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考谷题技巧 越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 灯红酒绿。具体的看(《火线》红版1568-164页)答被巧及例愿,研究做过的习蕙 旦进入考场,务必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形成备思路 具体做法是:做几次深呼吸,然后默默告诫自己,“敏遠则不达”,“不着急,所有的型 3 都练过,知识点都复习过,只颚冷鲁、鲡心、认真做還,按时交着就行了”。不可心浮气躁, 中考病句类型: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或赞余。 乱说话,左顾右盼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主干 →→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一关 开考铃声响前有5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你可以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 序是否合理→一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 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了解对你而言,各种题的难易,等考试铃响后,按照先易后难的顺逻辑。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序做题 (1)介词“关于”“对于”“对”“通过(为了)…使(让、令、给等)”等开头的句子,注 但切记:不可看作文题,以免心中老想作文素材,影响答题质量及情绪 意主语的残缺 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答题过程中要注意兔以下几种心态 (2)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3)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 解决方法是:心中歇念:“勿忙做题,做了也白做”既浪费时间,又得不到分 的从属关系 国执心态。久攻不下 (4)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是香”“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双面词 解决方法是:心中款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誓时先着,做了其它薏目后或许会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出现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 有灵感 四、时间安排策略 具体的看(《火編》紅版166-167页)答技巧及例,研究做过的习题,形成答愿思 目的: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的成功。基本原则: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 4、文学常识题:看(《火线》173-18页)通晓所有文学常识与 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同学们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 5、句子排序题:看《火线184-185页答题技巧及例题,研究做过 形成答题思路 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 6、新闻时事题:看(《导引》21--22页、《火线》192-194页) 及例题,研究做 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 过的习题,形成答题思路 放在最后攻关。 7、填空(4分)答题技巧:(1)“一字不差”。(2 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 勿卖弄书法。(3)若是任选两句填空的话,就选择最有把握的两句来填。熟记(《火线168-173 积累与运用1-8题(26分)35分钟左右,9-24题45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一个小 页)所有内容 8、综合实题:看《火线191-194页)答题技巧及例题,研究做过的习题,形成答题思 五、书写美观,答题格式、语言要规范 卷面整洁,书写美观,一直是语文考试答题 字迹潦草,卷面不清,就会影响你的成 资料链接:(1)语段压题 绩丢掉10--15分。要注意字的间距和大小,不 且要占格子的正中间,标点符号独占 题思路:首先抓住三词、三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再 行整理使之有条理 格。答题语言要规范和有条理 (2)晋句扩展題答题技巧:抓住主题词,突出 「景有情,生动形象 六、答是策路咯 (3)句式仿写題答题技巧:修辞一致,内容一致,句子结构一致 (一)积累与运用(1-8题,26分)建议:35分钟左右。 1、字音、字形辨析 答题技巧:变短要先提炼出主干句,将之作为第一句,再将其它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分句:变 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 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长要确定某句为主干句,再将其它短句按顺序变为修饰语 短语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一致,末字仄起平落 6)公益广告答题技巧:字数一般10-30字。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更要符合 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3)生管字一般不会标情音 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火)101页5着题自 题技巧及例题,研究做过的习题,形成答题思路 合题意。机短僧答题技巧:字数一般20-50字。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更要符 2、成语养析题 二)、现代文圆读(9-18氮,28分 答题技巧:(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 1、先读文章中的一道选择题,大致了解文章内容 搭配的对象(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5)是都要你字面通解的成语2、第一遍速读全文,并划出画龙点晴的句子、议论和抒情的语句、过渡连接作用的词句
1 语文中考答题技巧 郑建彬 整理 一、一旦进入考场,务必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具体做法是:做几次深呼吸,然后默默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着急,所有的题型 都练过,知识点都复习过,只要冷静、细心、认真做题,按时交卷就行了”。 不可心浮气躁, 乱说话,左顾右盼。 二、开考铃声响前有 5 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你可以 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了解对你而言,各种题的难易,等考试铃响后,按照先易后难的顺 序做题。 但切记:不可看作文题,以免心中老想作文素材,影响答题质量及情绪。 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 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弄懂题意,慌忙答题。 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既浪费时间,又得不到分数。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 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 有灵感”。 四、时间安排策略 目的: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的成功。基本原则: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 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同学们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 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 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 放在最后攻关。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 一、积累与运用 1-8 题(26 分)35 分钟左右, 9—24 题 45 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一个小 时;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 50 分钟,检查预留 10 分钟。 五、书写美观,答题格式、语言要规范。 卷面整洁,书写美观,一直是语文考试答题的要求。字迹潦草,卷面不清,就会影响你的成 绩丢掉 10--15 分。要注意字的间距和大小,不可出格,且要占格子的正中间,标点符号独占一 格。答题语言要规范和有条理。 六、答题策略 (一)积累与运用 (1—8 题,26 分)建议:35 分钟左右。 1、字音、字形辨析题 答题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2)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 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3)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4)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具体的看(《火线》红版 149--155 页)答 题技巧及例题,研究做过的习题,形成答题思路。 2、成语辨析题 答题技巧:(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 搭配的对象(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5)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 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 入非非、灯红酒绿。具体的看(《火线》红版 156--164 页)答题技巧及例题,研究做过的习题, 形成答题思路。 3、病句辨析题 中考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 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 逻辑。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介词“关于”“对于”“对”“通过(为了)……使(让、令、给等)”等开头的句子,注 意主语的残缺。 (2)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3)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 的从属关系。 (4)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双面词 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出现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 (5)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具体的看(《火线》红版 166-167 页)答题技巧及例题,研究做过的习题,形成答题思路。 4、文学常识题:看(《火线》173—184 页)通晓所有文学常识与名著相关知识。 5、句子排序题:看《火线 184--185 页答题技巧及例题,研究做过的习题,形成答题思路。 6、新闻时事题:看(《导引》21--22 页、《火线》192—194 页)答题技巧及例题,研究做 过的习题,形成答题思路。 7、填空(4 分)答题技巧: (1)“一字不差”。(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 勿卖弄书法。(3)若是任选两句填空的话,就选择最有把握的两句来填。熟记(《火线 168--173 页)所有内容。 8、综合实践题:看《火线 191--194 页)答题技巧及例题,研究做过的习题,形成答题思 路。 资料链接:(1)语段压缩题 解题思路:首先抓住三词、三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再 对应题干要求进行整理使之有条理。 (2)语句扩展题 答题技巧: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 (3)句式仿写题 答题技巧:修辞一致,内容一致,句子结构一致。 (4)句式变换题 答题技巧:变短要先提炼出主干句,将之作为第一句,再将其它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分句;变 长要确定某句为主干句,再将其它短句按顺序变为修饰语。 (5)对联 答题技巧:短语结构相同,字数相同,内容一致,末字仄起平落。 (6)公益广告答题技巧:字数一般 10—30 字。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更要符合 题意。 (7)手机短信 答题技巧:字数一般 20—50 字。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更要符 合题意。 (二)、现代文阅读(9-18 题,28 分) 1、先读文章中的一道选择题,大致了解文章内容。 2、第一遍速读全文,并划出画龙点晴的句子、议论和抒情的语句、过渡连接作用的词句
划错无关紧要,主要目的在于对文章有整体认识。) 8、话出现瓢率。话题在正文中要经常出现,以免有套题、偏题、脱題的嫌疑 3、再读其余题目,带着问题重读文章,并用铅笔划出相应的词语、句子 9、嬃展示文采。多使用成语,多使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多引用古诗词 根据划出的词语、句子进行解题 名句,多引用名言警句,多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多用短句避免长句。遣词造句要用情感。 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划线句子,先看是否使用了修辞。且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要 10、内容要有时代感 联系句子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其次,从描写或内容上来 切忌使用老掉牙的材料。应活用近几年发生的带时代感的材料, 分析。(2)题要与分数对应,分多个要点阐述。一般情况,3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答三点最 特别强调的是: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不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写早恋等 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四点。(3)一般来说,答案就在原文中,按照由近及远的方法,应抓住敏感话题 些重买的调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组,这样组织氮来的答案,一都和标准答案较 记叙文最好有细节指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 切近。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那样的回答距空发议论,无情而“打情”,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 标准答案都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相距甚远,但有关人物性格可适当拓展些我们平时印象中 结尾。结尾要展示自己的文采,有韵味,首尾呼应,深化中心、再次点题。让改卷老 的特点。(4)但有的题目也不能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要善于从原文中借鉴有用信息(关键词 师刮目相看 s.月2题联明女们4真的文防真)电王分要静你字,前地不默家字,以处物得辨 或句子)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组织答案。(5)字迹工整,答题要全面、详细、分条做答,写满 13、字数 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50—100字才好。千万不要自作多情,超出作文格子 离文空谈二忌泛泛而谈 文看3637页:说明文看29285页:议论文2622看页;)簪如写得字不好看,但一定要书写齐、认真、易辨认:不能写涂草字,虽好看,不易辨认 答题巧及例题,研究做过的习题, 三)、古诗文闻读(16分) 年中考语文采用网上阅卷,所有题目都答在卡上,再经扫描进入电脑。若卷面不洁将极 (四)、作文〔60分) 大地影响得分,写错的字用一条”\”线划掉 6、错别字 1)理解原材料与话题,根据原材料提炼观点,注意观点中一定要出现话 中考作文每个错别字扣0.5分,扣完3分为止,重复错别字不计 (2)分析话题中词语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修饰关系、并列关系、无限制关系 标点符号不规范或错误每个扣0.5分,扣完3分为止。 3)根据话题中词语关系重新确定观点。若是修饰关系则要突出修饰语,若是 五、检查策 并列关系则要突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若是无限制关系则要缩小范围 在做完考题后,一定要注意检查答卷,减少不合理失分。因为语文是首场,更不可浪费一秒 2、确定选材范围 钟,不可丢掉一分应得到的分数,让遗憾伴你中考考完,伴你一生 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选材范围。如教育、亲情、友情、环保、时势、战争、腐 首先检查是否答完全卷,像前面所说的可能有暂时搁置的考题。任何一个题目都不能空白 败、做人、人文等 空白就一分也不能得到。有的同学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置之不理,这样就会失去成功的机会 即使自己没有把握做对的试题,也要按自己的思路写下答案,写上了就可能会对的,要相信自 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文体,不要刻意采用创新文体,否则东施效颦。尽量避免 己的实力。实在不能解答的题目最后应猜答,猜答也是解答或另寻它法。 选择科幻小说、编故事、童话、寓言等弱智文体 字。此外还要克服某整心理性原因造成 4、拟写标题 的失分,如临交喾时凭一时感觉,轻易更改答案成圆去部分解息 以话题为标题。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拟题:运用修辞拟愿,乳用俗语拟题 交了卷之后,立即休息或适当准备一下下面要考的科目,不要急着和同学对答案和讨论问 化用古语拟,借用成语拟愿,套用流行语拟题等 題。此时讨论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定会懊恼不已,影响情绪的。 六、考场上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忌抄原材料。入题要快。要运用修辞或引用诗词、名句展示自己的文采,让改卷老师先了 间, 时填涂答题卡。做完选择题要立即涂卡。免得最后一道题做不出来,苦思冥想而忘记 方试结束时就来不及了 不要误做“标记”。中考不许在试卷上做标记,否则取消该科考试成绩。要注意钢笔水 6、主体段落有层次 不要吸得太多、太 则墨水容易滴到试卷上会被误认为是“标记 应试作文上最忌首、腹、尾三段组成的“猪样式”结构。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 3、今年语文网上改卷,所以主观题先在草稿纸上写好,再抄到答题卡上 熟老练,最主要的还是能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一般要求分成5-8段就可以了 7、要写好每一段的首句 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2 (划错无关紧要,主要目的在于对文章有整体认识。) 3、再读其余题目,带着问题重读文章,并用铅笔划出相应的词语、句子。 4、根据划出的词语、句子进行解题。 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划线句子,先看是否使用了修辞。且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要 联系句子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其次,从描写或内容上来 分析。(2)题要与分数对应,分多个要点阐述。一般情况,3 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答三点最 好,4 分题答案至少应有四点。(3)一般来说,答案就在原文中,按照由近及远的方法,应抓住 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 切近。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那样的回答距 标准答案都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相距甚远,但有关人物性格可适当拓展些我们平时印象中 的特点。(4)但有的题目也不能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要善于从原文中借鉴有用信息(关键词 或句子)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组织答案。(5)字迹工整,答题要全面、详细、分条做答,写满 为止。(6)结合实例谈感受:一忌离文空谈二忌泛泛而谈。 具体的看(《导引》记叙文看 36-37 页;说明文看 229-235 页;议论文 236--242 看页;)答 题技巧及例题,研究做过的习题,形成答题思路。 具体的看(《火线》红版,记叙文看 221-228 页;说明文看 47-48 页;议论文看 56-58 页;) 答题技巧及例题,研究做过的习题,形成答题思路。 (三)、古诗文阅读(16 分) (四)、作文(50 分) 1、审题(至少花 5 分钟)具体的看(《火线》红版,P243 页 (1)理解原材料与话题,根据原材料提炼观点,注意观点中一定要出现话题。 (2)分析话题中词语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修饰关系、并列关系、无限制关系。 (3)根据话题中词语关系重新确定观点。若是修饰关系则要突出修饰语,若是 并列关系则要突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若是无限制关系则要缩小范围。 2、确定选材范围 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选材范围。如教育、亲情、友情、环保、时势、战争、腐 败、做人、人文等。 3、确定文体 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文体,不要刻意采用创新文体,否则东施效颦。尽量避免 选择科幻小说、编故事、童话、寓言等弱智文体。 4、拟写标题 切忌无标题或以话题为标题。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拟题:运用修辞拟题,引用俗语拟题, 化用古语拟题,借用成语拟题,套用流行语拟题等。 5、写好开头。 切忌抄原材料。入题要快。要运用修辞或引用诗词、名句展示自己的文采,让改卷老师先 入为主。 6、主体段落有层次 应试作文上最忌首、腹、尾三段组成的“猪样式”结构。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 熟老练,最主要的还是能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一般要求分成 5—8 段就可以了。 7、要写好每一段的首句。 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8、话题出现频率。话题在正文中要经常出现,以免有套题、偏题、脱题的嫌疑。 9、要展示文采。多使用成语,多使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多引用古诗词 名句,多引用名言警句,多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多用短句避免长句。遣词造句要用情感。 多运用些细节描写如:环境、外貌、心理、动作等。 10、内容要有时代感 切忌使用老掉牙的材料。应活用近几年发生的带时代感的材料。 特别强调的是: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不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写早恋等 敏感话题。 记叙文最好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 空发议论,无情而“抒情”,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 11、结尾。结尾要展示自己的文采,有韵味,首尾呼应,深化中心、再次点题。让改卷老 师刮目相看。 13、字数 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 50—100 字才好。千万不要自作多情,超出作文格子。 14、书写 (书写规范、美观) 如写得字不好看,但一定要书写整齐、认真、易辨认;不能写潦草字,虽好看,不易辨认 也会丢分。要写楷体字,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要写草字,以免妨碍辨认。 15、卷面 今年中考语文采用网上阅卷,所有题目都答在卡上,再经扫描进入电脑。若卷面不洁将极 大地影响得分,写错的字用一条”\”线划掉。 16、错别字 中考作文每个错别字扣 0.5 分,扣完 3 分为止,重复错别字不计数。 标点符号不规范或错误每个扣 0.5 分,扣完 3 分为止。 五、检查策略 在做完考题后,一定要注意检查答卷,减少不合理失分。因为语文是首场,更不可浪费一秒 钟,不可丢掉一分应得到的分数,让遗憾伴你中考考完,伴你一生。 首先检查是否答完全卷,像前面所说的可能有暂时搁置的考题。任何一个题目都不能空白, 空白就一分也不能得到。有的同学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置之不理,这样就会失去成功的机会。 即使自己没有把握做对的试题,也要按自己的思路写下答案,写上了就可能会对的,要相信自 己的实力。实在不能解答的题目最后应猜答,猜答也是解答或另寻它法。 其次应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作文是否通顺,有错字。此外还要克服某些心理性原因造成 的失分,如临交卷时凭一时感觉,轻易更改答案或圈去部分解题等。 交了卷之后,立即休息或适当准备一下下面要考的科目,不要急着和同学对答案和讨论问 题。此时讨论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定会懊恼不已,影响情绪的。 六、考场上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及时填涂答题卡。做完选择题要立即涂卡。免得最后一道题做不出来,苦思冥想而忘记 了时间,到考试结束时就来不及了。 2、不要误做“标记”。中考不许在试卷上做标记,否则取消该科考试成绩。要注意钢笔水 不要吸得太多、太饱,否则墨水容易滴到试卷上会被误认为是“标记”。 3、今年语文网上改卷,所以主观题先在草稿纸上写好,再抄到答题卡上
2014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要点 2、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和千里马二者中,你认为哪个更重要?结合 现实说说你的理由?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zh)辱 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普:买有千星马的才能:买有晨示 于奴隶人之手,骈(pidn)死于槽(cdo)枥(li)之间,不以千里称(chd 的机金: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一石(dan)。食(si)马者不知 里而食(si) 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能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不饱,力不足,才(cai)美不外见 ,且欲(y)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赤兔马主人是关羽,的卢马主人是刘备) 与(y0)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我毛迷自荐,展示自己 策(ce)之不以其道,食(si)之不能尽其材(cdi),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的才能。我要努力亮普自己,做得更好。取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天下无马!”呜呼(w)(hu)!其真无马邪(ye)?其真不知马也 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举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例子谈谈你的看 译文: 法。答:我认为千里马更买,因为社会发展需买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哥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暗中徘徊多久。再如, 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不因为日行千里而著称。如果浸有那些科策群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解DNA的奥秘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它。这样 7、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答:表现了作着对统治着不能识别人 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跟普才,残埋没人才的不清和情 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却不能按照正确的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要护人才 能懂得它的意愿。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盒看来世上峡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 文掌常识。 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属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理没残人才的愤和控诉。 幕意,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聊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崇”之名, 9、对对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著有《韩吕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 10、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答:伯乐必须具各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 1、策之不以其道:驱使:按照:方法2、执策而临之。攝:子;到(它)跟前要普于发现并用人才如:齐缸公发乳并用曾仲,使齐国强盡遖来 3、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气4、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语气,彩怕 11、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 5、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容量单位,十斗为石 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星路云和月岳 6、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喂养 才”指才能。7、是马也:这样。 飞《瀹江釭咏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面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等同,一样。9、才美不外见:還“现″显现,衰 0、故虽有名马:即使 之:音节助词,无意义 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②我要务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买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 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日行千星。或尽粟一石:有时 1、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人才比作千里马,把量套的统淮着比作食马者,“伯乐”比 二《陋宣帖》一刘具·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喻熊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推者,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没人才燕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tido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怀才不、壮志难的愤懑之情。也表达作者過技赏识,教用的心理 /案牍(如)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2、开头点明千里马与伯乐的依赖关系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译文: 只尋于奴之手,骈死于牤颧之闻(因〕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遗遇·食不,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 力不足,才美不外,且歡与常马等不可經(根本因)指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是简陋的屋子,只要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屋子简陋了)。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 4、食马者黛之不以其道,食之不熊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週其意,并扬言天下无马,生动地映入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大儒,往来的没有浅薄的庸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 揭露了统治者的量无知 琴,阅读珍藏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我的身心。(它好比)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 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圆读理解 文学常识:刘禹锡,膺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陋室铭》选自《全唐 1当今社会怎样做才能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文》。馅: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戒自己或称述功锦的文字,多用韵。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3 2014 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要点 《马说》——韩愈·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rǔ) 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chēng)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cái)美不外见(xiàn),且欲(yù) 与(yǔ)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cè)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cái),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无马!”呜呼(wū)(hū)!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有 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不因为日行千里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它。这样 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跟普 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却不能按照正确的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 能懂得它的意愿。唉!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一、文学常识。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策.之不以.其道.:驱使;按照;方法 2、执策..而临.之。握;鞭子;到(它)跟前 3、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语气 4、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语气,恐怕。 5、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6、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喂养;通“才”指才能。 7、是.马也:这样。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等同,一样 。 9、才美不外见.:通“现”显现,表露。 10、故虽.有名马:即使 。 鸣之.:音节助词,无意义 1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日行千里。 或.尽粟一石:有时 三、理解性背诵。 1、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人才比作千里马,把愚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伯乐”比 喻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也表达作者渴望被赏识,被重用的心理。 2、开头点明千里马与伯乐的依赖关系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直接原因)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根本原因)指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4、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并扬言天下无马,生动地 揭露了统治者的 愚妄无知。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 四、阅读理解。 1 当今社会怎样做才能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和千里马二者中,你认为哪个更重要?结合 现实说说你的理由? 3、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答: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 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4、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能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 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 赤兔马主人是关羽,的卢马主人是刘备) 5、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我要毛遂自荐,展示自己 的才能。或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或我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举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例子谈谈你的看 法。答: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 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 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 DNA 的奥秘。 7、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答: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 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8、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 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 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 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9、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10、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 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答: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 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11、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 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 飞《满江红 咏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1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示例:①我要毛遂自荐, 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②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③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 发光。 二《陋室铭》——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tiáo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 是简陋的屋子,只要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屋子简陋了)。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 映入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大儒,往来的没有浅薄的庸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 琴,阅读珍藏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我的身心。(它好比) 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一、文学常识:刘禹锡,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陋室铭》选自《全唐 文》。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二、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5、作者是“谈笑有鸿 来无白丁”,试对作者的这种交友之道作辩证的分析。答:作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灵:名词者讲究友交往,量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借家交友之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作 活用为动调,显出灵异。2、斯是陋室:斯:这 者的这种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他孤芳自赏,清高独微的思翘倾向,这是不足取的 3、惟吾德馨:德幕:品箱高尚。幕: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暴 6、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答:自然环清▲、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高狼 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赛乐的声青。乱 7、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5、无案牍之劳形:案膑:官府的文书.剪形:使身 芽,怏动用法,使…累 答:苷痕上阶绿,草色入市膏;宁可食无肉,不可屠无竹 6、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何:什么。“何陋 7、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季鸿儒:大儒,博学的人 《口技 三、点句 京中有善口技者 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禪:没潾乐的声音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诉: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量的人)的品御好〔就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 不感到向阻了)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谈笑的是测鸩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为妙绝 4、孔子云:“何陋之有?”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阃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诉:首绿长到阶上,草色背惹映入市里 舒,稍稍正坐 四、理解背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点明全文主旨):新是寰,修吾 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②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可以调意,金。无竹之乱耳无寨之券膨。 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 ③文中描写"哂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董禀上阶,草色入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人物不俗的句子是:谈笑有,往来无自。 解释加橫线的词 ⑤用典故赞美陋室”的句子是:直阳请葛,西暑子云亭 1、京中有夔口技者(擅长) 蘆八尺屏障(设置安放)3、众妙壁备(全、都) ⑥《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之有? 4、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5、众宾厘坐(围绕) 6、夫大儿 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直阻请声(呵斥 庐,西暑子云亭 7、宾客意少舒(心情) 8、人有百手(即使) 9、妇抚儿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有(喂奶 龙则灵 10、奋袖出臂(扬起举起) 1、盘闻屏障(只) 12、其夫 五、问题讨论。 语(说梦话)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新是题室,惟吾德。 13、微有鼠作作索索(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用之有。它的前一句:君子居之,出自《论·子。言二、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外之意是:直已就是君子,量箱高尚,安乐道,所居宣也就不陋了。用它结尾作用:龙1众妙毕备以为妙绝 点,总纳全文,与开头“作吾”相应,有力地褒达了作者甘隨不以为随的高尚情2宾客意少舒少壮不努力(稍微 3手有百指 指其一端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不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属鲲和不求三、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闻达安货乐道的生活情趣 4、铭:古代刻在暑物上用来看戒自己或者称述功鶴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种文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体,这种文体最都是用韵的,含文体标志的题目如:马说,五柳先生传,西游记 2.(既而),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
4 二、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灵:名词 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 2、斯.是陋室:斯:这。 3、惟吾德馨..:德馨:品德高尚。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 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动用法,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6、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何:什么。“何.陋”作宾语,前置。 7.、.调.素琴:弹奏 ,不加装饰的琴 鸿儒:大儒,博学的人。 三、重点译句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 劳累。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 不感到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四、理解背诵: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点明全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人物不俗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⑤用典故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⑥《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 ⑧《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 五、问题讨论。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之有。它的前一句:君子居之,出自《论语 ·子罕》。言 外之意是: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居陋室也就不陋了。用它结尾作用:画龙 点睛,总结全文,与开头“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 操。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 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 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含文体标志的题目如:马说,五柳先生传,西游记 5、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试对作者的这种交友之道作辩证的分析。答:作 者讲究择友交往,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作 者的这种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他孤芳自赏,清高独傲的思想倾向,这是不足取的。 6、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答: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 7、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 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 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 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 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 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 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 2、 施八尺屏障(设置 安放) 3、众妙毕备(全、都) 4、会宾客大宴(适逢 正赶上) 5、众宾团坐(围绕) 6、夫叱大儿 声(呵斥) 7、宾客意少舒(心情) 8、虽人有百手(即使) 9、妇抚儿 乳(喂奶) 10、奋袖出臂(扬起举起) 11、但闻屏障(只) 12、其夫 呓语(说梦话) 13、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闻 古义 听;今义 用鼻子嗅) 二、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1 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_ (妙处 好处 ) 2 宾客意少舒 少壮不努力 (稍微 年轻) 3 手有百指 指其一端 (手指 指出) 三、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既而 俄而 少顷 一时 未几)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既而),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 妙毕备
4.(未几)于 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1)文章第三节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以动写静,衬托深夜的静。) 四、用现代 句子的意思 (2)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疏而密、由少而 个敢响些的) 多的过程,作者抓住哪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具备了。)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其中夹杂着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燡炸的声音·呼睜的风声。成百卜千的声音一齐唣大啼、鸣之、絮絮不-说明四口由睡到醍·秩序渐进 了起来。) 拍儿、鸣啼、初醒声 时齐发。用短促排比句式。急促的谞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高澶 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3)文章第四节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 (更为全面的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4)课文依次描写了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失火救火三个情景,目的在于表现口技人高超的 (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表演技艺,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善”字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5)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即使一个人有卜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交待了口技表演者,演出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听众情况和开演气氛。为下文记叙精彩 有上百张嘴,一张唏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表演作了渲染和铺垫。)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6)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 (于是宾客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颜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 (突出道具的简单,说明口技人表演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非他物。) 8、忽然抚尺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及鸟兽、木石,罔不因势 五、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1、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 (交待口技者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开场气氛。“善”) 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 2、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 波不兴,”石青糁之。 一是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入睡的情形。 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 3、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鲁如勒 仨三次。(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②撤屏视之,一人、二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 氧数右 一手卷。东坡右手 鲁直现左足 而已。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细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 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岀对晣众具冇的吸引力的悊演效果,。从而垬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其船背梢夷,则题名其上,文日“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 4、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 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日“初平山人”,其色丹 (首尾呼应,结构完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 六、用原文填空 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 1)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 哉!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 1.有奇巧人(奇妙精巧) 2.不因势象形G无不)(顺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着)(雕刻) 3)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 3.尝贻余核舟一(曾经)(赠)(我) 4.盖大苏泛赤壁云(句首表示推测语气)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5.高可二黍许(大约)(黄米 6.启窗而观(打开 七、回答下列问题 7.箬篷覆之(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代词船舱 8.雕栏相望焉(正对着)
5 4.(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5.(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四、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喧哗的)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同时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具备了。)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其中夹杂着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爆炸的声音,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的声音一齐响 了起来。) 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 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于是宾客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颜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忽然醒目一拍,各种声音都消失) 五、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1、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 (交待口技者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开场气氛。 “善”) 2、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 (两个 一是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入睡的情形。 一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 近的一场大火的情形。) 3、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三次。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②撤屏视之,一人、一 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细 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的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 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4、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六、用原文填空: (1)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七、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第三节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以动写静,衬托深夜的静。) (2)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疏而密、由少而 多的过程,作者抓住哪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 犬吠-----以动写静,烘托深夜寂静的气氛。 欠伸、呓语-----声音微弱 大啼、呜之、絮絮不止-----说明四口由睡到醒,秩序渐进。 拍儿、呜啼、初醒声-----一时齐发,用短促排比句式,急促的语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高潮。 (3)文章第四节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更为全面的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4)课文依次描写了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失火救火 三个情景,目的在于表现口技人高超的 表演技艺,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善”字。 (5)选文第 1 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交待了口技表演者,演出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听众情况和开演气氛。为下文记叙精彩 表演作了渲染和铺垫。) (6)第 1 段中用 4 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 (突出道具的简单,说明口技人表演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非他物。)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及鸟兽、木石,罔不因势 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 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 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 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 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 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 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梢夷,则题名其上,文日“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钓画 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日“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 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 哉!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有奇巧人(奇妙精巧 ) 2.罔不因势象形(无不)(顺 着)(雕刻) 3.尝贻余核舟一(曾经)(赠)(我) 4.盖大苏泛赤壁云(句首表示推测语气) 5.高可二黍许(大约 )(黄米)(上下) 6.启窗而观(打开) 7.箬篷覆之(用箬竹叶做的船篷)(盖)(代词船舱) 8.雕栏相望焉( 正对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