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裸子植物门松针叶、被子植物双子叶纲的 海桐叶单子叶纲、不同植物的叶以及旱生叶、水生 叶的形态与结构的解剖和观察,掌握不同门类、不 同生态类型的叶的形态结构特点,理解其与功能间 的关系以及环境条件对植物器官结构的影响。练习 徒手切片技术。 课外作业:观察与发现—不同形态的叶片或叶脉标本的 制作 5.综合实验四 蕨类植物及其多样 性 6学时 第10次课:野外实践——蕨类植物多样性及其生境 裸子植物 松、杉、柏科的区别 被子植 物门木兰纲的主要种类 教师组织到昆明金殿蕨类植物园、裸子植物区 和木兰园,观察蕨类植物及其生境,裸子植物门松 柏纲和被子植物门木兰纲的主要种类。 课外作业:观察与发现——松子的萌发和种植 第11次课:室内实验——蕨类植物及其多样性
通过裸子植物门松针叶、被子植物双子叶纲的 海桐叶单子叶纲、不同植物的叶以及旱生叶、水生 叶的形态与结构的解剖和观察,掌握不同门类、不 同生态类型的叶的形态结构特点,理解其与功能间 的关系以及环境条件对植物器官结构的影响。练习 徒手切片技术。 课外作业:观察与发现—— 不同形态的叶片或叶脉标本的 制作 5. 综 合 实 验 四 : 蕨 类 植 物 及 其 多 样 性 6 学时 第 10 次课:野外实践——蕨类植物多样性及其生境 裸子植物 松、杉、柏科的区别 被子 植 物门木兰纲的主要种类 教师组织到昆明金殿蕨类植物园、裸子植物区 和木兰园,观察蕨类植物及其生境,裸子植物门松 柏纲和被子植物门木兰纲的主要种类。 课外作业:观察与发现 —— 松子的萌发和种植 第 11 次课: 室内实验——蕨类植物及其多样性
解剖观察石松属、卷柏属、木贼属等拟蕨类以及 紫萁属、石韦属、贯众属、铁线蕨属、肾蕨属、鳞毛 蕨属、蕨属、满江红属等真蕨类。观察配子体的永久 封片以及松叶蕨属、水韭属、瓶尔小草属等的标本, 掌握蕨类植物门主要特征以及该门5个亚门的主要 鉴别特征 课外作业:观察与发现——分组制作蕨类植物专题研讨 课的多媒体课件 6.综合实验五 裸子植物及其多样 性 6学时 1/2课次:野外实习 与综合实验四的1/2课次合并成 次野外实习(昆明金殿) 第12次课:室内实验—裸子植物及其多样性 解剖观察苏铁属、银杏属、松属、杉属、柏属、 罗汉松属的大小孢子叶球,观察三尖杉属、麻黄属 买麻藤属等的标本,掌握裸子植物门类植物门主要特 征以及该门5个纲,特别是松、杉、柏3个科的主要 鉴别特征
解剖观察石松属、卷柏属、木贼属等拟蕨类以及 紫萁属、石韦属、贯众属、铁线蕨属、肾蕨属、鳞毛 蕨属、蕨属、满江红属等真蕨类。观察配子体的永久 封片以及松叶蕨属、水韭属、瓶尔小草属等的标本, 掌握蕨类植物门主要特征以及该门 5 个亚门的主要 鉴别特征。 课外作业:观察与发现 —— 分组制作蕨类植物专题研讨 课的多媒体课件 6. 综 合 实 验 五 : 裸 子 植 物 及 其 多 样 性 6 学时 1/2 课次:野外实习 —— 与综合实验四的 1/2 课次合并成 一次野外实习(昆明金殿)。 第 12 次课: 室内实验——裸子植物及其多样性 解剖观察苏铁属、银杏属、松属、杉属、柏属、 罗汉松属的大小孢子叶球,观察三尖杉属、麻黄属、 买麻藤属等的标本,掌握裸子植物门类植物门主要特 征以及该门 5 个纲,特别是松、杉、柏 3 个科的主要 鉴别特征
7.综合实验六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 官 12学时 第13次课:野外实习 第14次课:室内实验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1) 第15次课:室内实验 8.综合实验七: 被子植物的多样 性 4学时 周末野外实习:西山森林公园或中科院昆明植物园 第16次课:室内实验 成绩考核 考 试 4学时 第17次课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综合实验(一)藻类与环境 实验目的 通过采集翠湖、盘龙江、大观河、滇池和抚仙湖等不同环境中藻 类标本和生境调査,显微镜下代表属种的观察和鉴别,认识和掌握蓝 藻门、甲藻门、硅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红藻门的主要特征,归纳
7. 综 合 实 验 六 : 种 子 植 物 的 繁 殖 器 官 12 学时 第 13 次课:野外实习 第 14 次课:室内实验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1) —— 第 15 次课:室内实验 8. 综 合 实 验 七 : 被 子 植 物 的 多 样 性 4 学时 周末野外实习:西山森林公园或中科院昆明植物园 第 16 次课:室内实验 9. 成绩考核 — — 考 试 4 学时 第 17 次课: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综合实验(一) 藻类与环境 实验目的 通过采集翠湖、盘龙江、大观河、滇池和抚仙湖等不同环境中藻 类标本和生境调查,显微镜下代表属种的观察和鉴别,认识和掌握蓝 藻门、甲藻门、硅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红藻门的主要特征,归纳
总结各门藻类之间的区别。学会藻类标本的采集、保存和种类鉴别的 基本方法。通过采集、调査和资料査询,认识藻类与环境、藻类与人 类的关系。 器材与试剂: 1.实验器材浮游植物采集网、采水器、透明度盘、酸度计、 显微镜、解剖针、镊子、吸管、载玻片、盖玻片、烧杯与培养 皿等 实验试剂鲁哥氏碘液0.1%亚甲基兰 综合实验一藻类与环境(1) 实验目的 通过采集滇池外海和草海、翠湖、盘龙江、大观河、翠湖的浮游 藻类和土表的颤藻等藻类,掌握原核藻类——蓝藻门以及真核藻类 —甲藻门、硅藻门、绿藻门的特征,并识别蓝藻门、甲藻门、硅藻门、 绿藻门的的常见种类,学会观察和鉴定蓝藻门、甲藻门、硅藻门、绿 藻门的基本方法,学会藻类标本的采集和保存的基本方法。。 实验材料:1)采集的滇池外海和草海、翠湖、翠湖的浮游藻类定性 和定量标本,调查环境现状 2)采集水土表的颤藻属、念珠藻属的种类 3)人工培养的螺旋藻属、色球藻属的种类
总结各门藻类之间的区别。学会藻类标本的采集、保存和种类鉴别的 基本方法。通过采集、调查和资料查询,认识藻类与环境、藻类与人 类的关系。 器材与试剂: 1. 实验器材 浮游植物采集网、采水器、透明度盘、酸度计、 显微镜、解剖针、镊子、吸管、载玻片、盖玻片、烧杯与培养 皿等。 3. 实验试剂 鲁哥氏碘液 0.1%亚甲基兰 综合实验一 藻类与环境(1) 实验目的 通过采集滇池外海和草海、翠湖、盘龙江、大观河、翠湖的浮游 藻类和土表的颤藻等藻类,掌握原核藻类——蓝藻门以及真核藻类— —甲藻门、硅藻门、绿藻门的特征,并识别蓝藻门、甲藻门、硅藻门、 绿藻门的的常见种类,学会观察和鉴定蓝藻门、甲藻门、硅藻门、绿 藻门的基本方法,学会藻类标本的采集和保存的基本方法。。 实验材料:1)采集的滇池外海和草海、翠湖、翠湖的浮游藻类定性 和定量标本,调查环境现状。 2)采集水土表的颤藻属、念珠藻属的种类 3)人工培养的螺旋藻属、色球藻属的种类
操作步骤:以滇池中蓝藻门中最常见的微囊藻属、鱼腥藻属以及颤藻 属、念珠藻属和螺旋藻属为代表进行观察,门。 1.微囊藻属( Microcystis)用吸管吸一滴滇池外海的标本,制 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微囊藻是单细胞还是群体,有无胶质鞘, 细胞数目和形状怎样?还要特别注意细胞中有无气泡? 2.颤藻属( Oscillatoria) 此属多分布在污水沟和湿地表,温暖季节生长最旺盛,可在 实验的前两天将釆来的材料放在小烧杯的水中,它们可借滑行、摆动 而移到杯壁上。 用镊子或解剖针挑去杯壁上的蓝绿色丝状物,置于载玻片的 滴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注意 和记录藻体的形态和运动、细胞结构 随后,从盖玻片的一侧加一滴0.1%亚甲基兰水溶液,染色后 再高倍镜下观察。中央质被亚甲基兰染成深蓝色,可与色素质区分开。 另取少量颤藻新鲜材料于载玻片上做成装片,并从一侧加一滴鲁 哥氏碘液液,可观察到蓝藻淀粉变为红褐色 3.念珠藻属( Nostoc) 实验前几十分钟将地木耳或发菜浸泡在文水中。用镊子取芝 麻打下的脚趾肖爱或教之思之于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先用镊子 或解剖针将胶质小块适当破碎,然后盖上盖玻片,并用手指轻压盖片, 使材料均匀散开,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
操作步骤:以滇池中蓝藻门中最常见的微囊藻属、鱼腥藻属以及颤藻 属、念珠藻属和螺旋藻属为代表进行观察,门。 1.微囊藻属(Microcystis)用吸管吸一滴滇池外海的标本,制 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微囊藻是单细胞还是群体,有无胶质鞘, 细胞数目和形状怎样?还要特别注意细胞中有无气泡? 2.颤藻属(Oscillatoria) 此属多分布在污水沟和湿地表,温暖季节生长最旺盛,可在 实验的前两天将采来的材料放在小烧杯的水中,它们可借滑行、摆动 而移到杯壁上。 用镊子或解剖针挑去杯壁上的蓝绿色丝状物,置于载玻片的 一滴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注意 和记录藻体的形态和运动、细胞结构。 随后,从盖玻片的一侧加一滴 0.1%亚甲基兰水溶液,染色后 再高倍镜下观察。中央质被亚甲基兰染成深蓝色,可与色素质区分开。 另取少量颤藻新鲜材料于载玻片上做成装片,并从一侧加一滴鲁 哥氏碘液液,可观察到蓝藻淀粉变为红褐色。 3.念珠藻属(Nostoc) 实验前几十分钟将地木耳或发菜浸泡在文水中。用镊子取芝 麻打下的脚趾肖爱或教之思之于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先用镊子 或解剖针将胶质小块适当破碎,然后盖上盖玻片,并用手指轻压盖片, 使材料均匀散开,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