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信息卷(全国卷I)·语文(一) 本试题卷共4页,共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70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文明起源的研究中,社会复杂化常常被提及。早期复杂社会主要包含两 方面内容,一是人类社会群体内部出现了制度化的不平等.二是社会群体之间有 了等级分化、主从关系。仰韶文化历时约两千年,其社会形态也经历了从简单的 平等社会到复杂社会的转变。 作为仰韶文化早期的遗址.半坡村的发掘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6000多年 前黄河流域的原始村庄。考古发掘表明.仰韶早期半坡文化的聚落形态表现出氏 族社会的特征,迄今已知所有的居址和墓地都显示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较为平 等的简单社会形态。社会并没有出现明显分化。到了仰韶中期的庙底沟类型.社 会分化逐渐凸显,聚落社会内部越来越分化,与其他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融合 也越来越密切。大聚落、大型公共建筑、缺少奢侈品的大墓,构成了庙底沟社会 复杂化过程的显著特点,也体现了与中国其他主要史前文化区的不同。仰韶文化 后期,在经历了庙底沟时期强劲的发展之后,仰韶文化出现了衰落迹象,南方的 屈家岭文化和东方的大汶口文化从两个方向分别进入中原腹地,其生存空间受到 挤压.呈现出一种衰落趋势。由于受环境限制和文化中保守因素的束缚。当太湖 地区已经进入古国文明阶段时。仰韶文化分布区仍处于文明前夜·成为被周边文 化影响的区域 从社会复杂化的角度看。从距今6000年开始,仰韶文化图内的社会分化 日渐明显,即从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的过渡时期。数次重大遗址的发掘证实.这 时期大小聚落内基本的社会组织单元都逐步向小型化分解。由从前规模较大的 氏族等大集体转变为家族或大家庭等较小群体。半坡类型时期.无论是西安半坡 遗址,还是宝鸡北首岭聚落遗址.都表现出向心的凝聚式的聚落形态.反映的是 平等的社会形态:而到了庙底沟类型时期,聚落中出现了建筑工艺很高的特大型 房址,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出现了分化。西坡遗址考古发现。大墓和中小墓交织在 起,同时,在西坡墓地中发现了玉钺,这在以前的仰韶中期文化中没有发现过。 般而言,玉钺象征着武力和权力。这些都表明当时的社会分化达到了相当程度 些考古学家认为·这一时期是该区从氏族到国家发展的转折点,从那时起,生 产技术有很多新突破,社会出现了真正的分工,氏族社会发展至鼎盛,由此进入 解体时期,同时随着文明因素的出现,开始了文明、国家起源的新历程。 近年来,伴随考古领域的一批重大发现,人们对仰韶文化又产生了许多新认识 西坡遗址大型房址和墓地的发现、杨官寨遗址大型环壕的发现,为在仰韶文化中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未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仰韶 文化的聚落形态、社会制度等有望得到全面揭示。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复杂社会一是指群体内部制度化的不平等,二是社会群体之间的等级 分化和主从关系,仰韶文化中后期可以称作复杂社会。 B.半坡文化时期聚落形态为氏族社会,迄今已知所有的居址和墓地都以血缘 关系为纽带、社会形态较为平等简单,没有明显分化
2 0 1 7 年高考信息卷(全国卷 I)•语文(一) 本试题卷共 4 页,共 22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 I 卷 阅读题(7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文明起源的研究中,社会复杂化常常被提及。早期复杂社会主要包含两 方面内容,一是人类社会群体内部出现了制度化的不平等.二是社会群体之间有 了等级分化、主从关系。仰韶文化历时约两千年,其社会形态也经历了从简单的 平等社会到复杂社会的转变。 作为仰韶文化早期的遗址.半坡村的发掘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 6000 多年 前黄河流域的原始村庄。考古发掘表明.仰韶早期半坡文化的聚落形态表现出氏 族社会的特征,迄今已知所有的居址和墓地都显示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较为平 等的简单社会形态。社会并没有出现明显分化。到了仰韶中期的庙底沟类型.社 会分化逐渐凸显,聚落社会内部越来越分化,与其他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融合 也越来越密切。大聚落、大型公共建筑、缺少奢侈品的大墓,构成了庙底沟社会 复杂化过程的显著特点,也体现了与中国其他主要史前文化区的不同。仰韶文化 后期,在经历了庙底沟时期强劲的发展之后,仰韶文化出现了衰落迹象,南方的 屈家岭文化和东方的大汶口文化从两个方向分别进入中原腹地,其生存空间受到 挤压.呈现出一种衰落趋势。由于受环境限制和文化中保守因素的束缚。当太湖 地区已经进入古国文明阶段时。仰韶文化分布区仍处于文明前夜•成为被周边文 化影响的区域。 从社会复杂化的角度看。从距今 6000 年开始,仰韶文化图内的社会分化 日渐明显,即从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的过渡时期。数次重大遗址的发掘证实.这 一时期大小聚落内基本的社会组织单元都逐步向小型化分解。由从前规模较大的 氏族等大集体转变为家族或大家庭等较小群体。半坡类型时期.无论是西安半坡 遗址,还是宝鸡北首岭聚落遗址.都表现出向心的凝聚式的聚落形态.反映的是 平等的社会形态:而到了庙底沟类型时期,聚落中出现了建筑工艺很高的特大型 房址,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出现了分化。西坡遗址考古发现。大墓和中小墓交织在 一起,同时,在西坡墓地中发现了玉钺,这在以前的仰韶中期文化中没有发现过。 一般而言,玉钺象征着武力和权力。这些都表明当时的社会分化达到了相当程度。 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这一时期是该区从氏族到国家发展的转折点,从那时起,生 产技术有很多新突破,社会出现了真正的分工,氏族社会发展至鼎盛,由此进入 解体时期,同时随着文明因素的出现,开始了文明、国家起源的新历程。 近年来,伴随考古领域的一批重大发现,人们对仰韶文化又产生了许多新认识。 西坡遗址大型房址和墓地的发现、杨官寨遗址大型环壕的发现,为在仰韶文化中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未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仰韶 文化的聚落形态、社会制度等有望得到全面揭示。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早期复杂社会一是指群体内部制度化的不平等,二是社会群体之间的等级 分化和主从关系,仰韶文化中后期可以称作复杂社会。 B.半坡文化时期聚落形态为氏族社会,迄今已知所有的居址和墓地都以血缘 关系为纽带、社会形态较为平等简单,没有明显分化
C.庙底沟文化遗址为仰韶文化中期,社会分化逐渐凸显,聚落社会内部越来 越分化,与其他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更密切。 D.以屈家岭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的后期仰韶文化出现了衰落迹象,他们 进入中原,其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呈现出一种衰落趋势。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考古发掘表明,距今6000年前出现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转化约两千年。 其社会形态经历了从简单的平等社会到复杂社会的转变。 B.庙底沟遗址存在的大聚落、大型公共建筑、缺少奢侈品的大墓等现象,体 现出社会复杂化的显著特征,其特点非常独特而鲜明。 C.考古发掘证实,仰韶文化从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过渡时期,规模较大的 氏族等大集体,逐渐转变为家族或大家庭等较小群体。 D.墓地开始分大中小不同类型、象征着武力和权力的玉钺在西坡墓地中被发 现,这些现象表明当时的社会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韶文化发展环境受到诸多限制,文化相对保守,因此其他地区更早进入 古国文明阶段,而仰韶文化成为被周边文化影响的区域 B.半坡类型仰韶文化表现出向心的凝聚式的聚落形态,反映的是平等的社会 形态;而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聚落社会已经出现了分化。 C.社会分化成为从氏族到国家发展的转折点,社会出现了真正的分工,氏族 社会由此解体,文明、国家起源的新历程也由此开启 D.考古领域的发现为在仰韶文化中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 料,未来仰韶文化的聚落形态、社会制度等将会全面揭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任继愈:大师小事 对于把学术视为毕生追求的学者而言,著书立说乃安身立命之本。但任继 愈晚年却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古籍整理中去,而放弃了自己的研究与著述。在生 命最后的20年里,他主持编订了总字数过亿的《中华大藏经》,编纂了总计近 8亿字的古籍文献资料汇编《中华大典》,主持了国图镇馆之宝文津阁《四库全 书》的影印出版,参与了点校本《二十四史》《清史稿》的修订工作等。他皓首 穷经,甘为幕后英雄。 其实,在繁重的古籍整理工作之余,任继愈并未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在 他的家中,至今仍保存着大量零零碎碎写有心得体会和读书摘抄的纸片。“本来 他是想把这些资料积累起来,重新写一部《中国哲学史》,还想写一部有关教育 的书。结果2009年就过世了。 因为有行政职务,任继愈拒绝参与自己主编的这些著作的评奖。在编辑《中 华大藏经》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办公室,他自己掏钱,每月400元租房子给编辑 部用。他对中华古籍那是真爱,感情深极了。 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任继愈在馆内巡视,突然发现老朋友季羡林坐在 古籍善本阅览室里,也没在看书,就在那儿坐着。任继愈很奇怪,就上前问为什 么。季羡林说,你们国家图书馆不是有规定吗,看古籍善本达不到一定级别就没 资格看,我学生需要看但没资格,我有资格。我替他借,他看,我坐着。任继愈 太怒:“这些不合理的规矩必须改!”此后,古籍善本的借阅就不再像以前那样 困难了
C.庙底沟文化遗址为仰韶文化中期,社会分化逐渐凸显,聚落社会内部越来 越分化,与其他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更密切。 D.以屈家岭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的后期仰韶文化出现了衰落迹象,他们 进入中原,其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呈现出一种衰落趋势。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考古发掘表明,距今 6000 年前出现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转化约两千年。 其社会形态经历了从简单的平等社会到复杂社会的转变。 B.庙底沟遗址存在的大聚落、大型公共建筑、缺少奢侈品的大墓等现象,体 现出社会复杂化的显著特征,其特点非常独特而鲜明。 C.考古发掘证实,仰韶文化从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过渡时期,规模较大的 氏族等大集体,逐渐转变为家族或大家庭等较小群体。 D.墓地开始分大中小不同类型、象征着武力和权力的玉钺在西坡墓地中被发 现,这些现象表明当时的社会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仰韶文化发展环境受到诸多限制,文化相对保守,因此其他地区更早进入 古国文明阶段,而仰韶文化成为被周边文化影响的区域。 B.半坡类型仰韶文化表现出向心的凝聚式的聚落形态,反映的是平等的社会 形态;而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聚落社会已经出现了分化。 C.社会分化成为从氏族到国家发展的转折点,社会出现了真正的分工,氏族 社会由此解体,文明、国家起源的新历程也由此开启。 D.考古领域的发现为在仰韶文化中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 料,未来仰韶文化的聚落形态、社会制度等将会全面揭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任继愈:大师小事 对于把学术视为毕生追求的学者而言,著书立说乃安身立命之本。但任继 愈晚年却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古籍整理中去,而放弃了自己的研究与著述。在生 命最后的 20 年里,他主持编订了总字数过亿的《中华大藏经》,编纂了总计近 8 亿字的古籍文献资料汇编《中华大典》,主持了国图镇馆之宝文津阁《四库全 书》的影印出版,参与了点校本《二十四史》《清史稿》的修订工作等。他皓首 穷经,甘为幕后英雄。 其实,在繁重的古籍整理工作之余,任继愈并未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在 他的家中,至今仍保存着大量零零碎碎写有心得体会和读书摘抄的纸片。“本来 他是想把这些资料积累起来,重新写一部《中国哲学史》,还想写一部有关教育 的书。结果 2009 年就过世了。” 因为有行政职务,任继愈拒绝参与自己主编的这些著作的评奖。在编辑《中 华大藏经》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办公室,他自己掏钱,每月 400 元租房子给编辑 部用。他对中华古籍那是真爱,感情深极了。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一天,任继愈在馆内巡视,突然发现老朋友季羡林坐在 古籍善本阅览室里,也没在看书,就在那儿坐着。任继愈很奇怪,就上前问为什 么。季羡林说,你们国家图书馆不是有规定吗,看古籍善本达不到一定级别就没 资格看,我学生需要看但没资格,我有资格。我替他借,他看,我坐着。任继愈 太怒:“这些不合理的规矩必须改!”此后,古籍善本的借阅就不再像以前那样 困难了
但是,任继愈也清醒地看到,古籍善本既有文献价值,也有文物价值。古 籍善本是不可能像普通图书一样任人使用的。为解决使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他 提出大力开展古籍影印出版的主张,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于是承担了这项重任。时 任国图出版社社长的郭又陵说:“我还记得当时任老对我说,不能什么书赚钱就 出什么书,出版事业不能一切向钱看。古籍影印成本高、印数少、利润薄,但只 要对读者有益,我们就要做下去。”出版社在影印《敦煌遗书》和《四库全书》 时遇到了资金困难,是任继愈亲自给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写信要来了资金,使 深藏于书库的古籍善本特別是重要而稀见的古籍化身千百,嘉惠学林 1987年,国家图书馆一期工程竣工后,国图门前的那条中关村南大街也 开始改造,但完工后的道路在国图这一段既没有过街天桥,也没有地下通道,甚 至连个斑马线都没画。读者从路东到路西的国图正门需要绕很大一个弯。任继愈 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国图和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协商一年多还是毫无进展。最 后是任继愈亲自去找市长,才总算在门口给国图留了一条斑马线。 1988年,国家图书馆准备出访日本国会图书馆。时任办公室主任的黄润 华按惯例给任继愈送去500元置装费。当时出国不像现在,大家工资也低,都没 啥像样的衣服,所以出国都给发置装费,买身西装,但给任先生送去时,他坚决 拒收 在同事们印象里,任继愈和任何人说话都是商量的口吻,绝没有以上压下 那种命令式的话。但有一次,任继愈把郭又陵叫到家里,说:“这本书你帮我出 了。”口气很严肃,也很坚决。看着一脸疑惑的郭又陵,任继愈解释说,这部书 是他的一个老学生写的。这位学生是60年代北大哲学系的高材生,本打算毕业 后留校当老师的,但当时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学生在征求任继愈的意见时,任继 愈鼓励他去边疆工作。结果去到边疆之后运动不断,学术研究被迫中断,直到 80年代回到北京才恢复,成果就是这本薄薄的书稿。也不让你们亏本出书,这 位学生拿了1.5万元,用做出书费。后来书出版了,郭又陵听说,这笔钱是任 先生自己掏的。 任继愈不但是著名学者,也是享誉全国的书法大家,来求墨宝的人络绎不 绝。但只要对方是学校、研究机构、博物馆等,他分文不取:如果对方是商业机 构,对不起,不写。有一次,一所新成立的学校请任继愈题写校名,他在了解了 学校的教学宗旨后欣然提笔。不久秘书科就收到该校送来的一笔现金,行政处长 知道任先生会拒收,到他家里扔下钱就跑。没几天,这所学校的校长收到了“母 亲水窖”的捐献证书。 任先生家里没什么东西,有的只是书,但这批书最后也都捐给了他老家 的图书馆。 (摘编自《人民 日报》,作者张贺,有改动)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任继愈在国图担任行政职务,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当中.尤其是古 籍的整理和编纂出版,也因此而放弃了自己的研究与著述 B.季羡林借书自己却不看的细节,一方面表现了任继愈善于听从建议的态度。 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文人对于国图僵化的制度的不满。 C.任继愈先生出面命令郭又陵为自己的学生出书,是因为他觉得当年鼓励学生 去边疆工作是自己的失误.现在只能用这一方式来弥补
但是,任继愈也清醒地看到,古籍善本既有文献价值,也有文物价值。古 籍善本是不可能像普通图书一样任人使用的。为解决使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他 提出大力开展古籍影印出版的主张,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于是承担了这项重任。时 任国图出版社社长的郭又陵说:“我还记得当时任老对我说,不能什么书赚钱就 出什么书,出版事业不能一切向钱看。古籍影印成本高、印数少、利润薄,但只 要对读者有益,我们就要做下去。”出版社在影印《敦煌遗书》和《四库全书》 时遇到了资金困难,是任继愈亲自给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写信要来了资金,使 深藏于书库的古籍善本特别是重要而稀见的古籍化身千百,嘉惠学林。 1987 年,国家图书馆一期工程竣工后,国图门前的那条中关村南大街也 开始改造,但完工后的道路在国图这一段既没有过街天桥,也没有地下通道,甚 至连个斑马线都没画。读者从路东到路西的国图正门需要绕很大一个弯。任继愈 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国图和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协商一年多还是毫无进展。最 后是任继愈亲自去找市长,才总算在门口给国图留了一条斑马线。 1988 年,国家图书馆准备出访日本国会图书馆。时任办公室主任的黄润 华按惯例给任继愈送去 500 元置装费。当时出国不像现在,大家工资也低,都没 啥像样的衣服,所以出国都给发置装费,买身西装,但给任先生送去时,他坚决 拒收。 在同事们印象里,任继愈和任何人说话都是商量的口吻,绝没有以上压下 那种命令式的话。但有一次,任继愈把郭又陵叫到家里,说:“这本书你帮我出 了。”口气很严肃,也很坚决。看着一脸疑惑的郭又陵,任继愈解释说,这部书 是他的一个老学生写的。这位学生是 60 年代北大哲学系的高材生,本打算毕业 后留校当老师的,但当时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学生在征求任继愈的意见时,任继 愈鼓励他去边疆工作。结果去到边疆之后运动不断,学术研究被迫中断,直到 80 年代回到北京才恢复,成果就是这本薄薄的书稿。也不让你们亏本出书,这 位学生拿了 1.5 万元,用做出书费。后来书出版了,郭又陵听说,这笔钱是任 先生自己掏的。 任继愈不但是著名学者,也是享誉全国的书法大家,来求墨宝的人络绎不 绝。但只要对方是学校、研究机构、博物馆等,他分文不取;如果对方是商业机 构,对不起,不写。有一次,一所新成立的学校请任继愈题写校名,他在了解了 学校的教学宗旨后欣然提笔。不久秘书科就收到该校送来的一笔现金,行政处长 知道任先生会拒收,到他家里扔下钱就跑。没几天,这所学校的校长收到了“母 亲水窖”的捐献证书。 任先生家里没什么东西,有的只是书,但这批书最后也都捐给了他老家 的图书馆。 (摘编自《人民 日报》,作者张贺,有改动)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任继愈在国图担任行政职务,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当中.尤其是古 籍的整理和编纂出版,也因此而放弃了自己的研究与著述。 B.季羡林借书自己却不看的细节,一方面表现了任继愈善于听从建议的态度。 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文人对于国图僵化的制度的不满。 C.任继愈先生出面命令郭又陵为自己的学生出书,是因为他觉得当年鼓励学生 去边疆工作是自己的失误.现在只能用这一方式来弥补
D.这篇传记不是重点介绍任继愈先生在学术方面作为大师的成就和贡献,而 是选择了生活、工作中的几件小事来表现他为人处世的特点 5.任继愈任职国家图书馆期间,为国图做了哪些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 答 6.任继愈先生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请老师吃顿饭 闫岩 七中初二(7)班转来一名叫薛小涛的学生。薛小涛身着崭新耐克装束出现, 副土豪姿态。经多名同学探究,涛父是位房地产大老板 土豪只能代表身份,代表不了成绩。一周后单元摸底测试,薛小涛仅得了 40分,是最后一名。考卷发下去,涛父一再打电话邀请蔡老师吃顿饭沟通沟通 孩子的学习问题。蔡老师推脱不掉,答应薛父去家吃顿便饭,时间定在周五晚上。 周五说到就到,蔡老师与薛小涛一起来到薛家。薛家果然如蔡老师所料, 奢侈豪华金碧辉煌。还好薛家夫妻淳朴自然,没有丝毫的土豪之气。这顿饭佳肴 满桌,饭桌上薛家夫妻诚恳之至,一再强调他们忙着做生意顾不上孩子,希望蔡 老师能多关照。蔡老师讲,教好班里的每位学生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顿饭后蔡老师发现他包里多了个大红包。说真的,眼下的这种风气,红 包对老师来说也不算个大事儿,对土豪来说,1000块还不够一顿饭钱。蔡老师 把它当作私房钱放在了办公室的抽屉里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吃了也拿了不能欠人家的。蔡老师开始给薛小 涛补课。薛小涛聪明,一点就透,成绩上升迅速。期末薛小涛竟考了全班第20 名。蔡老师欣慰,涛父涛母欣喜,又再三邀请蔡老师吃顿饭。蔡老师照样拒绝不 掉赴了宴请。这次涛母回娘家,涛父约他去饭店,自然也是高级饭店。饭桌上蔡 老师夸小涛是个好苗子,涛父对蔡老师感恩戴德。回来后蔡老师包里又冒出来 个大红包。 学期结束,期末薛小涛考了全班第五名。涛父涛母心花怒放再次请蔡老师 吃顿饭,时间定在周日。结果,周日还没到。薛小涛出了状况。薛小涛在周五 放学时叫住了蔡老师说他有事儿,蔡老师把他带到办公室。薛小涛看起来有些怯 惧.蔡老师很耐心地等他讲话。半晌他终于张口:“蔡老师.我想转学。 蔡老师惊诧地问:“为什么? 薛小涛的头徐徐抬起,蔡老师看到他目光悲切却又洪亮持重地说:“我爸 根本不是大老板,他其实只是一个卑微的农民工。他为了我能在城里上个好学校, 找关系托门子花了很多钱;又怕同学老师看不起我,为我买名牌服装、蔡老师你 还记得第一次到我家吃饭吗?那不是我家,那是我爸为了伪装借的包工头的家。 那顿饭吃了我爸半个月的工资。后来我考了全班第五,他们又请你吃感恩饭。难 道我的好成绩不是对老师的感恩吗?他们那么辛苦,节衣缩食却让我吃穿都是最 好的,还要为我把大把大把的钱花在请客送礼上。我很迷茫,无论我学习退步还 是进步,他们都有理由请客送礼。蔡老师.我想再回村里上学,因为那里更适合 我这个农村孩子
D.这篇传记不是重点介绍任继愈先生在学术方面作为大师的成就和贡献,而 是选择了生活、工作中的几件小事来表现他为人处世的特点。 5.任继愈任职国家图书馆期间,为国图做了哪些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 分) 答: 6.任继愈先生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请老师吃顿饭 闫 岩 七中初二(7)班转来一名叫薛小涛的学生。薛小涛身着崭新耐克装束出现, 一副土豪姿态。经多名同学探究,涛父是位房地产大老板。 土豪只能代表身份,代表不了成绩。一周后单元摸底测试,薛小涛仅得了 40 分,是最后一名。考卷发下去,涛父一再打电话邀请蔡老师吃顿饭沟通沟通 孩子的学习问题。蔡老师推脱不掉,答应薛父去家吃顿便饭,时间定在周五晚上。 周五说到就到,蔡老师与薛小涛一起来到薛家。薛家果然如蔡老师所料, 奢侈豪华金碧辉煌。还好薛家夫妻淳朴自然,没有丝毫的土豪之气。这顿饭佳肴 满桌,饭桌上薛家夫妻诚恳之至,一再强调他们忙着做生意顾不上孩子,希望蔡 老师能多关照。蔡老师讲,教好班里的每位学生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顿饭后蔡老师发现他包里多了个大红包。说真的,眼下的这种风气,红 包对老师来说也不算个大事儿,对土豪来说,1000 块还不够一顿饭钱。蔡老师 把它当作私房钱放在了办公室的抽屉里。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吃了也拿了不能欠人家的。蔡老师开始给薛小 涛补课。薛小涛聪明,一点就透,成绩上升迅速。期末薛小涛竟考了全班第 20 名。蔡老师欣慰,涛父涛母欣喜,又再三邀请蔡老师吃顿饭。蔡老师照样拒绝不 掉赴了宴请。这次涛母回娘家,涛父约他去饭店,自然也是高级饭店。饭桌上蔡 老师夸小涛是个好苗子,涛父对蔡老师感恩戴德。回来后蔡老师包里又冒出来一 个大红包。 学期结束,期末薛小涛考了全班第五名。涛父涛母心花怒放再次请蔡老师 吃顿饭,时间定在周日。结果,周日 还没到。薛小涛出了状况。薛小涛在周五 放学时叫住了蔡老师说他有事儿,蔡老师把他带到办公室。薛小涛看起来有些怯 惧.蔡老师很耐心地等他讲话。半晌他终于张口:“蔡老师.我想转学。” 蔡老师惊诧地问:“为什么?’’ 薛小涛的头徐徐抬起,蔡老师看到他目光悲切却又洪亮持重地说:“我爸 根本不是大老板,他其实只是一个卑微的农民工。他为了我能在城里上个好学校, 找关系托门子花了很多钱;又怕同学老师看不起我,为我买名牌服装、蔡老师你 还记得第一次到我家吃饭吗?那不是我家,那是我爸为了伪装借的包工头的家。 那顿饭吃了我爸半个月的工资。后来我考了全班第五,他们又请你吃感恩饭。难 道我的好成绩不是对老师的感恩吗?他们那么辛苦,节衣缩食却让我吃穿都是最 好的,还要为我把大把大把的钱花在请客送礼上。我很迷茫,无论我学习退步还 是进步,他们都有理由请客送礼。蔡老师.我想再回村里上学,因为那里更适合 我这个农村孩子
薛小涛声泪俱下,蔡老师的愧疚之心已难以平复。他不露声色地拉过薛小 涛的手说:“小涛,蔡老师一直都在等你敞开心扉诉说这一切,因为蔡老师相信 你是有胆识有魄力的好学生,蔡老师也为你今天的勇气喝彩。”蔡老师拉开抽屉 拿出两个红包:“小涛你看,红包都在这儿。作为人民教师,我必须有原则,我 直在等时机还给你们。小涛你说得对,你的成绩就是对老师对父母最大的感恩。 小涛,今天你是蔡老师的骄傲,蔡老师相信将来你也会是我的骄傲。你已经用行 动证买了自己是最棒的!”薛小涛一时难以自控泪水溢出,他坚定地说:“蔡老 师,你也是我的骄傲,我一生的骄傲!” 蔡老师再次从抽屉拿出几张表格说:“今年的优秀贫困生补助马上开始申 请,小涛你如果不够优秀,蔡老师不会给你开绿灯。”薛小涛自信地答道:“我 不要蔡老师开绿灯,我会证明自己的优秀 次日,蔡老师偷偷从工资卡上取了该取的钱放进抽屉的红包里,放学后拿 着红包跟小涛一起向他们租住的家走去。路上,蔡老师幽默地说:“小涛,你考 了这么好的成绩,我也占一小部分功劳,你必须请我在你家吃顿家常便饭。”薛 小涛说:“没问题,我妈做的玉米饼子特别好吃,还保证能让你减肥。”师生俩 默契地笑起来。 至于钱的问题,老婆知道了会怎么样?蔡老师想,那只是内部矛盾.总有 办法解决的。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对薛小涛家庭条件的交代,用了“土豪姿态”“多名同学探究” 等语言来表述,流露出明显的讽刺意味,褒贬尽在其中。 B.“薛家”的奢侈豪华金碧辉煌与薛家夫妻淳朴自然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暗示出两人农民工的身份,为后文揭示真相作好了铺垫。 C.薛小涛成绩迅速上升,完全是因为蔡老师的补课,也证明其父母两次给蔡 老师红包、请吃饭、煞费苦心为孩子付出一切的正确性。 D.小说结尾关于蔡老师如何回答老婆关于钱的询问的心理描写,表现出他性 格中的弱项,不利于他的形象刻画,其实完全可以删去 E.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了一个师生之间的温情故事;在人物刻画方面 语言描写尤为成功,既符合人物身份又不失幽默风趣。 8.小说在刻画蔡老师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3 分) 答 9.小说中薛小涛和蔡老师互相认为对方是自己的“骄傲”,为什么?请结合全文 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当时诸公子多越法度,而 涣清静,举动必以礼。郡命为功曹,郡中奸吏皆自引去。后辟公府,举髙第,迁 侍御史 除谯令,不就。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 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 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
薛小涛声泪俱下,蔡老师的愧疚之心已难以平复。他不露声色地拉过薛小 涛的手说:“小涛,蔡老师一直都在等你敞开心扉诉说这一切,因为蔡老师相信 你是有胆识有魄力的好学生,蔡老师也为你今天的勇气喝彩。”蔡老师拉开抽屉 拿出两个红包:“小涛你看,红包都在这儿。作为人民教师,我必须有原则,我 一直在等时机还给你们。小涛你说得对,你的成绩就是对老师对父母最大的感恩。 小涛,今天你是蔡老师的骄傲,蔡老师相信将来你也会是我的骄傲。你已经用行 动证买了自己是最棒的!”薛小涛一时难以自控泪水溢出,他坚定地说:“蔡老 师,你也是我的骄傲,我一生的骄傲!” 蔡老师再次从抽屉拿出几张表格说:“今年的优秀贫困生补助马上开始申 请,小涛你如果不够优秀,蔡老师不会给你开绿灯。”薛小涛自信地答道:“我 不要蔡老师开绿灯,我会证明自己的优秀。” 次日,蔡老师偷偷从工资卡上取了该取的钱放进抽屉的红包里,放学后拿 着红包跟小涛一起向他们租住的家走去。路上,蔡老师幽默地说:“小涛,你考 了这么好的成绩,我也占一小部分功劳,你必须请我在你家吃顿家常便饭。”薛 小涛说:“没问题,我妈做的玉米饼子特别好吃,还保证能让你减肥。”师生俩 默契地笑起来。 至于钱的问题,老婆知道了会怎么样?蔡老师想,那只是内部矛盾.总有 办法解决的。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开头对薛小涛家庭条件的交代,用了“土豪姿态”“多名同学探究” 等语言来表述,流露出明显的讽刺意味,褒贬尽在其中。 B.“薛家”的奢侈豪华金碧辉煌与薛家夫妻淳朴自然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暗示出两人农民工的身份,为后文揭示真相作好了铺垫。 C.薛小涛成绩迅速上升,完全是因为蔡老师的补课,也证明其父母两次给蔡 老师红包、请吃饭、煞费苦心为孩子付出一切的正确性。 D.小说结尾关于蔡老师如何回答老婆关于钱的询问的心理描写,表现出他性 格中的弱项,不利于他的形象刻画,其实完全可以删去。 E.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了一个师生之间的温情故事;在人物刻画方面, 语言描写尤为成功,既符合人物身份又不失幽默风趣。 8.小说在刻画蔡老师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3 分) 答: 9.小说中薛小涛和蔡老师互相认为对方是自己的“骄傲”,为什么?请结合全文 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6 分) 答: 四、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当时诸公子多越法度,而 涣清静,举动必以礼。郡命为功曹,郡中奸吏皆自引去。后辟公府,举高第,迁 侍御史。 除谯令,不就。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 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 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