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A 总学时:48学时 讲授学时:48学时 学分 3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一、课程简介 管理学是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 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本课程的教学 内容主要以管理职能为主线全面系统闸述管理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管理总论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管理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的五大职能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管理学能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与了解,掌握管理学的 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于分析、解决具体管理问题,为 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有意识地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增进 与外界的交往与沟通,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具体要求:第 以管理的其木用 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教育。要求学生正确认识 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理论,熟悉管 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动态,对管理学框架体 系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第一,以成用管匣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管理问颗为主体 的初步的能力培养。在系统学习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分析 与解决管理学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第三,发展与完善学生的心智模式,在知 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基础上,挖掘学生的批判眼光和创新精神,使管理学知识内化 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管理素养。 教学内容及基 第一章:管理总论 要求 (2学时) 教学内容:管理与管理活动:管理者:管理组织。 教学要求:掌握管理的概念和职能,理解管理的性质与作用:了解管理者的 定义、分类, 掌握管理 的角色、 者的技能:了解管理组织 。会分析比较 同层次的管理者管理职能、管理技能的异同。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 第二章:管理与环境 (4学时) 教学内容: 管理环境分析 道德与社会责任:经济全球化:信息化, 教学要求:理解管理环境的概念,掌握影响管理环境的因素,了解管理环境 的分析方法:掌握管理道德的概念和管理的道德观,了解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和 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理解社会责任的概念和主要观点:了解经济全球化对 管理的影响: 了解信息化对管理的影 能对实际管理环境进行具体分析,能用 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理论分析企业的经营行为。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根据需要可安排自 学
21 《管理学 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A 总学时:48 学时 讲授学时:48 学时 学分:3 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一、课程简介 管理学是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 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本课程的教学 内容主要以管理职能为主线全面系统阐述管理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管理总论、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管理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的五大职能。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管理学能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与了解,掌握管理学的 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于分析、解决具体管理问题,为 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有意识地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增进 与外界的交往与沟通,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具体要求:第一,以管理的基本思 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教育。要求学生正确认识 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理论,熟悉管 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动态,对管理学框架体 系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第二,以应用管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管理问题为主体 的初步的能力培养。在系统学习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分析 与解决管理学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第三,发展与完善学生的心智模式,在知 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基础上,挖掘学生的批判眼光和创新精神,使管理学知识内化 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管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管理总论 (2 学时) 教学内容:管理与管理活动;管理者;管理组织。 教学要求:掌握管理的概念和职能,理解管理的性质与作用;了解管理者的 定义、分类,掌握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了解管理组织。会分析比较不 同层次的管理者管理职能、管理技能的异同。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 第二章:管理与环境 (4 学时) 教学内容:管理环境分析;道德与社会责任;经济全球化;信息化。 教学要求:理解管理环境的概念,掌握影响管理环境的因素,了解管理环境 的分析方法;掌握管理道德的概念和管理的道德观,了解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和 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理解社会责任的概念和主要观点;了解经济全球化对 管理的影响;了解信息化对管理的影响。能对实际管理环境进行具体分析,能用 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理论分析企业的经营行为。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根据需要可安排自 学
第三章:管理用相的演讲(4学时) 学内容 管理的早期和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 理理论: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数学要求:了解中外管理实践和思想:堂握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 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掌握梅奥的行为管理理论:了解现代管理 的基本理论:了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能结合实际分析管理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 中的应用。 授果方式:通讨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会对不同管理理论讲行比较,使学生了 解前沿管理理论。 (2时 教学内容: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编制过程:计划的方 法。 教学要求:掌握计划的概念,了解计划的性质:理解计划的类型:掌握计划 的编制过程:了解计划的方法。能熟练运用计划原理编制具体的计划。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通过研究性学习编制具体的计划。 第五章:目标 (2学时) 教学内容:目标:目标管理 教学要求:掌握目标的概念,理解目标的类型、作用、特点,掌握目标制订 的原则:掌握目标 理的概 掌握目标管理的过程。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六章:战略 (2学时) 教学内容,战略椰念:战略制定时程,战路性计均洗择 教学要求:掌握战略的概念 作用,理解战略的要素理解战略制定过程 会进行战略环境分析:了解战略性计划选择。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七章:决策 (2学时) 教学内容:决策与决策理论: 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决策的概念,了解决策理论:了解决策的类型,理解决策的 影响因素:掌握决策的制订过程:理解决策的方法,熟练应用定性决策方法。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 第八章 组织 (8学时) 教学内容:组织与组织设计:组织的基本问题:组织结构类型:组织的变革 教学要求:掌握组织的概念,理解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理解影响组织设 计的权变因素:了解工作专门化,掌握部门划分方法, 管甲幅度与管理层次, 权与分权,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和授权 的相关理论 据组织结构基 本类型,理解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高耸型组织与扁平组织的形式:了解组 织变革的理论。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可安排组织结构方案设计。 第九章:人事 (6学时)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规划与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与薪 酬。 教学要求: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理解人力 资源规划的内容,掌握人员选聘的方式:掌握人员培训的内容和方法,理解职业 2
22 第三章:管理思想的演进 (4 学时) 教学内容:管理的早期和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 理理论;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教学要求:了解中外管理实践和思想;掌握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 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掌握梅奥的行为管理理论;了解现代管理 的基本理论;了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能结合实际分析管理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 中的应用。 授课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会对不同管理理论进行比较,使学生了 解前沿管理理论。 第四章:计划 (2 学时) 教学内容: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编制过程;计划的方 法。 教学要求:掌握计划的概念,了解计划的性质;理解计划的类型;掌握计划 的编制过程;了解计划的方法。能熟练运用计划原理编制具体的计划。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通过研究性学习编制具体的计划。 第五章:目标 (2 学时) 教学内容:目标;目标管理。 教学要求:掌握目标的概念,理解目标的类型、作用、特点,掌握目标制订 的原则;掌握目标管理的概念,掌握目标管理的过程。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六章:战略 (2 学时) 教学内容:战略概念;战略制定过程;战略性计划选择。 教学要求:掌握战略的概念、作用,理解战略的要素;理解战略制定过程; 会进行战略环境分析;了解战略性计划选择。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七章:决策 (2 学时) 教学内容:决策与决策理论;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决策的概念,了解决策理论;了解决策的类型,理解决策的 影响因素;掌握决策的制订过程;理解决策的方法,熟练应用定性决策方法。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 第八章:组织 (8 学时) 教学内容:组织与组织设计;组织的基本问题;组织结构类型;组织的变革。 教学要求:掌握组织的概念,理解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理解影响组织设 计的权变因素;了解工作专门化,掌握部门划分方法,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集 权与分权,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和授权的相关理论;掌握组织结构基 本类型,理解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高耸型组织与扁平组织的形式;了解组 织变革的理论。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可安排组织结构方案设计。 第九章:人事 (6 学时)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规划与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与薪 酬。 教学要求: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理解人力 资源规划的内容,掌握人员选聘的方式;掌握人员培训的内容和方法,理解职业
生涯规划理论:了解绩效评估的概念、意义和方法,了解薪酬及薪酬管理的基本 形式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十章:领导 (4学时) 教学内容:领导的概念:领导理论。 教学要求:掌握领导的概念,掌握领导者的权力,了解领导风格类型:掌握 管理方格论、菲德勒权变理论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等领导理论。能运用主要的领 导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十一音,激励 (4学时) 教学内容:激励概述:激励理论:激励实务 教学要求:掌握激励的含义和作用,了解激励的过程:掌握需要层次论、双 因素理论、X理论和Y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激励理论:理解 激励实务内容。能灵活运用主要的激励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可安排激励方案设计。 第十二章:沟通 (4学时) 教学内容:沟通的含义和过程:沟通的分类及特点:沟通管理。 教学要求:掌握沟通的含义,理解沟通的过程:理解沟通的分类及特点:理 解沟通障碍 掌握有 通的技巧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十三章:控制 (4学时) 教学内容:控制的类型和作用:控制的过程:控制的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控制工作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控制的作用:掌握控制的过程 和要求;理解控制的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三、老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出勤占10%,课 堂发言占10%,作业占60%,期中考核占20%。 (2)期末考核:占7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 周三多.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美}海因茨·韦里克,哈罗德·孔茨管理学一全球化视角。北京:经济科 学出版社,2006 {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8. 邢以群管埋学北京.高等数合出版补,2007 芮明杰.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撰写人:江彩霞 审核人:杨华 课程负责人:王文波
23 生涯规划理论;了解绩效评估的概念、意义和方法,了解薪酬及薪酬管理的基本 形式。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十章:领导 (4 学时) 教学内容:领导的概念;领导理论。 教学要求:掌握领导的概念,掌握领导者的权力,了解领导风格类型;掌握 管理方格论、菲德勒权变理论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等领导理论。能运用主要的领 导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十一章:激励 (4 学时) 教学内容:激励概述;激励理论;激励实务。 教学要求:掌握激励的含义和作用,了解激励的过程;掌握需要层次论、双 因素理论、X 理论和 Y 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激励理论;理解 激励实务内容。能灵活运用主要的激励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可安排激励方案设计。 第十二章:沟通 (4 学时) 教学内容:沟通的含义和过程;沟通的分类及特点;沟通管理。 教学要求:掌握沟通的含义,理解沟通的过程;理解沟通的分类及特点;理 解沟通障碍,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十三章:控制 (4 学时) 教学内容:控制的类型和作用;控制的过程;控制的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控制工作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控制的作用;掌握控制的过程 和要求;理解控制的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三、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 30%。平时成绩满分为 100 分,其中,出勤占 10%,课 堂发言占 10%,作业占 60%,期中考核占 20%。 (2)期末考核:占 7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周三多.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美}海因茨·韦里克,哈罗德·孔茨. 管理学—全球化视角. 北京:经济科 学出版社,2006. {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 管理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8. 邢以群.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芮明杰.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撰写人:江彩霞 审核人:杨 华 课程负责人:王文波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 总学时:48学时 讲授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开课单位:旅游学院 一、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描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经济运行规律 主要矿 究单个经济单位(如单个企业、单个消费者以及单个产品 市场)的经济行为。具体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市场竞争结构:一般均衡与效率:市场失灵等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经济运行规律: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 式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理解政府政策的优劣。具体要求是: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 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相 关的经济理论,更重要的是掌握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打开想象的空间。为此,在讲解理 论及其应用时, “定要讲清前提条件,让学生懂得在不同条件下,将得出不同的 结论,给学生讨论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研究能力。 教学内空乃其本要拔 第 章:绪论 (3学时) 学内容:学习经济学的目的: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学的分类与相关研 究方法:市场与经济制度。 教学要求:理解什么是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分类:理解并掌握经济学的基 本概念: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 (12学时) 教学内容:需求曲线的形成及变动:供给曲线的形成及变动:供求均衡理论: 弹性理论:均衡理论及弹性理论的应用。 教学要求:熟练学握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条件:掌握用均衡理论和弹性理论分 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方法。 讲授方式:讲授与讨论、案例分析及课堂练习相结合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8学时) 教学内容:偏好与效用;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理论 的应 教学要求:学握无差异曲线的定义及特点:掌握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变动规 律: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思想: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熟练运用消费者选择理 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讲授方式:讲授与讨论及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6学时) 24
24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 总学时:48 学时 讲授学时:48 学时 学分:3 学分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开课单位:旅游学院 一、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描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经济运行规律,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单个企业、单个消费者以及单个产品 市场)的经济行为。具体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市场竞争结构;一般均衡与效率;市场失灵等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经济运行规律;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 式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理解政府政策的优劣。具体要求是: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 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相 关的经济理论,更重要的是掌握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打开想象的空间。为此,在讲解理 论及其应用时,一定要讲清前提条件,让学生懂得在不同条件下,将得出不同的 结论,给学生讨论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3 学时) 教学内容:学习经济学的目的;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学的分类与相关研 究方法;市场与经济制度。 教学要求:理解什么是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分类;理解并掌握经济学的基 本概念;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 (12 学时) 教学内容:需求曲线的形成及变动;供给曲线的形成及变动;供求均衡理论; 弹性理论;均衡理论及弹性理论的应用。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条件;掌握用均衡理论和弹性理论分 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方法。 讲授方式:讲授与讨论、案例分析及课堂练习相结合。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8 学时) 教学内容:偏好与效用;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理论 的应用。 教学要求:掌握无差异曲线的定义及特点;掌握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变动规 律;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思想;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熟练运用消费者选择理 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讲授方式:讲授与讨论及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6 学时)
教学内容:生产函数: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生产者 均衡:规模报酬:技术进步与要素价格变化对产出的影响。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有关产量曲线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牢记边际报酬 递减规律及其产生 的条 理解生产过程三阶段的合理性:熟练掌握要素最佳组 合的确定方法:理解规模报酬变化规律。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练习相结合。 第五章:成本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成本的概念: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规模经济 教学要求:学握成本 的 ,理解成本 函数: 熟练掌握各种短期成本曲线及 其相互关系;理解长期成本曲线及其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讲授方式:讲授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4学时) 教学内容: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短期 均衡分析:长期均衡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市场结构:掌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长期均衡分析;掌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5学时) 教学内容: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的均衡:垄晰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均衡:寡头 垄断市场条件下的均衡 教学要求:了解产生垄断原因:掌握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分 析:区分三种差别定价的含义及原理: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了解几种重要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练习相结合。 第八章 一般均衡与效率 (2学时) 教学内容: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经济效率。 教学要求:了解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概念及分析方法:学会运用埃奇沃斯 方盒图分析消费的均衡、生产的均衡:牢记帕累托效率的概念。 讲授方式:讲授。 第九章:市场失灵 (4学时) 教学内容:外部性: 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教学要求:掌握外部性的含义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了解外部性的解决办 法:掌握公共物品的特征及其与市场效率的关系:掌握信息不对称含义及其后果。 讲授方式:讲授。 三、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出勤占5%,课 堂发言占5%,作业占40%,期中考试占50%。 (2)期末考核:占7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1 使用教材 黎诣远.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经济学.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25 教学内容:生产函数;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生产者 均衡;规模报酬;技术进步与要素价格变化对产出的影响。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有关产量曲线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牢记边际报酬 递减规律及其产生的条件;理解生产过程三阶段的合理性;熟练掌握要素最佳组 合的确定方法;理解规模报酬变化规律。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练习相结合。 第五章:成本理论 (4 学时) 教学内容:成本的概念;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规模经济。 教学要求:掌握成本的概念,理解成本函数;熟练掌握各种短期成本曲线及 其相互关系;理解长期成本曲线及其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讲授方式:讲授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4 学时) 教学内容: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短期 均衡分析;长期均衡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市场结构;掌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长期均衡分析;掌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5 学时) 教学内容: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的均衡;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均衡;寡头 垄断市场条件下的均衡。 教学要求:了解产生垄断原因;掌握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分 析;区分三种差别定价的含义及原理;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了解几种重要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练习相结合。 第八章:一般均衡与效率 (2 学时) 教学内容: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经济效率。 教学要求:了解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概念及分析方法;学会运用埃奇沃斯 方盒图分析消费的均衡、生产的均衡;牢记帕累托效率的概念。 讲授方式:讲授。 第九章:市场失灵 (4 学时) 教学内容: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教学要求:掌握外部性的含义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了解外部性的解决办 法;掌握公共物品的特征及其与市场效率的关系;掌握信息不对称含义及其后果。 讲授方式:讲授。 三、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 30%。平时成绩满分为 100 分,其中,出勤占 5%,课 堂发言占 5%,作业占 40%,期中考试占 50%。 (2)期末考核:占 7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黎诣远.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经济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曼昆. 经济学原理(第三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