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西汉末年,“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刘 氏父子编校皇家藏书,凡13000余卷,“汉 之典文,于斯为盛 “初,光武迁还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余辆, 自此以后,参倍于前 —《后汉书·儒林列传》
西汉末年,“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 。刘 氏父子编校皇家藏书,凡13000余卷,“汉 之典文,于斯为盛”。 “初,光武迁还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余辆, 自此以后,参倍于前。” ——《后汉书·儒林列传》
文化政策对图书出版事业的影响三 1、经学出版物大量出现。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著录的西汉时 期的经学著作103家,3000余篇,其数目 约占《汉书·艺文志》著录图书总数的四分 ■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百花齐放”局面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
二、文化政策对图书出版事业的影响 1、经学出版物大量出现。 《汉书·艺文志》 : “六艺略 ”著录的西汉时 期的经学著作103家,3000余篇,其数目 约占《汉书·艺文志》著录图书总数的四分 之一。 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 “百花齐放 ”局面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
盖汉儒说经,其功力所淫,厥有两途:一曰 谶绋,一曰传注。谶绋亲于方士,传沍恨于师 法。二者皆利禄之途也。 —钱穆
盖汉儒说经,其功力所注,厥有两途:一曰 谶纬,一曰传注。谶纬杂于方士,传注限于师 法。二者皆利禄之途也。 ——钱穆
1)传注章句导致繁琐附会 传业者寝威,枝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 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汉 书·楚元王列传》) 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 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俤,破坏形体。说 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 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汉书·艺文志》)
1)传注章句导致繁琐附会。 传业者寝盛,枝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 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汉 书·楚元王列传》) 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 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 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 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汉书·艺文志》)
秦近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 说,至十余万言。说“曰若稽古”三万言 ■“省五经章句,皆为二十万”,博士弟子 邦路“夜定旧说,死于烛下
秦近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 说,至十余万言。说“曰若稽古”三万言。 “省五经章句,皆为二十万”,博士弟子 郭路“夜定旧说,死于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