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性、复杂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抗日战争不仅在东 方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伟大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利 斗争呼唤着科学理论的指导,惊天动地的抗日战争伟业一定会产生出凝结着民 族智慧的理论。 同样的道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也经 历了种种磨难,有成功甚至是巨大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甚至是严重挫折的! 伤。喜悦中我们又增加了新的经验,悲伤过后我们又增添了几分成熟。 是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引导和促使着中国共产党人更深入地思考中国革 命和建设问题。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而进行的理论概 括。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应该这样说,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就不 可能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经过实践的反复比较, 党和人民才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 思想。 2、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苹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 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 究,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强调 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在理论上描述了中 国革命的新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抗日 战争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 和党的建设思想,科学地闸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 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 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1 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性、复杂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抗日战争不仅在东 方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伟大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 斗争呼唤着科学理论的指导,惊天动地的抗日战争伟业一定会产生出凝结着民 族智慧的理论。 同样的道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也经 历了种种磨难,有成功甚至是巨大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甚至是严重挫折的悲 伤。喜悦中我们又增加了新的经验,悲伤过后我们又增添了几分成熟。 是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引导和促使着中国共产党人更深入地思考中国革 命和建设问题。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而进行的理论概 括。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应该这样说,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就不 可能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经过实践的反复比较, 党和人民才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 思想。 2、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 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 究,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强调 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在理论上描述了中 国革命的新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抗日 战争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 和党的建设思想,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 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 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道路”的任务,并且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 要组成部分。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 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毛泽东思 想在一些几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 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 况,弄清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领导力量和前途,制 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 革命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理论,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 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 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 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 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 泽东同志又领导全党和全因人民积极探索适合中国作家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思想和方针。主要包括:关于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正 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关系的思想:关于坚定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关于要造成严格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 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思想等等。这些正确思想对后 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2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道路”的任务,并且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 要组成部分。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 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毛泽东思 想在一些几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 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 况,弄清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领导力量和前途,制 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 革命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理论,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 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 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 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 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 泽东同志又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适合中国作家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思想和方针。主要包括:关于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正 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关系的思想;关于坚定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关于要造成严格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 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思想等等。这些正确思想对后 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毛泽东同志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 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 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解决了再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东方大国,如何开展人民革命战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如何巩固 国防等一系列重大方针问题。他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 宗旨,规定了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的原则,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 原则,提出和总结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他总结了中国长期革命 战争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提出了以人民军队为骨干 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他把游击战争提 到了战略的地位,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 游击性的运动战。他论述了要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正 确地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他为革命军队制定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战略 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把战略上的劣势转变为战役、战斗上的优势,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他在解放战争中 总结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这些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 的极为杰出的贡献。在建国以后,他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 力量(包括海军、空军以及其他技术兵种)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包括用于 自卫的核武器)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些重要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作 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对我们今天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毛泽东同志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 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 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 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他在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 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他指出: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下能够 最终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斗 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对敌人要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实行利用矛盾 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在反动统治地区,把合法斗争和非法 13
13 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毛泽东同志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 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 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解决了再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东方大国,如何开展人民革命战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如何巩固 国防等一系列重大方针问题。他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 宗旨,规定了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的原则,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 原则,提出和总结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他总结了中国长期革命 战争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提出了以人民军队为骨干, 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他把游击战争提 到了战略的地位,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 游击性的运动战。他论述了要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正 确地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他为革命军队制定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战略 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把战略上的劣势转变为战役、战斗上的优势,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他在解放战争中 总结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这些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 的极为杰出的贡献。在建国以后,他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 力量(包括海军、空军以及其他技术兵种)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包括用于 自卫的核武器)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些重要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作 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对我们今天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毛泽东同志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 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 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 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他在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 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他指出: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下能够 最终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斗 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对敌人要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实行利用矛盾、 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在反动统治地区,把合法斗争和非法
斗争结合起来,在组织上采取荫蔽精干的方针:对被打倒的反动阶级成员和反 动分子,只要他们不造反、不捣乱,都给以生活出路,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 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 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 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等等。这 些政策和策略实现凝聚了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我们在新时期应 当因际国内复杂环、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经 济、政治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提出过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例如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 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关于知识分 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通过学习马克思 列宁主义、学习社会和工作实践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等等。他指出“为 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对革命工作要极端负责,要艰苦奋斗和不怕牺牲。这些思想至今仍有重要 意义。 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 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广大 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毛泽东特别注重从思想上建设 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 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他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 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他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过的“残酷斗争 无情打击”的左倾错误,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强调在党 内斗争中要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他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 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建国前夕和建国以后,鉴于 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毛泽东同志多次提出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 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
14 斗争结合起来,在组织上采取荫蔽精干的方针;对被打倒的反动阶级成员和反 动分子,只要他们不造反、不捣乱,都给以生活出路,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 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 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 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等等。这 些政策和策略实现凝聚了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我们在新时期应 当国际国内复杂环、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经 济、政治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提出过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例如: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 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关于知识分 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通过学习马克思 列宁主义、学习社会和工作实践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等等。他指出“为 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对革命工作要极端负责,要艰苦奋斗和不怕牺牲。这些思想至今仍有重要 意义。 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 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广大 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毛泽东特别注重从思想上建设 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 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他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 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他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过的“残酷斗争、 无情打击”的左倾错误,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强调在党 内斗争中要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他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 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建国前夕和建国以后,鉴于 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毛泽东同志多次提出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 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
义。这些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为中国共产党的建 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家战略和外交工作的 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包含 着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论述和丰 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 场、观点和方法。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 理,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找出适合中国情 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 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它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 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 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集中群众智慧,把群众的力量 组织起来,战胜种种困难,创造种种奇迹,它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 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 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 交流,学习国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它是党的根本政治原则。习近平 强调指出:“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 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 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这些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不仅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中,而且表现在中国共 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它是党和人民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5
15 义。这些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为中国共产党的建 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家战略和外交工作的 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包含 着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论述和丰 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 场、观点和方法。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 理,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找出适合中国情 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 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它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 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集中群众智慧,把群众的力量 组织起来,战胜种种困难,创造种种奇迹,它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 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 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 交流,学习国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它是党的根本政治原则。习近平 强调指出:“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 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 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这些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不仅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中,而且表现在中国共 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它是党和人民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