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与病句 01点该 识清单化 …[1命题热点 1.标点符号。近两年,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地中考试卷上。在 2014年,如黄冈、广安、随州、潍坊、扬州、滨州、泰安、烟台、宜宾等市的中考试卷,涵 盖了标点符号的所有知识。从题型上看,最常见的是辨析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标点符号使用 正确或错误的一项。此外也有一些填空和修改题,如在所给的语境中有标点空缺或错误,要求 考生添加正确的标点或对错误的标点做修改。对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和表述也是 种考查题型 2.病句修改。从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来看,病句修改题型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辨析语病 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修改病句,常以主观改错的形式出现,有句子修改和语段修改两 种,后者综合性较强 近年来,一些省市注重语段综合的考査,在考查语病修改的同时,加入了注音、错别字的 辨别以及标点符号的修改等内容来考査,综合性较强 2解题技巧 1.标点符号 (1)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 (见下表 「类型 适用范围 示例 句号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的停顿 同号仁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你叫什么名字? 2.反问句末尾的停顿 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感叹号仁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你给我出去!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间的停顿。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逗号[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间的停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点顿号表示句子内部井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 伟人 「分号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 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透露”等|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冒号|词语的后面,提起下文 3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后面,引起下文的分说。「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 杆台秤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两千年了 引号「2.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言之有物”和“言之 3.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标省略号[2表示列举的省略 花市上有牡丹、吊兰、水仙、菊花… 号 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我……对不起…大家
- 1 - 标点符号与病句 1.标点符号。近两年,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地中考试卷上。在 2014 年,如黄冈、广安、随州、潍坊、扬州、滨州、泰安、烟台、宜宾等市的中考试卷,涵 盖了标点符号的所有知识。从题型上看,最常见的是辨析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标点符号使用 正确或错误的一项。此外也有一些填空和修改题,如在所给的语境中有标点空缺或错误,要求 考生添加正确的标点或对错误的标点做修改。对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和表述也是一 种考查题型。 2.病句修改。从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来看,病句修改题型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辨析语病, 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修改病句,常以主观改错的形式出现,有句子修改和语段修改两 种,后者综合性较强。 近年来,一些省市注重语段综合的考查,在考查语病修改的同时,加入了注音、错别字的 辨别以及标点符号的修改等内容来考查,综合性较强。 1.标点符号 (1)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 (见下表) 类型 适用范围 示例 点 号 句号 。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的停顿。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 1.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你叫什么名字? 2.反问句末尾的停顿。 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感叹号 ! 1.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你给我出去! 逗号 ,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间的停顿。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间的停顿。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停顿。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 、 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 伟人。 分号 ; 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冒号 : 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 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透露”等 词语的后面,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后面,引起下文的分说。 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 一杆台秤。 标 号 引号 “” 1.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两千年了。 2.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言之有物”和“言之 有序”。 3.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省略号 …… 1.表示引文的省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2.表示列举的省略。 花市上有牡丹、吊兰、水仙、菊花…… 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我……对不起……大家……
1.表示解释说明的语句。 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 破折号 中央大厅 2.表示话题的突然转换 今天好热啊 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声音的延长。 书名号1.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刊物名、歌曲名、《史记》、《孔乙己》、《人民日报》、《人民文学》 戏剧名、影视名、绘画名。 2.书名号里面的书名号用单书名号。 1《<中国工人>发刊词》 (注:括号中尚有括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分隔号,因使用较少,本表未予列出。) (2)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 A.位置 ①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 在一行之首。 ②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③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 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④着重号、专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动。 B.注意事项 ①使用引号应注意:a.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号,则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b.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 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C.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作为句子内容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 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d.如果只把别人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不用引号 ②使用分号应注意几点:a.单句排比,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b.并列关系句 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③使用冒号应注意:引语不是原话,而是转述他人的意思的,不用冒号。若带有“××说 说”后用逗号不用冒号 ④“说”有三种情况:a.“说”在前,说的内容(原话)在后,“说”的后面用冒号加引 号。b.“说”在中间,说的内容在两头,两头的内容用引号,“说”用逗号。C.“说”在后, 说的内容在前,说的内容用引号,“说”后用句号。 ⑤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有 疑问词但是没有表示疑问意思的句子不用问号 ⑥使用省略号时,省略号后除引号外,一般不用别的标点符号 2常见的病句类型及修改 (1)病句类型 ①搭配不当:即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a.主谓搭配不当 如: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舞姿”不能和“回响 在我耳边”搭配。) b.动宾搭配不当 如: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听到的”不 能和“阅读时代”搭配。) C.主宾搭配不当 如: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态度”与“提高”搭配不 当。) d.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春天到了,山坡上姹紫嫣红的梨花开得灿烂极了。(“姹紫嫣红”不能修饰“梨花” e.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 2 - 破折号 —— 1.表示解释说明的语句。 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 ——中央大厅。 2.表示话题的突然转换。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3.表示声音的延长。 “呜——”火车开动了。 书名号 《》 < > 1.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刊物名、歌曲名、 戏剧名、影视名、绘画名。 《史记》、《孔乙己》、《人民日报》、《人民文学》 2.书名号里面的书名号用单书名号。 《<中国工人>发刊词》 (注:括号中尚有括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分隔号,因使用较少,本表未予列出。) (2)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 A.位置 ①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 在一行之首。 ②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③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 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④着重号、专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动。 B.注意事项 ①使用引号应注意:a.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号,则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b.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 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c.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作为句子内容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 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d.如果只把别人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不用引号。 ②使用分号应注意几点:a.单句排比,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b.并列关系句, 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③使用冒号应注意:引语不是原话,而是转述他人的意思的,不用冒号。若带有“××说”, “说”后用逗号不用冒号。 ④“说”有三种情况:a.“说”在前,说的内容(原话)在后,“说”的后面用冒号加引 号。b.“说”在中间,说的内容在两头,两头的内容用引号,“说”用逗号。c.“说”在后, 说的内容在前,说的内容用引号,“说”后用句号。 ⑤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有 疑问词但是没有表示疑问意思的句子不用问号。 ⑥使用省略号时,省略号后除引号外,一般不用别的标点符号。 2.常见的病句类型及修改 (1)病句类型 ①搭配不当:即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a.主谓搭配不当 如: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舞姿”不能和“回响 在我耳边”搭配。) b.动宾搭配不当 如: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听到的”不 能和“阅读时代”搭配。) c.主宾搭配不当 如: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态度”与“提高”搭配不 当。) d.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春天到了,山坡上姹紫嫣红的梨花开得灿烂极了。(“姹紫嫣红”不能修饰“梨花”。) e.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如:只要增加收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只要”和“才”搭配不当。) ②成分残缺:即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 语。如:阿姨出席了社区“五好家庭先进个人”。此句缺宾语“的活动”。 ③重复啰嗦:即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如: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 学习热潮。此句中的“从来没有过”和“空前”意思一样,只用一个就可以了 ④语序不当:即句子语序错乱。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这个句子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解为“文物”是2900年前出土的,应改为“新 出土的2900年前的文物”。 ⑤句式杂糅: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句子不通顺的现象。如: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 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此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 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 知的” ⑥表意不明:即一个句子可以表达多种意思,使听者误解。如:小明和小张的妈妈到商 店去了。去商店的是小明还是小明妈妈?造成了歧义。 ⑦不合逻辑 a.自相矛盾 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 b.主客颠倒 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主体是人,客体 是物,正确的逻辑顺序应该是人对物不陌生。) C.否定不当 如:司机师傅要控制车速,以防止追尾事故不要再次发生。(“防止”的应该是“再次发 生”,应该去掉“不要”。) d.两面失衡 如:是否努力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前面是双方面,后面是单方面,应该在“取 得”前面加上“能否”或去掉“是否”。) (2)辨析病句的步骤、方法 第一步:查关键词。句中如果出现了以下关键词的,很有可能是病句,要特别注意 ①看到介词连用不放过:“通过(为了)……使(让、令、给等)”等介词同时出现的句子 往往缺主语,应把“通过(为了)”或“使(让、令、给等)”去掉。如:经过主任再三解释, 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主语残缺 ②看到动词连用不放过:动词连续使用,有时导致语序混乱,先发生的动作在后,后发生 的在前,这种情况应把两个动词的先后顺序互换。如: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 人与海》,感触很多。“讨论”与“阅读”两个动词连用,导致语序混乱,应该先“阅读”再 “讨论” ③看到否定词连用不放过:否定词连用容易导致句子不合逻辑。遇到这种句子应先找出 句中有几个否定词,单层否定表否定意义,双层否定表肯定意义。如果不当就删去一个否定 词。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 乏等。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此例前面己 用了“缺乏”这一表否定意义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即为多余否定 ④看到否定词与反问词连用不放过:否定词与反问词连用,往往易出语病。如果出现语 病,只要删去一个否定词即可。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 要学习雷锋了呢?此句的否定词有“否认”和“不”,还有一个反问词,也相当于否定词。这 样,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否定,从而将句意搞反了
- 3 - 如:只要增加收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只要”和“才”搭配不当。) ②成分残缺:即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 语。如:阿姨出席了社区“五好家庭先进个人”。此句缺宾语“的活动”。 ③重复啰嗦:即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如: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 学习热潮。此句中的“从来没有过”和“空前”意思一样,只用一个就可以了。 ④语序不当:即句子语序错乱。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 2900 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这个句子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解为“文物”是 2900 年前出土的,应改为“新 出土的 2900 年前的文物”。 ⑤句式杂糅: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句子不通顺的现象。如: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 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此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 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 知的”。 ⑥表意不明:即一个句子可以表达多种意思,使听者误解。如:小明和小张的妈妈到商 店去了。去商店的是小明还是小明妈妈?造成了歧义。 ⑦不合逻辑 a.自相矛盾 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 b.主客颠倒 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主体是人,客体 是物,正确的逻辑顺序应该是人对物不陌生。) c.否定不当 如:司机师傅要控制车速,以防止追尾事故不要再次发生。(“防止”的应该是“再次发 生”,应该去掉“不要”。) d.两面失衡 如:是否努力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前面是双方面,后面是单方面,应该在“取 得”前面加上“能否”或去掉“是否”。) (2)辨析病句的步骤、方法 第一步:查关键词。句中如果出现了以下关键词的,很有可能是病句,要特别注意。 ①看到介词连用不放过:“通过(为了)……使(让、令、给等)”等介词同时出现的句子 往往缺主语,应把“通过(为了)”或“使(让、令、给等)”去掉。如:经过主任再三解释, 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主语残缺。 ②看到动词连用不放过:动词连续使用,有时导致语序混乱,先发生的动作在后,后发生 的在前,这种情况应把两个动词的先后顺序互换。如: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 人与海》,感触很多。“讨论”与“阅读”两个动词连用,导致语序混乱,应该先“阅读”再 “讨论”。 ③看到否定词连用不放过:否定词连用容易导致句子不合逻辑。遇到这种句子应先找出 句中有几个否定词,单层否定表否定意义,双层否定表肯定意义。如果不当就删去一个否定 词。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 乏等。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此例前面已 用了“缺乏”这一表否定意义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即为多余否定。 ④看到否定词与反问词连用不放过:否定词与反问词连用,往往易出语病。如果出现语 病,只要删去一个否定词即可。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 要学习雷锋了呢?此句的否定词有“否认”和“不”,还有一个反问词,也相当于否定词。这 样,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否定,从而将句意搞反了
⑤看到肯定否定连用不放过: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 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遇上这 样的病句,只要调整到前后一致即可,是肯定就全肯定,是否定就全否定。如:要保证安全生 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句中“安全生产”与“质量的好坏”犯了一面对两面的毛 ⑥看到关联词不放过: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 如果出现这样的语病则根据语意更换其中的一个。如: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 的各种服饰。此例两分句主语相同,第一分句的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他”之后 ⑦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照应不周的毛病。遇 上这样的病句只要把不搭配的内容删去即可。如: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 英雄的报告。此句中的并列谓语“注视和倾听”中的“注视”不能与宾语“报告”搭配 ⑧看到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 相矛盾。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把相矛盾的部分删去即可。如: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 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1倍。“减少”“下降”“贬值”之类的词语不能与倍 数搭配,只能与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搭配 ⑨看到表感情色彩的词语不放过:句子的褒贬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如果是这 类病句则要把这个误用感情色彩的词语换成与句义感情色彩相吻合的词语。如:老师为了培 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加点词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可替换为“呕心沥血” ⑩0看到指示代词不放过:句中如果出现了指示代词,有可能出现指代不明的错误。如: 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她”有歧义,可指“三妹”,也可指其他人。 第二步:査主干。句中如果没有出现以上关键词或关键词的使用没有错误,那么就用“压 缩句子,提取主干”法来辨别句子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搭配是否得当。如:我国棉 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此句主干为“生产不能自给”,很容易看出主语“生产”和谓语“自 给”不能搭配 第三步:查枝叶。句中如果没有出现以上关键词或关键词的使用没有错误,检查主干也 没有错误,就应检査定、状、补语是否恰当地修饰和说明中心语。如: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 期新出土的古船。此句主干为“博物馆展出古船”没有任何毛病,再看修饰语,“宋朝时期 和“新出土”均为“古船”的定语,检查一下,就发现定语语序不当,应为“新出土的宋朝时 期的古船” KAO DIAN LI XI 2弯点倒析 可题情景化 例1(2014·黄冈)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 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涵盖的知识有分号、问号、冒号、书名 号、引号的使用。结合前面的“解题技巧”可知:A项前后句为并列关系,使用分句正确;B 项是选择问,中间的问号应该改为逗号;C项“他说道”放在所说的话的中间,所以冒号应该 改为逗号;D项的“史记”为书名,应将引号改为书名号。 【参考答案】A →例2(2014·广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 4 - ⑤看到肯定否定连用不放过: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 “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遇上这 样的病句,只要调整到前后一致即可,是肯定就全肯定,是否定就全否定。如:要保证安全生 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句中“安全生产”与“质量的好坏”犯了一面对两面的毛 病。 ⑥看到关联词不放过: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 如果出现这样的语病则根据语意更换其中的一个。如: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 的各种服饰。此例两分句主语相同,第一分句的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他”之后。 ⑦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照应不周的毛病。遇 上这样的病句只要把不搭配的内容删去即可。如: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 英雄的报告。此句中的并列谓语“注视和倾听”中的“注视”不能与宾语“报告”搭配。 ⑧看到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 相矛盾。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把相矛盾的部分删去即可。如: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 的销售利润在 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 1 倍。“减少”“下降”“贬值”之类的词语不能与倍 数搭配,只能与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搭配。 ⑨看到表感情色彩的词语不放过:句子的褒贬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如果是这 类病句则要把这个误用感情色彩的词语换成与句义感情色彩相吻合的词语。如:老师为了培 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加点词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可替换为“呕心沥血”。 ⑩看到指示代词不放过:句中如果出现了指示代词,有可能出现指代不明的错误。如: 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她”有歧义,可指“三妹”,也可指其他人。 第二步:查主干。句中如果没有出现以上关键词或关键词的使用没有错误,那么就用“压 缩句子,提取主干”法来辨别句子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搭配是否得当。如:我国棉 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此句主干为“生产不能自给”,很容易看出主语“生产”和谓语“自 给”不能搭配。 第三步:查枝叶。句中如果没有出现以上关键词或关键词的使用没有错误,检查主干也 没有错误,就应检查定、状、补语是否恰当地修饰和说明中心语。如: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 期新出土的古船。此句主干为“博物馆展出古船”没有任何毛病,再看修饰语,“宋朝时期” 和“新出土”均为“古船”的定语,检查一下,就发现定语语序不当,应为“新出土的宋朝时 期的古船”。 (2014·黄冈)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 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涵盖的知识有分号、问号、冒号、书名 号、引号的使用。结合前面的“解题技巧”可知:A 项前后句为并列关系,使用分句正确;B 项是选择问,中间的问号应该改为逗号;C 项“他说道”放在所说的话的中间,所以冒号应该 改为逗号;D 项的“史记”为书名,应将引号改为书名号。 【参考答案】A (2014·广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B.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识。A项中“通过”与“使”连用,导致该句主语残 缺,应删除“通过”或“使”;B项中“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都归类于“游 乐设施”显然不当,“超市”不是“游乐设施”,属于归类不当;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D项 中“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中“降低”与“考试状态”搭配不当。 【參考答案】C 例3(2014资阳)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 ①“我成功了,”我喊了出来。“朋友们!”②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严霜,道路 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成功在奋斗中缩短。③而现在, 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④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 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⑤我要将这一刻与我的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 失意时为我鼓劲。⑥我要向教练保证,下一目标是以夺取金牌为目的! (1)第①句的标点 应改为 (2)第②句的 词应改为 (3)第⑥句应删去 【思路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了病句的修改和标点符号的使用。题(1)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我喊了出来”相当于“ⅹ×说”在中间,“出来”后应该用逗号,而非句号。题(2)(3)考查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答此类题,先找出病因,再进行修改。结合上面“解题技巧”来分析本 题:第②句“成功”与后面的动词“缩短”搭配不当,“缩短”可改为“实现”(或“获得” 获取”“夺得”等能与“成功”搭配的动词)。第⑥句重复啰嗦,“目标”与“以……为目 的”重复,可删除“以”和“为目的”。 【參考答案】(1)第①句的“。”应改为“,”。(2)第②句的“缩短”一词应改为“实现” (或“获得”“获取”“夺得”等能与“成功”搭配的动词)。(3)第⑥句应删去“以”和“为 目的”。 KAO DIAN JING LIAN 点精练 反馈层级 选择题 (一)标点符号 1.(2014·兴化昭阳湖中学一模)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邹书记要我们不要再问为什么只安排我们班六、八两个组去报告厅听道德讲座。 B.“明天第十四届运动会8点钟开始,”王老师说,“你的身体刚康复,能参加吗?” C.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人们不禁要问:安倍政府究竟想干什么?日本未来要向何处去 D.为了激励和教育学生,兴华初中于9月18日下午组织初三年级召开了以《不忘九一八, 保卫钓鱼岛》为主题的班会 2.(2014·扬州)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成熟迈出第一步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扬州境内湖泊众多,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自北向南沿运河依次排列。 D.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3.(2014·黄冈中学预录题)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暴露出“少年作家”的众多问题,错别字连 篇,文风华而不实,模仿韩寒
- 5 - B.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识。A 项中“通过”与“使”连用,导致该句主语残 缺,应删除“通过”或“使”;B 项中“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都归类于“游 乐设施”显然不当,“超市”不是“游乐设施”,属于归类不当;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D 项 中“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中“降低”与“考试状态”搭配不当。 【参考答案】 C (2014·资阳)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 ①“我成功了,”我喊了出来。“朋友们!”②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严霜,道路 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成功在奋斗中缩短。③而现在, 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④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 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⑤我要将这一刻与我的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 失意时为我鼓劲。⑥我要向教练保证,下一目标是以夺取金牌为目的! (1)第①句的标点 应改为 。 (2)第②句的 一词应改为 。 (3)第⑥句应删去 。 【思路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了病句的修改和标点符号的使用。题(1)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我喊了出来”相当于“ⅹⅹ说”在中间,“出来”后应该用逗号,而非句号。题(2)(3)考查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答此类题,先找出病因,再进行修改。结合上面“解题技巧”来分析本 题:第②句“成功”与后面的动词“缩短”搭配不当,“缩短”可改为“实现”(或“获得” “获取”“夺得”等能与“成功”搭配的动词)。第⑥句重复啰嗦,“目标”与“以……为目 的”重复,可删除“以”和“为目的”。 【参考答案】(1)第①句的“。”应改为“,”。(2)第②句的“缩短”一词应改为“实现” (或“获得”“获取”“夺得”等能与“成功”搭配的动词)。(3)第⑥句应删去“以”和“为 目的”。 一、选择题 (一)标点符号 1.(2014·兴化昭阳湖中学一模)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邹书记要我们不要再问为什么只安排我们班六、八两个组去报告厅听道德讲座。 B.“明天第十四届运动会 8 点钟开始,”王老师说,“你的身体刚康复,能参加吗?” C.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人们不禁要问:安倍政府究竟想干什么?日本未来要向何处去? D.为了激励和教育学生,兴华初中于 9 月 18 日下午组织初三年级召开了以《不忘九一八, 保卫钓鱼岛》为主题的班会。 2.(2014·扬州)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成熟迈出第一步。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扬州境内湖泊众多,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自北向南沿运河依次排列。 D.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3.(2014·黄冈中学预录题)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暴露出“少年作家”的众多问题,错别字连 篇,文风华而不实,模仿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