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A股) 注:(1)净利润除以期初和期末总资产余额的平均数。 (2)根据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 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的规定计算。 (3)业务及管理费除以营业收入。 (4)当年计提客户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除以客户贷款及垫款平均余额 (5)总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减总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 (6)利息净收入除以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33规模指标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 2016年2015年增幅014年 12月31日12月31日(%)12月31日 总资产 5,931,0505,122,292 15794.138.815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 2877,9272,528,780 13812,187,908 公司贷款 1,846,2741,767,422 4461,565,318 贴现贷款 75,04792,745(1908)68,043 个人贷款 956,606668,613 43.07554.547 总负债 5,546,5544,802,606 15.493,871,469 客户存款总额 3639,2903,182,775 14.342849574 公司活期存款() 1,691,0651,194,4864157969,511 公司定期存款 1,390,2121,446,939 (3.92)1,365,914 个人活期存款 232,960178,91730.21147,658 个人定期存款 325,053362433(10.31)366,491 同业拆入 83.72349,248 70.0019648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权益总额 379,224317,740 19.35259677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 7.75 6.49 19.35 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 7.04 6.49 8.47 5.55 注∶公司活期存款包括对公客户活期存款和汇出及应解汇款 34资产质量指标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 2016年2015年增幅(%)2014年 12月31日12月31日增减12月31日 正常贷款) 2829,347249273013.50 2,159454 不良贷款(2 483580 36.05034.76 28,454 贷款减值准备 7554360,497248751576 不良贷款比率 1.69% 143%0.26 1.30% 拨备覆盖率(4) 155.50%167.81%(12.31)18126% 贷款拨备率( 2.62% 2.39% 0.23 2.36% 注:(1)包括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年度报告(A 股) 11 注:(1)净利润除以期初和期末总资产余额的平均数。 (2)根据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 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的规定计算。 (3)业务及管理费除以营业收入。 (4)当年计提客户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除以客户贷款及垫款平均余额。 (5)总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减总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 (6)利息净收入除以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3.3 规模指标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 2016 年 12 月 31 日 2015 年 12 月 31 日 增幅 (%) 2014 年 12 月 31 日 总资产 5,931,050 5,122,292 15.79 4,138,815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 2,877,927 2,528,780 13.81 2,187,908 —公司贷款 1,846,274 1,767,422 4.46 1,565,318 —贴现贷款 75,047 92,745 (19.08) 68,043 —个人贷款 956,606 668,613 43.07 554,547 总负债 5,546,554 4,802,606 15.49 3,871,469 客户存款总额 3,639,290 3,182,775 14.34 2,849,574 —公司活期存款(注) 1,691,065 1,194,486 41.57 969,511 —公司定期存款 1,390,212 1,446,939 (3.92) 1,365,914 —个人活期存款 232,960 178,917 30.21 147,658 —个人定期存款 325,053 362,433 (10.31) 366,491 同业拆入 83,723 49,248 70.00 19,648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权益总额 379,224 317,740 19.35 259,677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 7.75 6.49 19.35 5.55 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 产(元) 7.04 6.49 8.47 5.55 注:公司活期存款包括对公客户活期存款和汇出及应解汇款。 3.4 资产质量指标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 2016 年 12 月 31 日 2015 年 12 月 31 日 增幅(%)/ 增减 2014 年 12 月 31 日 正常贷款(1) 2,829,347 2,492,730 13.50 2,159,454 不良贷款(2) 48,580 36,050 34.76 28,454 贷款减值准备 75,543 60,497 24.87 51,576 不良贷款比率(3) 1.69% 1.43% 0.26 1.30% 拨备覆盖率(4) 155.50% 167.81% (12.31) 181.26% 贷款拨备率(5) 2.62% 2.39% 0.23 2.36% 注:(1)包括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A股) (2)包括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 (3)不良贷款余额除以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 (4)贷款减值准备余额除以不良贷款余额 (5)贷款减值准备余额除以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 35其他主要监管指标 项目( 监管值 2016年2015年增减12月31日 B2014年 12月31日12月31日 资本充足情况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8.64% 9.129 0.48% 级资本充足率 9.65% 9.17%0.48% 8.99 资本充足率 10.50% 11.98% 11.87%0.11% 12.33% 杠杆情况 杠杆率 4% 5.47% 5.26%0.21% 5.19%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覆盖率2) 100% 91.12% 8778%3.34% 11164% 流动性比例 其中:人民币 40.98% 4248%-1.50% 52.59% 外币 63.37% 8927%-2590% 注:(1)以上数据均按中国银行业监管口径计算,除流动性比例指标为本行口径外,其他指 标均为集团口径, (2)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 当在2018年底前达到100%,在过渡期内,应当在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 末及2017年末达到60%、70%、80%、90 36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本集团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2016年末净资产与报 告期净利润无差异。 12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年度报告(A 股) 12 (2)包括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 (3)不良贷款余额除以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 (4)贷款减值准备余额除以不良贷款余额。 (5)贷款减值准备余额除以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 3.5 其他主要监管指标 项目(1) 监管值 2016 年 12 月 31 日 2015 年 12 月 31 日 增减 2014 年 12 月 31 日 资本充足情况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7.50% 8.64% 9.12% -0.48% 8.93% 一级资本充足率 8.50% 9.65% 9.17% 0.48% 8.99% 资本充足率 10.50% 11.98% 11.87% 0.11% 12.33% 杠杆情况 杠杆率 4% 5.47% 5.26% 0.21% 5.19%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覆盖率(2) 100% 91.12% 87.78% 3.34% 111.64% 流动性比例 其中:人民币 25% 40.98% 42.48% -1.50% 52.59% 外币 25% 63.37% 89.27% -25.90% 40.45% 注:(1)以上数据均按中国银行业监管口径计算,除流动性比例指标为本行口径外,其他指 标均为集团口径, (2)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 当在 2018 年底前达到 100%,在过渡期内,应当在 2014 年末,2015 年末,2016 年 末及 2017 年末达到 60%、70%、80%、90%。 3.6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本集团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2016年末净资产与报 告期净利润无差异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A股) 第四章董事长致辞 各位股东 这是我首次在年报中以董事长身份与大家沟通。此前,我担任中信银行行长 执行董事。去年年中,董事会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架构出发,选举我接替常振明 先生担任中信银行董事长,这也是本行首次由执行董事出任董事长。我本人深感 责任重大,也经常提醒自己,要在常先生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带领董事会勤勉履 职,努力为股东创造价值。 这几年,我经常与市场投资者和分析师见面交流,感受到大家对本行经营发 展情况的关心。年报是我们与大家沟通的重要渠道。目前,本行正处于2015-2017 三年战略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考虑到大家对公司业绩、战略转型、风险防控和 金融创新等方面比较关注,这里我与大家重点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情况,以增进大 家对本行的了解 业绩与分红 2016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步 入新常态,金融行业去杠杄、金融监管升级趋势明显。在这种大环境下,本行仍 然保持了持续稳健的发展态势。在此,谨向各位股东报告,2016年本行归属于股 东的净利润为41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董事会建议分派2016年年度股息 总额10521亿元,每10股现金分红215元(税前),比上年增长14%。这是董事 会综合考虑全体股东整体利益、维护本行可持续发展、满足资本充足监管要求而 提出的建议 董事会重视股东对资本管理、资本回报的关注。在各位股东的大力支持下, 今年2月,股东大会同意本行发行400亿元可转债,待监管机构进一步批准后实施。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发行可转债是募集资本的最佳选择,从长远看有利于提升资 本充足水平和盈利能力,对本行和投资者来说是双赢的。董事会注意到本行ROA ROE等指标承受较大压力,也充分认识到,银行业高资本消耗、重资产运行的发 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金融业改革要求,也难以得到市场和股东的认可。为此, 我们把价值创造、轻型发展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强调向轻资本、轻资产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年度报告(A 股) 13 第四章 董事长致辞 各位股东: 这是我首次在年报中以董事长身份与大家沟通。此前,我担任中信银行行长、 执行董事。去年年中,董事会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架构出发,选举我接替常振明 先生担任中信银行董事长,这也是本行首次由执行董事出任董事长。我本人深感 责任重大,也经常提醒自己,要在常先生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带领董事会勤勉履 职,努力为股东创造价值。 这几年,我经常与市场投资者和分析师见面交流,感受到大家对本行经营发 展情况的关心。年报是我们与大家沟通的重要渠道。目前,本行正处于2015-2017 三年战略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考虑到大家对公司业绩、战略转型、风险防控和 金融创新等方面比较关注,这里我与大家重点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情况,以增进大 家对本行的了解。 业绩与分红 2016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步 入新常态,金融行业去杠杆、金融监管升级趋势明显。在这种大环境下,本行仍 然保持了持续稳健的发展态势。在此,谨向各位股东报告,2016年本行归属于股 东的净利润为41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董事会建议分派2016年年度股息 总额105.21亿元,每10股现金分红2.15元(税前),比上年增长1.4%。这是董事 会综合考虑全体股东整体利益、维护本行可持续发展、满足资本充足监管要求而 提出的建议。 董事会重视股东对资本管理、资本回报的关注。在各位股东的大力支持下, 今年2月,股东大会同意本行发行400亿元可转债,待监管机构进一步批准后实施。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发行可转债是募集资本的最佳选择,从长远看有利于提升资 本充足水平和盈利能力,对本行和投资者来说是双赢的。董事会注意到本行ROA、 ROE等指标承受较大压力,也充分认识到,银行业高资本消耗、重资产运行的发 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金融业改革要求,也难以得到市场和股东的认可。为此, 我们把价值创造、轻型发展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强调向轻资本、轻资产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A股) 轻成本转变。这已成为董事会和管理层的高度共识。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董 事会将持续指导督促,提升资本使用效率,维护股东利益. 战略转型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中等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大型国有银行 相比,在网点和人员数量方面不占优势,这是客观事实。为此,我们必须结合自 身特点和优势,走特色化经营之路,才能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也是我 们近几年提出和践行“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战略愿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提出这个战略愿景,主要是考虑当前企业融资呈现脱媒化趋势,单一银 行贷款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为客户提供跨市场的综合融资解决方案成为新 的趋势。而这恰恰是本行的优势所在。本行控股股东中信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 性企业集团,不仅拥有金融全牌照,而且金融与实业并举。作为中信集团旗下最 大的子公司,我们提出“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战略愿景,就是要充分发挥中 信集团独特竞争优势,既能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各种复杂需求,又能 整合金融和实业资源,组合新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实践证明,这一战略愿景符合本行实际,日益显示出独特竞争力。去年,本 行许多分支机构在战略愿景指引下,结合自身特点和条件,找到了差异化、特色 化的突破方向,探索出不少综合融资新产品和新模式。比如,我们在杭州探索出 “柯桥模式”,积极发挥中信“集团军”作战优势,为地方政府提供顾问式服务 引入集团实业资源,量身定制一揽子融资解决方案,构建了新型银政合作模式, 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同。未来,我们期待与客户一道,在“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 战略愿景的引领下,创新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风险防控 商业银行讲究的是持续稳健发展。历史上一些国际知名银行因为风险防控 不到位、内控合规出问题而巨亏甚至倒闭的案例,令人触目惊心。《孙子兵法》 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只有 先保证自己不被打败,才好等待机会去战胜敌人。当前,中国政府把金融风险防 控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银行业的监管会越来越严,违规成本也将越来越高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年度报告(A 股) 14 轻成本转变。这已成为董事会和管理层的高度共识。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董 事会将持续指导督促,提升资本使用效率,维护股东利益。 战略转型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中等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大型国有银行 相比,在网点和人员数量方面不占优势,这是客观事实。为此,我们必须结合自 身特点和优势,走特色化经营之路,才能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也是我 们近几年提出和践行“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战略愿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提出这个战略愿景,主要是考虑当前企业融资呈现脱媒化趋势,单一银 行贷款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为客户提供跨市场的综合融资解决方案成为新 的趋势。而这恰恰是本行的优势所在。本行控股股东中信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 性企业集团,不仅拥有金融全牌照,而且金融与实业并举。作为中信集团旗下最 大的子公司,我们提出“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战略愿景,就是要充分发挥中 信集团独特竞争优势,既能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各种复杂需求,又能 整合金融和实业资源,组合新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实践证明,这一战略愿景符合本行实际,日益显示出独特竞争力。去年,本 行许多分支机构在战略愿景指引下,结合自身特点和条件,找到了差异化、特色 化的突破方向,探索出不少综合融资新产品和新模式。比如,我们在杭州探索出 “柯桥模式”,积极发挥中信“集团军”作战优势,为地方政府提供顾问式服务, 引入集团实业资源,量身定制一揽子融资解决方案,构建了新型银政合作模式, 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同。未来,我们期待与客户一道,在“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 战略愿景的引领下,创新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风险防控 商业银行讲究的是持续稳健发展。历史上一些国际知名银行因为风险防控 不到位、内控合规出问题而巨亏甚至倒闭的案例,令人触目惊心。《孙子兵法》 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只有 先保证自己不被打败,才好等待机会去战胜敌人。当前,中国政府把金融风险防 控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银行业的监管会越来越严,违规成本也将越来越高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A股) 银行间的竞争,除了拼业务,实际上也在拼风险防控 董事会充分认识到当前风险防控的极端重要性,我本人对此也始终予以高 度关注。近几年,与国内多数同业一样,本行资产质量持续承压。这其中固然有 大环境的原因,但我们也要善于从自身找原因,练好风险防控这个“内功”。去年, 我们制订了风险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使风险文化更加深入 人心,筑牢风险防控的思想基础。我们全面加强了操作风险防范,强化了前中后 台联动,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经受住了考验。我们加大了拨备核销力度, 虽然短期内会对利润产生一定的侵蚀,但持续稳健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未来, 我们将继续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精神,久久为功,打好风险防控这场“持 久战”。 金融创新 身处变革时代,我们对创新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不创新不 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只有通过创新和智慧,才能把银行 做得更好。回顾过往发展历程,创新是中信的基因和灵魂。邓小平先生曾为中信 题词“勇于创新,多做贡献”,对中信走创新之路寄予了殷切期望 董事会认为,创新活力的激发有赖于组织架构、管理机制的更加完善。去年, 本行将产品创新委员会升格为创新管理委员会,由我本人担任主任。我们在总行 设立了金融产品IT创新实验室,在一些分行设立创新基地,创新活力得到快速释 放。值得一提的是,监管机构同意本行与百度筹建百信银行,这是国内首家以独 立法人形式开展业务的直销银行,本行“互联网+金融”创新取得了里程碑式进 展。此外,本行作为牵头行、联盟主席行,联合11家全国股份制银行发起设立了 网络金融联盟,未来有望实现系统互联、账户互认、资金互通、风险联控,从而 逐步建立起影响行业发展的统一规则和秩序 我们深知,创新永无止境。未来,本行将以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谋划 创新发展工作,不仅抓产品和服务创新,也要致力于体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我们期待通过这些举措,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新局 面,推动本行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创新实践中,我们也会一如既往地做好合 规管理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年度报告(A 股) 15 银行间的竞争,除了拼业务,实际上也在拼风险防控。 董事会充分认识到当前风险防控的极端重要性,我本人对此也始终予以高 度关注。近几年,与国内多数同业一样,本行资产质量持续承压。这其中固然有 大环境的原因,但我们也要善于从自身找原因,练好风险防控这个“内功”。去年, 我们制订了风险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使风险文化更加深入 人心,筑牢风险防控的思想基础。我们全面加强了操作风险防范,强化了前中后 台联动,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经受住了考验。我们加大了拨备核销力度, 虽然短期内会对利润产生一定的侵蚀,但持续稳健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未来, 我们将继续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精神,久久为功,打好风险防控这场“持 久战”。 金融创新 身处变革时代,我们对创新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不创新不 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只有通过创新和智慧,才能把银行 做得更好。回顾过往发展历程,创新是中信的基因和灵魂。邓小平先生曾为中信 题词“勇于创新,多做贡献”,对中信走创新之路寄予了殷切期望。 董事会认为,创新活力的激发有赖于组织架构、管理机制的更加完善。去年, 本行将产品创新委员会升格为创新管理委员会,由我本人担任主任。我们在总行 设立了金融产品IT创新实验室,在一些分行设立创新基地,创新活力得到快速释 放。值得一提的是,监管机构同意本行与百度筹建百信银行,这是国内首家以独 立法人形式开展业务的直销银行,本行“互联网+金融”创新取得了里程碑式进 展。此外,本行作为牵头行、联盟主席行,联合11家全国股份制银行发起设立了 网络金融联盟,未来有望实现系统互联、账户互认、资金互通、风险联控,从而 逐步建立起影响行业发展的统一规则和秩序。 我们深知,创新永无止境。未来,本行将以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谋划 创新发展工作,不仅抓产品和服务创新,也要致力于体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我们期待通过这些举措,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新局 面,推动本行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创新实践中,我们也会一如既往地做好合 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