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语文 温馨提示: ()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为100 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卷选择题(22分) 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地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倔强(jang)憎恶(wu)瞬间(shun)参差不齐(cen) B沉淀(dng)颓唐(tui)恐吓(xia)苦心孤诣(yi) C:曲折(qu)犀利(Ⅺ)粗糙(cao)怡然自得(yi) D炫目(xuan)怜悯(min)反省(xing)鲜为人知(xa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初中三年的时光匆匆逝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 禁潸然泪下。 B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得天独厚的地方,才能成为生机勃勃的鸟的世界 啊!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 学业的例子 D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
2010 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语 文 温馨提示: ⑴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⑵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⑶请你在答题卡 ...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卷 选择题(22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下列加点字地注音有错误 ...的一项是( ) A.倔强.(jiàng) 憎恶.(wù) 瞬.间(shùn) 参.差不齐(cēn) B.沉淀.(dìng) 颓.唐(tuí) 恐吓.(xià) 苦心孤诣.(yì) C.曲.折(qū ) 犀.利(xī) 粗糙.(cāo) 怡.然自得(yí) D.炫.目(xuàn) 怜悯.(mǐn) 反省.(xǐng) 鲜.为人知(xǐa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A.初中三年的时光匆匆逝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 ....,不 禁潸然泪下。 B.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得天独厚 ....的地方,才能成为生机勃勃的鸟的世界 啊! C.妈妈语重心长 ....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 学业的例子。 D.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 ....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
县城一中了。 3对于下列各句中划线“”部分所充当的句子成分,判断有误的 项是() A这场篮球赛打得非常精彩。(补语) B.大山深处,有一个神秘的山洞。(状语) C.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定语) D桃源人的生活幸福快乐。(谓语 4.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 B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岀来,嫩嫩的,绿绿的 D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 子。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老师三年的教育,使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初中生。 B.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C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D.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它也许很想驮着这碑,尽自己的责任吧。 ②本该竖立在它背上的石碑躺倒在土坡旁
县城一中了。 3.对于下列各句中划线“ ”部分所充当的句子成分,判断有误..的 一项是( ) A.这场篮球赛打得非常精彩。(补语) B.大山深处,有一个神秘的山洞。(状语) C.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定语) D.桃源人的生活幸福快乐。(谓语) 4.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 B.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 子。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A.通过老师三年的教育,使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初中生。 B.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C.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D.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也许很想驮着这碑,尽自己的责任吧。 ②本该竖立在它背上的石碑躺倒在土坡旁
③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 留—留——”的声音 ④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 A④③①②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④②①③ 二、阅读(32分) )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日全食 ①2009年7月22日,这是一个令中国广大天文爱好者兴奋的日子。这一天 出现了500年一遇的、迄今为止国内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奇观。此次罕 见的日全食天象堪称21世纪我国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之一,几乎覆盖了整 个长江流域,有些城市可以观看到日全食的时间持续近6分钟,有近3亿人在 这一天观看到了这一奇观 ②所谓“食”,是指一个天体被另外—个天体或者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 文景象。日食是地球上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日食共有三种,即日偏 食、日环食和日全食。众所周知,月球绕地和地球绕日的公转轨道都是椭圆形的, 地月、日地距离总是在不断变化着,而因为太阳直径约是月球的400倍,所以 只有当日月轨道“相会”且日地距离至少达到日月距离400倍时,月球才能院完 全遮挡太阳直射地球的光芒从而形成日全食。一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分为初亏、 食既、食甚、生光、复圆5个过程 ③日全食持续期间内,暂时会对信号需经过电离层反射的无线电中波、短波 通信造成一定干扰,因为日全食发生时随着月球遮挡住太阳辐射,大气层高处的 电离层也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但使用超短波的调频广播、手机、无线上网等
③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 “留——留——”的声音· ④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 A.④③①②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②①③ 二、阅读(32 分) (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日全食 ①2009 年 7 月 22 日,这.是一个令中国广大天文爱好者兴奋的日子。这.一天 出现了 500 年一遇的、迄今为止国内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奇观。此次罕 见的日全食天象堪称 21 世纪我国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之一,几乎覆盖了整 个长江流域,有些城市可以观看到日全食的时间持续近 6 分钟,有近 3 亿人在 这.一天观看到了这一奇观。 ②所谓“食”,是指一个天体被另外一个天体或者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 文景象。日食是地球上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日食共有三种,即日偏 食、日环食和日全食。众所周知,月球绕地和地球绕日的公转轨道都是椭圆形的, 地月、日地距离总是在不断变化着,而因为太阳直径约是月球的 400 倍,所以 只有当日月轨道“相会”且日地距离至少..达到日月距离 400 倍时,月球才能完 全遮挡太阳直射地球的光芒,从而形成日全食。一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分为初亏、 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5 个过程。 ③日全食持续期间内,暂时会对信号需经过电离层反射的无线电中波、短波 通信造成一定..干扰,因为日全食发生时随着月球遮挡住太阳辐射,大气层高处的 电离层也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但使用超短波的调频广播、手机、无线上网等
不受影响。另外,日食会造成降温。2008年8月1日的日全食,新疆伊吾观 测点的气温下降了8摄氏度左右此次日食主要出现在长江下游这样夏季市区昼 夜温差一般不超过5摄氏度的地方,又是在升温期间的上午发生,因而日食造成 的降温不大 ④据天文学家推算作为此次最佳观测区域的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在300 年后的2309年迎来下一次日全食天象 (来源于新闻网,有改动) 7.下面对“日全食”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全食是地球上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二造成的,他共分为三种,即日偏食、日全 食和日全食。 B.一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5个过程 C.日全食持续期间,使用超短波的调频广播、手机、无线上网不会受到影响。 D据天文学家推算,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下一次出现日全食的时间将在2309年。 8.下列对文本的语言或说明方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加点的“至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去掉就不符合 实际情况 B第②段换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来介绍“食”, C第③段换橫线的句子说明了日食会造成降温,它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 方法 D第③段中加点的“一定”是一个限制性词语,表明信号所受到的干扰是 有限的 9.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不受影响,。另外,日食会造成降温。2008 年 8 月 1 日的日全食,新疆伊吾观 测点的气温下降了 8 摄氏度左右。此次日食主要出现在长江下游这样夏季市区昼 夜温差一般不超过 5 摄氏度的地方,又是在升温期间的上午发生,因而日食造成 的降温不大。 ④据天文学家推算,作为此次最佳观测区域的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在 300 年后的 2309 年迎来下一次日全食天象。 (来源于新闻网,有改动) 7.下面对“日全食”的说明,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日全食是地球上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二造成的,他共分为三种,即日偏食、日全 食和日全食。 B.一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5 个过程。 C.日全食持续期间,使用超短波的调频广播、手机、无线上网不会受到影响。 D.据天文学家推算,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下一次出现日全食的时间将在 2309 年。 8.下列对文本的语言或说明方法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加点的“至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去掉就不符合 实际情况。 B.第②段换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来介绍“食”。 C.第③段换横线的句子说明了日食会造成降温,它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 方法。 D.第③段中加点的“一定”是一个限制性词语,表明信号所受到的干扰是 有限的。 9.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加点的四个“这”指代的内容完全相同,都指2009年7月22日。 B本文运用空间顺序,从日全食的观测、形成原理、发生过程及对地面的影响 等方面来介绍说明。 C此次日全食之所以说是“我国最壮观的天象之一”,是因为它覆盖面广、持 续时间长、观看的人数多。 D要使月球完全遮挡住太阳直射地球的光芒,只有在日地轨道相会且日月距离 达到日地距离的400倍以上时。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甲)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日:“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日:“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乙)陈述古密直,尝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盗 者。述古绐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囚 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④祷钟甚 肃,祭施以帷③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岀而验 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 (选自《梦溪笔谈辨盗钟》 注释】①莫知的为:不知道哪个是真的。②绐(dai):哄骗。③后阁:我国 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④ 同职:同事。旧社会指同在一部门作官的人。⑤帷(wei):围幕
A.第①段中加点的四个“这”指代的内容完全相同,都指 2009 年 7 月 22 日。 B.本文运用空间顺序,从日全食的观测、形成原理、发生过程及对地面的影响 等方面来介绍说明。 C.此次日全食之所以说是“我国最壮观的天象之一”,是因为它覆盖面广、持 续时间长、观看的人数多。 D.要使月球完全遮挡住太阳直射地球的光芒,只有在日地轨道相会且日月距离 达到日地距离的 400 倍以上时。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甲)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乙)陈述古密直,尝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①盗 者。述古绐②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③祠之。引囚 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④祷钟甚 肃,祭施以帷⑤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 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 (选自《梦溪笔谈·辨盗钟》) 【注释】①莫知的为:不知道哪个是真的。②绐(d ai):哄骗。③后阁:我国 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④ 同职:同事。旧社会指同在一部门作官的人。⑤帷(wéi):围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