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成绩 良好 中等 及格 优秀 不及格 78<分数 (68<分数 (60分数 课程日标 (分数290分)】 (分数<60分) 90) <78) a68) 课程目标 充分了解转基因 较好了解转基 基本了解转基 了解部分转基 基本不了解转 基因技术,课 技术,课堂回答准 因技术,课堂 因技术,课堂 因技术,课堂 (15%) 回答较为准用 回答部分准确 回答不准确完 堂基本不回答 确完整 完整 完轻 问题 课堂互动和展课堂互动和展 误堂互动和展课堂互动和据 时能很好地体现 时较好体现 课程目标2 示时能体现利 示时基本体现 示时几乎不能 学辩证地认识转基 科学辩证地 学证地认 了科学辩证地 体现科学1 (25%) 识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及 认识转基因技 地认识转基因 因技术及其产品 及其产品 其产品 术及其产品 技术及其产品 2.期末考核与评价标准 、成绩 良好 中等 优秀 及格 不及格 (78≤分数 (68≤分数 (60<分数 课程目标 (分数90分) <90 78) (分数<60分) 论文体现作者 论文体现作者 论文体现作者 论文体现作者 较为充分地了 论文体现作者 课程目标1 充分了解转基因 了解转基因技 部分了解转基 不了解转基因 解转某因技术 (20%) 技术的发展历程 术的发展历程 因技术的发展 技术的发展历 的发展历程和 和意义 意义 和意义 历程和意义 程和意义 课程目标3 对转基因技 对转基因技术 对转基因技术 对转基因技术 对转基因技术 (20%) 非常好奇 较为好奇 好奇 基本不好奇 不敢兴趣 能很好地发现 能较好地发现 能发现与转基 不能发现与转 课程目标4 与转基因技术相 与转基因技术 因技术相关的 基因技术相关 天的题、开 关的问题、并能 相关的问题 问题、并能分 的问题、并日 (20%) 能少部分的分 完全分析和解决 并能分析和解 析和解快一部 不能分析和解 析和解决相应 相应的问题 决大部分问题 分的问题 的间题 决相应的问题
8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 <90) 中等 (68≤分数 <78) 及格 (60≤分数 <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15%) 充分了解转基因 技术,课堂回答准 确完整 较好了解转基 因技术,课堂 回答较为准确 完整 基本了解转基 因技术,课堂 回答部分准确 完整 了解部分转基 因技术,课堂 回答不准确完 整 基本不了解转 基因技术,课 堂基本不回答 问题 课程目标 2 (25%) 课堂互动和展示 时能很好地体现科 学辩证地认识转基 因技术及其产品 课堂互动和展 示时较好体现 科学辩证地认 识转基因技术 及其产品 课堂互动和展 示时能体现科 学辩证地认识 转基因技术及 其产品 课堂互动和展 示时基本体现 了科学辩证地 认识转基因技 术及其产品 课堂互动和展 示时几乎不能 体现科学辩证 地认识转基因 技术及其产品 2.期末考核与评价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 <90) 中等 (68≤分数 <78) 及格 (60≤分数 <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20%) 论文体现作者 充分了解转基因 技术的发展历程 和意义 论文体现作者 较为充分地了 解转基因技术 的发展历程和 意义 论文体现作者 了解转基因技 术的发展历程 和意义 论文体现作者 部分了解转基 因技术的发展 历程和意义 论文体现作者 不了解转基因 技术的发展历 程和意义 课程目标 3 (20%) 对转基因技术 非常好奇 对转基因技术 较为好奇 对转基因技术 好奇 对转基因技术 基本不好奇 对转基因技术 不敢兴趣 课程目标 4 (20%) 能很好地发现 与转基因技术相 关的问题、并能 完全分析和解决 相应的问题 能较好地发现 与转基因技术 相关的问题、 并能分析和解 决大部分问题 能发现与转基 因技术相关的 问题、并能分 析和解决一部 分的问题 能部分发现与 转基因技术相 关的问题、并 能少部分的分 析和解决相应 的问题 不能发现与转 基因技术相关 的问题、并且 不能分析和解 决相应的问题
3.《身边的基因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身边的基因科学 腰程名称 英文名称:Gene Science in Current Life 课程号 1706456 学分 讲授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讨论学时 学时 总学时:16 16 0 0 0 开课学院 水产与生命学院 课程负责人 高大海 二、课程简介 (一)课程概况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海洋和生命类通识选修课程,主要讲授基因科学相关的 知识。本课程从经典案例和热点话题出发解读生命的密码,向学生展示这一与人类自身息息 相关的前沿科学领域,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怀、哲学世界观和创新思维。同时,本课程将重点 讲授基因与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关系,与基因有关的一些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以及基因在人类 社会中生动、有趣的应用,使各专业的学生充分理解人类生命及生活与基因之间的奥妙,激 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之路。 This course is belonging to a class of marine and life general electives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It mainly teaches knowledge related to gene sciences.Though interpreting the password of life from classic cases and hot topics,this course shows the frontier science field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beings to cultivates students'life feelings.philosophical world outlook and innovative thinking.Meanwhile.this course will focus on teaching the topics as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s and the human life and health,some social ethic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genes and the interesting application of genes on human socicty.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make each student fully understand the secrets between gene and the human life,therefore inspire them to think and explore the future.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基因的组成、结构、生命的中心法则,基因的突变、表达和调 控等基础的基因科学知识。 课程目标2:认识基因科学与人类关系的多样性,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中的 热点问题做出科学评价与解读,具备分辨社会中关于基因伪科学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伦理 观(课程思政目标)。 课程目标3:从多个层面了解基因对人类疾病的影响,掌握一些疾病的基因学基础知识。 9
9 3. 《身边的基因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身边的基因科学 英文名称:Gene Science in Current Life 课程号 1706456 学分 1 学时 总学时:16 讲授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讨论学时 16 0 0 0 开课学院 水产与生命学院 课程负责人 高大海 二、课程简介 (一)课程概况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海洋和生命类通识选修课程,主要讲授基因科学相关的 知识。本课程从经典案例和热点话题出发解读生命的密码,向学生展示这一与人类自身息息 相关的前沿科学领域,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怀、哲学世界观和创新思维。同时,本课程将重点 讲授基因与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关系,与基因有关的一些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以及基因在人类 社会中生动、有趣的应用,使各专业的学生充分理解人类生命及生活与基因之间的奥妙,激 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之路。 This course is belonging to a class of marine and life general electives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t mainly teaches knowledge related to gene sciences. Though interpreting the password of life from classic cases and hot topics, this course shows the frontier science field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beings to cultivates students' life feelings, philosophical world outlook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Meanwhile, this course will focus on teaching the topics as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s and the human life and health, some social ethic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genes, and the interesting application of genes on human society. 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make each student fully understand the secrets between gene and the human life, therefore inspire them to think and explore the future.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理解并掌握基因的组成、结构、生命的中心法则,基因的突变、表达和调 控等基础的基因科学知识。 课程目标 2:认识基因科学与人类关系的多样性,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中的 热点问题做出科学评价与解读,具备分辨社会中关于基因伪科学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伦理 观(课程思政目标)。 课程目标 3:从多个层面了解基因对人类疾病的影响,掌握一些疾病的基因学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4:通过学习基因科学在农业、水产和食品等领域的应用,理解并掌握基因技 术与人类生活相关的科技创新前沿。充分掌握我国科学家在农业和水产基因研究中取得的科 学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课程思政目标)。 (三)课程目标与知识能力素质的对应关系 知识、能力、素质 误程目标 知识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 能力 课程目标2 素质 课程目标4 三、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敦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 学时教学方式支撑课程目标 一章认识基因 (1)基因科学的意义 掌握基因的定义 (2)基因是生命舞台上的绝对主角 硬解基因的基本屈性 课程目标 3 讲授/讨论 (3)基因的伦理 了解基因科学的意文 课程目标2 思政融入点:通过基因与伦理的讨论 里解基因科学面临的伦理问圈 希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伦理观 掌握从一维基因到三雄生命的过程 第二意探寻基因 理解人类的行为反应链 (1)基因是如何展开成生命的 掌指基因的工作原理 进授讨论 误程目标 (2)基因是如何工作和演化的 理解基因突变、基因组以及基因重组的概念 与应 第三章基因与人类 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大意义 (1)人类其因组计制 掌握人类基因组的完成过程 (2)人类和其他物种在基因层面的区另 掌据人类的演化历程 (3)人类的性格、认知、关系的基因决 解物 形成过四 (4)环境 基因的作用 掌握 基因在人类性格、认知、关系中的作用 (5)基因检测与基因修复 理解环境和基因对于性状形成的作用 课程目标2 (6)基因药物、疫苗 掌据能量代谢的基因原现 6 讲授/时论 误程目标3 悠建的基因疗法 掌挥基因检测方法 思政融入点:1.从我田加入“人类基因 解目的基因疗法 的过程, 讲述国际合 、全球视野 了解国内外基因药物进 重要性。 从基因和环境对性状影响 理解mRNA疫苗的作用原理 角度,讲述对立统一的自然辩证法 了解癌庄的基因疗法 第四章餐桌上的基因 ()农业、水产、食品中的基因技术 了解三个领域的基因组研究进展 (2)终极大招:基因编辑技术 掌握基因编辑的基本理 了解基因编辑的应用 (3)未来已来:合成生物号 '解合成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 4 讲授/讨论课程目标4 思政融入点:通过我国科学家在水产、农 业基因技术、基因组等领城取得的科学成 了解合成生物学的应用 理解基因的伦理边界 结,和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破解古 人类起源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了解基因科学的未尽前沿
10 课程目标 4:通过学习基因科学在农业、水产和食品等领域的应用,理解并掌握基因技 术与人类生活相关的科技创新前沿。充分掌握我国科学家在农业和水产基因研究中取得的科 学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课程思政目标)。 (三)课程目标与知识能力素质的对应关系 知识、能力、素质 课程目标 知识 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3 能力 课程目标 2 素质 课程目标 4 三、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 学时 教学方式 支撑课程目标 第一章认识基因 (1)基因科学的意义 (2)基因是生命舞台上的绝对主角 (3)基因的伦理 思政融入点:通过基因与伦理的讨论, 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伦理观 掌握基因的定义 理解基因的基本属性 了解基因科学的意义 理解基因科学面临的伦理问题 3 讲授/讨论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第二章探寻基因 (1)基因是如何展开成生命的? (2)基因是如何工作和演化的? 掌握从一维基因到三维生命的过程 理解人类的行为反应链 掌握基因的工作原理 理解基因突变、基因组以及基因重组的概念 与应用 3 讲授/讨论 课程目标 1 第三章基因与人类 (1)人类基因组计划 (2)人类和其他物种在基因层面的区别 (3)人类的性格、认知、关系的基因决定 (4)环境与基因的作用 (5)基因检测与基因修复 (6)基因药物、疫苗 癌症的基因疗法 思政融入点:1.从我国加入“人类基因组 计划”的过程,讲述国际合作、全球视野的 重要性。 2. 从基因和环境对性状影响的 角度,讲述对立统一的自然辩证法 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大意义 掌握人类基因组的完成过程. 掌握人类的演化历程 了解物种形成过程 掌握基因在人类性格、认知、关系中的作用 理解环境和基因对于性状形成的作用 掌握能量代谢的基因原理 掌握基因检测方法 了解目前的基因疗法 了解国内外基因药物进展 理解 mRNA 疫苗的作用原理 了解癌症的基因疗法 6 讲授/讨论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第四章餐桌上的基因 (1)农业、水产、食品中的基因技术 (2)终极大招:基因编辑技术 (3)未来已来:合成生物学 思政融入点:通过我国科学家在水产、农 业基因技术、基因组等领域取得的科学成 绩,和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破解古 人类起源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了解三个领域的基因组研究进展 掌握基因编辑的基本原理 了解基因编辑的应用 了解合成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 了解合成生物学的应用 理解基因的伦理边界 了解基因科学的未尽前沿 4 讲授/讨论 课程目标 4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有调研报告,测验、课内讨论和课堂表现等。 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构成。 (二)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平时课微表现、课内讨论和测哈等情况综合评定。平时成结占比 为50%。期末考核占比为50%。 成绩比例(平时成绩30%+期术成绩50% 课程目标 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 合计 测验20%) 要内讨论(15% 课堂表现15%) (50%) 209% 3% 3% 10% 36% 4 3 4% 4% 15% 23% 5% 4% 10P% 199% 合计(成绩构成) 209% 15% 15% 50% 100%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现代OBE教有理念为指导,以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教 学中充分采用案例法,注重科学性和科普性的结合,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结合。同时结合社会 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理性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仇子龙,《基因启示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版。 阅读书目: 1.悉达多穆克吉主编,《基因传》,中信出版社,2018年、第1版 2.卢大儒主编,《基因与人类健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王立铭主编,《上帝的手术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版: 4.理查德道金斯主编,《自私的基因》,中信出版社,2018年、40周年增订版 5.克雷格文特尔主编,《解码生命》,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第1版。 主撰人:高大海 审核人:张俊玲、黄旭雄 英文校对:张俊玲 教学副院长:陈立婧 日期:2022年8月30日
11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有调研报告,测验、课内讨论和课堂表现等。 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构成。 (二)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课内讨论和测验等情况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比 为 50%。期末考核占比为 50%。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 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 合计 测验(20%) 课内讨论(15%) 课堂表现(15%) (50%) 1 20% 3% 3% 10% 36% 2 3% 4% 15% 22% 3 4% 4% 15% 23% 4 5% 4% 10% 19% 合计(成绩构成) 20% 15% 15% 50% 100%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现代 OBE 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教 学中充分采用案例法,注重科学性和科普性的结合,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结合。同时结合社会 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理性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 仇子龙,《基因启示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 年、第 1 版。 阅读书目: 1. 悉达多·穆克吉主编,《基因传》,中信出版社,2018 年、第 1 版; 2. 卢大儒主编,《基因与人类健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年、第 1 版; 3. 王立铭主编,《上帝的手术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 1 版; 4. 理查德·道金斯主编,《自私的基因》,中信出版社,2018 年、40 周年增订版 5. 克雷格·文特尔主编,《解码生命》,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年、第 1 版。 主撰人:高大海 审核人:张俊玲、黄旭雄 英文校对:张俊玲 教学副院长:陈立婧 日 期:2022 年 8 月 30 日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测验评分标准 感绩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分数290分) (78≤分数<90 (68≤分数<78) (60分数<68)(分数<60分) 学习态度认直,测学习态度较认学习态度尚可,测学习态度一般,学习态度不认直, 课程目标1 试反映全面掌挥真,测试反映堂 试反映基本掌握测试反映部分掌测试反映未能学 (20%) 目标知识点 握目标知识点 目标知识点 目标知识点 界目标知识点 2.课内讨论评分标准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侨 (分数90分 (78≤分数<90) (68≤分数<78) (60分数<68 (分数<60分) 积极参加读堂讨较为积极参加课堂能够参加课堂讨参加课堂讨论不积不认直对特课堂 果程目标1论,讨论中互动充讨论。讨论中对知论,讨论中对知识极,讨论中对知识讨论,对知识点 (3%) 分,体现良好的综识点理解较为充分 点理解存在部分问 点理解存在较多错理解存在严重识 合能力 积极参加课堂讨较为积极参加课堂能够参加课堂讨参加课堂讨论不积不认真对待课 课程目标2论,讨论中互动充讨论,讨论中对思论,讨论中对思政 极,讨论申对思政讨论,对理政 (3%) 分体现良好的思政内容理解较为充内容理解存在部分 内容理解存在较多容理解存在严 政素 现解 积极参加误堂讨较为积极参加课 能够参加课堂 参加课堂讨论不毛 不认真对待课 课程目标3论,讨论中互动充 讨论,讨论中对知论,讨论中对知 极,讨论中对知识讨论,对知识 (4%) 分,体理良好的综识占理解较为充分占理解存在部分五 点理解存在较多错理解存在严重望 合能力 积极参加课堂讨较为积极参加课堂能够参加课堂 途加课微过论不程 不认真对待课 果程目标4论,讨论中互动 讨论,讨论中对思 讨论中对思 讨论中对思 讨论 对思政 (5%) 分,体现良好的思玫内容理解为充 内容理解存在部月 内容理解存在多容理解存在型 政素养 分 问题 错误 误解 3.课堂表现评分标准 成绩 优秀 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课程 《分数≥90分 (78<分数90) (68<分数<78 (60<分物c68) (分数60分) 课程目书 严格遵守课堂纪 比较遵守课堂纪基本遵守课堂 好在不遵守课堂气 学习不认真, 律,回答课堂间律,回答课堂问题律,回答课堂问是 律情况,回答课堂间违反课堂纪律,回 (3%) 愿清晰准确 较为准确 基本准确 题存在错误 答问题错误较多 里程目标严格守课纪出物游课货纪基本道守课漫纪 花在不守课纪学习不认直,多次 回答课堂付 律,回答课堂问愿 律,回答课堂问 情况,回答课堂 违反课堂纪律 《 (4%) 题清麻准确 褪存在错误 答间题错误较多 课程目标严格遵守课堂纪比较遵守课堂纪基本遵守课堂纪 存在不遵守课堂纪学习不认真。多次 律,回答课堂问律,回答课堂问愿律,回答课堂问题 律情识,回答里堂问讳反里堂幻律,回 (4%) 洁准确 较为淮面 基本准确 存在错误 问题错误较多 课程日材 严格遵守课堂气 比较守课堂纪基本守课堂 子在不遵守课堂纪 学习不认真 多 律,回答课堂问律,回答课堂问题律,回答课堂问 律情况,回答课堂问违反课堂纪律,回 (4%) 题清晰准确 较为准确 基本准确 愿存在错误 容问题错误较多
12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测验评分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90) 中等 (68≤分数<78) 及格 (60≤分数<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20%) 学习态度认真,测 试反映全面掌握 目标知识点 学 习 态 度 较 认 真,测试反映掌 握目标知识点 学习态度尚可,测 试反映基本掌握 目标知识点 学习态度一般, 测试反映部分掌 握目标知识点 学习态度不认真, 测试反映未能掌 握目标知识点 2.课内讨论评分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90) 中等 (68≤分数<78) 及格 (60≤分数<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3%) 积 极参 加 课堂 讨 论,讨论中互动充 分,体现良好的综 合能力 较为积极参加课堂 讨论,讨论中对知 识点理解较为充分 能 够 参 加 课 堂 讨 论,讨论中对知识 点理解存在部分问 题 参加课堂讨论不积 极,讨论中对知识 点理解存在较多错 误 不认真对待课堂 讨论,对知识点 理解存在严重误 解 课程目标 2 (3%) 积 极参 加 课堂 讨 论,讨论中互动充 分,体现良好的思 政素养 较为积极参加课堂 讨论,讨论中对思 政内容理解较为充 分 能 够 参 加 课 堂 讨 论,讨论中对思政 内容理解存在部分 问题 参加课堂讨论不积 极,讨论中对思政 内容理解存在较多 错误 不认真对待课堂 讨论,对思政内 容理解存在严重 误解 课程目标 3 (4%) 积 极参 加 课堂 讨 论,讨论中互动充 分,体现良好的综 合能力 较为积极参加课堂 讨论,讨论中对知 识点理解较为充分 能 够 参 加 课 堂 讨 论,讨论中对知识 点理解存在部分问 题 参加课堂讨论不积 极,讨论中对知识 点理解存在较多错 误 不认真对待课堂 讨论,对知识点 理解存在严重误 解 课程目标 4 (5%) 积 极参 加 课堂 讨 论,讨论中互动充 分,体现良好的思 政素养 较为积极参加课堂 讨论,讨论中对思 政内容理解较为充 分 能 够 参 加 课 堂 讨 论,讨论中对思政 内容理解存在部分 问题 参加课堂讨论不积 极,讨论中对思政 内容理解存在较多 错误 不认真对待课堂 讨论,对思政内 容理解存在严重 误解 3.课堂表现评分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90) 中等 (68≤分数<78) 及格 (60≤分数<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3%) 严格遵守课堂纪 律,回答课堂问 题清晰准确 比较遵守课堂纪 律,回答课堂问题 较为准确 基本遵守课堂纪 律,回答课堂问题 基本准确 存在不遵守课堂纪 律情况,回答课堂问 题存在错误 学习不认真,多次 违反课堂纪律,回 答问题错误较多 课程目标 2 (4%) 严格遵守课堂纪 律,回答课堂问 题清晰准确 比较遵守课堂纪 律,回答课堂问题 较为准确 基本遵守课堂纪 律,回答课堂问题 基本准确 存在不遵守课堂纪 律情况,回答课堂问 题存在错误 学习不认真,多次 违反课堂纪律,回 答问题错误较多 课程目标 3 (4%) 严格遵守课堂纪 律,回答课堂问 题清晰准确 比较遵守课堂纪 律,回答课堂问题 较为准确 基本遵守课堂纪 律,回答课堂问题 基本准确 存在不遵守课堂纪 律情况,回答课堂问 题存在错误 学习不认真,多次 违反课堂纪律,回 答问题错误较多 课程目标 4 (4%) 严格遵守课堂纪 律,回答课堂问 题清晰准确 比较遵守课堂纪 律,回答课堂问题 较为准确 基本遵守课堂纪 律,回答课堂问题 基本准确 存在不遵守课堂纪 律情况,回答课堂问 题存在错误 学习不认真,多次 违反课堂纪律,回 答问题错误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