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 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 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 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 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 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 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 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日:“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負满天下而位不过 五品其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意此必有所乐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选自《苏轼文集》卷四十八) 【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宰:掌管 B.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 游:出游 C.非左右为之先容 容:介绍,推荐 D.从车骑数十人 从:带领 11.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1)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2)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 (3)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 (4)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 A.(1)和(2)相同,(3)和(4)不同 B.(1)和(2)相同,(3)和(4)也相同 C.(1)和(2)不同,(3)和(4)相同 D.(1)和(2)不同,(3)和(4)也不同 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 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 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 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 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 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 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 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 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 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选自《苏轼文集》卷四十八) 【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宰:掌管 B.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 游:出游 C.非左右为之先容. 容:介绍,推荐 D.从.车骑数十人 从:带领 11.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 (1)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2)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 (3)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 (4)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 A.(1)和(2)相同,(3)和(4)不同 B.(1)和(2)相同,(3)和(4)也相同 C.(1)和(2)不同,(3)和(4)相同 D.(1)和(2)不同,(3)和(4)也不同 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 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A.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 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B.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 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C.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 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D.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信言此必有所 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第Ⅱ卷(共114分) 四、(共28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4分) ②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4分) ③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夜雨 梁寅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注】①梁寅(130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人,元宋明初学者。 (1)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彩霞”“红日”“啼莺”这组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 心境?(4分) (2)画线词句是怎样写“愁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况于将相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弦弦掩抑声声思, 说尽心中 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最难将息。(李清照 声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 麻鞋之歌 叶梓 ①天水谣日:秦安褐子清水麻
A.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 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B.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 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C.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 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D.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 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共 28 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①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4 分) ②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4 分) ③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4 分) 14.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浪淘沙 夜雨 梁寅①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注】①梁寅( 130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人,元宋明初学者。 (1)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彩霞”“红日”“啼莺”这组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 心境?(4 分) (2)画线词句是怎样写“愁情”的?请简要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 , 况于将相乎!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弦弦掩抑声声思, , ,说尽心中 无限事. (白居易《琵琶行》)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最难将息。(李清照 《声声慢》)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21 分) 麻鞋之歌 叶梓 ①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