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CN105031795A (43)申请公布日2015.11.11 (21)申请号201510518808.3 (22)申请日2015.08.21 (71)申请人高宏 地址214023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清扬路 299号无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72)发明人高宏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31258 代理人任益 (51)nt.Cl. A61M160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2页 (54)发明名称 水蛭仿生通气面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包括 用于和呼吸管路连接的接口、通气面罩罩体及通 气时用于和人体口鼻部外围的面部皮肤密封接触 的水蛭仿生软垫。所述水蛭仿生软垫包括和人体 口鼻部外围的面部皮肤外形基本贴合的类环状基 体和设置在基体下部表层的用于与人体口鼻部外 围的面部皮肤密切接触的类环形吸盘面,水蛭仿 生通气面罩通过持续的负压将设置类环形吸盘面 的基体吸附在口鼻部外围的面部皮肤,能在通气 时提供极佳的密封性,本发明机械通气时密封性 能好,彻底避免漏气及误吸发生,安全可靠
CN105031795A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包括用于和呼吸管路连接的呼吸接口(1)、和呼吸接口(1) 密封连通用于卡扣在患者颜面部并罩盖在环口鼻外围皮肤的面罩罩体(2)、及上部与罩体 (2)罩口密封连接在使用时用于和环口鼻外围皮肤密封接触的类环形的水蛭仿生软垫(3), 其特征是:所述水蛭仿生软垫(3)下部设置外形与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表面结构基本贴 合在使用时用于与人体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密封接触的类环形吸盘面(5):所述类环形 吸盘面(5)与设置在水蛭仿生软垫(3)上用于与医用负压吸引管连接的吸引接口(73)连 通:所述水蛭仿生通气面罩的罩体(2)环绕盖罩人体口鼻部,且所述水蛭仿生软垫(3)紧贴 在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后,所述吸引接口(73)与医用负压吸引连通时,设置在水蛭仿生 软垫(3)下部的类环形吸盘面(5)通过负压被吸附在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使水蛭仿生 软垫(3)并能紧贴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将罩体(2)内部空间与外界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其特征是:所述类环形吸盘面(5)内圈边缘 部设置柔质类环形的内圈密封膜圈(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其特征是:所述类环形吸盘面(5)外圈边缘 部设置柔质类环形的外圈密封膜圈(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其特征是:所述类环形吸盘面(5)包括嵌置 设置在类环形水蛭仿生软垫(3)下部表面的立体网状类海绵结构的蜂窝环形圈体(50):所 述蜂窝环形圈体(50)设置在水蛭仿生软垫(3)环形长轴的中线位置,蜂窝环形圈体(50) 的宽度小于水蛭仿生软垫(3)类环形下表面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其特征是:所述类环形吸盘面(5)包括若干 凹陷设置在水蛭仿生软垫(3)下部表层的吸盘口(6),各吸盘口(6)围绕类环形的水蛭仿生 软垫(3)中空的软垫通气腔(41)并行排列,互相隔离:各吸盘口(6)通过设置在水蛭仿生软 垫(3)内的内吸引管(71)与设置在水蛭仿生软垫(3)上的外吸引管(7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其特征是:所述吸盘口(6)包括类环形吸盘 口(61),各类环形吸盘口(61)与类环形的水蛭仿生软垫(3)的环形长轴并行排列,互相隔 离。 7.据权利要求5所述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其特征是:所述吸盘口(6)包括长条吸盘口 (63),各长条形吸盘口(63)在类环形的水蛭仿生软垫(3)表层与类环形的水蛭仿生软垫 (3)的环形长轴并行排列,互相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其特征是:所述水蛭仿生软垫(3)内沿长轴 设置类环形的气囊(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其特征是:所述水蛭仿生软垫(3)及类环 形吸盘面(5)材料的硬度小于人体颜面皮肤的硬度,包括硅胶、凝胶等。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其特征是:所述水蛭仿生软垫(3)下部沿 环形长轴设置类环形凹陷槽,所述蜂窝环形圈体(50)与类环形凹陷槽的外形及大小匹配, 蜂窝环形圈体(50)能装配在类环形凹陷槽内通过设置在水蛭仿生软垫(3)内的内吸引管 (71)与设置在水蛭仿生软垫(3)上的吸引接口(73)连通。 2
CN105031795A 说明书 1/6页 水蛭仿生通气面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通气面罩,尤其是一种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麻醉面罩是无创呼吸支持的通气工具,无创呼吸时面罩将患者呼吸道同外界隔 离,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 [0003]目前面罩将患者呼吸道与外界隔离的原理是压迫隔离,无创呼吸支持时需用束带 将面罩的类环形软垫圈或气囊紧紧的压迫在患者口鼻四周,长时间的压迫可能导致患者颜 面部供血不足,且容易因面罩移位造成漏气导致呼吸支持失败,导致意外发生。 [0004]麻醉诱导时的短暂呼吸支持需由麻醉医师托起患者下颌,并用双手将面罩的类环 形软垫圈或气囊紧紧的压迫在患者口鼻四周。这种方法技术要求高,需要专业麻醉医师经 过正规培训才能正确掌握。遇到患者较为肥胖时,通气时麻醉医师极为费力,短暂时间的辅 助通气就大汗淋淋,需要换人操作:通气时麻醉面罩隔离效果较差,一旦漏气显著增加麻醉 诱导通气风险,甚至造成通气失败,使患者也面临较大风险。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在通 气面罩与患者颜面皮肤接触面设置类环形吸盘面,通过负压吸引使类环形吸盘面紧紧吸 附在患者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使面罩的罩体与外界空间隔离,密封隔离效果好,结构简 单,成本低,固定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包括用于和呼吸管路连接的 呼吸接口、和呼吸接口密封连通用于卡扣在患者颜面部并罩盖在环口鼻外围皮肤的面罩罩 体、及上部与罩体罩口密封连接在使用时用于和环口鼻外围皮肤密封接触的类环形的水蛭 仿生软垫。 [0006]所述水蛭仿生软垫下部设置外形与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表面结构基本贴合在 使用时用于与人体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密封接触的类环形吸盘面,所述类环形吸盘面与 设置在水蛭仿生软垫上用于与医用负压吸引管连接的吸引接口连通。所述水蛭仿生通气面 罩的罩体环绕盖罩人体口鼻部,且所述水蛭仿生软垫紧贴在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后,所 述吸引接口与医用负压吸引连通时,设置在水蛭仿生软垫下部的类环形吸盘面通过负压被 吸附在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使水蛭仿生软垫并能紧贴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将罩体内 部空间与外界隔离。 所述类环形吸盘面内圈边缘部设置柔质类环形的内圈密封膜圈。 [0007]所述类环形吸盘面外圈边缘部设置柔质类环形的外圈密封膜圈。 [0008]所述类环形吸盘面包括嵌置设置在类环形水蛭仿生软垫下部表面的立体网状类 海绵结构的蜂窝环形圈体,所述蜂窝环形圈体设置在水蛭仿生软垫环形长轴的中线位置, 3
CN105031795A 说明书 2/6页 蜂窝环形圈体的宽度小于水蛭仿生软垫类环形下表面的宽度。 [0009]所述类环形吸盘面包括若干凹陷设置在水蛭仿生软垫下部表层的吸盘口,各吸盘 口围绕类环形的水蛭仿生软垫中空的软垫通气腔并行排列,互相隔离。各吸盘口通过设置 在水蛭仿生软垫内的内吸引管与设置在水蛭仿生软垫上的外吸引管连通。 [0010]所述吸盘口包括类环形吸盘口,各类环形吸盘口与类环形的水蛭仿生软垫的环形 长轴并行排列,互相隔离。 [0011]所述吸盘口包括长条吸盘口,各长条形吸盘口在类环形的水蛭仿生软垫表层与类 环形的水蛭仿生软垫的环形长轴并行排列,互相隔离。 [0012]水蛭仿生软垫内沿长轴设置类环形的气囊。 所述水蛭仿生软垫及类环形吸盘面材料的硬度小于人体颜面皮肤的硬度,包括硅胶、 凝胶等。 [0013]所述水蛭仿生软垫下部沿环形长轴设置类环形凹陷槽,所述蜂窝环形圈体与类环 形凹陷槽的外形及大小匹配。蜂窝环形圈体能装配在类环形凹陷槽内通过设置在水蛭仿生 软垫内的内吸引管与设置在水蛭仿生软垫上的吸引接口连通。 [0014]本发明的优点:在通气时通过连接负压能使类环形吸盘面与患者环口鼻外围颜面 皮肤吸附并紧贴,使面罩罩体内外空间隔离密封效果极佳,避免漏气导致的面罩通气失败, 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蛭仿生软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类环形吸盘面设置为蜂窝环形圈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类环形吸盘面设置为蜂窝环形圈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类环形吸盘面设置若干类环形吸盘口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类环形吸盘面设置为若干长条形形吸盘口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水蛭仿生软垫内设置气囊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在内吸引管和吸引接口间设置外吸引管示意图。 [0016] 附图标记说明:1-呼吸接口、2罩体、3-水蛭仿生软垫、31-软垫通气腔、4-气囊、 5-类环形吸盘面、50-峰窝环形圈体,51-内圈密封膜、52-外圈密封膜、61-类环形吸盘口、 62长条吸盘口、71-内吸引管、72-外吸引管及73-吸引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8] 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水蛭仿生通气面罩包括:用于和呼吸管路连接的呼吸接口 1、和呼吸接口1密封连通用于卡扣在患者颜面部并罩盖在环口鼻外围皮肤的面罩罩体2及 上部与罩体2罩口密封连接在使用时用于和环口鼻外围皮肤密封接触的类环形的水蛭仿 生软垫3。 [0019]其中,呼吸接口1、和面罩罩体2为目前所有面罩的共有结构,所有面罩罩体2下部 均设置用于起密封作用的类环形密封体。一些面罩罩体2下部的密封体设置为带充气管的 4
CN105031795A 说明书 3/6页 环形气囊,另一些设置为环形垫片。使用时将面罩的密封体及面罩罩体2扣盖在环患者口 鼻外围的颜面部皮肤表面,使外形为倒置漏斗状的罩体2罩盖患者全部口鼻,并使漏斗状 罩体2的喇叭口状开口部环绕罩置在患者口鼻外围。此时,密封体罩盖在患者环口鼻外围 的颜面皮肤上。这样,罩体2漏斗结构的中空空间笼罩患者全部口鼻,类环形的密封体贴敷 接触环绕口鼻的颜面部皮肤为面罩的罩体2提供密封性。面罩的使用成败决定于环形的密 封体能否为面罩罩体2提供足够的密封性。 [0020]本发明中,所述类环形密封体为类环形的水蛭仿生软垫3,同理,使用时将所述水 蛭仿生通气面罩头端的类环形水蛭仿生软垫3及面罩罩体2扣盖在环患者口鼻外围的颜面 部皮肤表面,使外形为倒置漏斗状的罩体2罩盖患者全部口鼻,并使漏斗状罩体2的喇叭口 状开口部环绕罩置在患者口鼻外围。这样,罩体2漏斗结构的中空空间笼罩患者全部口鼻, 类环形水蛭仿生软垫3贴敷接触环绕口鼻的颜面部皮肤为面罩的罩体2提供密封性。 [0021]为进一步增加水蛭仿生软垫3为面罩提供的密封性,所述水蛭仿生软垫3下部设 置外形与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表面结构基本贴合在使用时用于与人体环口鼻外围的颜 面皮肤密封接触的类环形吸盘面5。外形与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表面结构基本贴合的类 环形吸盘面5能为水蛭仿生软垫3与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贴合时提供基础的密封性。 [0022] 如图3所示,所述类环形吸盘面5与设置在水蛭仿生软垫3上的用于与医用负压 吸引管连接的吸引接口73连通。使用时将所述吸引接口73与医用负压吸引连接,在负压 作用下,水蛭仿生软垫3下部的类环形吸盘面5被吸附在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表面,使柔 软的水蛭仿生软垫3变形并能紧贴环绕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从而将罩体2内部空间与罩 体2的外界空间隔离。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所述水蛭仿生软垫3及类环形吸盘面5使用的 材料硬度优选小于人体颜面皮肤的硬度,包括硅胶、凝胶等。 [0023]具体实施时,所述类环形吸盘面5优选设置在水蛭仿生软垫3下部类环形长轴的 中线位置,类环形吸盘面5的宽度小于水蛭仿生软垫3类环形下表面的宽度,且水蛭仿生软 垫3类环形下表面在类环形吸盘面5内外侧均留置适当宽度的表层不设置为类环形吸盘 面5。这样,实际使用时类环形吸盘面5被吸附在环口鼻外围的颜面皮肤表面,软垫通气腔 31位于正对口鼻位置,水蛭仿生软垫3下表面在类环形吸盘面5内外侧留置的软垫表层会 被牵拉贴敷在环口鼻外围的类环形吸盘面5内外边缘的颜面皮肤表面,起到很好的密封作 用。 [0024]具体实施时,类环形吸盘面5与人体环口鼻皮肤表面结构贴合度越高,负压的压 力越大,类环形吸盘面5越柔软,水蛭仿生软垫3就能为面罩罩体2提供更加优越的密封 性。具体实施时,所述水蛭仿生软垫3及类环形吸盘面5材料的硬度优选小于人体颜面皮 肤的硬度,包括硅胶、凝胶等。这样,在负压吸附下,水蛭仿生软垫3的类环形吸盘面5变形 吸附在颜面皮肤上,而不是颜面皮肤变形提拉贴靠在类环形吸盘面5表面,避免或减轻负 压对颜面皮肤造成损伤。 [0025]实际制作时,为了便于将所述水蛭仿生软垫3与罩体2粘合,所述水蛭仿生软垫3 上部可设置为平整的罩体粘合面,对应的罩体2下部也应设置为平整的粘合面。当然,粘合 只是水蛭仿生软垫3与罩体2密封连接的优选方式,还可以采用卡扣、镶嵌、超声固化等方 式,只要能达到水蛭仿生软垫3与罩体2密封连接即可。 [0026]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类环形吸盘面5包括嵌置设置在类环形水蛭仿生软垫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