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锌的形态: 矿物态,交换态、有机态、水溶态 影响土壤中锌有效性的因素: 土壤pH:pH高的土壤,尤其是含碳酸钙的土壤, 锌的溶解度降低,一般pH每增加一个单位,Zn2+活度降 低100倍,缺锌往往发生在pH>6.5的土壤上,在酸性土 壤上施用石灰也会诱发缺锌。 氧化还原状况:还原性产物的出现,Zn2+的有效性 降低,Fe2+的吸收增加,减少Zn2+的吸收。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高,有效性含量也会高, 但在淹水条件下,施用有机肥,会加速缺Zn2+(降低了 Eh,增加了CO2分压)
土壤中锌的形态: 矿物态,交换态、有机态、水溶态 影响土壤中锌有效性的因素: 土壤pH:pH高的土壤,尤其是含碳酸钙的土壤, 锌的溶解度降低,一般pH每增加一个单位,Zn2+活度降 低100倍,缺锌往往发生在pH>6.5的土壤上,在酸性土 壤上施用石灰也会诱发缺锌。 氧化还原状况:还原性产物的出现,Zn2+的有效性 降低,Fe2+的吸收增加,减少Zn2+的吸收。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高,有效性含量也会高, 但在淹水条件下,施用有机肥,会加速缺Zn2+(降低了 Eh,增加了CO2分压)
土壤中磷的水平也影响锌的有效性,在含有 效磷高或施用大量磷肥时常常观察到缺锌,即磷 锌拮抗。 施磷促进植物生长,造成稀释效应,缺Zn2+ 。 施磷同时添加了各种阳离子(Cu2+),从而抑制作物对 Zn2+的吸收利用。 施磷增加了土壤Fe、Al氧化物及CaCO3对Zn2+的吸附固定。 施磷抑制Zn2+从植物根部向地上部分的运输。 施磷使植物体内Zn2+纯化。 其可能机理是: 缺锌时,植物体内不累积钾而累积磷造成磷中毒
土壤中磷的水平也影响锌的有效性,在含有 效磷高或施用大量磷肥时常常观察到缺锌,即磷 锌拮抗。 施磷促进植物生长,造成稀释效应,缺Zn2+ 。 施磷同时添加了各种阳离子(Cu2+),从而抑制作物对 Zn2+的吸收利用。 施磷增加了土壤Fe、Al氧化物及CaCO3对Zn2+的吸附固定。 施磷抑制Zn2+从植物根部向地上部分的运输。 施磷使植物体内Zn2+纯化。 其可能机理是: 缺锌时,植物体内不累积钾而累积磷造成磷中毒
土壤中的钼 我国土壤全钼含量在0.1-6ppm,平均含量 为1.77ppm,土壤钼的含量受成土母质的影响 很明显,东北地区含钼量较高,土壤全钼量并 不能代表对植物的供给情况。 有效态钼是评价土壤中钼的供给情况的适宜指标。 土壤有效钼以pH3.3的草酸-草酸铵溶液提取
土壤中的钼 我国土壤全钼含量在0.1-6ppm,平均含量 为1.77ppm,土壤钼的含量受成土母质的影响 很明显,东北地区含钼量较高,土壤全钼量并 不能代表对植物的供给情况。 有效态钼是评价土壤中钼的供给情况的适宜指标。 土壤有效钼以pH3.3的草酸-草酸铵溶液提取
土壤有效态钼含量及其分级 分级 有效钼含量(ppm) 很低 <0.10 缺钼 可能有症状 低 0.10-0.15 缺钼 但无症状(潜在性) 中等 0.16-0.20 不缺钼 农作物生长正常 高 0.21-0.30 很高 >0.30
土壤有效态钼含量及其分级 分级 有效钼含量(ppm) 很低 <0.10 缺钼 可能有症状 低 0.10-0.15 缺钼 但无症状(潜在性) 中等 0.16-0.20 不缺钼 农作物生长正常 高 0.21-0.30 很高 >0.30
土壤中钼的形态有:难溶态钼、交换(吸 附)态钼、有机结合态钼、水溶态钼。 在各种钼的形态中,吸附态钼最为重要,钼的吸附 与土壤pH的关系正好与其它金属微量元素(Mn Cu Zn Fe )相反,即随pH增加,钼的吸附减少。在酸性土壤中 (pH<6)钼酸根主要为土壤中铁、铝氧化物所吸附,这是 造成有效态钼降低的主要原因,因而酸性土壤缺钼常用 石灰来调节。土壤溶液中的钼在pH<5.5的酸性条件下, 以MoO4 -形式存在,pH>5.5时,以MoO4 2-形式存在,两 者都能被植物吸收。我国南方均有缺钼土壤,主要是红 壤等酸性土壤
土壤中钼的形态有:难溶态钼、交换(吸 附)态钼、有机结合态钼、水溶态钼。 在各种钼的形态中,吸附态钼最为重要,钼的吸附 与土壤pH的关系正好与其它金属微量元素(Mn Cu Zn Fe )相反,即随pH增加,钼的吸附减少。在酸性土壤中 (pH<6)钼酸根主要为土壤中铁、铝氧化物所吸附,这是 造成有效态钼降低的主要原因,因而酸性土壤缺钼常用 石灰来调节。土壤溶液中的钼在pH<5.5的酸性条件下, 以MoO4 -形式存在,pH>5.5时,以MoO4 2-形式存在,两 者都能被植物吸收。我国南方均有缺钼土壤,主要是红 壤等酸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