车外传感及联网技术形成汽车“智能化”、“网 联化”,实现“车-车”、“车-路”相联的技术途径,对应智能 交通技术运用专业;车与外界的联网催生了汽车“共享化”,互 联网的发展也使汽车售后服务产品更加丰富便利,为汽车后市场 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汽车新技术运用与服务就对应汽车运用与维 修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12 图 1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四化”趋势 根据产业链进行提炼,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新能源 汽车整车及三电技术、智能驾驶技术、车外传感及联网技术、汽 车新技术应用与服务等内外联通、互享共用的技术领域。其中, “新能源汽车整车及三电技术”形成汽车“电动化”的本体,也 是“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载体,对应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智能驾驶技术、车外传感及联网技术形成汽车“智能化”、“网 联化”,实现“车-车”、“车-路”相联的技术途径,对应智能 交通技术运用专业;车与外界的联网催生了汽车“共享化”,互 联网的发展也使汽车售后服务产品更加丰富便利,为汽车后市场 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汽车新技术运用与服务就对应汽车运用与维 修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 发展方向 电动化 智能化 〖网联化」 产业链技术 驱动电机整 充 职业岗位 时应专业群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图2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专业群、岗位群映射关系 可见,上述3个专业均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专业之间相互 融通,面向汽车产业“四化”发展趋势,有较好的专业共性。 (二)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 工作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原则确立人才培养方向,发挥专 业群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为粵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人才,培养能 够适应汽车新技术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具体来说,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定位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13 图 2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专业群、岗位群映射关系 可见,上述 3 个专业均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专业之间相互 融通,面向汽车产业“四化”发展趋势,有较好的专业共性。 (二)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 工作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原则确立人才培养方向,发挥专 业群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人才,培养能 够适应汽车新技术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具体来说,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定位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