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童乐结构的基本类型随着器乐音乐的大量涌现,对于乐曲中的乐句,有了其独立的更严格和科学的划分标准。它是通过调式功能的运动或和声功能的运动来界定。因为乐段是一种句逗清晰、段落分明的结构单位,所以在单声部音乐中,音乐的结构形式,体现在乐句间的稳定与不稳定,调式音的呼应与联合上;而在多声部音乐中,乐句之间通过和声功能的终止呼应来实现。这个终止可以是本调的完全终止,也可以是属调上的终止,或其他类型的终止。在古典音乐中,各种终止是划分曲式或某个部分的重要标志。[例2-2]阿坝夜会黄虎威曲-A111【例2-2]是由民歌改编的钢琴小曲片段。乐曲由两小节的伴奏织体引出了音乐的主题。第一乐句为4小节,终止于属功能上;第二乐句也是由4小节构成,终止于主功能上。二、乐段的种类乐段作为表达一个相对完整乐思的基本单位,它是完整曲式中的最小结构。它在符合一定的逻辑条件下,其具体的结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分析视角,乐段可有以下不同的划分。(一)根据和声的调性布局划分1.收拢性乐段收拢性乐段的基本特点是在原调上作完满终止。因此,这种乐段的终止,体现了高度
典式与作品分析的稳定性。它通常可以成为独立的乐曲,常称此情况为单一部曲式。收拢性乐段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出现在乐曲之中,它通常用在曲式的开始部分,做原始性陈述;也更常用在曲式的再现部分,以充分发挥其稳定性的特点。[例2-3]第九交响曲《合唱》Op.125贝多芬曲e10回:K?【例2-3]是4小节为一句,8小节为一段的典型方整性结构。上句的半终止停留在属功能上:下句的音乐结尾终止于本调的主功能上。从上句与下句结尾的主、属呼应中可见,其充分体现了音乐结束时的稳定感。那么,在收拢性乐段中形成这种“属与主”或“下属与主”功能上的呼应性关系,是它最重要的特点。2.开放性乐段或转调乐段(1)开放性乐段。开放性乐段的基本特点是在单一调性的乐段中,乐段的最后不是终止于主和弦,而是终止在属和弦或其他不稳定的和弦,这种终止和弦的运用,体现了乐段开放性的特点,它为音乐的继续进行和展开提供了可能。开放性乐段的上句常常终止于主和弦,下句停留在属功能上,使音乐有种不稳定的感觉。8
第二章音乐结构的基本类型[例24]钢琴奏鸣曲Op.31 No.3贝多芬曲国:crescKV【例24]第一句停留在主和弦上,第二句停留在了本调的属和弦上,这种先稳定后开放的布局,犹如文学中先看到结论,之后提出问题的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贝多芬《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开始的开放性乐段是经过了重复性处理才获得相对的稳定性。(2)转调乐段。转调乐段的基本特点,是乐曲从某调开始,结束停留在一个新的调上,通常转调一般出现在下句,最典型的现象是从主调开始,通过重属和弦到达属调,或结束在原调平行调上,形成了乐段内新调与原调的对比和呼应。[例2-5]第·十钢琴奏鸣曲(K330)第二乐章莫扎特曲pU手1KVC:IE:9
典式与作品分析fpII6KV,【例2-5]属于转调乐段。乐段的第一句为F大调,第二句则完全转到了C大调上,并以C大调的完满终止作为该乐段的结束。转调乐段与开放性乐段类似,具有不稳定性,转调乐段常常作为相对独立的曲式部分参加乐曲的结构,并且多用于曲式结构的开始部分,以期待新的音乐内容的出现。在古典风格中,当主调是大调时,转调乐段最常见的是转到其上属调或上属的平行小调上:也有转到平行小调或VI级小调上结束。当主调是小调时,转调乐段常常转到其平行大调上,或属小调、属大调上等。(二)根据乐段的结构及各句长度关系划分1.方整性乐段方整性乐段的基本特点是前后两个乐句长度相等,并以2、4、8等小节倍数增长为循环单位。方整性乐段的这种结构常常能体现出音乐的对称美和平衡美。也有两句虽然等长,但是所构成的乐段不是2"的偶数结构(如5+5、6+6、7+7等),这样的情况常被称为“规整性结构”。规整性乐段对于方整性乐段而言,其结构的稳定性要略差一些。【例2-6]都达尔和玛利亚哈萨克民歌1.可爱的朵年玫哈瑰萨览:一青密伊地万玛都利达亚,2.强壮的尔,7二的可强爱一青朵年玫哈现萨货:恭伊地万玛都利亚。壮的达尔。【例2-6]是哈萨克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的第一乐段部分,属于“5+5"的规整型结构。方整性乐段两乐句在音乐的陈述上有三种方式:重复型、延伸型、对比型。10
音乐结构的基本类型(1)重复型乐段。重复型乐段的基本特点是乐段第二句开始的材料来自于第一乐句,这种重复型的音乐特点使得乐段的句逗十分清晰。音乐材料的重复不仅能加深聆听者的印象,也能使音乐的进行富有层次。【例2-7]摇篮曲舒伯特曲6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手臂永远保护你,名门用#pp-世切F福愿切都属于你!电【例2-7]第一部分(前4小节)是个乐段。这个乐段共两句,第一句终止在属功能上,第二乐句终止在本乐段的主功能上。属于收拢性乐段。乐段的内部结构是以半小节为一个乐汇,一小节为一个乐节,两个乐节构成了一个乐句,从乐句下属的次一级结构可以看出,每个乐句内包含的乐节材料是对比的、不同的。在创作中,采用对比型的乐节,是为了避免造成乐思过于单调的常用的写作方式。(2)延伸型乐段。延伸型乐段的基本特点是音乐的继续陈述,其第二句音乐出现新的材料,但是这些“新材料”常常与上句有关,可以说是从上一句“流出”,是“一气而下”的,所以不会产生对比或生疏的感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