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7.2.1原电池和电极 1.原电池的构造 Cu-Zn原电池、Zn-H,原电池装置 Voltaic Cells I: Voltaic Cells ll: The Copper-Zinc Cell The Zinc-Hydrogen Cell
7.2.1 原电池和电极 1. 原电池的构造 Cu-Zn原电池、Zn-H2原电池装置 7.2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7.2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7.2.1原电池和电极 2.电极及电极反应 电极 金属导体:如Cu、Zn 惰性导体:如Pt、石墨棒 电极反应: 负极 (电子流出:Zn-2e→Zn2+氧化半反应 正极 (电子流入):Cu++2e→Cu还原半反应 电池反应:Zn+Cu2+→Zn2++Cu 氧化还原电对表示: 氧化型+ne>还原型 简单表示:氧化型/还原型 如:Zn2+/Zn Cu2+/Cu
正极 (电子流入):Cu 2e Cu 负极 (电子流出):Zn 2e Zn 2 2 + → − → + − − + 氧化半反应 还原半反应 氧化型 + ne − → 还原型 金属导体:如 Cu、Zn 惰性导体:如 Pt、石墨棒 2.电极及电极反应 Zn /Zn Cu /Cu 2+ 2+ Zn Cu Zn Cu 2 2 + → + + + 氧化还原电对表示: 简单表示: 氧化型/还原型 电极 电极反应: 如: 电池反应: 7.2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7.2.1 原电池和电极
7.2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7.2.1原电池和电极 3.原电池符号 (-)Zn Zn2(1.0mol.dm)Cu2(1.0mol-dm)Cu (+ 书写原电池符号的规则: (1)负极“.”在左边,正极“+”在右边,盐桥用“”表示 (2)半电池中两相界面用“」”分开,同相不同物种用“,”分开,溶 液、气体要注明c,P (3)如无导电电极,需要加入惰性电极,一般用Pt (4)纯液体、固体和气体写在惰性电极一边用“,”分开
( ) Zn Zn (1.0mol dm ) Cu (1.0mol dm ) Cu ( ) 2 3 2 3 − + + − + − 书写原电池符号的规则: ⑴ 负极“-”在左边,正极“+”在右边,盐桥用“‖”表示 ⑵ 半电池中两相界面用“| ”分开,同相不同物种用“,”分开,溶 液、气体要注明ci,pi ⑶ 如无导电电极,需要加入惰性电极,一般用Pt ⑷ 纯液体、固体和气体写在惰性电极一边用“,”分开 3. 原电池符号 7.2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7.2.1 原电池和电极
7.2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7.2.1原电池和电极 3.原电池符号 例: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并以原电池符号表示 2Fe2*(1.0mol-dm-)+Cl,(10OkPa) →2Fe3+(0.1 mol.dm)+2C12.0mol.dm) 解:正极C1,+2e→2C1 负极Fe2+-e→Fe3+ (-)PtFe(1.0mol-dm).Fe0.1mol-dm) CI-(2.0mol-dm-)Cl(100kPa)Pt(+)
例: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并以原电池符号表示 ( ) ( ) ( ) ( ) 3 3 3 2 2 3 2Fe 0.1mol dm 2Cl 2.0mol dm 2Fe 1.0mol dm Cl 100kPa + − − − + − ⎯→ + + ( ) ( ) ‖ Cl (2.0mol dm ) Cl (100kPa) , Pt ( ) ( ) Pt Fe 1.0mol dm , Fe 0.1mol dm 2 3 2 3 3 3 + − − − + − + − − − + − → + + → − 2 3 解: 正 极 Cl2 2e 2Cl 负 极 Fe e Fe 7.2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3. 原电池符号 7.2.1 原电池和电极
7.2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7.2.2电极电势及原电池的电动势 1.电极电势的产生 金属晶体 正离子和自由电子 Ms)→M"+(aq)+ne M活泼 M不活泼 十十 金属晶体 溶解>沉积 沉积>溶解 电极电势: E/ 标准电极电势:E M+M)
( ) ( ) + − M s → M aq + ne n M活泼 M不活泼 溶解 >沉积 (M /M) 电极电势: E n+ - - - - + + + + + + + + - - - - 7.2.2 电极电势及原电池的电动势 1. 电极电势的产生 金属晶体 正离子和自由电子 + + + + - - - - 沉积 >溶解 +-+- -+-+ +-+- -+-+ +-+- -+-+ - - - - + + + + 金属晶体 n θ (M /M) 标准电极电势: E + 7.2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