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撰人:包海蓉 审核人:梅俊、卢瑛 英文校对:包海蓉 教学副院长:金银哲 日期:2022年9月30日
主撰人:包海蓉 审核人:梅俊、卢瑛 英文校对:包海蓉 教学副院长:金银哲 日 期:2022 年 9 月 30 日
附件: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课堂讨论评分标准 成绩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60分数 (分数C90分 (78≤分数<90) (68≤分数<78) (<60分) 课程目标 68) 收集资料不 资料收集充 资料收集较充 够全面,讨 分, 讨论中清 能收集一定的资 分,讨论中较 论中能 定 论中对食岳 饰表达对食品 料,讨论中能 晰表达对食品工 度表达对食品 工程领域技 工程领域技术 达对食品工程领 课程目标3 程领域技术不断 工程领域技术 术不断发园 不断发展的趋 域技术不断发居 发展的趋势的认 不断发展的趋的趋势的认 势的认识,有 的趋势的认识, 调不铭自 根强的自主学 识,有较强的自 有自主学习和终 势的认识,尚有 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和终身学 身学习的意识 自主学习和 主学习和终 习的意识。 身学习的意识 身学习的忘 的意识。 识不够 2期末考核与评价标准 成绩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60≤分数< (分数≥90分)(78≤分数<90) (68≤分数<78) 课程目标 (<60分】 68) 全面了解食品较全面了解食品 其本了解食品工尚可以了解食 对食品工程 工程演基才 工程领域基本 程领域基本概 品工程领域基 领域基木屐 况:对食品工程 本概况:尚对 况了解不够 课程目标1 可持续发展的理 相关的环境保护 食品工程相关 对食品工利 续发展的理含 念和内涵有一定 和可持建发居的 的环墙保护和 相关的环增 (90%) 和内涵有一定的认识。 理念和内涵有 可持续发展的 保护和可持 的认识。 定的认识 理念和内有 认识 念和内涵 解不够 能够全面认识 能够较全面认识 基本认识从食品 尚可以认识从从食品原料 原料到餐桌消 食品原料到餐 到容桌消费, 个食品工业产 费。整个合品工 克消费】 整个食品工 课程目标】 业链,了解食食品工程实为 业产业链 了解 食品工业产业 业产业链,食 (10%) 环境的影响。 食品工程实能对 链,了解食品 品工程实处 环境的影响 工程实施对环对环墙的影 境的影响 响等认识不
附件: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课堂讨论评分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90) 中等 (68≤分数<78) 及格 (60≤分数< 68) 不及格 (<60 分) 课程目标 3 资 料 收 集 充 分,讨论中清 晰表达对食品 工程领域技术 不断发展的趋 势的认识,有 很强的自主学 习和终身学习 的意识。 资 料 收 集 较 充 分,讨论中较清 晰表达对食品工 程领域技术不断 发展的趋势的认 识,有较强的自 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的意识。 能收集一定的资 料,讨论中能表 达对食品工程领 域技术不断发展 的趋势的认识, 有自主学习和终 身学习的意识 能收集资料,讨 论 中 能 一 定 程 度 表 达 对 食 品 工 程 领 域 技 术 不 断 发 展 的 趋 势的认识,尚有 自 主 学 习 和 终 身学习的意识 收集资料不 够全面,讨 论中对食品 工程领域技 术不断发展 的趋势的认 识不够,自 主学习和终 身学习的意 识不够 2.期末考核与评价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分) 良好 (78≤分数<90) 中等 (68≤分数<78) 及格 (60≤分数< 68) 不及格 (<60 分) 课程目标 1 (90%) 全面了解食品 工程领域基本 概况;对食品 工程相关的环 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的理念 和内涵有一定 的认识。 较全面了解食品 工程领域基本概 况;对食品工程相 关的环境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的理 念和内涵有一定 的认识。 基本了解食品工 程 领 域 基 本 概 况;对食品工程 相关的环境保护 和可持续发展的 理念和内涵有一 定的认识 尚可以了解食 品工程领域基 本概况;尚对 食品工程相关 的环境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的 理念和内涵有 认识 对食品工程 领域基本概 况了解不够, 对食品工程 相关的环境 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的理 念和内涵了 解不够 课程目标 2 (10%) 能够全面认识 从食品原料到 餐桌消费,整 个食品工业产 业链,了解食 品工程实施对 环境的影响。 能够较全面认识 从食品原料到餐 桌消费,整个食品 工业产业链,了解 食品工程实施对 环境的影响。 基本认识从食品 原 料 到 餐 桌 消 费,整个食品工 业产业链,了解 食品工程实施对 环境的影响 尚可以认识从 食品原料到餐 桌消费,整个 食品工业产业 链,了解食品 工程实施对环 境的影响 从 食 品 原 料 到餐桌消费, 整 个 食 品 工 业产业链,食 品 工 程 实 施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等 认 识 不 够
1.4课程1807152《生物化学B》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生物化学B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Biochemistry B 课程号 1807152 学分 学时 讲授学时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讨论学时 总学时:48 0 0 2 开误学院 食品学院 开课学期 3 课程负责人 刘宁 适用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基础化学、有机化学 先修课程及要求 掌握基础的化学理论知识 二、课程简介 (一)课程概况 《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食 品科技人才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学》课程主要讲授生命体的化学组成与 化学变化,用化学术语解释生命本质的科学,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既研究生物 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一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以及糖、蛋 白质、脂肪等在物质代谢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遗传信总的流动。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 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学术型”、 “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需要。 Biochemistry is one of the compulsory courses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and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Department,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ivating the technological talent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elds.The course of biochemistry focuses on theteaching structures of biologica and lipid:functions and interactions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ncluding their inter-reactions known as metabolism,flow of genetics information,covering replication,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Through this course.we can enabl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biochemistry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methods,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to meet the needs of fostering the talent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the academic,composite and applied.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物质的结构、性 质和功能。能够运用参与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酶等)的结构与功能等 生物化学知识,结合文献和实验等途径,了解多种解决问题方案,寻求和合理选择解决方案
1.4 课程 1807152《生物化学 B》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生物化学 B 英文名称:Biochemistry B 课程号 1807152 学分 3 学时 总学时:48 讲授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讨论学时 46 0 0 2 开课学院 食品学院 开课学期 3 课程负责人 刘宁 适用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先修课程及要求 基础化学、有机化学 掌握基础的化学理论知识 二、课程简介 (一)课程概况 《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食 品科技人才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学》课程主要讲授生命体的化学组成与 化学变化,用化学术语解释生命本质的科学,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既研究生物 体的基本组成成分——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以及糖、蛋 白质、脂肪等在物质代谢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遗传信息的流动。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 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学术型”、 “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需要。 Biochemistry is one of the compulsory courses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nd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Departmen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ivating the technological talent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elds. The course of biochemistry focuses on the teaching structures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such as protein, nucleic acid, carbohydrate and lipid; functions and interactions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ncluding their inter-reactions known as metabolism; flow of genetics information, covering replication,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 Through this course, we can enabl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biochemistry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to meet the needs of fostering the talent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the academic, composite and applied.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掌握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物质的结构、性 质和功能。能够运用参与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酶等)的结构与功能等 生物化学知识,结合文献和实验等途径,了解多种解决问题方案,寻求和合理选择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支撑毕业要求23) 课程目标2:掌握糖类、脂类及蛋白质三大物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生的三大转变,理解 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等基本原理,能够构建相关知识体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能够从分子 水平上闸述参与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认识 和解释生命现象,利用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调研和分析食品中复杂】 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对本专业行业动态的关注习惯,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 (支撑毕业要求4.1) 课程目标3:能够运用参与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酶等)的结构与 功能等生物化学知识,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要求和特性,设计相关实验方案,选择正 确的实验方法,构建实验系统,并安全开展实验,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支撑毕业要求4.2) (三)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23能认识到复杂食品 程问有多种解决方案,能够结合文献研究和实 2.问分析 41能够利用化学 程知 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调研和分 4.研究 3 域的要求和 4.研究 三、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讲授,实 支撑课程 时验、上机、 目标 讨论) 第一章绪论 (1)生物化学研究内 知识: (2)生物化学发展简了解生物化学的知识框架和 学习方法:生物化学研究内容 (3)生物化学的知过 和发展简中:生命物历主要元 框架和学习方法 素组成的规律:生物大分子组 思政融入点 成的共同规律物质代谢和 重点:规 2 讲授、讨论课程目标 难点:学习方法 生物化学技开 量代谢的规律:生物界遗传信 《基因工程等)在合息传递的规独, 品工业中的应用案 思政: 例,了解学科重要性。 产生对学科价值的认同感,能 增强学生学科价值的 够自主关注学科前沿信息 认同感,增加学习兴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支撑毕业要求 2.3) 课程目标 2:掌握糖类、脂类及蛋白质三大物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生的三大转变,理解 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等基本原理,能够构建相关知识体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能够从分子 水平上阐述参与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认识 和解释生命现象,利用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调研和分析食品中复杂工 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对本专业行业动态的关注习惯,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 (支撑毕业要求 4.1) 课程目标 3:能够运用参与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酶等)的结构与 功能等生物化学知识,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要求和特性,设计相关实验方案,选择正 确的实验方法,构建实验系统,并安全开展实验,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支撑毕业要求 4.2) (三)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1 2.3 能认识到复杂食品工程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能够结合文献研究和实 验等途径,寻求和合理选择解决方案。 2.问题分析 2 4.1 能够利用化学、生物学和工程知识,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调研和分 析食品复杂食品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研究 3 4.2 能够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要求和特性,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法, 设计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并安全开展实验。 4.研究 三、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学 时 教学方式 (讲授、实 验、上机、 讨论) 支撑课程 目标 第一章绪论 (1)生物化学研究内 容 (2)生物化学发展简 史 (3)生物化学的知识 框架和学习方法 思政融入点: 生 物 化 学 技 术 (基因工程等)在食 品工 业中的 应用案 例,了解学科重要性, 增强学生学科价值的 认同感,增加学习兴 趣。 知识: 了解生物化学的知识框架和 学习方法;生物化学研究内容 和发展简史;生命物质主要元 素组成的规律;生物大分子组 成的共同规律;物质代谢和能 量代谢的规律;生物界遗传信 息传递的规律。 思政: 产生对学科价值的认同感,能 够自主关注学科前沿信息。 重点:规律 难点:学习方法 2 讲授、讨论 课程目标 1
教学方式 (进授、实 支撑课程 教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时 验 土机 日标 讨论) 第二章蛋白质 (1)蛋白历的分类 知识与能力: (2)蛋白质的组成单 位一氨基酸 1.掌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成 重点:氨基酸科 (3)脑 分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功 炎和研究技术 蛋白质的结构及 (4)蛋白质的结构 2.能够运用参与生命活动的 其与功能的关 (5)蛋白质结构与功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等生物 系,蛋白质变性 能的关系 课程目标 化学知识.针对食品科学与 层析技术 《6)蛋白质的件上 讲授、讨论 分离、分析技术 程领城的要求和特性,设计相 SDS-PAGE 课程目标3 关实验方案,得出正确数据 泳 思政融入点: 思政: 难点:蛋白质月 人工合成且有完 培养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 列分析,二面角 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升社会责 蛋白质的结构。 一结品生聘岛素的 科研成就案例,激发 任感和民族自信心 学生的民族白信。 第三兼核酸 《1)核酸的组成成 (2)核酸的一级结格 (3)DNA的二级结 知识与能力: 1.掌探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成 (4)DNA的高级结 分核酸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构 2,能够运用参与生命活动的 重点:核酸的结 (s)DNA和某因组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等生物化 构与性履 (6)RNA的结构与 功能 学知识,针对食品科学 难点 超螺旋 讲授、讨论 领域的要求和特性,设计相关 核酸的变性及复 课程目标 (7)核酸的性质和研 实验方案,得出正确数据。 究方法 性 思政融入点: 思政 1,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 学科名人 探发 Crick 科学创新的精神 使学生能够积极关注学利 Sanger等)克服难 前沿,思考科学问愿。 锐意进取的实例,激 发学习热情。 第四藏班 知识 重点。酶活力 (1)酶的概念与特点 掌握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 力学 (2)酶的化学本质与 酶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用机理:米氏 讲授、讨论课程目标】 组成 思政: 数的理解和应 (3)融的命名与分类 1.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用:活性节, (4)酶的专一性 解更多酶相关知识: 难点:过渡态
教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学 时 教学方式 (讲授、实 验、上机、 讨论) 支撑课程 目标 第二章蛋白质 (1)蛋白质的分类 (2)蛋白质的组成单 位—氨基酸 (3)肽 (4)蛋白质的结构 (5)蛋白质结构与功 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性质与 分离、分析技术 思政融入点: 人工合成具有完 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结晶牛胰岛素的 科研成就案例,激发 学生的民族自信。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成 分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功 能。 2. 能够运用参与生命活动的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等生物 化学知识,针对食品科学与工 程领域的要求和特性,设计相 关实验方案,得出正确数据。 思政: 培养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 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升社会责 任感和民族自信心。 重点:氨基酸种 类和研究技术, 蛋白质的结构及 其 与 功 能 的 关 系,蛋白质变性, 层 析 技 术 , SDS-PAGE 电 泳。 难点:蛋白质序 列分析,二面角, 蛋白质的结构。 6 讲授、讨论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3 第三章核酸 (1)核酸的组成成分 (2)核酸的一级结构 (3)DNA 的二级结 构 (4) DNA 的高级结 构 (5) DNA 和基因组 (6)RNA 的结构与 功能 (7)核酸的性质和研 究方法 思政融入点: 学 科 名 人 ( Watson 、 Crick 、 Sanger 等)克服困难、 锐意进取的实例,激 发学习热情。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成 分核酸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2. 能够运用参与生命活动的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等生物化 学知识,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 领域的要求和特性,设计相关 实验方案,得出正确数据。 思政: 1.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 探索、科学创新的精神; 2. 使学生能够积极关注学科 前沿,思考科学问题。 重点:核酸的结 构与性质。 难点:超螺旋, 核酸的变性及复 性。 5 讲授、讨论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3 第四章酶 (1)酶的概念与特点 (2)酶的化学本质与 组成 (3)酶的命名与分类 (4)酶的专一性 知识: 掌握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 酶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思政: 1. 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解更多酶相关知识; 重点:酶活力、 酶动力学与酶作 用机理;米氏常 数 的 理 解 和 应 用;酶活性调节。 难点:过渡态, 5 讲授、讨论 课程目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