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大问题 5 百年后,萧伯讷重新提起这问题时说,如果结婚是女 子所愿欲的,男子却是勉强忍受的。他的《邓·璜》①on Juan)0说:“我对女人们倾诉的话,虽然受人一致指责,但 却造成了我的妇孺皆知的声名。只是她们永远回答说,如果 我进行恋爱的方式是体面的,她们可以接受。我推敲为何要 有这种限制,结果我懂得:如果她有财产,我应当接受,如 果她没有,应当把我的贡献给她,也应当欢喜她交往的人及 其谈吐,直到我老死,而且对于一切别的女人都不得正眼觑 视。我始终爽直地回答,说我一些也不希望如此,如果女人 的智慧并不和我的相等或不比我的更高,那么她的谈吐会使 我厌烦,她交往的人或竟令我不堪忍受,我亦不能预先担保 我一星期后的情操,更不必说终生了,我的提议和这些问题 毫无关系,只凭着我趋向女性的天然冲动而己。” 由此可见反对结婚的人底中心论据,是因为此种制度之 目的,在于把本性易于消灭的情绪加以固定。固然,肉体的 爱是和饥渴同样的天然本能,但爱之恒久性并非本能啊。如 果,对于某一般人,肉欲必需要变化,那么,为何要有约束 终生的誓言呢②? 也有些人说结婚足以减少男子的勇气与道德的力量。吉 伯林∝ K iping)在《凯芝巴族的历史》中叙述凯芝巴大尉,因 为做了好丈夫而变成坏军官。拿破仑曾言:“多少男子的犯罪, 只为他们对于女人示弱之故!”白里安坚谓政治家永远不应当 ①萧氏名作之一
一 百 年 后 , 萧 伯 讷 重 新 提 起 这 问 题 时 说 , 如 果 结 婚 是 女 子 所 愿 欲 的 , 男 子 却 是 勉 强 忍 受 的 。 他 的 《 邓 · 璜 》 ( D o n J u a n ) ① 说 : “ 我 对 女 人 们 倾 诉 的 话 , 虽 然 受 人 一 致 指 责 , 但 却 造 成 了 我 的 妇 孺 皆 知 的 声 名 。 只 是 她 们 永 远 回 答 说 , 如 果 我 进 行 恋 爱 的 方 式 是 体 面 的 , 她 们 可 以 接 受 。 我 推 敲 为 何 要 有 这 种 限 制 , 结 果 我 懂 得 : 如 果 她 有 财 产 , 我 应 当 接 受 , 如 果 她 没 有 , 应 当 把 我 的 贡 献 给 她 , 也 应 当 欢 喜 她 交 往 的 人 及 其 谈 吐 , 直 到 我 老 死 , 而 且 对 于 一 切 别 的 女 人 都 不 得 正 眼 觑 视 。 我 始 终 爽 直 地 回 答 , 说 我 一 些 也 不 希 望 如 此 , 如 果 女 人 的 智 慧 并 不 和 我 的 相 等 或 不 比 我 的 更 高 , 那 么 她 的 谈 吐 会 使 我 厌 烦 , 她 交 往 的 人 或 竟 令 我 不 堪 忍 受 , 我 亦 不 能 预 先 担 保 我 一 星 期 后 的 情 操 , 更 不 必 说 终 生 了 , 我 的 提 议 和 这 些 问 题 毫 无 关 系 , 只 凭 着 我 趋 向 女 性 的 天 然 冲 动 而 已 。 ” 由 此 可 见 反 对 结 婚 的 人 底 中 心 论 据 , 是 因 为 此 种 制 度 之 目 的 , 在 于 把 本 性 易 于 消 灭 的 情 绪 加 以 固 定 。 固 然 , 肉 体 的 爱 是 和 饥 渴 同 样 的 天 然 本 能 , 但 爱 之 恒 久 性 并 非 本 能 啊 。 如 果 , 对 于 某 一 般 人 , 肉 欲 必 需 要 变 化 , 那 么 , 为 何 要 有 约 束 终 生 的 誓 言 呢 ② ? 也 有 些 人 说 结 婚 足 以 减 少 男 子 的 勇 气 与 道 德 的 力 量 。 吉 伯 林 ( K i p l i n g ) 在 《 凯 芝 巴 族 的 历 史 》 中 叙 述 凯 芝 巴 大 尉 , 因 为 做 了 好 丈 夫 而 变 成 坏 军 官 。 拿 破 仑 曾 言 : “ 多 少 男 子 的 犯 罪 , 只 为 他 们 对 于 女 人 示 弱 之 故 ! ” 白 里 安 坚 谓 政 治 家 永 远 不 应 当 人 生 五 大 问 题 5 ① ② 指 婚 姻 而 言 。 萧 氏 名 作 之 一
人生五大问题 结婚:“看事实罢,”他说,“如何我能在艰难的历程中,长久 保持我清明的意志?因为晚上,在奋斗了一天之后,我能忘 记;因为在我身旁没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嫉妒的妻子,老是和 我提起我的同僚们底成功,或告诉我人家说我的坏话……这 是孤独者的力量。”婚姻把社会的痫狂加厚了一重障蔽,使男 子变得更懦怯。 即是教会,虽然一方面赞成结婚比蓄妾好,不亦确言独 身之伟大而限令它的传教士们遵守么?伦理家们不是屡言再 没有比一个哲学家结婚更可笑的事么?即令他能摆脱情欲,可 不能摆脱他的配偶。人家更谓,即令一对配偶间女子占有较 高的灵智价值,上面那种推理亦还是对的,反对结婚的人说: “一对夫妇总依着两人中较为庸碌的一人底水准而生活的。” 这是对于婚姻的攻击,而且并非无力的;但事实上,数 千年来,经过了多少政治的宗教的经济的骚乱剧变,婚姻依 旧存在,它演化了,可没有消灭。我们且试了解它所以能久 存的缘故。 生存本能,使一切人类利用他人来保障自己的舒适与安 全,故要驯服这天然的自私性格,必得要一种和它相等而相 反的力量。在部落或氏族相聚而成的简单社会中,集团生活 的色彩还很强烈,游牧飘泊的本能,便是上述的那种力量。但 疆土愈广,国家愈安全,个人的自私性即愈发展。在如此悠 ①以下所述,可参看孔德( uguste Comte)著: Politique Posi tive(卷 卷三); Theorie positive de la famille—原注
结 婚 : “ 看 事 实 罢 , ” 他 说 , “ 如 何 我 能 在 艰 难 的 历 程 中 , 长 久 保 持 我 清 明 的 意 志 ? 因 为 晚 上 , 在 奋 斗 了 一 天 之 后 , 我 能 忘 记 ; 因 为 在 我 身 旁 没 有 一 个 野 心 勃 勃 的 嫉 妒 的 妻 子 , 老 是 和 我 提 起 我 的 同 僚 们 底 成 功 , 或 告 诉 我 人 家 说 我 的 坏 话 … … 这 是 孤 独 者 的 力 量 。 ” 婚 姻 把 社 会 的 痫 狂 加 厚 了 一 重 障 蔽 , 使 男 子 变 得 更 懦 怯 。 即 是 教 会 , 虽 然 一 方 面 赞 成 结 婚 比 蓄 妾 好 , 不 亦 确 言 独 身 之 伟 大 而 限 令 它 的 传 教 士 们 遵 守 么 ? 伦 理 家 们 不 是 屡 言 再 没 有 比 一 个 哲 学 家 结 婚 更 可 笑 的 事 么 ? 即 令 他 能 摆 脱 情 欲 , 可 不 能 摆 脱 他 的 配 偶 。 人 家 更 谓 , 即 令 一 对 配 偶 间 女 子 占 有 较 高 的 灵 智 价 值 , 上 面 那 种 推 理 亦 还 是 对 的 , 反 对 结 婚 的 人 说 : “ 一 对 夫 妇 总 依 着 两 人 中 较 为 庸 碌 的 一 人 底 水 准 而 生 活 的 。 ” 这 是 对 于 婚 姻 的 攻 击 , 而 且 并 非 无 力 的 ; 但 事 实 上 , 数 千 年 来 , 经 过 了 多 少 政 治 的 宗 教 的 经 济 的 骚 乱 剧 变 , 婚 姻 依 旧 存 在 , 它 演 化 了 , 可 没 有 消 灭 。 我 们 且 试 了 解 它 所 以 能 久 存 的 缘 故 ① 。 生 存 本 能 , 使 一 切 人 类 利 用 他 人 来 保 障 自 己 的 舒 适 与 安 全 , 故 要 驯 服 这 天 然 的 自 私 性 格 , 必 得 要 一 种 和 它 相 等 而 相 反 的 力 量 。 在 部 落 或 氏 族 相 聚 而 成 的 简 单 社 会 中 , 集 团 生 活 的 色 彩 还 很 强 烈 , 游 牧 飘 泊 的 本 能 , 便 是 上 述 的 那 种 力 量 。 但 疆 土 愈 广 , 国 家 愈 安 全 , 个 人 的 自 私 性 即 愈 发 展 。 在 如 此 悠 6 人 生 五 大 问 题 ① 以 下 所 述 , 可 参 看 孔 德 ( A u g u s t e C o m t e ) ) 著 : P o l i t i q u e P o s i - t i v e ( 卷 二 卷 三 ) ; T h é o r i e P o s i t i v e d e l a F a m i l e 。 — — 原 注
人生五大问题 久的历史中,人类之能建造如此广大如此复杂的社会,只靠 了和生存本能同等强烈的两种本能,即性的本能与母性的本 能。必须一个社会是由小集团组成的,利他主义方易见诸实 现,因为在此,利他主义是在欲愿或母性的机会上流露出来 的。“爱的主要优点,在于能把个人宇宙化。”0 但在那么容易更换对象的性本能上面,如何能建立一种 持久的社会细胞呢?爱,令我们在几天内容受和一个使我们 欢喜的男人或女子共同生活,但这共同生活,不将随着它所 由产生的愿欲同时消灭么?可是解决方案的新原素便在于此。 婚姻是系着于一种本能的制度。”人类的游牧生活,在固定 的夫妇生活之前,已具有神妙的直觉,迫使人类在为了愿欲② 之故而容易发誓的时候发了誓,而且受此誓言的拘束。我们 亦知道在文明之初,所谓婚姻并非我们今日的婚姻,那时有 母权中心社会,多妻制及一妻多夫制社会等。但时间的推移, 永远使这些原始的形式,倾向于担保其持久性的契约,倾向 于保护女子之受别的男人欺凌;保幼、养老,终于形成这参 差的社会组织,而这组织的第一个细胞即是夫妇。 萧伯讷的邓·璜说:“社会组织与我何干?我所经意的只 是我自身的幸福盖于我个人人生之价值,即在永远有‘传奇 式的未来’之可能性;这是欲愿和快乐的不息的更新;故毫 无束缚可言。”那么,自由的变换是否为幸福必不可少的条件? 凡是享有此种生活的人,比他人更幸福更自由么?“造成迦撒 ①见D.H. Lawrence: Fantaisie de l inconscient—原注 ②本文所言愿欲大抵皆指性本能
久 的 历 史 中 , 人 类 之 能 建 造 如 此 广 大 如 此 复 杂 的 社 会 , 只 靠 了 和 生 存 本 能 同 等 强 烈 的 两 种 本 能 , 即 性 的 本 能 与 母 性 的 本 能 。 必 须 一 个 社 会 是 由 小 集 团 组 成 的 , 利 他 主 义 方 易 见 诸 实 现 , 因 为 在 此 , 利 他 主 义 是 在 欲 愿 或 母 性 的 机 会 上 流 露 出 来 的 。 “ 爱 的 主 要 优 点 , 在 于 能 把 个 人 宇 宙 化 。 ” ① 但 在 那 么 容 易 更 换 对 象 的 性 本 能 上 面 , 如 何 能 建 立 一 种 持 久 的 社 会 细 胞 呢 ? 爱 , 令 我 们 在 几 天 内 容 受 和 一 个 使 我 们 欢 喜 的 男 人 或 女 子 共 同 生 活 , 但 这 共 同 生 活 , 不 将 随 着 它 所 由 产 生 的 愿 欲 同 时 消 灭 么 ? 可 是 解 决 方 案 的 新 原 素 便 在 于 此 。 “ 婚 姻 是 系 着 于 一 种 本 能 的 制 度 。 ” 人 类 的 游 牧 生 活 , 在 固 定 的 夫 妇 生 活 之 前 , 已 具 有 神 妙 的 直 觉 , 迫 使 人 类 在 为 了 愿 欲 ② 之 故 而 容 易 发 誓 的 时 候 发 了 誓 , 而 且 受 此 誓 言 的 拘 束 。 我 们 亦 知 道 在 文 明 之 初 , 所 谓 婚 姻 并 非 我 们 今 日 的 婚 姻 , 那 时 有 母 权 中 心 社 会 , 多 妻 制 及 一 妻 多 夫 制 社 会 等 。 但 时 间 的 推 移 , 永 远 使 这 些 原 始 的 形 式 , 倾 向 于 担 保 其 持 久 性 的 契 约 , 倾 向 于 保 护 女 子 之 受 别 的 男 人 欺 凌 ; 保 幼 、 养 老 , 终 于 形 成 这 参 差 的 社 会 组 织 , 而 这 组 织 的 第 一 个 细 胞 即 是 夫 妇 。 萧 伯 讷 的 邓 · 璜 说 : “ 社 会 组 织 与 我 何 干 ? 我 所 经 意 的 只 是 我 自 身 的 幸 福 盖 于 我 个 人 人 生 之 价 值 , 即 在 永 远 有 ‘ 传 奇 式 的 未 来 ’ 之 可 能 性 ; 这 是 欲 愿 和 快 乐 的 不 息 的 更 新 ; 故 毫 无 束 缚 可 言 。 ” 那 么 , 自 由 的 变 换 是 否 为 幸 福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件 ? 凡 是 享 有 此 种 生 活 的 人 , 比 他 人 更 幸 福 更 自 由 么 ? “ 造 成 迦 撒 人 生 五 大 问 题 7 ① ② 本 文 所 言 愿 欲 大 抵 皆 指 性 本 能 。 见 D . H . L a w r e n c e : F a n t a i s i e d e l AI n c o n s c i e n t 。 — — 原 注
人生五大问题 诺伐 hAsanov a1725-1798)①与拜仑的,并非本能。而是 种恼怒了的想象,故意去刺激本能。如果邓·璜之辈只依 着愿欲行事,他们亦不会有多少结合的了。”2 邓·璜并非一个不知廉耻的人,而是失望的感伤主义者。 邓·璜自幼受着诗人画家音乐家的教养,故他心目中的女子 亦是艺术家们所感应他的那一种,他在世界上访寻他们所描 写的女人,轻盈美妙的身体,晶莹纯洁的皮肤,温柔绮丽,任 何举止都是魅人的,任何言辞都是可爱的,任何思想都是细 腻入微的。”换一种说法,则假若邓·璜(或说是太爱女人的 男子)对于女子不忠实③,那也并非他不希望忠实,而是因为 他在此间找不到一个和他心目中的女子相等的女子之故。拜 仑亦在世界上寻访一个理想的典型:温柔的女人,有羚羊般 的眼睛,又解人又羞怯,天真的,贤淑的,肉感的而又贞洁 的;是他说“聪明到能够钦佩我,但不致聪明到希望自己受 人钦佩”的女子。当一个女人使他欢喜时,他诚心想她将成 为他的爱人,成为小说中的女主人、女神。等他认识较深时, 他发见她和其他的人类一样,受着兽性的支配,她的性情亦 随着健康而转移,她也饮食(他最憎厌看一个女人饮食),她 的羚羊般的眼睛,有时会因了嫉妒而变得十分犷野,于是如 邓·璜一般,拜仑逃避了 但逃避并不曾把问题解决。使婚姻变得难于忍受的许多 ①以放浪形骸著名 UE D. H. Lawrence: Femmes A moureusesa ③即男子对于女子不贞
诺 伐 ( C a s a n o v a 1 7 2 5 — 1 7 9 8 ) ① 与 拜 仑 的 , 并 非 本 能 。 而 是 一 种 恼 怒 了 的 想 象 , 故 意 去 刺 激 本 能 。 如 果 邓 · 璜 之 辈 只 依 着 愿 欲 行 事 , 他 们 亦 不 会 有 多 少 结 合 的 了 。 ” ② 邓 · 璜 并 非 一 个 不 知 廉 耻 的 人 , 而 是 失 望 的 感 伤 主 义 者 。 “ 邓 · 璜 自 幼 受 着 诗 人 画 家 音 乐 家 的 教 养 , 故 他 心 目 中 的 女 子 亦 是 艺 术 家 们 所 感 应 他 的 那 一 种 , 他 在 世 界 上 访 寻 他 们 所 描 写 的 女 人 , 轻 盈 美 妙 的 身 体 , 晶 莹 纯 洁 的 皮 肤 , 温 柔 绮 丽 , 任 何 举 止 都 是 魅 人 的 , 任 何 言 辞 都 是 可 爱 的 , 任 何 思 想 都 是 细 腻 入 微 的 。 ” 换 一 种 说 法 , 则 假 若 邓 · 璜 ( 或 说 是 太 爱 女 人 的 男 子 ) 对 于 女 子 不 忠 实 ③ , 那 也 并 非 他 不 希 望 忠 实 , 而 是 因 为 他 在 此 间 找 不 到 一 个 和 他 心 目 中 的 女 子 相 等 的 女 子 之 故 。 拜 仑 亦 在 世 界 上 寻 访 一 个 理 想 的 典 型 : 温 柔 的 女 人 , 有 羚 羊 般 的 眼 睛 , 又 解 人 又 羞 怯 , 天 真 的 , 贤 淑 的 , 肉 感 的 而 又 贞 洁 的 ; 是 他 说 “ 聪 明 到 能 够 钦 佩 我 , 但 不 致 聪 明 到 希 望 自 己 受 人 钦 佩 ” 的 女 子 。 当 一 个 女 人 使 他 欢 喜 时 , 他 诚 心 想 她 将 成 为 他 的 爱 人 , 成 为 小 说 中 的 女 主 人 、 女 神 。 等 他 认 识 较 深 时 , 他 发 见 她 和 其 他 的 人 类 一 样 , 受 着 兽 性 的 支 配 , 她 的 性 情 亦 随 着 健 康 而 转 移 , 她 也 饮 食 ( 他 最 憎 厌 看 一 个 女 人 饮 食 ) , 她 的 羚 羊 般 的 眼 睛 , 有 时 会 因 了 嫉 妒 而 变 得 十 分 犷 野 , 于 是 如 邓 · 璜 一 般 , 拜 仑 逃 避 了 。 但 逃 避 并 不 曾 把 问 题 解 决 。 使 婚 姻 变 得 难 于 忍 受 的 许 多 8 人 生 五 大 问 题 ① ② ③ 即 男 子 对 于 女 子 不 贞 。 见 D . H . L a w r e n c e : F e m m e s A m o u r e u s e s 。 — — 原 注 以 放 浪 形 骸 著 名
人生五大问题 难题(争执、嫉妒、趣味的歧异),在每个结合中老是存在 自由的婚姻并不自由。你们记得李兹as-zt)①和亚果夫人 Mmed’ A gout)的故事么?你们也可重读一次《安娜小 史》②中,安娜偕龙斯基私逃的记述。龙斯基觉得比在蜜月中 的丈夫更受束缚,因为他的情人怕要失去他③。多少的言语行 动举止,在一对结了婚的夫妇中间是毫无关系的,在此却使 他们骚乱不堪。因为这对配偶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两个 人都想着这可怕的念头:“是不是完了?”龙斯基或拜仑,唯 有极端忍心方得解脱。他应当逃走。但邓·璜并非忍心的人。 他为逃避他的情人而不使她伤心起见,不得不勉强去出征土 耳其。拜仑因为感受婚姻的痛苦,甚至希望恢复他的结合,与 社会讲和。当然,且尤其在一个不能离婚的国家中,一个男 人和一个女子很可能因了种种原因不得不和社会断绝关系, 他们没有因此而不感痛苦的。 往往因了这个缘故,邓·璜(他的情人亦如此)发见还 是在婚姻中男子和女子有最好的机会,可以达到相当完满的 结合。在一切爱的结合之初,愿欲使男女更能互相赏识,互 相了解。但若没有任何制度去支撑这种结合,在第一次失和 时便有解散的危险。“婚姻是历时愈久缔结愈久的唯一的结 合”④。一个结了婚的男子(指幸福的婚姻而言),因为对于 ①十九世纪大音乐家。 ②托尔斯泰名著 ③即她怕他不爱她。 仑语。—原注
难 题 ( 争 执 、 嫉 妒 、 趣 味 的 歧 异 ) , 在 每 个 结 合 中 老 是 存 在 。 自 由 的 婚 姻 并 不 自 由 。 你 们 记 得 李 兹 ( L i s - z t ) ① 和 亚 果 夫 人 ( M m e d ’ A g o u l t ) 的 故 事 么 ? 你 们 也 可 重 读 一 次 《 安 娜 小 史 》 ② 中 , 安 娜 偕 龙 斯 基 私 逃 的 记 述 。 龙 斯 基 觉 得 比 在 蜜 月 中 的 丈 夫 更 受 束 缚 , 因 为 他 的 情 人 怕 要 失 去 他 ③ 。 多 少 的 言 语 行 动 举 止 , 在 一 对 结 了 婚 的 夫 妇 中 间 是 毫 无 关 系 的 , 在 此 却 使 他 们 骚 乱 不 堪 。 因 为 这 对 配 偶 之 间 没 有 任 何 联 系 , 因 为 两 个 人 都 想 着 这 可 怕 的 念 头 : “ 是 不 是 完 了 ? ” 龙 斯 基 或 拜 仑 , 唯 有 极 端 忍 心 方 得 解 脱 。 他 应 当 逃 走 。 但 邓 · 璜 并 非 忍 心 的 人 。 他 为 逃 避 他 的 情 人 而 不 使 她 伤 心 起 见 , 不 得 不 勉 强 去 出 征 土 耳 其 。 拜 仑 因 为 感 受 婚 姻 的 痛 苦 , 甚 至 希 望 恢 复 他 的 结 合 , 与 社 会 讲 和 。 当 然 , 且 尤 其 在 一 个 不 能 离 婚 的 国 家 中 , 一 个 男 人 和 一 个 女 子 很 可 能 因 了 种 种 原 因 不 得 不 和 社 会 断 绝 关 系 , 他 们 没 有 因 此 而 不 感 痛 苦 的 。 往 往 因 了 这 个 缘 故 , 邓 · 璜 ( 他 的 情 人 亦 如 此 ) 发 见 还 是 在 婚 姻 中 男 子 和 女 子 有 最 好 的 机 会 , 可 以 达 到 相 当 完 满 的 结 合 。 在 一 切 爱 的 结 合 之 初 , 愿 欲 使 男 女 更 能 互 相 赏 识 , 互 相 了 解 。 但 若 没 有 任 何 制 度 去 支 撑 这 种 结 合 , 在 第 一 次 失 和 时 便 有 解 散 的 危 险 。 “ 婚 姻 是 历 时 愈 久 缔 结 愈 久 的 唯 一 的 结 合 ” ④ 。 一 个 结 了 婚 的 男 子 ( 指 幸 福 的 婚 姻 而 言 ) , 因 为 对 于 一 人 生 五 大 问 题 9 ① ② ③ ④ 阿 仑 语 。 — — 原 注 即 她 怕 他 不 爱 她 。 托 尔 斯 泰 名 著 。 十 九 世 纪 大 音 乐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