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漳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2010年漳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语文试题 坚信白 行!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姓名准考证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5分) 积累运用。(25分) 1.按要求填空。(以回答正确的5道题计分)(10分) (1)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徐志摩《再别康桥》) 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5)《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充满必胜信念的诗句是 (6)面对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象,一名游客激情澎湃,高声吟颂: (7)举世皆浊我独清, 。(屈原《渔父》) 2.口语交际。(3分) 学生上课按身高排座位,这似乎已成了班主任的惯例。但是,广州一所中学打破常規 让学生自行找冋燊。此举在中学校园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学校座位,学生说了算”这 种做法,师生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请你参加这场讨论,发表你的意见。 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
2010 年漳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各项中,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西游记叙遂了唐三藏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经过九九八十一次磨难, 到西天取经的经过 B.格列佛随“冒险号”再次岀海,来到大人国。他发现这里的大臣因鞋跟高低而 分为“高跟派”和“低跟派” C·.《五猖会》记叙了“我”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发生的波折,表达了“我”对五 搭会的无比神往,以及被父亲强迫背书的万般无奈。 D.鲁滨逊在孤岛上开拓荒地,养牲畜,种植水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 伴,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种种因难 (2)下面两题,任选,题作答。(60字左右)(4分) ①成语“望梅止渴”出自《三国演义》,请简迷与之相关的事件。 ②“手执钢刀探虎穴,心如烈火报冤仇。立诛四虎威神力,千古传名李铁牛。”请 简逑与此诗相关的事件。 我选 4.综合探究。(6分) 漳州是阈南历史文化名城,蕴藏宝贵的文化资源。为弘扬漳州民阃文化,七年(3)班 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和搜集到以下相关材料,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万年前,漳州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生息。唐建州以来,经济和文化 日益繁荣。上世纪末,全市共收集《金盏和百叶》、《凌波仙子》、《九龙江》等民间故事 说4000多篇,创办民间文学小报《金盏》 材料二:台湾2300万人口中,有35.8%祖籍漳州。两地流传着《阿里山之神吴风》、 相思树与望夫台》、《郑成功》等漳台关系的故事。 材三:漳州的锦歌、竹马戏、大鼓凉伞、木偶雕刻和剪纸等民间艺术异彩纷呈,布 袋木偶戏、芗剧曾多次出国献艺。 1)请根据以上材料,写出你得到的两条主要信息。(2分) ① ② (2)简述你对漳州谚语的感悟。(任选一句回答)(2分) ①细汉(少年)偷割瓠(葫芦),大汉偷牵牛。 ②吃盐确多(比……多)你吃米,过桥确多你走路。 ③暗暗困(晚睡觉),早早起,米缸常常有剩米。 (3)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漳州,提高漳州知名度,请结合材料三内容,拟一则宣传标语。 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
第二部分阅读能力(55分)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17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雅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窒铭》)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溺。前辟四 窗,垣墙閒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泂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糍楯,亦遂增 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注释】①漉:漏下。②垣墙:筑围墙。③冥:静悄悄。④三五之夜:每月十五日夜晚。 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有仙则名( (2)无案牍之劳形() 3)每移案( (4)以当南日() 6.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小鸟时来啄食 食不饱,力不足 B.可容一人居 居无何 C.f可以调素琴 室始洞然 吴玠素服飞 D 冥然兀坐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8.根据要求填空。(3分) 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 ”绘陋室幽雅,乙文用 ②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③的手法 9.对于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1题。(5分) ①《伊索寓言》有这么一则故事:大风靠狂怒显示强大,想让老人把衣服脱掉,结果 却适得其反,风越大,老人把衣服裹得越紧;太阳则相反,靠微笑显示力量,它不断向大 地输送热量,老人最后心甘情愿,把衣服脱下。 ②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微笑有时比狂怒更有力量,更能取得成绩!因此我们要学会微笑 ③微笑是可亲的,因为微笑传递快乐。《论语》记载:“乐然后笑。”笑由喜悦来,相 从心头生。微笑是可敬的,因为微笑传递友善。北宋哲学家程颐说:“乐取于人以为善。” 为善使人乐,好善乐天下。微笑是可贺的,因为微笑传遒再造。法国学者柏格森认为:笑 是对惰性、刻板、造作等现象的一种智力反应和纠正。微笑使生命更鲜活、更律动,使社 会更和谐、更美好 ④可见,一笑失百龀,生命如逢春。学会微笑吧! 10.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11.第③段选文从哪三个方面证明观点?(3分) 语文试题第3页(共6页)背面还有试题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5分) 城南名胜石狮岩 ①漳州城区南面约5公里的地方,有一处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内涵深厚的名胜一一石 狮岩。 ②石狮岩又称石狮山,远望如一头蹲伏的石狮。它包括虎崆岩、罗汉岩、石狮岩等七 座石岩,因为石狮岩的名字为人熟知,所以成为这些石岩的统称 ③石狮岩山势呈南北走向,北部最高点200多米,南部低且平缓,由北而南,蜿蜒起 伏,廷伸到九龙江西溪畔。山上岩石形状奇特,情态逼真,“有若狮子者,若蟾蜍者,有如 梯者,如门者,状类不一”(《漳州府志》)。景区内半月池、罗汉峰、趱然亭等景点星罗棋 布,各具特色。(A)最引人注目的是石狮岩的主要标志物——千年石獅雕像,它姿势威 武,雕饰精美,令游客流连忘返。景区周边风光乜独具魅力,登顶远眺,漳州城区鱗次栉 比、高低错落的各式建筑尽收眼底。北面的鸡子峰上有一块天然巨石,其状如鸡,俗称鸡 母石,雅称风凰石,石上有一瞭望台,(B)登台可眺望湋州最有特色的景点之· 万亩 荔枝海。 ④石狮岩不仅风光秀丽,神奇的传说也给石狮岩笼上一层美丽的面纱。相传石狮口能 出米,每天的出米量刚好够山上寺僧和香客吃,但有一个小沙弥性急,挖大出米口,结果 石狮反而出不了米。虎崆岩的传说最具传奇色彩了,据说唐朝无隐法师在此讲经,有虎跪 在石上倾听。无隐法师常骑虎入城,买肉喂虎。有一天,无隐法师有事不能下山买肉,就 伸出一只胳臂喂饿虎,虎崆岩因此而得名。 ⑤自古以来,石狮岩就是文人墨客登临赏景和佛门僧侣营造清净世界的绝佳处所。朱 凑、黄道周、庄亨阳、蔡世远等名人都曾在这里驻足,留下题刻和诗词。黄周曾題写 “南岩第一”四个大宇,赞美这里的自然人文景观。宋郡守李弥逊有诗云:“翠合峰峦万叶 稠,云擎佛屋出岩幽。秋光不到庭阴树,晓日先明竹外耧。”吟咏石狮岩的诗词不胜枚举, 仅《潭州府志》就记载了上百首 ⑥石狮岩秀丽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内涵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给漳州人民留下了 笔宝贵的文化产。 12.概括第②-⑤段的主要内容。(4分) 13.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举例分析其作用。(4分) 14.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加以分析。(3分) (A)最引人注目的是石狮岩的主要标志物—千年石狮雕像 (B)登台可眺望漳州最有特色的景点之一——万亩荔枝海。 15.石狮岩让人流连忘返.你的家乡一定也有某处名胜令你难忘,请对其作简要介绍。 (6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说明方法。)(4分) 语文试题第4页(共6页)
五、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8分) 江南江南 ①这个春天,我总是想起江南。 ②想起江南暗香浮动的油菜田,高过人头的油菜花,花间盈耳的烽鸣虫吟我行走于 花间,循着声音寻找勞作的妈妈。青青田埂上.我忘情地追逐一只只粉蝶,我咯咯的笑声 惊落了流金的花霅。我仰起花一样绽放的笑脸,任粉嫩的花枝柔情地拂过我的头发和面颊, 风中传来水声、鸟鸣、妈妈吴侬软语的低唤。 ③江南的春天有数不清的燕子,爱贴着地争飞。那轻俊的燕子总在绿草初萌,河水初 涨时如期而至。燕儿们帚着江南的绚烂和温暖,回到去年的檐下,轻轻地,呢喃着时光、 往事和情语,翩然轻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燕子是江南窗格里流丽的文字和音符,每 次顾盼与流转都是我怦然心动的记忆。 ④江南雨总是随风潜入夜,丝丝蝼缕。风老鹰飧,雨肥梅子的暮春和初夏,蒙蒙烟雨 把秧国怀叉的翠墨泡开,酽酽的一江,在水田素色的宣纸上蔓廷……雨后黄昏,蛙声便从 新禾上浮起来,鲜活地敲打我兴奋的耳鼓。 ⑤“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谁的妙语,漏蓋了江南一个夏天的风景。六月,明 朗火热的六月,腕凝霜雪的江南女儿,荡舟藕花深处,采莲,珞闹,无休止地歌唱,唱 至红日西沉,再“小荷障面避晖,分得翠朗归 ⑥其实,这些关于江南的情景,都取自我信马由缰的想象。 ⑦我不是江南人,但一生注定与江南结缘。幼时的我常常沉浸在书海翌,读吉诗忄九首, 读唐诗,读宋词,读元曲,江南是诗词中永饭的意象。一天早晨,我走近白居易,轻声低吟 日出江花红肚火,春来江水缘如蓝”,“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姓双舞醉笑沄”,忽然党得一纟 花正于唇齿之间然开放,鲜润明萌的年华,我的整个年都明楣起来。 ⑧从此,堂年的湖水波光潋滟,堂年的杨柳帘重重。飞红柳绿的花荫里,我和小妹 齐声朗诵贺铸的《青玉案》,父亲坐在竹椅里静静地听着。“一川烟草,满城风雨,梅子黄 时雨”,一阕终了,父亲笑了,靠在椅背上,悠闲地看着空中来来往往的飞鸟流云。是因为 听到了我们成长的声音,还是被堂声唤起的江南陶醉了?我一厢情愿地认为是两者兼而有 ⑨后来,我时常流连在老师的画窯叉,审视着些着色清淡的水彩画,画中的石桥、 鸬、乌篷船和临水的楼宇。老师讲江南的渔舟、江南的水行门、江南的吊角楼、江南的 雕花窗格和青石小街。江南的女人临河洗菜浣衣,江南的渔舟把沉睡的小镇喚醒 ⑩再后来,我真的走向江南。是一个睛朗而润湿的早晨,江南起伏柔美的田野上,平 镜着一层蓐蓐的全黄的油菜花,村落和远树都在花海。轻柔的风儿从车窗缓缓吹入 衣袖之间浸透幽香。江南,江打,曾在恐绪中翩滚不息的江南,终于潮水般地向我涌来。 我睁大眼睛,开心扉,让它注入我的灵魂。置身于四月的暖阳,我漫步喧闹温情的街市, 我品味精致无双的园林。那个黄昏,我与寒山寺相逢,会音袅袅的钟声里,我涕汨如雨, 它是我厚厚书页间短短的一行文字呀! ⑩江南,江南,这个多雨的江南,我无休止地想起你…… 语文试题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