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辞的大意是说:癸丑这天占问,让前往追击龙方,到柴地能够 击败他们吗? 商朝征伐龙方的卜辞,还见于《乙》三七九、《存》二·三0二、 -··六三一、《拾》五·五、《京》一二九二、六四八、《摭续》一四七 等。这些卜辞多属武丁前期。我们从中得知,武丁前期曾多次出兵 征伐龙方,参与征伐的人物有商王武丁以及自般、妇姘、吴、雀、出 等重臣名将。大概武丁以前龙方与商朝的关系处于时服时叛的状 态,经过武丁前期的多次征伐,龙方才逐渐臣服归顺。 (二)商朝对龙方的联合 1、乙已卜,犬龙侯做? 《甲》三四八三 2、癸卯卜,口贞,生取龙王比,受出又? 《外》四五三 3、贞,出取龙王弗比? 《外》四五三 这是商王武丁争取联合龙方的卜辞。第一条中,“犬”,武丁晚 期贞人名与此相同,陈梦家释为“扶”,可从②。“扶”,《战国策·宋 策》:“若扶梁伐赵”,高诱注:“扶,助也”。《释名·释言语》:“扶,傅 也,傅近之也”。这里有扶助、亲近之义。“龙侯”,乃龙方之君, 敏”是其私名。这条卜辞的大意是说:乙已这天占卜,扶助龙侯做 可以吗?第二、三两条为对贞辞,“自”同有,连词,有和、与、同之义。 “取”,争取。“王”,商王,在此泛指商王朝。“比”,《周礼·形方氏》: “大国比小国”,郑玄注:“比,犹亲也”,这里有亲密联合之义。“又”, 通作佑。这两条卜辞的大意是说:癸卯这天占卜,某贞人问,争取龙 方与商朝亲密联合,会受到神灵保佑吗?不争取龙方与商朝亲密联 合可以吗?可见,商朝对龙方采取刚柔兼济的策略,在连续用兵讨 伐之后,也施以软化拉笼的手段,力图使其归化臣服,达到对其统 治的目的。 (三)龙方对商朝的义务 1、口寅卜,埃贞,乎侯故折?十一月。 《续》五·五·二 ·3·
这是龙方向商朝贡纳方物的卜辞,“齿”是武丁时期的贞人。 “敏”当即龙侯做。“纤”,未识,其形符从系,当是一种丝织品。 《丙》七八:“乙丑卜,宾贞,垫氏斩”,说明“纤”也是方国向商朝贡纳 的方物之一。这条卜辞的大意是说:口寅这天占卜,贞人齿问,命龙 侯故贡献名叫“斩”的丝织品可以吗?可见,“纤”是龙方向商朝贡纳 的方物之一。 2、龙氐羌? 《文》六二八 3、龙来氏羌? 《河》六二六 4、贞,乎龙氐羌?勿乎龙氐羌? 《丙》四九 这是龙方向商朝贡献活羌的卜辞。“氏”,《说文·氏部》:“氐, 至也”。《史记·律书》:“氏者言万物皆至也”。在此有带来、送达之 义。“羌”,羌方,商王常用俘获的羌人作为祭祀的牺性。“氐羌”当 是贡献俘获的活羌以供王室祭祀。 5、贞,帚龙? 《乙》七一六三 6、帚龙示,品。 《粹》一四八八 这是武丁时有关“帚龙”的卜辞,帚某乃是商王的后妃,“帚”下 一字多是国族名,他们都是异姓诸侯向商王进奉的后妃。可见,“帚 龙”也当是龙方之女进奉给武丁作为后妃者,第六条是武丁时期的 纪事刻辞。“示”,即《仪礼·士丧札》中的“示高”。“示”通作“视”。 《周礼·大卜》:“卜大封,则视高作龟大祭祀,则视高命龟”。郑玄 注:“视高,以龟骨高者可灼处,示宗伯也”。可见,“示高”是作龟、命 龟前的重要程序,在周代要由主管祭祀的“宗伯”来担任的。“品”是 武丁时期的著名贞人,在此兼任“示高”后的签收工作。这说明“帚 龙”也参与占卜“示高”的重要活动。 7、龙其[羌]? 8、贞,龙亡不若,不装羌? 《合》一三五 这是龙方为商朝征伐羌方的卜辞。第七条中,“辈”,未识,疑读 ▣4·
如幸,有“钳制、胁迫、夹击或夹取之义”③.故“辈羌”当为钳制羌方 之义。这条卜辞的大意是说:龙方会去钳制羌方吗?第八条中, “若”,《尚书·尧典》伪孔传:“若,顺也”。“亡不若”,犹《左传·宣公 三年》之“不逢不若”。这条卜辞的大意是说:问,龙方不会不顺利, 不去钳制羌方吧?羌方分布于商都的西北方。龙方位于羌方之西 (详后),在军事上正可以起到钳制羌方的作用。 9、王命圣田…龙? 《粹》一五四四 10、于龙圣田? 《人》二三六·三 这是商朝到龙地圣田的卜辞。“圣田”,据于省吾先生说:圣为 垦字的古文,甲骨文的圣田即垦田④,就是开垦荒地,扩大农业生 产。商朝到龙地垦田开荒,说明这时商王朝在政治、军事诸方面,已 牢牢地控制了龙方居住的地区。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龙方对商朝的义务约有四项:(1)贡 纳丝织品“纤”以供王室享用。(2)奉献俘获的活羌,以供王室祭祀。 (3)进女于商王,以作后妃。(4)替商朝出兵钳制羌方。这是龙方向 商朝效忠的具体表现,也是维系他们之间群臣关系的重要纽带。 (四)龙是商朝的重臣 1、龙田于宫? 《遗》四0七 2、龙田有雨? 《佚》二一九 这是龙方之君进行田猎的卜辞。第一条中,“龙”即龙方之君。 “田”,田猎。“宫”,地名,卜辞屡见,在泌阳田猎区内,确切地望待考 ⑤。这条卜辞的大意是说:让龙到官地去田猎可以吗?第二条卜辞 的大意是说:龙去田猎,天会下雨吗?田猎是商王举行的具有军事 性质的重大活动,龙方之君经常参加这种活动,可见他与商王的关 系是很密切的。 3、王午卜,宾贞,…帝惟兹命龙,不若? 4、王固日:帝唯兹命龙,不若? 《遗》六二0 5、龙其兄王,受又佑? 《遗六二0 ·5·
6、辛亥口,告龙于父丁,一牛? 《粹)三六五 这是龙为商王主持祭祀活动的卜辞。第三条中,“宾”是武丁时 期的著名贞人。“帝”,通作谛,祭名。这条卜辞的大意是说:壬午这 天占卜,贞人宾问,让龙去主持谛祭,不会顺利吗?第四条中,“王” 指商王武丁。这条卜辞的大意是说:商王武丁占问,让龙去主持啼 祭,不会顺利吗?第五条中,“兄”通作祝,有祷告、祝祷之义。这条 卜辞的大意是说:让龙为商王进行祈祷,会受到保佑吗?第六条是 武乙时期的卜辞,“告”,祭名。“父丁”是指武乙之父庚丁讲的。这 条卜辞的大意是说:辛亥这天占卜,龙告祭于父丁,用一条牛可以 吗?商周时期的祭祀是“国之大事”⑥,龙为商朝主持这种活动,说 明他的地位是颇为显赫的。 7、贞,龙亡囚? 《乙》五四0九 8、贞、龙其出囚? 《京》-一八三九 9、丁未卜,龙唯若? 《戬》五·一五 这是商王为龙占问祸忧的卜辞。第七条的大意是说:问,龙不 会有祸忧吗”?第八条中,“出”,同有。这条卜辞的大意是说:问,龙 会有祸忧吗?第九条卜辞的大意是说:丁未这天占卜,龙会顺利吗? 可见商王对龙是非常关心的。 这类卜辞还见于《乙》八九七九、《佚》九七三、《粹》九四五、 《卜》三0、《缀》四、《前》六·十一·一、《人》二三六等。这说明龙方 自武丁晚期归顺商朝后,其首领就在朝中担任重要官职。龙不仅从 事由猎活动,还为商王主持祭祀,甚至商王还为他占问祸忧,可见 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十分密切了,这样,商王室就与这些被征服的 方国首领,组成了全国最高统治集团。龙方与商朝的这种关系;,一 直维持到商朝末年。 二龙方是虞夏时期的著名国族 龙方是个古老的国族,在虞夏时期有着重要地位。兹将古文献 ·6
中有关龙方的史迹,略作梳理。 早在尧舜时期,龙方已是个著名的国族。《尚书·尧典》载:“帝 日:‘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剑日:‘伯夷’。帝日:‘俞,咨,伯: 妆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帝日: ‘俞,往钦哉’!…帝日:‘龙,朕塑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 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这里的“纳言”,乃官名。郑玄日:“如今 尚书管王之喉舌也”,《史记·五帝本纪》也说:“禹、皋陶、契、后稷、 伯夷、夔、龙、锤、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于是舜乃 …口:‘龙,朕畏忌谗说珍伪,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 命,惟信’。…龙主宾客,远人至”。《正义》引孔安国云:“纳言,喉 舌之官也。”《汉书·古今人表》有“龙”,班固自注云:“舜之友也”。 因上古时期人名、国名和氏族之号往往不分,故尧舜时期的“龙”, 当即龙方之首领。他与禹、皋陶、契、后稷等皆为“舜之友”,因其有 功,被舜命为“纳言”,兼“主宾客”,犹今秘书长兼礼宾司长之要职。 由此可见,龙方确是个古老的国族。 龙方当即有绒氏。《诗·长发》:“有城方将,帝立子生商,”毛 传:“有城,契母也”。郑笺:“禹敷下土之时,有城氏之国亦始广大, 有女简狄吞乙卵而生契,尧封之於商”。《吕氏春秋·初音篇》载: “有城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 若谥谥。二女爱而争博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 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日:‘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史记 ·殷本纪》载:“殷契,母日简狄,有贼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同 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帝舜…乃封於商”。有关有贼氏的文献,都与玄鸟生商的美好传 说有关。“有城”之“有”,为语助词,如同有虞、有夏、有殷一样,并无 实际含义。故“有绒”亦可称为绒。“城”通作戎。《说文·女部》: “帝高辛之妃,契母号也。从女戍声”。《诗·民劳》:“戎虽小子”。郑 笺:“戊犹女也。”故“戎”称为“城”,实无本质的差别。因此,唐嘉宏 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