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系统 概念系统并不是实际系统,而是人们认识和措述系统的一种观念模型。概念系统是人 们根据系统的目标和人们以往的知识,初步构造出来的一种观念型系统。概念系统能够表 述系统主要特征和大致轮廓,但对系统反映比较粗糙,很不完善,甚至缺乏必要的细节。 概念系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是系统在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反映。 例如,在我们头脑中的人、社会、国家等系统,一般只是一种宏观的、模糊的观念。 (2)逻辑系统 逻辑系统是在概念系统基础上,通过论证并从原理上证明是合理可行的系统。逻辑系 统考虑了系统的目标合理性、结构合理性、功能合理性和实现的合理性。逻辑系统是对概 念系统的逻辑深化 逻辑系统仍然不等同于实际系统。但在现有的技术、设备、资金和人力的条件下, 定能够实现系统所规定的要求,所以,逻辑系统是摆脱了具体实现细节的合理系统。在软 件工程中,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之后得出的软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模型就是逻辑系统 另外,经过论证之后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图纸和工程的有关说明也是逻辑系统。 (3)物理系统 物理系统是具体存在的系统,也叫客观系统。现实存在的所有系统都是物理系统 4.按系统与外界的关系划分 按照系统与外界的关系,可以把系统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两种类型。 (1)封闭系统 封闭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的系统。外界环境的变化将不会影响系 统内部的运行。例如,能够保证供电的温箱,外界温度的变化不会影响温箱内部温度的变 化,因为温箱本身具有对温度的调节功能。再如,飞机上的黑匣子,它会记录飞机失事的 完整过程,一般不会因外界环境而影响所记录的内容。 从理论上讲,实际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封闭系统。因为任何事物总是存在于确定的环境 之中,外界环境对系统内部总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从系统的目标要求上看,封闭 系统是那些外界环境不会对系统内部的运行产生不必要地影响,或者外界的干扰因素可以 忽略不计的系统。 (2)开放系统 开放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存在密切联系,形成不可分割关系的系统。环境的变化将会 影响系统,系统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现实中的社会系统、信息系统均属于开放系统。 124系统的方法 从认识论角度看,系统也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一种观点和方法。事物的 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本质特性,并在这些基础上表现 出显著的整体性。“系统”就是人们用来把握事物整体性和相互关系的观点和方法。采用系 统观点看待事物时,总是从事物整体性出发,把事物分解成为多个部分或要素,分析各个 部分在整体事物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结构。无论复杂还是简 单的事物都可以采用系统观点来认识。我们可以把宇宙看作一个系统,也可以把一个电子 6
或质子看作系统。因为,无论是电子还是质子我们总可以把它分解成为更小的组成单位。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系统是人们把握事物的一种观点和方法。 系统方法是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亦即把对象当作系统来认识和处 理的方法。系统方法的哲学依据是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在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 题时,必须以对立统一的思想为方法的核心。系统方法强调整体和部分的统一,分析方法 与综合方法的统一,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的统一,确定性描述与不确定性描述的统-,理 论方法与经验方法的统一,精确方法与近似方法的统一,科学埋性与艺术直觉的统一等。 1.3企业管理概论 131企业与组织 1.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根据市场反映的社会需要来组织和安排某种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的社会经济单 位。生产和提供的商品性质不同,企业的类型也不同:提供农副产品的被称为农业企业 提供工业性商品或劳务的称为工业企业;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的被称为交通或运输企业;提 供商业商品或服务的称为商业企业等。 企业的基本资源要素主要包括:①人力资源:企业中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或劳动技 能的劳动者,他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②物力资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 原材料和能源,以及反映一定技术水平的劳动工具和生产设施。其中,材料是构成产品的 物质基础,劳动资料是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必要前提。③资金资源:用货币表现的企业 长期和短期的资金,是能够取得其他资源的资源。④信息资源:企业运行和发展中所需要 的各种情报、数据、资料、图纸、指令、规章等,是企业的宝贵资源。⑤时间资源:时间 是一种特殊的企业资源,“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可以为企业赢得效率和利润。 2.现代企业的特征 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相比较,现代 企业的特点表现在 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社会化、自动化程度较高,自觉 将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于生产经营过程。 ②企业内部分工明确,协作细密,劳动效率最大化。 ③具有显著的经济性。企业需要通过商品生产、流通或相关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商品 或服务,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标。 ④企业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组织,为盈利而开展商品生产、 交换或服务的,盈利是企业的重要特征 ⑤企业在社会环境中生存,与环境构成紧密联系,企业必须通过调整自己的目标、 结构和生产服务类型来适应环境变化对企业提出的挑战
3.组织 组织是一种复杂的、追求自己目标的社会单元。作为社会单元,组织要想在社会中生 存和发展,必须完成两项基本任务 ①协调组织成员的活动和维持内部系统的运转; ②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国家、政党、政府、社团、企业、学校、银行、医院都是组织,企业是一种特殊的组 织,在本书中我们一般也把企业与组织视为同义语 132现代企业理论 企业理论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几个阶段,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企业 理论。在传统经济学中还没有清晰的企业概念,企业概念是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形成的。新 古典经济学把企业和消费者作为两个基本研究对象,并认为消费者的行为准则是在收入和 价格的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是在技术和市场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新古典 经济学中,确定了企业的“经济人”概念,认为企业具有经济理性,它们具备有用的信息 精于打算、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在市场中存在的、完全有效运 转的、为赚取利润而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一个完全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一个生产者,也 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 现代企业理论形成了多个流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1)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修正了新古典企业理论单纯强调企业的经济理性,而忽视了市场对企业 的作用,以及市场与企业的替代关系。认为企业与市场是执行相同职能,并可以相互替代 的资源配置的两种机制。企业的作用在市场中体现,并可以被市场所代替。企业存在的根 本原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企业的显著特征是对 市场机制的替代。 在交易成本理论中,企业被作为“契约人”,而不是单纯的“经济人”。“契约人”的 行为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限理性;二是机会主义。有限理性是指企业主观上 仍然追求理性,但企业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受着各种因素的制约,总是存在许多事先不能 由企业理性完全把握的偶发事件,这些事件都需要成本。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运 作过程中,存在为了获取利润采取不正当欺诈行为的倾向。正因为存在这种机会主义倾向, 就需要建立健全的交易保证机制,以保障交易不受机会主义行为的侵害 (2)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把关注点放到企业内部结构上,该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团队,团队拥有并使 用企业的各种资源,企业资源并不属于某一个个人,企业的产出并不是每种资源产出之和, 而与企业整体因素和各种资源的有效配合和调度有关。 团队生产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团队中的成员会因为存在偷懒行为、关系的 摩擦和扯皮而降低效率。这航需要企业健全并厉行监督机制,通过有效监督来约束企业各 成员的不良行为,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3)委托代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