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文化与“被碎片化 刘阳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 倘若他看到今天的媒体变迁状况,或许会将矛头调转,指向比电视更小的屏幕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而他所担忧的过分依赖技术来追求最髙效率 对文化积淀的侵蚀,用于阐释眼下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会更恰如其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我们的 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微博,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已成为人 们在无数个碎片化的闲暇时间里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最便捷的方式。正是在微博 热的“点化”下,一系列以“微”著称的文化消费形式应运而生一一字数不超过 140字的微小说、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 在拥有无限空间和容量的数字化世界里,它们如无数个碎片向我们袭来,充塞着 所有时间。 “微博了一年,没怎么看电视,把放那儿的时间变成了刷屏,觉得时间被浪费, 其实是换了个地方挥霍而已。”电影导演何平在自己微博上抒发的这番感慨,或 许正好说出了我们面对“微”文化时隐约的焦虑。 1971年,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 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在海量的 “微”文化产品面前,人们的种种欲罢不能,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一一在适应了 140个字的阅读之后,许多人很难再捡起一部几百页的书本;在习惯了不超过几 百秒的电影之后,要在影院里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电影会变得如坐针毡。当我们 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 欣赏一场演出,甚至直面内心的冥想与沉思,都变成了奢侈的事。 微”文化产品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逻辑思维的“被碎片化”导致的思维能力弱 化。虽然文化产品的思想文化含量并非取决于其规模或篇幅的大小,但以“微” 文化产品如此“迷你”的体量,要承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却几乎是不 可能的。当我们陶醉于它带来的短暂快感时,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一探 到底的研究和追问。于是,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系统的、 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也便搁于浅滩。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这样的文化产 品即使再多,也只是如细沙堆积。而探求与追问精神的缺失,则会最终将我们引 入迷失自我的无限苍茫 上世纪早期,英国文学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其著作《重访美丽新世界》里,对 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而感到忧心忡忡—一真理淹没于 无聊烦琐的世事,人们毁于他们热爱的东西。这则来自上个世纪的箴言,对今天 的我们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微”文化消费代替“无所 事事”固然是种进步,但如果它变成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则应引起 我们的反思。从“没有时间”到“更没有时间”,从“碎片化”到“被碎片化 这是一个颇有些尴尬的冷笑话
江西 2016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微”文化与“被碎片化” 刘阳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 倘若他看到今天的媒体变迁状况,或许会将矛头调转,指向比电视更小的屏幕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而他所担忧的过分依赖技术来追求最高效率 对文化积淀的侵蚀,用于阐释眼下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会更恰如其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我们的 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微博,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已成为人 们在无数个碎片化的闲暇时间里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最便捷的方式。正是在微博 热的“点化”下,一系列以“微”著称的文化消费形式应运而生——字数不超过 140 字的微小说、对话不超过 140 字的微访谈、时间不超过 300 秒的微电影…… 在拥有无限空间和容量的数字化世界里,它们如无数个碎片向我们袭来,充塞着 所有时间。 “微博了一年,没怎么看电视,把放那儿的时间变成了刷屏,觉得时间被浪费, 其实是换了个地方挥霍而已。”电影导演何平在自己微博上抒发的这番感慨,或 许正好说出了我们面对“微”文化时隐约的焦虑。 1971 年,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 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在海量的 “微”文化产品面前,人们的种种欲罢不能,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在适应了 140 个字的阅读之后,许多人很难再捡起一部几百页的书本;在习惯了不超过几 百秒的电影之后,要在影院里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电影会变得如坐针毡。当我们 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 欣赏一场演出,甚至直面内心的冥想与沉思,都变成了奢侈的事。 “微”文化产品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逻辑思维的“被碎片化”导致的思维能力弱 化。虽然文化产品的思想文化含量并非取决于其规模或篇幅的大小,但以“微” 文化产品如此“迷你”的体量,要承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却几乎是不 可能的。当我们陶醉于它带来的短暂快感时,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一探 到底的研究和追问。于是,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系统的、 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也便搁于浅滩。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这样的文化产 品即使再多,也只是如细沙堆积。而探求与追问精神的缺失,则会最终将我们引 入迷失自我的无限苍茫。 上世纪早期,英国文学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其著作《重访美丽新世界》里,对 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而感到忧心忡忡——真理淹没于 无聊烦琐的世事,人们毁于他们热爱的东西。这则来自上个世纪的箴言,对今天 的我们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微”文化消费代替“无所 事事”固然是种进步,但如果它变成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则应引起 我们的反思。从“没有时间”到“更没有时间”,从“碎片化”到“被碎片化”, 这是一个颇有些尴尬的冷笑话
(选自2012年04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微’文化”的一项是()(3分) A.字数较少的文字作品,如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博、字数不超过140字的 微小说等。 B.时间较短的音像作品,如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手机电话中的音乐 彩铃等。 C.篇幅较短的宣传作品,如墙上只有24字的宣传标语、电视中插播的商品宣 传广告等。 D.字数较少的新闻作品,如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手机信息中的新闻 短讯等。 2.关于“被碎片化”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现代社会,因“‘微’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原本连续的大块的时间被肢解成无数个碎片。 B.“微”文化产品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力也被肢解为碎片,都没有耐心读 书,甚至没有耐心去冥想与沉思 C.“微”文化产品使人的逻辑思维“被碎片化”,从而导致思维能力弱化, 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彻底的研究和追问 D.在“微”文化产品流行的时代,如果把“被碎片化”内容都拼接起来,那 么就可以形成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尼尔·波兹曼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是因为他担心电视技术的发展会 对人类的文化积淀产生负面的影响。 B.电影导演何平认为玩微博比看电视更浪费时间,他的感慨其实也代表了许 多人面对“微”文化时的焦虑 C.赫伯特·西蒙认为,现代人的注意力之所以匮乏,是因为现代社会信息量非 常大,人们不得不时时接收信息。 D.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人们会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这正是奥尔德斯·赫胥 黎感到忧心忡忡的原因。 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戣(kui),字君严,擢进土第。郑滑卢群辟为判官,群卒,摄总留务。监军 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入为侍御 史,累擢谏议大夫。中人刘希光受赇二十万缗,抵死,吐突承璀坐厚善,逐为淮 南监军。太子舍人李涉知帝意,投匦上言承璀有功不可弃。戣得副章,不肯受, 面质让之。涉更因左右以闻,戣劾奏涉结近幸,营罔上听。有诏斥涉峡州司马, 宦宠侧目,人为危之,戣自以适所志,轩轩甚得。 俄兼太子侍读,改给事中。江西观察使李少和坐赃,狱寝不下;博陵崔易简杀从 父兄,鞫状具。京兆尹左右之,翻其情。戣慷慨论正,贬少和,杀易简,夺尹 月俸。再迁尚书左丞。信州刺史李位好黄老道,数祠祷,部将韦岳告位集方士图 不轨,监军高重谦上急变,捕位劾禁中。戣奏:“刺史有罪,不容系仗内,请付 有司。”诏还御史台。戣与三司杂治,无反状。岳坐诬罔诛,贬位建州司马
(选自 2012 年 04 月 13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微’文化”的一项是( )(3 分) A.字数较少的文字作品,如字数不超过 140 字的微博、字数不超过 140 字的 微小说等。 B.时间较短的音像作品,如时间不超过 300 秒的微电影、手机电话中的音乐 彩铃等。 C.篇幅较短的宣传作品,如墙上只有 24 字的宣传标语、电视中插播的商品宣 传广告等。 D.字数较少的新闻作品,如对话不超过 140 字的微访谈、手机信息中的新闻 短讯等。 2.关于“被碎片化”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现代社会,因“‘微’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原本连续的大块的时间被肢解成无数个碎片。 B.“微”文化产品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力也被肢解为碎片,都没有耐心读 书,甚至没有耐心去冥想与沉思。 C.“微”文化产品使人的逻辑思维“被碎片化”,从而导致思维能力弱化, 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彻底的研究和追问。 D.在“微”文化产品流行的时代,如果把“被碎片化”内容都拼接起来,那 么就可以形成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A.尼尔•波兹曼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是因为他担心电视技术的发展会 对人类的文化积淀产生负面的影响。 B.电影导演何平认为玩微博比看电视更浪费时间,他的感慨其实也代表了许 多人面对“微”文化时的焦虑。 C.赫伯特•西蒙认为,现代人的注意力之所以匮乏,是因为现代社会信息量非 常大,人们不得不时时接收信息。 D.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人们会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这正是奥尔德斯•赫胥 黎感到忧心忡忡的原因。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孔戣(kuí),字君严,擢进士第。郑滑卢群辟为判官,群卒,摄总留务。监军 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入为侍御 史,累擢谏议大夫。中人刘希光受赇二十万缗,抵死,吐突承璀坐厚善,逐为淮 南监军。太子舍人李涉知帝意,投匦上言承璀有功不可弃。戣得副章,不肯受, 面质让之。涉更因左右以闻,戣劾奏涉结近幸,营罔上听。有诏斥涉峡州司马, 宦宠侧目,人为危之,戣自以适所志,轩轩甚得。 俄兼太子侍读,改给事中。江西观察使李少和坐赃,狱寝不下;博陵崔易简杀从 父兄,鞫状具。京兆尹左右之,翻其情。戣慷慨论正,贬少和,杀易简,夺尹三 月俸。再迁尚书左丞。信州刺史李位好黄老道,数祠祷,部将韦岳告位集方士图 不轨,监军高重谦上急变,捕位劾禁中。戣奏:“刺史有罪,不容系仗内,请付 有司。”诏还御史台。戣与三司杂治,无反状。岳坐诬罔诛,贬位建州司马
者,谁欤?今安在?是可往,为朕求之。”度以戣对,即拜岭南节度使。既至, 免属州逋负十八万缗、米八万斛、黄金税岁八百两。先是,属刺史俸率三万,又 不时给,皆取部中自衣食。戣乃倍其俸,约不得为贪暴,稍以法绳之。口会岭南 节度使崔咏死,帝谓裴度曰:“尝论罢蚶菜 穆宗立,以吏部侍郎召,改右散骑常侍,还为左丞,以老自乞。雅善韩愈,愈嗟 叹,即上疏言:“《礼》:大夫七十致仕。今戣据礼求退,陛下若不听许,亦无 伤义,而有贪贤之美。”不报。以礼部尚书致仕,岁致羊酒如汉征士礼。卒,年 七十三。赠兵部尚书,谥曰贞。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蚶菜:即蚶子,肉味鲜美,是沿海各地普遍食用的海产品。口【注】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 敢动 B.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 敢动 C.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 D.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土”,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唐朝时以进 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 士 B.“黄老”,指黄帝和老子,道家以黄、老为始祖,故称道家为黄老。黄老之术 始于战国,盛于西汉,至东汉末年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道教形成影响很 大,故道教也称“黄老道”。 C.“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也叫致事、致政、休致。据封建礼法,大夫 七十岁而主动上书要求致仕,皇帝则加以挽留,从而形成一种融洽的君臣关系。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带有褒贬意义的称 号。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有“美谥”“平谥”“恶 谥”之分。孔戣谥曰“贞”,属于平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戣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众人惧怕监军杨志谦,孔戣邀请他到府中,实 现了有效管制;在刘希光受贿案件中,他坚定不移地履行谏议大夫的职责,使相 关人员受到惩处。 B.孔戣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他慷慨论证,使很多经久不决的案件得到正确 处置,如因贪赃获罪的江西观察使李少和被贬,杀从兄的崔易简被诛杀,操纵案 情的京兆尹被罚俸,诬告上司的韦岳被诛杀等 C.孔戣才智过人,推行高薪养廉。被授予岭南节度使后,他先免除属州以前拖欠 的数以万计的赋税,然后以高薪约束刺史的行为,若违反则绳之以法。 D.孔戣进退有度,举动符合礼法。穆宗继位后,他被召回朝廷并屡次升迁;后因 为年龄大而要求告老还乡,韩愈非常惋惜,向皇帝上书为他求情,助他实现愿望 7.翻译文中语句(10分)
者,谁欤?今安在?是可往,为朕求之。”度以戣对,即拜岭南节度使。既至, 免属州逋负十八万缗、米八万斛、黄金税岁八百两。先是,属刺史俸率三万,又 不时给,皆取部中自衣食。戣乃倍其俸,约不得为贪暴,稍以法绳之。会岭南 节度使崔咏死,帝谓裴度曰:“尝论罢蚶菜 穆宗立,以吏部侍郎召,改右散骑常侍,还为左丞,以老自乞。雅善韩愈,愈嗟 叹,即上疏言:“《礼》:大夫七十致仕。今戣据礼求退,陛下若不听许,亦无 伤义,而有贪贤之美。”不报。以礼部尚书致仕,岁致羊酒如汉征士礼。卒,年 七十三。赠兵部尚书,谥曰贞。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蚶菜:即蚶子,肉味鲜美,是沿海各地普遍食用的海产品。【注】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 敢动 B.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 敢动 C.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 动 D.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 动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唐朝时以进 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 士。 B.“黄老”,指黄帝和老子,道家以黄、老为始祖,故称道家为黄老。黄老之术 始于战国,盛于西汉,至东汉末年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道教形成影响很 大,故道教也称“黄老道”。 C.“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也叫致事、致政、休致。据封建礼法,大夫 七十岁而主动上书要求致仕,皇帝则加以挽留,从而形成一种融洽的君臣关系。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带有褒贬意义的称 号。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有“美谥”“平谥”“恶 谥”之分。孔戣谥曰“贞”,属于平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戣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众人惧怕监军杨志谦,孔戣邀请他到府中,实 现了有效管制;在刘希光受贿案件中,他坚定不移地履行谏议大夫的职责,使相 关人员受到惩处。 B.孔戣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他慷慨论证,使很多经久不决的案件得到正确 处置,如因贪赃获罪的江西观察使李少和被贬,杀从兄的崔易简被诛杀,操纵案 情的京兆尹被罚俸,诬告上司的韦岳被诛杀等。 C.孔戣才智过人,推行高薪养廉。被授予岭南节度使后,他先免除属州以前拖欠 的数以万计的赋税,然后以高薪约束刺史的行为,若违反则绳之以法。 D.孔戣进退有度,举动符合礼法。穆宗继位后,他被召回朝廷并屡次升迁;后因 为年龄大而要求告老还乡,韩愈非常惋惜,向皇帝上书为他求情,助他实现愿望。 7.翻译文中语句(10 分)
(1)戣与三司杂治,无反状。岳坐诬罔诛,贬位建州司马。(5分) 译文 (2)戣乃倍其俸,约不得为贪暴,稍以法绳之。(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踏莎行·春暮 口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 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口【注】 菱花:指镜子。口封莱国公,谥忠愍 8.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5分) 9.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道:“忠愍诗思凄婉。”试结合词句作简要 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 ”两句 交代了自己临危受任的军事背景和政治背景。 (2)荀子在《劝学》中用“ 句说明君子与一般人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善于利用各种客观条件罢了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两句 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试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 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死鸟 冯骥才 天津卫的人好戏谑,故而人多有外号。凡有外号,必有一个好笑的故事,比方贺 道台这个各色的雅号一一死鸟。 贺道台相貌普通,但真人不露相,他的能耐有两样,一是伺候头儿,一是伺候鸟 伺候上司的事是挺特别的一功。整天跟在上司的屁股后边,跟慢跟紧全都不成。 而且光是赛条小狗那样跟在后边也不成。还得善于察言观色,摸透上司脾气,知 道嘛时候该说嘛,嘛时候不该说嘛:挨训时俯首贴耳,挨骂时点头称是。你要是 耐不住性子,皱眉撇嘴,露出烦恼,那就官儿不是愈做愈大,而是愈做愈小 就这种不是人干的事,贺道台却得心应手,做得从容自然。人说,贺道台这些能 耐都出自他的天性,说他天生是上司的撒气篓子,一条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 来,对么?
(1)戣与三司杂治,无反状。岳坐诬罔诛,贬位建州司马。(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戣乃倍其俸,约不得为贪暴,稍以法绳之。(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8-9 题。 踏莎行•春暮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 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注】 菱花:指镜子。封莱国公,谥忠愍。 8.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5 分) 9.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道:“忠愍诗思凄婉。”试结合词句作简要 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 交代了自己临危受任的军事背景和政治背景。 (2)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 句说明君子与一般人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善于利用各种客观条件罢了。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 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试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 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死鸟 冯骥才 天津卫的人好戏谑,故而人多有外号。凡有外号,必有一个好笑的故事,比方贺 道台这个各色的雅号——死鸟。 贺道台相貌普通,但真人不露相,他的能耐有两样,一是伺候头儿,一是伺候鸟。 伺候上司的事是挺特别的一功。整天跟在上司的屁股后边,跟慢跟紧全都不成。 而且光是赛条小狗那样跟在后边也不成。还得善于察言观色,摸透上司脾气,知 道嘛时候该说嘛,嘛时候不该说嘛;挨训时俯首贴耳,挨骂时点头称是。你要是 耐不住性子,皱眉撇嘴,露出烦恼,那就官儿不是愈做愈大,而是愈做愈小—— 就这种不是人干的事,贺道台却得心应手,做得从容自然。人说,贺道台这些能 耐都出自他的天性,说他天生是上司的撒气篓子,一条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 来,对么?
伺候鸟的事也是另外一功。别以为把鸟关在笼子里,放点米,给点虫,再加点水, 就能又蹦又跳。一种鸟有一种鸟的习惯,差一点就闭眼戗毛,耷拉翅膀:一只鸟 有一只鸟的性子,不依着它就不唱不叫,动也不动,活的赛死的差不多。人说贺 道台上辈子准是鸟儿。他对鸟儿们的事全懂,无论嘛鸟,经他那双手一摆弄,毛 儿鲜亮,活蹦乱跳,嗓子个个赛得过在天福茶园里那个唱落子的一毛旦。 过年立夏转天,在常关做事的一位林先生,带给他一只八哥。这八哥个大肚圆 腿粗爪硬,通身乌黑,嘴儿金黄:叫起来,站在大街上也听得清清楚楚。贺道台 心里欢喜说:“公鸡的嗓门也没它大。”林先生笑道:“就是学人说话还差点。 它总不好好学。怎么教也不会,可有时不留神的话,却给他学去了。不过,到您 手里一调理,保准有出息。”贺道台也笑了。说道:“过三个月,我叫它能说快 板书。 然而,这八哥好比烈马,贺道台用尽法子,它也学不会。贺道台骂它一句:“笨 鸟。”第二天它却叫了一天“笨鸟”。叫它停嘴,它偏不停。前院后院都听得清 清楚楚。贺道台用罩子把笼子严严实实罩了多半天,它才不叫。到了傍晩,太太 怕把它闷死,叫丫鬟把罩子摘去,它一露面,竟对太太说:“太太起痱子了吧?” 把太太吓了一跳。再一想,这不是前几天老爷对她说的话吗,不留神竟给它学去 了。逗得太太格格地笑半天。待贺道台回来,对老爷说了。没等她去叫八哥再说 遍,八哥自己又说:“太太起痱子了吧!” 太太说:“没想到这坏东西竟这么聪明 自此,贺道台分外仔细照料它。日子一长,它倒是学会了几句什么“给大人请 安”“请您坐上座”“您走好了”之类的话,只是不好好说。可是,它抽冷子蹦 出几句老爷太太平时说的“起痱子”那类的话,反倒把客人逗得大笑,直笑得前 仰后合。 知府大人说:“贺大人,从它身上就知道您有多聪明了。 贺道台得意这鸟,更得意自己。这话就暂且按下不提。 九月初九那天,津门百姓照例都去登阁,俗称九九登髙。这天直隶总督裕禄也来 到了玉皇阁,兴致非常好一口气直爬到顶上的清虚阁。随同来的文武官员全都跑 前跑后,贺道台自然也在其中。他指着三岔河口上的往来帆影,说些提兴致的话, 直叫裕禄大人心头赛开了花。从阁上下来,贺道台便说,自己的家就在不远,希 望大人赏脸,到他家去坐坐。裕大人平日决不肯屈尊到属下家中作客。但今日兴 致高,竟答应了。官员跟随左右,骑龙驾虎一般去了。 贺道台的八哥笼子就挂在客厅窗前,裕大人一进门,它就叫:“给大人请安。 声音嘹亮,一直送进裕禄的耳朵里 裕大人愈发兴高采烈,说道:“这东西竟然比人还灵。” 贺道台应声便说:“还不是因为大人来了。平时怎么叫它说,它也不肯说 待端茶上来,八哥忽又叫道:“这茶是明前茶。”裕大人一怔,扭头对那笼子里 的八哥说:“这是你的错了。现在什么时候了,哪还有明前茶?”上司打趣,下 司拾笑。笑声贯满客厅,并一齐讪笑八哥是个傻瓜 贺道台说:“大人真是一句切中了要害。其实这话并不是我教的,这东西总是时 不时蹦出来一句,不知哪来的话。”知府笑道:“还不是平日里说者无意,听者 有心。想必贺大人总喝好茶,它把茶名全记住了!” 裕禄笑道:“有什么好茶,也请裕禄我尝尝 大家又笑起来。但八哥听到了“裕禄”两字,忽然翅膀一抖,跟着全身黑毛全竖 了起来,好赛发怒,声音又高又亮地叫道:“裕禄那王八蛋!”满厅的人全怔往
伺候鸟的事也是另外一功。别以为把鸟关在笼子里,放点米,给点虫,再加点水, 就能又蹦又跳。一种鸟有一种鸟的习惯,差一点就闭眼戗毛,耷拉翅膀;一只鸟 有一只鸟的性子,不依着它就不唱不叫,动也不动,活的赛死的差不多。人说贺 道台上辈子准是鸟儿。他对鸟儿们的事全懂,无论嘛鸟,经他那双手一摆弄,毛 儿鲜亮,活蹦乱跳,嗓子个个赛得过在天福茶园里那个唱落子的一毛旦。 过年立夏转天,在常关做事的一位林先生,带给他一只八哥。这八哥个大肚圆, 腿粗爪硬,通身乌黑,嘴儿金黄;叫起来,站在大街上也听得清清楚楚。贺道台 心里欢喜说:“公鸡的嗓门也没它大。”林先生笑道:“就是学人说话还差点。 它总不好好学。怎么教也不会,可有时不留神的话,却给他学去了。不过,到您 手里一调理,保准有出息。”贺道台也笑了。说道:“过三个月,我叫它能说快 板书。” 然而,这八哥好比烈马,贺道台用尽法子,它也学不会。贺道台骂它一句:“笨 鸟。”第二天它却叫了一天“笨鸟”。叫它停嘴,它偏不停。前院后院都听得清 清楚楚。贺道台用罩子把笼子严严实实罩了多半天,它才不叫。到了傍晚,太太 怕把它闷死,叫丫鬟把罩子摘去,它一露面,竟对太太说:“太太起痱子了吧?” 把太太吓了一跳。再一想,这不是前几天老爷对她说的话吗,不留神竟给它学去 了。逗得太太格格地笑半天。待贺道台回来,对老爷说了。没等她去叫八哥再说 一遍,八哥自己又说:“太太起痱子了吧!” 太太说:“没想到这坏东西竟这么聪明。” 自此,贺道台分外仔细照料它。日子一长,它倒是学会了几句什么“给大人请 安”“请您坐上座”“您走好了”之类的话,只是不好好说。可是,它抽冷子蹦 出几句老爷太太平时说的“起痱子”那类的话,反倒把客人逗得大笑,直笑得前 仰后合。 知府大人说:“贺大人,从它身上就知道您有多聪明了。” 贺道台得意这鸟,更得意自己。这话就暂且按下不提。 九月初九那天,津门百姓照例都去登阁,俗称九九登高。这天直隶总督裕禄也来 到了玉皇阁,兴致非常好一口气直爬到顶上的清虚阁。随同来的文武官员全都跑 前跑后,贺道台自然也在其中。他指着三岔河口上的往来帆影,说些提兴致的话, 直叫裕禄大人心头赛开了花。从阁上下来,贺道台便说,自己的家就在不远,希 望大人赏脸,到他家去坐坐。裕大人平日决不肯屈尊到属下家中作客。但今日兴 致高,竟答应了。官员跟随左右,骑龙驾虎一般去了。 贺道台的八哥笼子就挂在客厅窗前,裕大人一进门,它就叫:“给大人请安。” 声音嘹亮,一直送进裕禄的耳朵里。 裕大人愈发兴高采烈,说道:“这东西竟然比人还灵。” 贺道台应声便说:“还不是因为大人来了。平时怎么叫它说,它也不肯说。” 待端茶上来,八哥忽又叫道:“这茶是明前茶。”裕大人一怔,扭头对那笼子里 的八哥说:“这是你的错了。现在什么时候了,哪还有明前茶?”上司打趣,下 司拾笑。笑声贯满客厅,并一齐讪笑八哥是个傻瓜。 贺道台说:“大人真是一句切中了要害。其实这话并不是我教的,这东西总是时 不时蹦出来一句,不知哪来的话。”知府笑道:“还不是平日里说者无意,听者 有心。想必贺大人总喝好茶,它把茶名全记住了!” 裕禄笑道:“有什么好茶,也请裕禄我尝尝。” 大家又笑起来。但八哥听到了“裕禄”两字,忽然翅膀一抖,跟着全身黑毛全竖 了起来,好赛发怒,声音又高又亮地叫道:“裕禄那王八蛋!”满厅的人全怔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