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是大家们所推重佩服的。他的学问和品行,私下听说子承父教很长时间了。 先生对于我所说的《尚书》训诂,大为奖励,认为可以读父辈的书籍,又有知己 之感啊。虽然不能写文章,想要约略举其大概、扼要进行论述,来劝告后世的君 子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秋兴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 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答案】 10.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11.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 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解析】 0.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这是针对 诗歌情感设题。诗歌的情感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 表达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 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 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 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 照,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 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必须先关注诗人陆游所处的朝代和他的遭遇以及 贯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分析颔联和颈联所写的内容,圈出导致“愁”的内容,可 以是国家朝代的状况,可以是个人的遭遇,可以是所见之景,也可能是所思之事, 从本题中来看,主要是南宋的国运衰微、战事连连,是个人的壮志未酬、身体多 病 1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这是针对诗歌的尾联和 尾句设题,是江苏卷的常考题型。首先分析“尾联”所使用的技巧,然后结合具 体内容分析效果。“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尾联主要是写景,“明 朝”说明这是想象之景,诗人想象自己明朝在烟雨之中于桐江岸边把小船系在 “枫树”上去垂钓,画面很悠闲,反映了作者的愿望—一隐逸,但结合颔联和颈 联可以知道,这一愿望是建立在国土沦丧、战事连年、自己壮志未酬又中年多病 的基础之上,故这一愿望中就饱含无奈和苦闷之情,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怀 把一个中年多病、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呈现在读者的 面前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先生,是大家们所推重佩服的。他的学问和品行,私下听说子承父教很长时间了。 先生对于我所说的《尚书》训诂,大为奖励,认为可以读父辈的书籍,又有知己 之感啊。虽然不能写文章,想要约略举其大概、扼要进行论述,来劝告后世的君 子。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0~11 题。 秋 兴 陆 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 分) 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 分) 【答案】 10.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11.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 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解析】 10.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这是针对 诗歌情感设题。诗歌的情感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 表达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 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 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 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 照,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 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必须先关注诗人陆游所处的朝代和他的遭遇以及一 贯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分析颔联和颈联所写的内容,圈出导致“愁”的内容,可 以是国家朝代的状况,可以是个人的遭遇,可以是所见之景,也可能是所思之事, 从本题中来看,主要是南宋的国运衰微、战事连连,是个人的壮志未酬、身体多 病。 1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这是针对诗歌的尾联和 尾句设题,是江苏卷的常考题型。首先分析“尾联”所使用的技巧,然后结合具 体内容分析效果。“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尾联主要是写景,“明 朝”说明这是想象之景,诗人想象自己明朝在烟雨之中于桐江岸边把小船系在 “枫树”上去垂钓,画面很悠闲,反映了作者的愿望——隐逸,但结合颔联和颈 联可以知道,这一愿望是建立在国土沦丧、战事连年、自己壮志未酬又中年多病 的基础之上,故这一愿望中就饱含无奈和苦闷之情,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怀, 把一个中年多病、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呈现在读者的 面前。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之前,应先审题,明确考查的方向,“赏析尾联的表达效 果 赏析”是考査诗歌的语言,“尾联”又暗示了思考的方向。作为诗歌的 尾联和尾句,一般有如下特点:直抒胸臆和以景结情,运用典故和想象(虚写)。 明确方向之后再来看这个题目,目标非常明确。“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 钓舟”,“明朝”二字暗示考生,此句所写都为虚景,是诗人的想象;“烟雨桐 江岸”是景,“占丹枫系钓舟”是人物的活动,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看似非常悠闲 自得,但结合颔联和颈联以及诗人“陆游”的平生经历来看,可见这想象的情景 只是壮志难酬之下的无奈之举,问题迎刃而解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诗 经·卫风·氓》) (2)小知不及大知, (庄子《逍遥游》) (3)锦瑟无端五十弦, 。(李商隐《锦瑟》)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 煜《相见欢》) (5) 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 致远《天净沙·秋思》) (7)仁者不忧,智者不惑 。(《论语·宪问》) (8)在天愿作比翼鸟, (白居易《长恨 【答案】(1)来即我谋(2)小年不及大年(3)一弦一柱思华年(4)无言独上 西楼(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6)古道西风瘦马(7)勇者不惧(8)在地愿为连 理枝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 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 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 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 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 “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个圣诞节的回忆 [美]杜鲁门·卡波特 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 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 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 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 是个孩子。她现在仍是个孩子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之前,应先审题,明确考查的方向,“赏析尾联的表达效 果”,“赏析”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尾联”又暗示了思考的方向。作为诗歌的 尾联和尾句,一般有如下特点:直抒胸臆和以景结情,运用典故和想象(虚写)。 明确方向之后再来看这个题目,目标非常明确。“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 钓舟”,“明朝”二字暗示考生,此句所写都为虚景,是诗人的想象;“烟雨桐 江岸”是景,“占丹枫系钓舟”是人物的活动,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看似非常悠闲 自得,但结合颔联和颈联以及诗人“陆游”的平生经历来看,可见这想象的情景 只是壮志难酬之下的无奈之举,问题迎刃而解。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诗 经·卫风·氓》) (2)小知不及大知, 。(庄子《逍遥游》) (3)锦瑟无端五十弦, 。(李商隐《锦瑟》) (4)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 煜《相见欢》) (5) ,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 致远《天净沙·秋思》) (7)仁者不忧,智者不惑, 。(《论语·宪问》) (8)在天愿作比翼鸟, 。(白居易《长恨 歌》) 【答案】(1)来即我谋(2)小年不及大年(3)一弦一柱思华年(4)无言独上 西楼(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6)古道西风瘦马(7)勇者不惧(8)在地愿为连 理枝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 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 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 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 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 “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 ~16 题。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 [美]杜鲁门·卡波特 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 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 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 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 是个孩子。她现在仍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