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信息系统基础 本章导读 本章介绍信息、系统论、管理理论、信息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作为全面 展开本书内容之前的序论 信息、材料与能源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基础要素,并成为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 的又一新型社会的特征标志。信息是组织的宝贵资源财富,在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信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系统是人们把握事物整体性、相互联系性和演化发展性的思想和方法。系统是由相互 联系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目标、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信息系 统是一类复杂的系统 管理是对一定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履行责任的动 态创造性活动。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基础是组织,管理的核心是对组织 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是一种动态的创造性活动。信息系统为组织管理服务。 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信息内容,按照某种方法和规律,经加工处 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纽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 类管理活动。信息资源管理的要素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架构、信息资源管理组织、信息资 源管理环境、信息资源管理服务和信息资源管理技术。 主要知识点 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特性 信息的分类 系统的概念 系统的特性 系统的分类 系统方法 管理的概念 管理的职能 信怠资源管理概念■信息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信息 111信息的含义 信息( Information)一般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或情报,以及语言、文字、 图像等符号媒体所揭示的意义。信息与数据具有内在的联系。数据(Data)是记录在一定介 质上并可鉴别的符号,它可以是字母、数字、图形、图像、声音等。数据是无意义的符号, 信息则是符号所蕴涵的意义。例如,90是一个符号,单从形式上看,它是一个数据。若某 同学的英语成绩是90,这里的90有确定含义,对要了解这个同学成绩的人而言,90就是 信息。数据和信息还因其对解释者的意义而定。90对要了解这个同学成绩的人是信息,但 对与这个同学没有任何关系的陌生人没有任何意义,90又是一个数据。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也可以被看成为原料和成品的关系,数据是信息加工的原材料,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 信息的本质是物质的属性和特征,是事物运行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112信息的特征 1承载性 信息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意思,信息承载着意义。信息的意义是信息的价值,是对客观 的真实反映。不能真实反映客观的信息是虚假信息,虚假信息非但无利,反而有害 信息必须被载体所承载。信息需要借助文字、图像、声波、电波、光波等物质载体而 存在或表现。用来表述、传播或者承载、贮存信息的物质称为信息载体,例如,文字、电 波和磁盘都是信息载体,人的大脑是最复杂的信息载体。 2层次性 信息所反映的意义具有不同的抽象层次。既有丰富意义蕴涵的高抽象度信息,也有内 容简单的具体信息。世界发展趋势,国家宏观战略属于高抽象度信息,一台设备当日加工 量则属于一个简单的具体信息。企业管理具有战略层、策略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与其相 对应,描述企业的信息也应该具有战略层信息、策略层信息和执行层信息。这三层信息具 有不同的抽象度和意义蕴涵。 3传输性 信息的传输性也被称为传递性或传播性,其含义是信息源可以通过载体把信息传递给 接收者。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所以接收者获取的信息总是滞后于信息源。信息传输的载 体和传输手段决定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效。信息的传输手段与信息载体的性质和采取的 传输技术有关。古代信息传输技术很落后,边关的战况信息需要几个月才传到京城,现代 信息传输技术可以在数秒钟内把一个信息传遍全世界 4共享性 信息可以由一个信息源到达多个信息的接收者,被多个接收者所共享,并且可以因交 流使内容倍增。共享是信息的独特性。一个物体只能被一个享用者所占有,但信息可以被 多个接收者所享用,对信息不会有丝毫影响。信息的共享性使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和传输手 段加以扩展,获得广泛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的共享
5加工性 加工是指对信息的整理、变换、压缩、分解、综合、排序等处理。对信息的加工反映 了人们因对信息的内容、形式和时效等方面的需要对信息所做出的处理。人们总是通过 定的手段,把信息加工处理成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形式。 信息的加工手段决定着人们对信息再利用的水平。信息的加工手段由一个阶段信息技 术的总体水平所决定。古代信息技术水平很低,再用信息十分有限。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 加工能力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水平,信息成为十分丰富的社会资源,并成为现代社会的特征 和标志。 6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信息的作用和价值与信息产生、传输和提供的时间有关。信息的利用肯定 要滞后于信息的产生,但必须有一定的时限,超过了这个限度,信息就失去或消减了被利 用的价值。信息只有及时传递和有效利用,才能实现其价值。 113信息的分类 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信息进行分类。从主客观的关系角度,可以把信息分为客观信息和 主观信息。客观信息表现物质系统的特征,是事物运行的状态和方式,主观信息是客观信 息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客观信息是主观信息的认识对象和内容,主观信息是客观信息的能 动反映 从系统角度,可以把信息分为系统外部信息和系统内部信息。系统外部信息是指系统 的外界环境产生的信息,系统内部信息是指决定系统自身的组织和结构、调节系统各部分 状态和活动的信息。 从发展过程看,把信息可以分为非生物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三种类型。一切非 生物的运行状态和方式就是非生物信息,生物的运行状态和方式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是 人类社会运行状态和方式,社会信息又可以分为政治信息、经济信息、军事信息、科技信 息、文化信息和社会生活信息等 从信息的逻辑层次,可以把信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语法信息是客 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行状态的直观描述,表现为符号或语言,不涉及信息内容的解释和实 际效用。语义信息要揭示所描述事物内容的真实含义,确定其含义的表示方法。语用信息 不仅要反映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行状态,而且要揭示其对人类的价值和效用 从管理层次,可以把信息分为战略级信息,策略级信息和执行级信息。战略级信息是 企业长远发展和关乎企业全局的信息,如企业发展远景、企业规划、企业总体战略等。策 略级信息是关乎企业营运管理的信息,如企业的月生产计划、产品产量、产品质量和产品 成本信息等。执行级信息则是企业日常业务运行的信息,如原材料采购和入库信息,职工 考勤信息,产品日销售信息等 1.2系统 121系统的概念
事物的整体性、相互联系性和发展演化性是事物的本质特性,系统的思想就是关于事 物这些本质特性的观念。系统( Systen)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要素结合为具有特 定目标、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一般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系统的 目的可以通过一组更具体的目标来体现。为达到系统的目的,系统需要具有一定的功能, 这些功能把不同的系统区分开来。系统由多个要素所构成,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有机的联 系,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系统的结构,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系统存在于 定的环境之中,环境在支撑和制约着系统。系统也是人们根据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组成来整 体把握事物的方法 12.2系统的特性 1目的性 通常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系统的目的可以划分为一组目标。系统的目的决定着系统 的功能和系统的构成和结构。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是为了实现系统目标而设计,系统的目标 发生改变,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将随之改变 2相关性 系统的相关性是指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相关性 是系统整体性的前提。正因为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才形成了整 体系统。如果系统中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也就构不成整体系统,系统的 整体性也就无从体现 3整体性 系统为了实现其目标,由各个部分协调构成为有机整体,这就是系统的整体性。系统 整体性说明,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 协调存在于系统整体之中。任何一个要素不能离开整体去研究,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也 不能脱离整体的协调去考虑。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要素的机能、要素的相互联系要服从系统 整体的目的和功能,在整体功能的基础上展开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总 和形成了系统整体的有机行为。在一个系统整体中,即使每个要素并不都很完善,但它们 也可以协调、综合成为具有良好整体功能的系统:反之,即使每个要素都是完美的,但是 如果要素之间的联系得不到有机协调,系统的整体也不会具备良好的功能。 4层次性 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的一种共性结构模式,表现为把系统的结构可以从纵向划分成 为一种层次结构。系统层次性也反映了人们观察和把握系统的抽象程度。从宏观角度观察 个系统时,这个系统是由几个子系统构成的整体。如果我们从子系统的角度观察时,它 又是由几个更小的子系统所构成。例如,一个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他由呼吸系统,循环 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部分构成。而在分析消化系统时,它又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 成,而消化管又包括口、咽、食管、一直到肛门等部分构成。 5适应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处在确定的环境之中,与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支撑着系统的 存在及系统的运转,系统与环境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事物处在变化和运动之中,环境也 发生着变化。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
会引起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变化。系统要满足环境的要求,随着环境的变化,系统必须 跟着变化,以适应环境的改变,这就是系统的适应性。 123系统的分类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系统做出分类 1.从系统的复杂程度划分 在现实世界中,有简单的、中等的、复杂的和超复杂的系统。按照系统的复杂程度 可以把系统划分成为三类九等,见图1.1 图1.1按复杂性对系统的分类 2.从自然特性划分 按照自然特性可以把系统分为自然系统和构造性系统两类。自然系统是自然自有的, 没有经过人的改造和雕饰的系统,像自然界,太阳系,地球的生态系统等。而构造性系统 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由人所创造或雕饰的系统,构造性系统是为人类服务的。例如, 汽车、自行车、电话、电视都可以被看为构造性系统。国家、政府、学校、教堂也是构造 性系统。像BBM、H、微软等企业、超级市场、卡拉OK厅也都是构造性系统。 3.按抽象程度划分 按照人们认识系统的抽象程度,可以把系统划分成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和物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