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毒素(toxoid.)和抗毒素(antitoxin): 利用保常以创位 点奶素妈 sin)
类毒素(toxoid)和抗毒素(antitoxin): 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 用0.3-0.4%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 保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为类毒素, 常用来预防注射.也可用类毒素注射动物(如马), 以制备外毒素的抗体,称为抗毒素,作治疗用。 例如:破伤风梭菌的破伤风痉挛毒素 (tetanospamin)和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
破伤风痉享毒素对中枢 电冲动信号 突触后神经元 神经系统有高度亲和力 与其细胞表面神经节苷 兴奋性)○ 介质 脂结合,进入细胞后通过 突触前神经元 轻链毒性封闭折 性突 触的介质释放,导致伸肌 屈肌同时强烈收缩、肌 肉强直宠享。 破伤风痉享毒素的毒性 仅次于肉毒毒素,当其含 量尚不能引起免疫时即 足以致病,而毒素与神经 抑制性介质 破伤风校菌 突触的结合是不可逆的, 痉李毒素 一般治疗无效,因此该病 图11-2破伤风梭菌痉挛毒素作用机制 的免疫预防特别重要
破伤风痉挛毒素对中枢 神经系统有高度亲和力, 与其细胞表面神经节苷 脂结合,进入细胞后通过 轻链毒性封闭抑制性突 触的介质释放,导致伸肌, 屈肌同时强烈收缩、肌 肉强直痉挛. 破伤风痉挛毒素的毒性 仅次于肉毒毒素,当其含 量尚不能引起免疫时即 足以致病,而毒素与神经 突触的结合是不可逆的, 一般治疗无效,因此该病 的免疫预防特别重要
(2)内毒素 (endotoxin)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 多糖(LPS),于菌体裂解时释放,作用于白细胞、 血小板、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等多种细胞和 体液系统,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压下降 及微循环障碍,有多方面复杂作用,但相对毒性 较弱.各种苹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 没有器官特异性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 多糖(LPS),于菌体裂解时释放,作用于白细胞、 血小板、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等多种细胞和 体液系统,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压下降 及微循环障碍,有多方面复杂作用,但相对毒性 较弱.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 没有器官特异性。 (2)内毒素(endotoxin)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 项目 外毒素 内毒素 产生菌 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革兰氏阴性菌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LPS) 释放时间 般随时分泌 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 致病特异性 不同外毒素各不相同 不同病原菌的内毒素作用基本相同 毒性 强* 弱 抗原性 完全抗原,抗原性强 不完全抗原,抗原性弱 制成类毒素 能 不能 热稳定性 差 耐热性强 1mg肉毒毒素纯品可杀死2亿(2000万)只小鼠 或一百万只豚鼠,中毒的死亡率几近100%,但 及附注射抗毒素及对症治疗可使之降低.1mg 破伤风毒素可茶死100万只小鼠,1mg白喉毒素 可杀死1000只豚鼠
项目 外毒素 内毒素 产生菌 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革兰氏阴性菌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LPS) 释放时间 一般随时分泌 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 致病特异性 不同外毒素各不相同 不同病原菌的内毒素作用基本相同 毒性 强* 弱 抗原性 完全抗原,抗原性强 不完全抗原,抗原性弱 制成类毒素 能 不能 热稳定性 差 耐热性强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 1mg肉毒毒素纯品可杀死2亿(2000万)只小鼠 或一百万只豚鼠,中毒的死亡率几近100%,但 及时注射抗毒素及对症治疗可使之降低.1mg 破伤风毒素可杀死100万只小鼠,1mg白喉毒素 可杀死1000只豚鼠
2.病毒的致病性 话细胞中寄生 病毒感染的特点: 基因水平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影响宿主细胞的核 酸及蛋白质代谢,其后果可分为三种类型: 杀细胞感染(cytocidal infection); 稳定状态感染(steady state infection); 整合感柒(integrated infection);
2. 病毒的致病性 病毒感染的特点: 活细胞中寄生 基因水平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影响宿主细胞的核 酸及蛋白质代谢,其后果可分为三种类型: 杀细胞感染(cytocidal infection); 稳定状态感染(steady state infection); 整合感染(integrated inf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