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L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在散文方面,由于《左传》的重要地位,战国 89 8 以后的历史散文很多都直接受到了它的影响。尤其 是唐宋以后的文学家,几乎都视《左传》为学习的 范本,仔细揣摩学习。历史上的散文名篇有兼及政 治色彩和情致韵味的传统,这都与《左传》的写作 特点有关
在散文方面,由于《左传》的重要地位,战国 以后的历史散文很多都直接受到了它的影响。尤其 是唐宋以后的文学家,几乎都视《左传》为学习的 范本,仔细揣摩学习。历史上的散文名篇有兼及政 治色彩和情致韵味的传统,这都与《左传》的写作 特点有关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在小说方面,《左传》作为一部史书,其中有很 多对于史书来说没有必要记录的人和事,有许多琐碎、 8 9 8 离奇的情节描写,复杂、生动的人物刻画,都已经超 越了历史学家的职责。这些记录在思想内涵、结构形 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以 人物本身的的言行来表现其形象,在人物描述中自然 体现作者褒贬的“春秋笔法”处处可见。同时,细节 描写的手法也已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塑造人物、展开情 节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无论魏晋志怪小说、唐宋传 奇、话本小说,还是明清白话小说,都可以看见《左 传》的影响
在小说方面,《左传》作为一部史书,其中有很 多对于史书来说没有必要记录的人和事,有许多琐碎、 离奇的情节描写,复杂、生动的人物刻画,都已经超 越了历史学家的职责。这些记录在思想内涵、结构形 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以 人物本身的的言行来表现其形象,在人物描述中自然 体现作者褒贬的“春秋笔法”处处可见。同时,细节 描写的手法也已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塑造人物、展开情 节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无论魏晋志怪小说、唐宋传 奇、话本小说,还是明清白话小说,都可以看见《左 传》的影响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四、晋楚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秦晋在争霸的过程中,在城濮 进行了一场大战。在战役开始之前,晋文公为了 8 9 8 兑现当年流亡楚国时许下的“退避三舍”诺言, 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他认为由陈、蔡两国 军队组成的右翼是楚军的弱点,于是下令大将栾 枝攻打右翼。与此同时,孤偃指挥的晋军右翼假 装退却,果然蒙骗了负责指挥楚军左翼的子西。 子西下达了主动追击的命令,使自己的侧翼暴露 给了晋军。于是,先轸指挥的中军乘势杀向楚军 左翼
四、晋楚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秦晋在争霸的过程中,在城濮 进行了一场大战。在战役开始之前,晋文公为了 兑现当年流亡楚国时许下的“退避三舍”诺言, 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他认为由陈、蔡两国 军队组成的右翼是楚军的弱点,于是下令大将栾 枝攻打右翼。与此同时,孤偃指挥的晋军右翼假 装退却,果然蒙骗了负责指挥楚军左翼的子西。 子西下达了主动追击的命令,使自己的侧翼暴露 给了晋军。于是,先轸指挥的中军乘势杀向楚军 左翼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就在双方激战时,狐偃回师夹击楚军的左翼, 楚军被杀得抱头鼠窜,左右两翼均遭挫败,但中 军主将子玉仍旧顽固抵抗。楚成王为了避免主力 被歼,下令子玉率军撤退。子玉无奈,只好率领 8 9 8 中军撤退。晋军则乘胜追击数十里,又消灭了很 多楚军。 城濮之战后,楚军北进受阻,中原诸侯渐渐 不听楚国号令,改而亲附晋国。不久,晋文公在 践土会盟,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新一代霸主。 本篇行文简练、严密有力,细节刻画生动, 语言优美,人物形象鲜明。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 生动传神
就在双方激战时,狐偃回师夹击楚军的左翼, 楚军被杀得抱头鼠窜,左右两翼均遭挫败,但中 军主将子玉仍旧顽固抵抗。楚成王为了避免主力 被歼,下令子玉率军撤退。子玉无奈,只好率领 中军撤退。晋军则乘胜追击数十里,又消灭了很 多楚军。 城濮之战后,楚军北进受阻,中原诸侯渐渐 不听楚国号令,改而亲附晋国。不久,晋文公在 践土会盟,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新一代霸主。 本篇行文简练、严密有力,细节刻画生动, 语言优美,人物形象鲜明。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 生动传神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五、对于《左传》的评价 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咙聒沸腾: 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 8 8 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 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 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 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 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 古今卓绝。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上》“左氏传”条)
五、对于《左传》的评价 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哤聒沸腾; 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 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 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 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 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 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 古今卓绝。 ”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上》“左氏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