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课程类别(必,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Materials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64/4/4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8 先体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 后续课程支撑:结构力学(1)、结构力学(Ⅱ)、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结构设计原理 授课时间:周一1-2节、周三1-2节/1-16周: 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6E204,优学院平台 周一3-4节、周三3-4节/1-16周 授课对象:2020级土木工程1、2班:2020级土木工程3、4班 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马崇武/教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前、课后教室现场答疑,QQ、微信等网络方式答疑,课程结束后集中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V)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 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材料力学(1)(第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救学参考资料: [山刘鸿文.材料力学1(第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力学期刊:《力学与实践》。 课程简介: 材料力学是变形体力学的重要基础分支之一,是工科高校机械、土木工程等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杆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变形 以及材料的力学行为。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研究杆件内力、应力、变形分布规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分析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 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为学习有关后续课程和专业课奠定扎实的基础
1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Materials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64/4/4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8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 后续课程支撑:结构力学(I)、结构力学(II)、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结构设计原理 授课时间:周一 1-2 节、周三 1-2 节/1-16 周; 周一 3-4 节、周三 3-4 节/1-16 周。 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6E204,优学院平台 授课对象:2020 级土木工程 1、2 班;2020 级土木工程 3、4 班 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马崇武/教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前、课后教室现场答疑,QQ、微信等网络方式答疑,课程结束后集中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 使用教材: 孙训方, 方孝淑, 关来泰. 材料力学(I)(第 6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教学参考资料: [1] 刘鸿文. 材料力学 I(第 6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2] 力学期刊:《力学与实践》. 课程简介: 材料力学是变形体力学的重要基础分支之一,是工科高校机械、土木工程等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杆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变形 以及材料的力学行为。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研究杆件内力、应力、变形分布规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分析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 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为学习有关后续课程和专业课奠定扎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单业要求指标点 半业要求 目标1: 1.】掌握解决土木工程问题所需的数 1.掌握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 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变形 学、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土木工 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 的特征,能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工程构件的力学模 程专业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 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解决 型:理解截面法的基本内容,能运用截面法求解杆件各种变 程和专业课程中,以及专业工程问题的 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形的内力,并熟练绘制内力图。 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目标2: 1.掌握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 理解应力、应变的概念,能运用静力平衡条件、变形几 12掌握土木工程相关力学基础知识, 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 何关系和物理方程等分析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能建立合适的力学模型并求解,用于推 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解决 对工程构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并对计算 演、分析专业工程问题。 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 目标3: 2.2能够合理利用土木工程专业知识 2.能够设计(开发)针对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 能运用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求解梁的挠度、转角: 和使用基本设计工具,对特定土木工程 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开发)满足土木工程特 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能运用应力圆分析一点处应力状态的 进行结构构件、节点、施工方案设计, 定需求的体系、结构、构件(节点)或者施工方 特征:根据不同材料的破坏规律,能运用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使其在功能上满足项目要求,性能上满 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 校核强度。 足规范要求。 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3能采用正确的实验方法对构件、节 3.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土木工 目标4: 点、材料等的性能进行测试,正确完成 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 能运用材料力学实验方法和技术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 实验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并能基于 收集数据、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 验证正应力计算公式。 土木工程专业基本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和结果,得出有效结论。 2
2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 1: 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变形 的特征,能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工程构件的力学模 型;理解截面法的基本内容,能运用截面法求解杆件各种变 形的内力,并熟练绘制内力图。 1.1 掌握解决土木工程问题所需的数 学、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土木工 程专业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 程和专业课程中,以及专业工程问题的 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1. 掌握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 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 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解决 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目标 2: 理解应力、应变的概念,能运用静力平衡条件、变形几 何关系和物理方程等分析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对工程构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并对计算 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 1.2 掌握土木工程相关力学基础知识, 能建立合适的力学模型并求解,用于推 演、分析专业工程问题。 1. 掌握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 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 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解决 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目标 3: 能运用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求解梁的挠度、转角; 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能运用应力圆分析一点处应力状态的 特征;根据不同材料的破坏规律,能运用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校核强度。 2.2 能够合理利用土木工程专业知识 和使用基本设计工具,对特定土木工程 进行结构构件、节点、施工方案设计, 使其在功能上满足项目要求,性能上满 足规范要求。 2. 能够设计(开发)针对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 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开发)满足土木工程特 定需求的体系、结构、构件(节点)或者施工方 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 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目标 4: 能运用材料力学实验方法和技术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 验证正应力计算公式。 3.3 能采用正确的实验方法对构件、节 点、材料等的性能进行测试,正确完成 实验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并能基于 土木工程专业基本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和结果,得出有效结论。 3.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土木工 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 收集数据、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 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理论款学进程表 学时 周次 教学主题 授课教师 数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教学模式 支撑课 敦学方法 作业安排 (线上/线下) 程目标 重点: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研究对象,变 线上:优学院 3 形的基本形式:内力、内力主矢和内力主矩。 课堂讲授 目标1 (链接见备注) 难点:内力、内力主矢和内力主矩。 课程思政作业 1 基本概念 马崇武 1:查阅文献了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力学发展简史,培养 线上:优学院 课堂讲授 解20世纪理论 目标1 学生的爱国精神。 (链接见备注) 和应用力学的 十大进展。 重点:轴力,轴力图:拉压杆的应力、变形、 轴向拉伸和压 线上:优学院 第1次作业:轴 2 马崇武 应变能计算。 课堂讲授 缩 目标1 (链接见备注) 向拉伸和压缩 难点:拉压杆的应力、变形、应变能计算。 重点: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许用应力, 线上:优学院 2 应力集中。 课堂讲授 目标2 材料拉伸的力 (链接见备注) 难点: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3 学性能:扭转 马崇武 内力 重点:扭矩,扭矩图,薄壁圆筒的扭转 线上:优学院 2 课堂讲授 目标1 难点:薄壁圆筒的扭转。 (链接见备注)
3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授课教师 学时 数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支撑课 程目标 1 基本概念 马崇武 3 重点: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研究对象,变 形的基本形式;内力、内力主矢和内力主矩。 难点:内力、内力主矢和内力主矩。 线上:优学院 (链接见备注) 课堂讲授 目标 1 1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力学发展简史,培养 学生的爱国精神。 线上:优学院 (链接见备注) 课堂讲授 课程思政作业 1:查阅文献了 解 20 世纪理论 和应用力学的 十大进展。 目标 1 2 轴向拉伸和压 缩 马崇武 4 重点:轴力,轴力图;拉压杆的应力、变形、 应变能计算。 难点:拉压杆的应力、变形、应变能计算。 线上:优学院 (链接见备注) 课堂讲授 第 1 次作业:轴 向拉伸和压缩 目标 1 3 材料拉伸的力 学性能;扭转 内力 马崇武 2 重点: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许用应力, 应力集中。 难点: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线上:优学院 (链接见备注) 课堂讲授 目标 2 2 重点:扭矩,扭矩图,薄壁圆筒的扭转 难点:薄壁圆筒的扭转。 线上:优学院 (链接见备注) 课堂讲授 目标 1
重点: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等直圆杆扭 扭转应力和变 线上:优学院 第2次作业:扭 4 马崇武 转时的变形、应变能。 课堂讲授 目标2 形 (链接见备注) 转应力和变形 难点: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 习题课:弯曲 重点:典型习题:梁的对称弯曲、内力。 线上:优学院 5 马崇武 4 课堂讲授 目标1 内力 难点:梁的对称弯曲、剪力和弯矩。 (链接见备注) 重点: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绘制及叠加原理 第3次作业:弯 弯曲内力图绘 线上:优学院 课堂讲授 6 马崇武 的应用。 曲内力和弯曲 目标2 制 (链接见备注) 小组讨论 难点:叠加原理的应用。 应力 重点: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梁横截面上的 3 切应力。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2 难点: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7 弯曲应力 马崇武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伽利略提出的计算梁 课程思政作业 强度的公式,指出该公式经试验验证是错误 线上:优学院 2:查阅文献了 课堂讲授 目标1 的,以此例要求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必须坚持 (链接见备注) 解伽利略对材 实事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料力学的贡献。 重点: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梁的挠度、 梁弯曲时的位 第4次作业:梁 马崇武 转角及其求解。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3 移 弯曲时的位移 难点: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重点:拉压超静定、扭转超静定及简单超静 简单超静定问 马崇武 定梁:典型习题。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3 题:习题课 难点:扭转超静定及简单超静定梁。 4
4 4 扭转应力和变 形 马崇武 4 重点: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等直圆杆扭 转时的变形、应变能。 难点: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 线上:优学院 (链接见备注) 课堂讲授 第 2 次作业:扭 转应力和变形 目标 2 5 习题课;弯曲 内力 马崇武 4 重点:典型习题;梁的对称弯曲、内力。 难点:梁的对称弯曲、剪力和弯矩。 线上:优学院 (链接见备注) 课堂讲授 目标 1 6 弯曲内力图绘 制 马崇武 4 重点: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绘制及叠加原理 的应用。 难点:叠加原理的应用。 线上:优学院 (链接见备注)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第 3 次作业:弯 曲内力和弯曲 应力 目标 2 7 弯曲应力 马崇武 3 重点: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梁横截面上的 切应力。 难点: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 2 1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伽利略提出的计算梁 强度的公式,指出该公式经试验验证是错误 的,以此例要求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必须坚持 实事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线上:优学院 (链接见备注) 课堂讲授 课程思政作业 2:查阅文献了 解伽利略对材 料力学的贡献。 目标 1 8 梁弯曲时的位 移 马崇武 4 重点: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梁的挠度、 转角及其求解。 难点: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线下 课堂讲授 第 4 次作业:梁 弯曲时的位移 目标 3 9 简单超静定问 题;习题课 马崇武 4 重点:拉压超静定、扭转超静定及简单超静 定梁;典型习题。 难点:扭转超静定及简单超静定梁。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 3
重点:平面、空间应力状态,莫尔应力圆, 课堂讲授 第5次作业:应 10 应力状态 马崇武 应力-应变关系。 线下 小组讨论 力状态和强度 目标3 难点:莫尔应力圆,应力应变关系。 课堂讲授 理论 重点:应变能密度,强度理论及应用。 3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3 难点:强度理论及应用。 课程思政作业 11 强度理论 马崇武 课程思政融入点:结合工程失效案例,介绍 3:查阅文献了 线上:优学院 1 强度设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讲授 解建筑工程中 目标1 (链接见备注) 的意识。 常见的构件失 效形式。 组合变形:习 重点:组合变形:典型习题。 12 马崇武 4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3 题课 难点: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 重点:压杆稳定性的概念,细长受压直杆临 13 压杆稳定 马崇武 界力的欧拉公式。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3 难点:细长受压直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重点:应变速率、温度、时间及冲击荷载等 材料性能的影 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总复习。 14 响因素:总复 马崇武 4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1 难点:应变速率、温度、时间及冲击荷载等 习 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合计 56 备注:优学院平台课程链接:https:://courseweb.ulearning.cn/ulearning//index.html#/course/announcement?courseld=-99054 5
5 10 应力状态 马崇武 4 重点:平面、空间应力状态,莫尔应力圆, 应力-应变关系。 难点:莫尔应力圆,应力-应变关系。 线下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课堂讲授 第 5 次作业:应 力状态和强度 理论 目标 3 11 强度理论 马崇武 3 重点:应变能密度,强度理论及应用。 难点:强度理论及应用。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 3 1 课程思政融入点:结合工程失效案例,介绍 强度设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的意识。 线上:优学院 (链接见备注) 课堂讲授 课程思政作业 3:查阅文献了 解建筑工程中 常见的构件失 效形式。 目标 1 12 组合变形;习 题课 马崇武 4 重点:组合变形;典型习题。 难点: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 3 13 压杆稳定 马崇武 4 重点:压杆稳定性的概念,细长受压直杆临 界力的欧拉公式。 难点:细长受压直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 3 14 材料性能的影 响因素;总复 习 马崇武 4 重点:应变速率、温度、时间及冲击荷载等 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总复习。 难点:应变速率、温度、时间及冲击荷载等 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 1 合计 56 备注:优学院平台课程链接:https://courseweb.ulearning.cn/ulearning/index.html#/course/announcement?courseId=99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