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梓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贪婪/褴褛 椽笔/舛误 断碑残碣/嗟来之食 B.俳句/迫击炮 芫荽/骨髓 贻人口实/颐指气使 C.栈道/湛蓝 针灸/韭菜 厝火积薪/措手不及 D.侵略/亲家 甲壳/咳嗽 疮痍满目/怆然泪下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的君子在处理周围人的关系时总会避免产生任何龃龉与冲突。他的心总是关注着所 有人,然后便宜行事:对于腼腆的,他便温柔些;对于有隔膜的,他便和气些;对于荒唐的, 他便宽容些。他在交谈时既不突出自己,也不作壁上观。当他施惠于他人时,他能做到党同 罚异,除非万不得已,他绝不靠反唇相讥来维护自己。 A.便宜行事B.作壁上观 C.党同罚异D.反唇相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深圳唯冠的代表李肃表示,香港法院的禁令前提是苹果公司承认商标归深圳唯冠,是 双方转让商标谈判纠纷是否存在的关键 B.武江公安分局西河派出所组织民警对红星小学周边的小商店进行了突击清查,收缴了 6支高仿真度玩具枪,并对店主进行了教育。 C.2012年3月7日,恒大队在客场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韩国联赛冠军。我们可以从这次 比赛后对李章洙的采访中反映两个问题:一是球队的竞技状态很重要,二是只要拥有必胜 的信念,以弱也能胜强 D.在欧美一些国家,孩子们在教官的指挥下,顶着漫天冰雪进行裸跑,这种“鹰爸”的 教育方式在国外并不鲜见,我们的近邻日本甚至将训练的残酷当作学校一种常态教育。 4,将①一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惟有两者和谐统一的人,才算得上 又富又强的人。 ①能否在精神上坚定地保持同步富裕 ②评价一个人是否真正富有 ③主要还得看他在物质富裕的同时 ④决不能单凭他拥有金钱的多少 A.②④①③B.①④②③C.②③①④ D.②④③①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乐毅者其先祖日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 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曾宪梓中学 2011-2012 学年高二 5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项是( ) A.贪婪./ 褴.褛 椽.笔/舛.误 断碑残碣./嗟.来之食 B.俳.句/迫.击炮 芫荽./骨髓. 贻.人口实/颐.指气使 C.栈.道/湛.蓝 针灸./韭.菜 厝.火积薪/措.手不及 D.侵.略/亲.家 甲壳./咳.嗽 疮.痍满目/怆.然泪下 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的君子在处理周围人的关系时总会避免产生任何龃龉与冲突。他的心总是关注着所 有人,然后便宜行事:对于腼腆的,他便温柔些;对于有隔膜的,他便和气些;对于荒唐的, 他便宽容些。他在交谈时既不突出自己,也不作壁上观。当他施惠于他人时,他能做到党同 罚异,除非万不得已,他绝不靠反唇相讥来维护自己。 A.便宜行事 B.作壁上观 C.党同罚异 D.反唇相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A.深圳唯冠的代表李肃表示,香港法院的禁令前提是苹果公司承认商标归深圳唯冠,是 双方转让商标谈判纠纷是否存在的关键。 B.武江公安分局西河派出所组织民警对红星小学周边的小商店进行了突击清查,收缴了 6 支高仿真度玩具枪,并对店主进行了教育。 C.2012 年 3 月 7 日,恒大队在客场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韩国联赛冠军。我们可以从这次 比赛后对李章洙的采访中反映两个问题:一是球队的竞技状态很重要,二是只要拥有必胜 的信念,以弱也能胜强。 D.在欧美一些国家,孩子们在教官的指挥下,顶着漫天冰雪进行裸跑,这种“鹰爸”的 教育方式在国外并不鲜见,我们的近邻日本甚至将训练的残酷当作学校一种常态教育。 4.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惟有两者和谐统一的人,才算得上 又富又强的人。 ①能否在精神上坚定地保持同步富裕 ②评价一个人是否真正富有 ③主要还得看他在物质富裕的同时 ④决不能单凭他拥有金钱的多少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③①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 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 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 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 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 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 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日:“齐,霸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 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 啖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 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 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 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影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 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 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亲七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 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日 “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 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 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 (《史记·乐毅列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 报:报复 B.乃去赵适魏 适:到……去 C.于是屈身下士 下:降职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 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 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 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 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 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 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 啖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 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 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 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 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 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 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 “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 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 乐毅知燕 惠王 之不善 代之, 畏诛, 遂西 降赵。 赵封乐 毅于观 津, 号曰望 诸君。 (《史记·乐毅列传》)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 报:报复 B.乃去赵适.魏 适:到……去 C.于是屈身下.士 下:降职
D.皆为郡县以属燕 属:归属,从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 西摧三晋于观津 B.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 使乐毅为上将军 C.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 先礼郭隗以招贤者 D.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 齐之田单闻之 7.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明乐毅有军事谋略和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赵人举之 ②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 ③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 ④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 ⑤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 ⑥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 A.①③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国多方争战,国力大增。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高自 大,百姓不能忍受。 B.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建议采取合纵政策: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派他 攻打齐国。 C.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故意不让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臣 服投降 D.燕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借此事施行反问计,结果惠王 剥夺了乐毅的军权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 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 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 ②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D.皆为郡县以属.燕 属:归属,从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 西摧三晋于.观津 B.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 使乐毅为.上将军 C.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 先礼郭隗以.招贤者 D.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 齐之.田单闻之 7.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明乐毅有军事谋略和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赵人举之 ②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 ③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 ④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 ⑤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 ⑥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 ②④⑤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国多方争战,国力大增。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高自 大,百姓不能忍受。 B.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建议采取合纵政策;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派他 攻打齐国。 C.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故意不让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臣 服投降。 D.燕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借此事施行反问计,结果惠王 剥夺了乐毅的军权。 9. 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 分) 乐 毅 者 其 先 祖 曰 乐 羊 乐 羊 为 魏 文 侯 将 伐 取 中 山 魏 文 侯 封 乐 羊 以 灵 寿 乐 羊 死 葬 于 灵 寿 其 后 子 孙 因 家 焉 中 山 复 国 至 赵 武 灵 王 时 复 灭 中 山 而 乐 氏 后 有 乐 毅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 ②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 分)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3分) (2)这首《鹧鸪天送人》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自居易《琵琶行》) (2) 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 壁赋》)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①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日韩山,洞前有水名韩江。皆 因韩愈而名 ②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公元819年,搞了一次大规 模的迎佛骨活动,修路盖庙,劳民伤财。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 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 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③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 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 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岁的小女儿 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也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④但是,当他到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 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 3 分) (2)这首《鹧鸪天•送人》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 。(自居易《琵琶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苏轼《赤 壁赋》) (4)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①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洞前有水名韩江。皆 因韩愈而名。 ②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公元 819 年,搞了一次大规 模的迎佛骨活动,修路盖庙,劳民伤财。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 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 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③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 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 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 12 岁的小女儿 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也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④但是,当他到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 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
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其习俗又多崇鬼神 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 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 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 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 于是他到任之后,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 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 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 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不 可想像,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州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 ⑤—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 说韩愈是言行—致的。面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韩愈深恶 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 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土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 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又 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 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 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⑥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日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 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韩愈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 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
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其习俗又多崇鬼神, 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 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 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 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 于是他到任之后,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 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 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 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 “以正音为潮人诲”。不 可想像,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州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 ⑤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 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面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韩愈深恶 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 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 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又 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 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 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⑥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 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韩愈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 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