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发展展望 Glob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发展展望》 Working Paper No. 14. 006 December 05. 2014 徐奇渊 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 中短期风险可控、长期仍需警惕 摘要:从长期来看,与我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人口结构相比,目前的政府债务 负担偏高。按目前的情况发展,中国政府的总负债率将可能在2020年触及60%, 并在2030年逼近90%。如果不对财政政策的思路、以及政府负债行为机制进行调 整,则中国政府债务问题的严重性将在接下来的十多年中迅速上升。从中期来看, 中国政府债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由期限结构错配带来的短期流动性风险。更进 步看,这实际上是融资渠道的不匹配带来的风险。即,政府的这些投资项目的 融资应转向债券市场,而不是银行信贷渠道。从短期来看,在经济增速放缓,预 算内收入和土地财政增收乏力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的短期风险点增多,局 部违约的可能性也在上升。 关键词:地方政府政府债务风险 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2008年底中央开始实 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此后几年中,货币政策基调虽然已经从适度宽松转向了稳健 但财政政策仍然维持着“积极”的表达方式。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融 资平台等渠道,突破了财政预算有限、以及限制发债等制度约束,为地方建设提 供了大量资金。但是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积累,期限结构不合理
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 中短期风险可控、长期仍需警惕 摘要:从长期来看,与我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人口结构相比,目前的政府债务 负担偏高。按目前的情况发展,中国政府的总负债率将可能在 2020 年触及 60%, 并在 2030 年逼近 90%。如果不对财政政策的思路、以及政府负债行为机制进行调 整,则中国政府债务问题的严重性将在接下来的十多年中迅速上升。从中期来看, 中国政府债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由期限结构错配带来的短期流动性风险。更进 一步看,这实际上是融资渠道的不匹配带来的风险。即,政府的这些投资项目的 融资应转向债券市场,而不是银行信贷渠道。从短期来看,在经济增速放缓,预 算内收入和土地财政增收乏力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的短期风险点增多,局 部违约的可能性也在上升。 关键词:地方政府 政府债务 风险 引言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2008 年底中央开始实 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此后几年中,货币政策基调虽然已经从适度宽松转向了稳健; 但财政政策仍然维持着“积极”的表达方式。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融 资平台等渠道,突破了财政预算有限、以及限制发债等制度约束,为地方建设提 供了大量资金。但是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积累,期限结构不合理, G D P 全球发展展望 Glob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全球发展展望》 徐奇渊 xuqiy@163.com Working Paper No. 14.006 December 05, 2014
企业与地方政府借贷的界限模糊不清,且缺乏及时、定期提供的信息披露;因此 潜在风险的积累、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备、相关信息不透明、以及对未来中国经济 走向不确定性的预期,都削弱了投资者对政府信用的信心。 2013年4月,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就将中国的长期本币信用评级从A-降至A+, 这也是1999年以来,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首次被一家大型国际评级机构下调。惠 誉的理由,就是“基础层面的结构性弱点”,其中就包括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担 忧。当时,惠誉估计,到2012年底,地方政府债务达到12.85万元人民币,相当 于GDP的25.1%,超过2011年底的234%;与此同时,到2012年底,中国总的 政府债务占GDP的492%。此外,惠誉认为中国地方政府还可能面临来自政府相 关企业的大量潜在债务 之后,在2013年4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虽然确认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为Aa3 不变,但也将前景由“稳定”下调至“负面”。其中的理由也涉及到对中国地方政 府债务问题,以及金融系统潜在风险的担忧。在此背景下,国际投资者的信心也 开始波动,反映到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2013年2季度,在中国跨境资本流 动中,出现了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出的情况。 为了摸清政府债务的真实情况,2013年8月至9月,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 机关,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中央、省、市、 县、乡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并于2013年12月30日发布了《全国 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 该公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 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3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6万 亿。以上全口径债务合计达30.27万亿元。从负债率来看,截至2012年底,全国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当年GDP(518942亿元)的比率为3674%;如 果对或有债务按风险系数进行折算,则2012年底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 39.43%,仍然低于国际通常使用的60%的负债率控制标准参考值。 至此,关于中国政府债务总体规模的各种估测版本及其争论,暂告一段落 但是对于这一债务结构、规模所隐含的风险,各方仍然没有完全的共识。我们的 潘圆圆、刘洁、张明,《2013年第2季度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报告》,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 投资研究室国际投资研究系列(S)讨论稿,2013年9月5日
2 企业与地方政府借贷的界限模糊不清,且缺乏及时、定期提供的信息披露;因此, 潜在风险的积累、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备、相关信息不透明、以及对未来中国经济 走向不确定性的预期,都削弱了投资者对政府信用的信心。 2013年4月,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就将中国的长期本币信用评级从AA-降至A+, 这也是 1999 年以来,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首次被一家大型国际评级机构下调。惠 誉的理由,就是“基础层面的结构性弱点”,其中就包括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担 忧。当时,惠誉估计,到 2012 年底,地方政府债务达到 12.85 万元人民币,相当 于 GDP 的 25.1%,超过 2011 年底的 23.4%;与此同时,到 2012 年底,中国总的 政府债务占 GDP 的 49.2%。此外,惠誉认为中国地方政府还可能面临来自政府相 关企业的大量潜在债务。 之后,在 2013 年 4 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虽然确认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为 Aa3 不变,但也将前景由“稳定”下调至“负面”。其中的理由也涉及到对中国地方政 府债务问题,以及金融系统潜在风险的担忧。在此背景下,国际投资者的信心也 开始波动,反映到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2013 年 2 季度,在中国跨境资本流 动中,出现了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出的情况1。 为了摸清政府债务的真实情况,2013 年 8 月至 9 月,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 机关,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中央、省、市、 县、乡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并于 2013 年 12 月 30 日发布了《全国 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 该公告显示:截至 2013 年 6 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 20.69 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 2.93 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6.66 万 亿。以上全口径债务合计达 30.27 万亿元。从负债率来看,截至 2012 年底,全国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当年 GDP(518 942 亿元)的比率为 36.74%;如 果对或有债务按风险系数进行折算,则 2012 年底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 39.43%,仍然低于国际通常使用的 60%的负债率控制标准参考值。 至此,关于中国政府债务总体规模的各种估测版本及其争论,暂告一段落, 但是对于这一债务结构、规模所隐含的风险,各方仍然没有完全的共识。我们的 1 潘圆圆、刘洁、张明,《2013 年第 2 季度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报告》,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 投资研究室国际投资研究系列(IIS)讨论稿,2013 年 9 月 5 日
分析将显示 从长时期的维度来看,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人口结构相比,目前的 政府债务负担偏高。按正文的基准情形,中国政府的总负债率将在2020年达到 60%,并在2030年达到90%。可见,如果不对财政政策的思路、以及政府负债行 为进行调整,则中国政府债务问题的严重性将在接下来的十多年中迅速上升。 从中期几年内的时间来看,中国政府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面临的问题, 主要是由期限结构不匹配带来的短期流动性风险。根据审计署的报告,从2013年 6月截至的数据来看,在各个偿债年度中,2014年至2015年,到期需偿还的政府 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分别占2189%,17.06%,这二年合计需偿还比例接近4成。而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的投向多为市政建设、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农林水利建 设等等。这种借短投长行为,必然隐含着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从表面来看,这是 由期限结构不匹配导致的,更进一步看,这实际上是融资渠道的不匹配带来的风 险。即,政府的这些投资项目的融资应转向债券市场,而不是银行信贷渠道,这 不仅符合“盘活存量”的调整方向,同时也是中期内需要采取的措施。 从短期来看,在经济增速放缓,预算内收入和土地财政增收乏力的大背景下, 地方政府债务的短期风险点增多,局部违约的可能性也在上升。这将导致投资者 的风险溢价上升,甚至对国债的无风险基准利率水平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利 率水平的上升,又将对固定资产投资、消费等产生负面影响,并进而危及宏观经 济的稳定 、从长期来看,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的严重性值得警惕 钟伟、郑英、张明(2013)的研究表明,运用美国中情局、英国经济学人信 息部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公共债务率数据,通过横向的横截面比较,以及纵 向的时间序列比较,均可得到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与公共债务率上升两者之间线 性相关的结论2。 具体来说:从财政收入来看,人口老龄化将导致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并进而 2钟伟、郑英、张明,《国家破产:主权债重组机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3 分析将显示: 从长时期的维度来看,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人口结构相比,目前的 政府债务负担偏高。按正文的基准情形,中国政府的总负债率将在 2020 年达到 60%,并在 2030 年达到 90%。可见,如果不对财政政策的思路、以及政府负债行 为进行调整,则中国政府债务问题的严重性将在接下来的十多年中迅速上升。 从中期几年内的时间来看,中国政府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面临的问题, 主要是由期限结构不匹配带来的短期流动性风险。根据审计署的报告,从 2013 年 6 月截至的数据来看,在各个偿债年度中,2014 年至 2015 年,到期需偿还的政府 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分别占 21.89%,17.06%,这二年合计需偿还比例接近 4 成。而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的投向多为市政建设、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农林水利建 设等等。这种借短投长行为,必然隐含着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从表面来看,这是 由期限结构不匹配导致的,更进一步看,这实际上是融资渠道的不匹配带来的风 险。即,政府的这些投资项目的融资应转向债券市场,而不是银行信贷渠道,这 不仅符合“盘活存量”的调整方向,同时也是中期内需要采取的措施。 从短期来看,在经济增速放缓,预算内收入和土地财政增收乏力的大背景下, 地方政府债务的短期风险点增多,局部违约的可能性也在上升。这将导致投资者 的风险溢价上升,甚至对国债的无风险基准利率水平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利 率水平的上升,又将对固定资产投资、消费等产生负面影响,并进而危及宏观经 济的稳定。 一、从长期来看,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的严重性值得警惕 钟伟、郑英、张明(2013)的研究表明,运用美国中情局、英国经济学人信 息部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公共债务率数据,通过横向的横截面比较,以及纵 向的时间序列比较,均可得到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与公共债务率上升两者之间线 性相关的结论2。 具体来说:从财政收入来看,人口老龄化将导致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并进而 2 钟伟、郑英、张明,《国家破产:主权债重组机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使财政的税基增速下降;但与此同时,从财政支出来看,人口老龄化又将带来养 老、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开支的负担的加重。除此之外,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 人口老龄化还将使得一国总体净储蓄以及储蓄率下降,因此,真实利率将出现长 期的上升趋势。上述这些因素,都意味着财政状况,尤其是债务负担将面临着日 益严峻的问题 从经合组织等发达国家经验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这些国家在养老 金、医疗卫生以及长期护理等支岀增速,都显著快于GDP增速和财政总支出增速, 从而导致这个领域的支出占各国GDP比例以及占财政支出比例迅速上升,加上这 些支出大部分需要政府承担,造成政府财政压力日益沉重(钟伟、郑英、张明, 目前,中国也正处于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的过程之中。但是令人担忧的是,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不仅具有一般普遍性,即: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中,人口结构也同时老龄化。而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还远快于收入水平提 高速度,这是中国面临问题的特殊性。中国在经济高速成长的几十年中,其人口 结构也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而且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推进。人口转变与人均收入提 高之间的这种缺口,可以被表述为“未富先老”(蔡昉,2013)。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岁提高 到2010年的73.5岁。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也迅速提高,2010年,65岁及 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887%。如果按照国际惯例,即把65岁及以上人口 比重超过7%的人口结构称作老龄化人口,则中国己经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进 入老龄化社会了。 从联合国2010年的估计和预测看,中国老龄化程度甚至更高。根据这个数据, 201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4%,2020年将提高到13.6% 2030年为187% 在此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将拉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根据基于人口结构变 化的估算研究,到2020年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将下降至5.6%(蔡昉、陆旸,2012) 在此背景下,政府税收难以保持以往的增速,而且由于人口结构老化对房价的 3蔡昉,求解中国未富先老,东方早报,2012年2月1日。 昉、陆旸,《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4 使财政的税基增速下降;但与此同时,从财政支出来看,人口老龄化又将带来养 老、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开支的负担的加重。除此之外,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 人口老龄化还将使得一国总体净储蓄以及储蓄率下降,因此,真实利率将出现长 期的上升趋势。上述这些因素,都意味着财政状况,尤其是债务负担将面临着日 益严峻的问题。 从经合组织等发达国家经验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这些国家在养老 金、医疗卫生以及长期护理等支出增速,都显著快于 GDP 增速和财政总支出增速, 从而导致这个领域的支出占各国 GDP 比例以及占财政支出比例迅速上升,加上这 些支出大部分需要政府承担,造成政府财政压力日益沉重(钟伟、郑英、张明, 2013)。 目前,中国也正处于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的过程之中。但是令人担忧的是,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不仅具有一般普遍性,即: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中,人口结构也同时老龄化。而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还远快于收入水平提 高速度,这是中国面临问题的特殊性。中国在经济高速成长的几十年中,其人口 结构也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而且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推进。人口转变与人均收入提 高之间的这种缺口,可以被表述为“未富先老”(蔡昉,20133)。 根据 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 1981 年的 67.8 岁提高 到 2010 年的 73.5 岁。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也迅速提高,2010 年,65 岁及 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8.87%。如果按照国际惯例,即把 65 岁及以上人口 比重超过 7%的人口结构称作老龄化人口,则中国已经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就进 入老龄化社会了。 从联合国 2010 年的估计和预测看,中国老龄化程度甚至更高。根据这个数据, 2010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9.4%,2020 年将提高到 13.6%, 2030 年为 18.7%。 在此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将拉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根据基于人口结构变 化的估算研究,到 2020 年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将下降至 5.6%(蔡昉、陆旸,2012) 4。在此背景下,政府税收难以保持以往的增速,而且由于人口结构老化对房价的 3 蔡昉,求解中国未富先老,东方早报,2012 年 2 月 1 日。 4 蔡昉、陆旸,《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影响(徐建炜、徐奇渊、何帆,2012)5,依赖于土地收入的地方财政也将面临困 境;而另一方面,如前所述,人口老龄化将对中国的养老体系、医疗卫生制度等 现行框架带来挑战,各级政府将在这方面面临巨大的财政支出压力。 下面我们将基于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结合国际经验,对中国的财政压 力进行展望。图1是样本经济体的政府债务负担率-65岁以上人口比例散点图 其中,中国的散点是2012年的组合,此外还有10个经济体在2012年的散点6, 以及这些经济体在历史上有数据的最早年份对应的散点。这些年份通常集中于 1980年代或1990年代。图1中的实线,是这21个散点对应的趋势线。与钟伟、 郑英、张明(2013)分析一致的是,人口老龄化与政府债务负担率基本呈现出正 向的线性关系。 图1显示,中国处在高于趋势线的位置。按趋势线位置,中国在2012年人口 结构,对应的政府债务负担率大致应处在略高于30%的水平,而实际上这时的比 例已经达到3943%。如果这一线性趋势成立,这就说明,中国目前的债务水平 已经高于目前人口结构所对应的潜在比例。 图1政府债务负担率和人口老龄化结构的正向线性关系 政府债务负担率 意大利2012 意大利1995 法国201 国2012 西班牙2012 加拿大2012 日本1980。 法国 英国1980 中国2012 美国1989西班 澳大利亚198 澳大利亚2012 65岁以上人口比例 数据来源:政府总体债务负担率,来自 McKinsey,2013.65岁以上人口比例,来自 World Bank 5徐建炜、徐奇渊、何帆,《房价上涨背后的人口结构因素国际经验与中国证据》,《世界经济》, 012年第1期 6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西班牙、英国、美国
5 影响(徐建炜、徐奇渊、何帆,2012)5,依赖于土地收入的地方财政也将面临困 境;而另一方面,如前所述,人口老龄化将对中国的养老体系、医疗卫生制度等 现行框架带来挑战,各级政府将在这方面面临巨大的财政支出压力。 下面我们将基于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结合国际经验,对中国的财政压 力进行展望。图 1 是样本经济体的政府债务负担率-65 岁以上人口比例散点图。 其中,中国的散点是 2012 年的组合,此外还有 10 个经济体在 2012 年的散点6, 以及这些经济体在历史上有数据的最早年份对应的散点。这些年份通常集中于 1980 年代或 1990 年代。图 1 中的实线,是这 21 个散点对应的趋势线。与钟伟、 郑英、张明(2013)分析一致的是,人口老龄化与政府债务负担率基本呈现出正 向的线性关系。 图 1 显示,中国处在高于趋势线的位置。按趋势线位置,中国在 2012 年人口 结构,对应的政府债务负担率大致应处在略高于 30%的水平,而实际上这时的比 例已经达到 39.43%。如果这一线性趋势成立,这就说明,中国目前的债务水平, 已经高于目前人口结构所对应的潜在比例。 图 1 政府债务负担率和人口老龄化结构的正向线性关系 数据来源:政府总体债务负担率,来自 McKinsey, 2013. 65 岁以上人口比例,来自 World Bank, 2013. 2012。 5 徐建炜、徐奇渊、何帆,《房价上涨背后的人口结构因素国际经验与中国证据》,《世界经济》, 2012 年第 1 期。 6 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西班牙、英国、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