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三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基础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摇曳(ye 估量( liang)孱头(can)叨陪鲤对(dao) B.鞭笞(chi) 嘈杂(cao) 恫吓(xid 命运多舛( chuan) C.槛菊(jian)伺候(si) 赡养(shan)掎角之势(ji) D.挑剔(ti) 遄飞( chuan)愧怍(zuo) 铩羽而归(sha) 2、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廖廓攻讦振撼踌躇满志 B、蜇伏拮据摒除珊珊来迟 C、熨帖瞋目溃乏舔犊情深 D、商埠慰藉寒暄怆然泪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受旱灾影响,云南省各地物价同比上涨幅度超过8%,这对商家来说倒是正好 可以火中取栗,获得较好效益的时机。 B、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因材施教,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 法有针对性地去做工作。 C、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小将叶诗文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勇夺两枚金牌,部分西 方媒体表示质疑,对其服用兴奋剂的疑问不绝如缕 D.为了重新扩修204国道,连云港市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沿途农民外迁工 作,安土重迁,使移民们能够高髙兴兴地搬进新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由央视纪录频道摄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 道和纪录频道播出后,大大超过原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收视率,让一度远离电视的 许多年轻人重新回到了电视屏幕前。 B.“十二五”期间,温州将加强医疗、教育、文体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完善保 险、住房、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缩小与标杄城市的差距,不断提髙老百姓的满 意度和幸福感。 C.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松针、文竹、吊兰之类最好 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D.在很大的程度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而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 亲,西方是父亲。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②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B.①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②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C.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②如波涛夜惊,风语骤 至 D.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众闻则非 之 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A.求!无乃尔是过与? B.何厌之有 C.秦人不暇自哀 D.并以为国人之读兹 编者勖
浙江省衢州三中 2013 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题(每题 3 分,共 21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摇曳(yè) 估量(liàng) 孱头(càn) 叨陪鲤对(dāo) B.鞭笞(chī) 嘈杂(cáo) 恫吓(xià) 命运多舛(chuǎn) C.槛菊(jiàn) 伺候(sì) 赡养(shàn) 掎角之势(jī) D.挑剔(tī) 遄飞(chuán) 愧怍(zuò) 铩羽而归(shā) 2、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廖廓 攻讦 振撼 踌躇满志 B、蜇伏 拮据 摒除 珊珊来迟 C、熨帖 瞋目 溃乏 舔犊情深 D、商埠 慰藉 寒暄 怆然泪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受旱灾影响,云南省各地物价同比上涨幅度超过 8%,这对商家来说倒是正好 可以火中取栗,获得较好效益的时机。 B、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因材施教,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 法有针对性地去做工作。 C、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小将叶诗文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勇夺两枚金牌,部分西 方媒体表示质疑,对其服用兴奋剂的疑问不绝如缕。 D.为了重新扩修 204 国道,连云港市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沿途农民外迁工 作,安土重迁,使移民们能够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日,由央视纪录频道摄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 道和纪录频道播出后,大大超过原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收视率,让一度远离电视的 许多年轻人重新回到了电视屏幕前。 B.“十二五”期间,温州将加强医疗、教育、文体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完善保 险、住房、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缩小与标杆城市的差距,不断提高老百姓的满 意度和幸福感。 C.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松针、文竹、吊兰之类最好 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D.在很大的程度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而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 亲,西方是父亲。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②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B.①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②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C.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②如波涛夜惊,风语骤 至 D.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众闻则非 之 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A.求!无乃尔是过与? B.何厌之有 C.秦人不暇自哀 D.并以为国人之读兹 编者勖
7.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B.①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C.①知不可乎骤得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 D.①初淅沥以萧飒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语言文字应用(共11分) 8.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3分) 道德是历史范畴,道德功能又在于现实地规范行为,在行为的具体的道德规范作 用中历史现实化 ①这就是为什么政治道德对非政治群体中人不具有行为规范性,基督教道 德对于非基督教群体中人不具有行为规范性的原因 ②这个社会也不是任意社会,而是使个人得以存在的各种群体性生活构成的社 会 ③个人在社会中生存,这种说法基于两个前提,即这个个人不是任意个人,而是 在特定社会群体生活中存在的个人; ④道德之于个体行为,其规范性获得于社会对个人的规定性与构成性 ⑤即是说,这个社会与这个个人必须具有一个共同体关系,否则,道德的行为规 范性就无法形成与发挥作用。 9.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 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4分) 10.随着中日两国“钓鱼岛事件”争端的日益激烈,很多中国民众倡议全面禁用 日货。对此,有人说这是中国人民爱国之情的体现,有人说这是不理智的做法。 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6分) 另一片天空 韩少功 ①一片落叶是千里山脉,或者万里沙原。如果手中镜片有足够的放大功能,我们 还可以看到奇妙的细胞结构,雪花状的或蜂窝状的,水晶状的或胞胎状的。我们 还可能看到分子以及原子结构,看到行星(电子)绕着恒星(原子核)飞旋的太阳 系,看到一颗微尘里缓缓推移和熠熠闪光的星云 ②但人们不习惯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我曾从乡村进入城市,从湖南迁至 海南,还眼睁睁看着不少朋友去了北京或上海,德国或南非。我的机会也来了。 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有人找我谈话,动员我去中国作协工作。两位已入仕途 的文学界朋友,也在宾馆里私下劝我直至深夜,说如果你不到北京,不到某个位 置,很多东西没法看到,岂不有点可惜? ③我相信朋友的好意,相信自己一旦错过了北京,会确实错过很多见识。但那又 怎么样?我还没有到过南极洲,没有到过月亮,没有到过火星,没有到过银河系 以外的空间。我也不可能看到22世纪以及往后更远的年代,看到儿童们在幼儿 园里耍弄基因玩具,看到妇人们在杂货店购买核子炊具,看到太空旅游的星际列 车和激光天梯,看到人类用药片或芯片改变人性一一那样的世界会不会像茹毛饮 血的原始社会,同样把我吓晕?从这一点看,即使进入京城,我仍然是一井底之 蛙,反过来说,即便我能够风光活上三辈子乃至三十辈子,同样难以做到无所不
7.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B.①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C.①知不可乎骤得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 D.①初淅沥以萧飒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二、语言文字应用(共 11 分) 8.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3 分) 道德是历史范畴,道德功能又在于现实地规范行为,在行为的具体的道德规范作 用中历史现实化。 ①这就是为什么政治道德对非政治群体中人不具有行为规范性,基督教道 德对于非基督教群体中人不具有行为规范性的原因。 ②这个社会也不是任意社会,而是使个人得以存在的各种群体性生活构成的社 会。 ③个人在社会中生存,这种说法基于两个前提,即这个个人不是任意个人,而是 在特定社会群体生活中存在的个人; ④道德之于个体行为,其规范性获得于社会对个人的规定性与构成性。 ⑤即是说,这个社会与这个个人必须具有一个共同体关系,否则,道德的行为规 范性就无法形成与发挥作用。 9.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 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4 分) 10.随着中日两国“钓鱼岛事件”争端的日益激烈,很多中国民众倡议全面禁用 日货。对此,有人说这是中国人民爱国之情的体现,有人说这是不理智的做法。 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4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16 分) 另一片天空 韩少功 ①一片落叶是千里山脉,或者万里沙原。如果手中镜片有足够的放大功能,我们 还可以看到奇妙的细胞结构,雪花状的或蜂窝状的,水晶状的或胞胎状的。我们 还可能看到分子以及原子结构,看到行星(电子)绕着恒星(原子核)飞旋的太阳 系,看到一颗微尘里缓缓推移和熠熠闪光的星云。 ②但人们不习惯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我曾从乡村进入城市,从湖南迁至 海南,还眼睁睁看着不少朋友去了北京或上海,德国或南非。我的机会也来了。 20 世纪的 90 年代中期,有人找我谈话,动员我去中国作协工作。两位已入仕途 的文学界朋友,也在宾馆里私下劝我直至深夜,说如果你不到北京,不到某个位 置,很多东西没法看到,岂不有点可惜? ③我相信朋友的好意,相信自己一旦错过了北京,会确实错过很多见识。但那又 怎么样?我还没有到过南极洲,没有到过月亮,没有到过火星,没有到过银河系 以外的空间。我也不可能看到 22 世纪以及往后更远的年代,看到儿童们在幼儿 园里耍弄基因玩具,看到妇人们在杂货店购买核子炊具,看到太空旅游的星际列 车和激光天梯,看到人类用药片或芯片改变人性——那样的世界会不会像茹毛饮 血的原始社会,同样把我吓晕?从这一点看,即使进入京城,我仍然是一井底之 蛙,反过来说,即便我能够风光活上三辈子乃至三十辈子,同样难以做到无所不
至和无所不知。我仍然不可能走出自己近乎逼仄和速朽的身体,不管到了什么地 方,前面仍有地平线和太平间的冷冷拦截 ④旅游是对履历的一种弥补,旅游业鼓励人们对世界展开足迹扩张和镜头攻略, 引导人们朝远看和朝外看。但旅游者的看,不过是把大多数已经出现在媒体的场 景,来一次现场的核对和印证;不过是把已被他人用眼光品尝过的场景,再来 次残渣咀嚼和旧货收买。其一般过程,是交出一笔钱以后,被交通工具规定了观 察线路,被旅游设施规定了观察方位,被讲解员规定了观察时的联想,还有“到 此一游”的摆拍地点以及固定的笑容。旅游者于是心满意足:天下第一峰呵,举 世无双呵,不虚此行呵,诸如此类。 ⑤他们离世界越来越远。 ⑥我是个不可救药的旅者,连黄山、庐山等等都没有去过。一听哪里火就对哪里 怕。在我看来,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弄坏的F·佩 索阿说,他更愿意“游历第八大洲”,即蜗居斗室里的个人想象。我没有他那样 自闭,只是相信空间还有另一种展开方式,相信人们完全可以投入另一种远行, 比方以前面的荒坡一角为目的地,订一张免费船票或免费机票,于是在手中的石 片上俯瞰黄山,在杂草里发现大兴安岭,在身旁的石涧清潭中触摸太平洋。 ⑦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自立宪法,发动革命,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 里任意创建共和国。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捏一捏火星,搓一搓金星,摘 颗冥王星放人口袋,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举步跨进另一条银河 这一切只需要我随便找个什么地方蹲下来,坐下来,趴下来,保持足够的时 间,借助凝视再加一点想象,就可以投入另一片灿烂太空。 ⑧我终于在一片落叶前流连忘返。 (选自《美文精粹》2009年第6期) 1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人们“奔走和张望”的具体表现。(2分) 12.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一片落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分) 13.第6自然段划横线的“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 弄坏的”一句中,“人们的野心”“传统的空间意识”分别指什么?请简要说 明。(6分) 1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怎样才能找到“另一片天空”。(5分 四、古诗文阅读(共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共18分) 诸葛孔明 陈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 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 人无间言。权倡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 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牛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 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 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 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仲 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
至和无所不知。我仍然不可能走出自己近乎逼仄和速朽的身体,不管到了什么地 方,前面仍有地平线和太平间的冷冷拦截。 ④旅游是对履历的一种弥补,旅游业鼓励人们对世界展开足迹扩张和镜头攻略, 引导人们朝远看和朝外看。但旅游者的看,不过是把大多数已经出现在媒体的场 景,来一次现场的核对和印证;不过是把已被他人用眼光品尝过的场景,再来一 次残渣咀嚼和旧货收买。其一般过程,是交出一笔钱以后,被交通工具规定了观 察线路,被旅游设施规定了观察方位,被讲解员规定了观察时的联想,还有“到 此一游”的摆拍地点以及固定的笑容。旅游者于是心满意足:天下第一峰呵,举 世无双呵,不虚此行呵,诸如此类。 ⑤他们离世界越来越远。 ⑥我是个不可救药的旅者,连黄山、庐山等等都没有去过。一听哪里火就对哪里 怕。在我看来,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弄坏的。F·佩 索阿说,他更愿意“游历第八大洲”,即蜗居斗室里的个人想象。我没有他那样 自闭,只是相信空间还有另一种展开方式,相信人们完全可以投入另一种远行, 比方以前面的荒坡一角为目的地,订一张免费船票或免费机票,于是在手中的石 片上俯瞰黄山,在杂草里发现大兴安岭,在身旁的石涧清潭中触摸太平洋。 ⑦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自立宪法,发动革命,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 里任意创建共和国。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捏一捏火星,搓一搓金星,摘一 颗冥王星放人口袋,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举步跨进另一条银河 ——这一切只需要我随便找个什么地方蹲下来,坐下来,趴下来,保持足够的时 间,借助凝视再加一点想象,就可以投入另一片灿烂太空。 ⑧我终于在一片落叶前流连忘返。 (选自《美文精粹》2009 年第 6 期) 11.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人们“奔走和张望”的具体表现。(2 分) 12.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一片落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 分) 13. 第 6 自然段划横线的“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 弄坏的”一句中,“人们的野心”“传统的空间意识”分别指什么?请简要说 明。(6 分) 14. 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怎样才能找到“另一片天空”。(5 分) 四、古诗文阅读(共 4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9 题。(共 18 分) 诸葛孔明 陈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 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 人无间言。权倡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 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 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 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 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仲 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迭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邦之麦,卷甲疾行,晨夜 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日:“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 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辩事 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失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 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 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 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 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 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 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 也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这 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 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 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 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 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 论人物者共少戒也 (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 年版)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 敌:抵抗 B.故常伺孔明之开阖 伺:窥探 C.仲达出兵拒之 拒:抵御 D.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 见:现成的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势倾群臣而下不忌 扣舷而歌之 B.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孔明移军且至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不觉其言之发也 是社稷之臣也 17.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 诸葛亮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B.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 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 C.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邦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 关于仲达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 D.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 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
始孔明出祁山,仲迭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邦之麦,卷甲疾行,晨夜 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日:“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 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辩事 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失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 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 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 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 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 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 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 也!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这 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 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 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 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 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 论人物者共少戒也。 (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 1974 年版)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 敌:抵抗 B.故常伺孔明之开阖 伺:窥探 C.仲达出兵拒之 拒:抵御 D.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 见:现成的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势倾群臣而下不忌 扣舷而歌之 B.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孔明移军且至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不觉其言之发也 是社稷之臣也 17.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 诸葛亮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B.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 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 C.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邦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 关于仲达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 D.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 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 分) 宥 过 无 大 刑 故 无 小 帝 者 之 政 也 以佚 道 使 人 虽 劳 不 怨 以 生 道 杀 人 虽 死 不 怨 杀者 王 者 之 事 也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 3 分)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2)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完成20-21题。(共6分)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③。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①次:停泊 ②逗:停留。 ③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④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泽。 ⑤秦:今陕西一带 20.全诗紧扣“夕”字写景,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2分) 21.诗人“未眠”原因有哪些?(2分)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2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 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 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22、这段文字生动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份的教育特点 (1)从这则材料中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要回 答。(2分) (2)作为父亲,孔子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请你就此谈谈看法 (分) (四)古诗文默写。(12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 也 (2)锦瑟无端五十弦, 望帝春心托杜鹃 (3)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 豗 (4)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5)长桥卧波, ?复道行 空 (6)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 流 五、作文(60分)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2)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完成 20—21 题。(共 6 分) 夕次①盱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②淮镇,停舫临孤驿③。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④白。 独夜忆秦⑤关,听钟未眠客。 【注】①次:停泊。 ②逗:停留。 ③驿: 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④芦洲: 芦苇丛生的水泽。 ⑤秦: 今陕西一带。 20.全诗紧扣“夕”字写景,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2 分) 21.诗人“未眠”原因有哪些?(2 分)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2 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共 6 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 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 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22、这段文字生动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份的教育特点。 (1)从这则材料中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要回 答。(2 分) (2)作为父亲,孔子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请你就此谈谈看法。 (4 分) (四)古诗文默写。(12 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 也; , 。 (2)锦瑟无端五十弦, 。 , 望帝春心托杜鹃。 (3)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 豗, 。 (4)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 (5)长桥卧波, ?复道行 空, ? (6)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 流, 。 五、作文(6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