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国史迹考略 顾是我国先素时期的著名国族。夏代末年,商汤在灭夏的战争 中,曾对顾国时行征伐。但是,夏初及商周时期顾国的情形怎样?史 籍语焉不详。我们认为,夏末的顾国,就是夏初的有扈氏,亦即商代 的雇和鼓国。本文根据甲骨金文和文献史料,试对夏商时期顾国史 上的若干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 一丽为夏初的有意氏 夏代末年,顾是夏王朝在东方的重要盟国。《竹书纪年》卷上 说:“(帝发)二十八年,昆吾氏伐商,商会诸侯于景毫,遂征韦。商师 取韦,遂征顾。…二十九年,商师取顾”。《诗·商颂·长发》载: “韦、顾既伐,昆吾夏桀”。郑氏笺:“韦、丞韦,彭姓也。顾、昆吾,皆 已姓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 也”。可见,由于顾国“党于桀恶”,商汤在灭夏的战争中,就把它作 为重点攻击的敌国之一。 夏代初年,有扈氏是个强大的国族,它经常与夏王发生战争。 《尚书·甘誓》就是夏王在甘地与有扈氏决战前宣布的一篇誓师 词,它记载了夏王朝伐有扈氏的史实。但是,这个夏王是谁?今文 《尚书·甘誓》没有记载。《史记·夏本纪》说:“(夏启)即天子之位,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尚书序》云:“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 作甘誓”《逸周书·史记》、《后汉书·冯衍传》等史籍,也都认为是 启伐有扈。然而,《墨子·明鬼篇》将《尚书·甘奢》称为《夏书·禹 誓奢》。《庄子·人间世》说:“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吕氏 春秋·召类》载:“禹攻曹、魏、屈龙、有扈,以行其教”;《说苑·政 ·28·
理》载:“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阵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 请服”。这些记载众口一辞,都说是禹伐有扈。其实,夏代初年,夏 王朝与有扈氏经常发生战争。《左传·昭公元年》说:“虞有三苗,夏 有观、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这说明有扈氏如同虞与三苗、商 与姚邳、周与徐奄一样,是夏王朝的宿敌之一。 夏王朝为何经常与有扈氏发生战争?我们从《尚书·甘奢》中 指贵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知道,刚刚诞生的夏王朝,与“正 在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有扈氏,因两国地相毗邻(详后),各自的发 展都受到对方的严重威胁,所以彼此之间经常发生战争①。《墨子 ·明鬼篇》录引的《夏书·禹誓》有这样一句话:“今予与有扈氏争 一日之命”;《说苑·政理》载:“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阵而不服”;《吕 氏春秋·先已》说:“夏后伯启与有扈氏战于甘泽而不胜”。这些都 说明有扈氏确是一个强大的国族,夏与它的战争,是关系到彼此生 死存亡的一场决战。 有扈氏在与夏王朝的战争中并未灭亡.《史记·夏本纪》说:夏 后启与有扈氏“大战于甘,…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淮南子· 齐俗训》说:“有扈氏为义而亡”。这似乎说明,当时有扈氏已被灭 亡。但是,《说苑·政理》、《吕氏春秋·先已》都说禹、启与有扈氏战 而不胜,最后“有扈氏请服”。《楚辞·天问》载:“胡终弊于有扈,牧 夫牛羊”。又说:“有扈牧竖,云何而缝”,洪兴祖补注:“启用兵以灭 有扈,有扈遂为牧竖”。由此可见,有扈氏请服后并未灭亡,而是被 罚为放牧牛羊的种族奴隶。 我们认为,夏末的顾国就是夏初的有扈氏。如前所述,有扈氏 可称为“有扈”,亦可称为“扈”。扈、顾皆读户声(同在鱼部),可以通 假。例如,《国语·郑语》说:祝融之后八姓,“已姓,昆吾、苏、顾、温、 董”,《潜夫论·志氏姓》顾作“扈”;殷虚卜辞有“雇白”(《外》141), 郭沫若先生说:“余谓此古顾国也”②;王国维在《殷虚卜辞中所见 地名考》中说:“雇字古书多作扈,《诗·小雅·桑扈》、《左传》及《尔 ·29·
雅》之‘九扈’,皆借扈为雇.然则《春秋》庄二十三年盟扈之扈,殆本 作雇。杜预云:“荥阳卷县有扈亭’,③皆是其证。因此,陈梦家先生 说:“顾即《世本》‘有扈氏与夏同姓’之扈”④,顾颜刚、刘起铁先生 说:“《诗·商颂》韦、顾既伐'的顾,也是此扈”⑤,都是正确的。由 此可见,夏代的“顾”与“有扈氏”本为同一国族,是可以肯定的。 如此看来,夏代初年,顾是夏王朝的一个强大敌国,经过禹、启 两代连续征伐,顾国才臣服于厦朝。最初,它可能被罚为放牧牛羊 的种族奴隶,后来与夏王朝的关系逐渐改善,到夏代未年已变为夏 在东方的重要盟国。因此,在商汤灭夏时,它又被作为重点攻击的 敌国之一。 二顾是商朗的封国 我们认为,夏代的顾国,亦即商代的雇和鼓国。《世本·氏姓 篇》说:“顾伯,夏商侯国也。成汤伐韦、顾,顾之子孙散之,因以邑为 氏”。孔颖达《诗·商颂·长发》疏引《正义》日:“《国语》又云,韦 为商伯,此已灭之,又得为商伯者,成汤伐之,不灭其国,敌子孙得 更兴为伯也”。同样道理,夏代末年,顾汤伐顾,未灭其国,直到商周 时期顾国尤存。它就是殷虚卜辞中的“雇白”和鼓国。顾、鼓古音同 属见纽、鱼部字,声韵全同,可以通假。例如,《汉书·古今人表》载: “韦、鼓、昆吾”,师古日:“鼓,即顾国,已姓”;郑玄在《诗·商颂·长 发》注中亦主此说,是其确证。由此可见,顾国亦可称为鼓国。 甲骨卜辞中屡见有顾(鼓)国的史料。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得知 顾(鼓)乃商朝的封国之一。 (一)商朝对顾国的征伐 1贞,乎取雇白? 《外》一四一 2 取鼓? 《乙》六六三 3弗其取鼓? 《乙》六六二 4癸丑卜,宾贞,…比直? 《杂》一二八 ·30·
这是武丁时征伐顾(鼓)国的卜辞。前三条中,“取”,有攻下、夺 取的意思。“雇”,通作顾,《汉书·晁错传》载:“敛民财以顾其功”, 师古日:“顾,排也,若今言雇赁也”,可以为证,“雇白”,乃是顾国之 君,这里当指顾国而言。“取雇白”、“取鼓”与《竹书纪年》“商师取 顾”的句例相同。第四条中,“宾”,是武丁时期的著名贞人。“比”, 《周礼·形方氏》:“大国比小国”,郑氏注:“比,犹亲也”;《国语·楚 语》:“比尔兄弟亲戚”,韦昭注:“比,亲也”。因此,林云志认为:这些 “‘比'字均作动词用,是亲密联合之义”⑥,是很正确的。“直”,为鼓 之本字⑦,通作顾。这条卜辞的大意是说:癸丑这天占卜,贞人宾 问,顾国可以联合吗?商朝征伐顾国的卜辞,还见于《合》二七二、 《京》二二一二、《后》下二六·一三、《甲》三五一六、《乙》五八○二 等。这些卜辞多属于武丁前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武丁前期曾多 次出兵征伐顾国,参与征伐的方国和人物有亘(《合》二七二)、仓侯 (《甲》三五一○)、许伯(《后》下二六·一三)等。大概自商汤战败顾 国后,直到武丁前期,顾与商朝的关系仍处于时服时叛的状态,经 过武丁时期的多次征伐,它才老老实实地臣服于商朝。 (二)顾国对商朝的贡纳义务 1贞,直其乎来? 《林》一·七·七 2贞,直乎来? 《拾》八·一九 这是顾国向商朝贡纳方物的卜辞。“来”谓进贡的意思⑧。例 如,古来马(《乙》五三○五)、妥来羌二人(《存》二·三四○),是其 例证.这类卜辞还见于《京》二五○六、《乙》五四三六等。由此可见, 顾国所“来”之物,亦当是牛马、奴隶之类的方物。 3声入。 《乙》四三八一 4直入十。 《合》三一四反 这是武丁时记载某地入龟若干,以供王室占卜之用的记事刻 辞⑨。“直入”若干,就是顾国向商王贡纳若干个龟的意思。这类卜 辞还见于《合》一六四反、《乙》三二六五、七三七八、《院》十三等.这 ·81
说明顾国有向商朝贡龟的义务。 5戊子,贞,帚点又(有)子? 《乙》四五○四 这是武丁时占问帚鼓是否怀孕生子的卜辞。此类卜辞还见于 《乙》一四二四。甲骨文中所见武丁的后妃多至六十多人①,这些妇 名多作“帚某”,“帚”下一字大都为国族名。如帚周(《乙》八八九 四)、帚六(《合》集一八三四)、帚息(《续》六、九·四)、帚妊(《前》八 ·一四·三)等,他们都是异姓诸侯向商王进奉后妃。《国语·晋 语》载:“股辛伐有苏氏,有苏氏以姐已女焉”。韦昭注:“有苏,已姓 之国。姐已,其女也。以女进入日女”:《史记·殷本纪》说:“九侯有 好女入之纣”,讲的就是这回事。这说明“帚意”也当是顾国之女,进 奉给武丁作为后妃者。 6直甾王事? 《乙》八二三五 这是顾国载行王事的卜辞。《佚》一○六还有鼓“甾朕事”的记 载。此“甾”均应从于省吾先生说:“读载训行,言行王事、行朕事也 ①”。这条卜辞的大意是说:顾国可以载行王事吗?可见,顾国亦有 替商王载行王事的义务。 从上述卜辞中,我们可以看出,顾国对商朝的义务约有以下四 项:(1)“来”其牛马方物。(2)“入龟”以供王室占卜。(3)进女于商 王以作后妃。(4)载行王事。这些义务是维系他们之间群臣关系的 重要纽带。对商王朝来说,它不仅有经济意义,更重要的是政治意 义,履行这些义务是封国对商王效忠的表现,否则将意味着背叛 ②。这是我们认为顾是商朝封国的基本依据。 (三)鼓是商王的亲信达官 1辛亥卜,出贞,其鼓彡告于唐,九牛?一月。 《余》一○·二 2直示十? 《京》八·九 这是鼓为商王主持祭祀活动的卜辞。在商代人名和国族之号 常常是不分的,故鼓国的首领亦可称为鼓。第一条中,“出”为祖庚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