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09. 01.004经命研宽参考2009年第1期(总第2201期)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总需求分析与增长展望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王爱俭牛凯龙内容摘要受次贷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内在调整周期与外部调整周期出现重叠,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遇到了严峻挑战。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是提振信心、采取行动的基础。本文以支出法国民收入恒等式为依据,在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总需求变动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贸易环境。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总需求的变动作了分析展望以此为基础,对2008年及以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作了预测。本文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速将保持在9%左右,2009~2010年能够保持在8%以上。从中长期看,只要宏观经济政策得当,我国经济具备保持平稳增长的坚实基础但增速和波动幅度将比过去30年有所放缓。最后本文对如何保证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投资效率、增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费支出增量(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堤次贷危机已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欧美发达投资增量△NE是净出口增量。分别以%%国家可能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在多表示上述四个变量在T年份的增长率,则清醒认识问题的同时,也要避免陷入另外一个极可以得到如下恒等式端,对中国经济前景丧失信心。这就需要对当前Y&=Ci/Y-°g+ Lg+经济环境进行客观分析准确把握经济发展NeLIBEt(2)趋势。g=(C+/Y-)-g+(LI/Y-1).g+(Ne-,/Y)&(3)一、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尽管外C,/Y-L/Y-和Ne-/Y分别是上一部需求出现萎缩,但是总需求依然旺盛年度三大需求与GDP的比重属于已知变量根据宏观经济理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C+I/Y-)(L/Y-)g和(Ne-/Y))力分别是净出口、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支出分别表示三大需求在T年对GDP的拉动。①法国民收入恒等式可以得到AY-AC+AHANE(1)据此可以通过对三大需求的变动分析对T年份其中△Y表示GDP增量,△C是社会最终消的GDP增速以及各自的拉动效应作出预测①贡献度,也称贡献率,是指三大需求增量与GDP增量之比:拉动指GDP增速与三大需求贡献率的乘积5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m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9年第 1期(总第 2201期) 14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总需求 分析与增长展望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王爱俭 牛凯龙 内容摘要 受次贷危机影响, 我国经济增长内在调整周期与外部调整周期出现重叠, 保 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遇到了严峻挑战, 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是提振信心、采取行动的基 础。本文以支出法国民收入恒等式为依据, 在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总需求变动趋势的基 础上,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贸易环境, 对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总需求的变动作了 分析展望, 以此为基础, 对 2008年及以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作了预测。 本文预计, 2008年 中国 GDP增速将保持在 9.6%左右, 2009 ~ 2010年能够保持在 8%以上。 从中长期看, 只要 宏观经济政策得当, 我国经济具备保持平稳增长的坚实基础, 但增速和波动幅度将比过去 30 年有所放缓。最后, 本文对如何保证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投资效率、增强国民经济可持续 发展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次贷危机已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 欧美发达 国家可能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 退,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 在 清醒认识问题的同时, 也要避免陷入另外一个极 端, 对中国经济前景丧失信心。 这就需要对当前 经济环境进行客观分析,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 趋势。 一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 :尽管外 部需求出现萎缩 , 但是总需求依然旺盛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 力分别是净出口、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从支出 法国民收入恒等式可以得到: ΔY=ΔC+ΔI+ΔNE (1) 其中, ΔY表示 GDP增量, ΔC是社会最终消 费支出增量(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ΔI是 投资增量, ΔNE是净出口增量。 分别以 gyt、gct、 gIt、gNEt表示上述四个变量在 T年份的增长率, 则 可以得到如下恒等式: Yt-1 · gyt=Ct-1 /Yt-1 · gct+It-1 · gIt+ Net-1 · gNEt (2) gyt=(Ct-1 /Yt-1 )· gct+(It-1 /Yt-1 )· gIt+(Net-1 /Yt-1 )· gNEt (3) Ct-1 /Yt-1 、It-1 /Yt-1 和 Net-1 /Yt-1 分别是上一 年度三大需求与 GDP的比重, 属于已知变量, (Ct-1 /Yt-1 )· gct、(It-1 /Yt-1 )· gIt和(Net-1 /Yt-1 )· gNEt 分别表示三大需求在 T年对 GDP的拉动。① 据此可以通过对三大需求的变动分析, 对 T年份 的 GDP增速以及各自的拉动效应作出预测。 ① 贡献度, 也称贡献率, 是指三大需求增量与 GDP增量之比;拉动指 GDP增速与三大需求贡献率的乘积。 DOI :10.16110/j .cnki .issn2095 -3151.2009.01.004
经案研宽参考2009年第1期(总第2201期)自1994年以来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下面将基于时间序列、历史经验与当前经济环境对2008年和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三大需一直维持正值。求的变动趋势及其对GDP增速的影响作出分析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的变动趋势。预测。从1978~2007年30年期间的统计数据看,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和显著的周期性。(一)净出口。1改革开放以来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低谷分别出现在亚洲金融危机和“9°11"事件之后,其中1998年是我国改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30年来净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增长的最低点。当年出口增长出口对GDP增长的平均页献度为8.%,对年度04%进口增长一1.5%(改革开放以来唯一的GDP增速平均拉动Q4个百分点。加入WTO以一次负增长)即使如此当年净出口依然保持了后,我国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国民经快速增长的势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稳步增济的外部依赖性显著增强。2001~2007年,净强。历史数据显示我国进口和出口还没有出现出口对GDP的平均页献度上升到111%.对年过一个剧增、一个剧降的情况原因在于在一个度GDP增速的拉动效应上升到12个百分点外向型经济体中进出口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很其中2007年净出口的拉动效应为23个百多项目下,进口本身就是为了出口(如加工贸易、分点。原材料进口等)因此进出口的整体发展趋势是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净出口对GDP增速拉持一致的。如1985年和1993年是我国贸易逆动效应为负的情况出现过三次分别是1978~差最大的两个年份,分别达到149亿美元和1979年、1983~1985年、1992~1993年主要原122亿美元而出口增长仍保持了47%和因是进口增长速度远快于出口的增长速度,导致13%的增速。只不过进口增速更快,分别为进出口净额同比大幅度下降出现了贸易赤字542%和182%表12001~2007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平均值贡献度(%)7. 61024 119.519.7-01601112.523Q00.7Q1Q.62. 21 2拉动(百分点)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7年统计年鉴。(百分点)我国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1978-2007)(%)我国净出口对CDP增长的资献率(1978-2007)604020287388883OF美6088C220(年份)(年份)40660810-80图1我国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994-2017China AcademioumalEletronicPublishing HouseAlghtsreservedtpnknet
2009年第 1期(总第 2201期 ) 15 下面将基于时间序列、历史经验与当前经济 环境对 2008年和 2009 年中国宏观经济三大需 求的变动趋势及其对 GDP增速的影响作出分析 预测。 (一)净出口。 1.改革开放以来净出口对 GDP增长的贡 献。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成 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 30年来, 净 出口对 GDP增长的平均贡献度为 8.0%, 对年度 GDP增速平均拉动 0.4个百分点。加入 WTO以 后, 我国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国民经 济的外部依赖性显著增强。 2001 ~ 2007年, 净 出口对 GDP的平均贡献度上升到 11.1%, 对年 度 GDP增速的拉动效应上升到 1.2个百分点, 其中 2007 年净出口的拉动效应为 2.3 个百 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净出口对 GDP增速拉 动效应为负的情况出现过三次, 分别是 1978 ~ 1979年、1983 ~ 1985年、 1992 ~ 1993 年, 主要原 因是进口增长速度远快于出口的增长速度, 导致 进出口净额同比大幅度下降, 出现了贸易赤字。 自 1994年以来,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一直维持正值。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的变动趋势。 从 1978 ~ 2007年 30年期间的统计数据看, 我国 对外贸易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和显著的周期性。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低谷分别出现在亚洲金融 危机和“ 9· 11”事件之后, 其中 1998年是我国改 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增长的最低点, 当年出口增长 0.4%, 进口增长 -1.5%(改革开放以来唯一的 一次负增长), 即使如此, 当年净出口依然保持了 快速增长的势头,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稳步增 强。历史数据显示, 我国进口和出口还没有出现 过一个剧增、一个剧降的情况, 原因在于在一个 外向型经济体中, 进出口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在很 多项目下, 进口本身就是为了出口(如加工贸易、 原材料进口等),因此进出口的整体发展趋势是保 持一致的。如 1985 年和 1993年是我国贸易逆 差最大的两个年份, 分别达到 149 亿美元和 122 亿美 元, 而出口 增长 仍保 持了 4.7%和 13%的 增速, 只不过 进口增 速更快, 分 别为 54.2%和 18.2%。 表 1 2001 ~ 2007年净出口对 GDP的贡献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平均值 贡献度(%) -0.1 7.6 1.0 6.0 24.1 19.5 19.7 11.1 拉动(百分点) 0.0 0.7 0.1 0.6 2.5 2.2 2.3 1.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7年统计年鉴。 图 1 我国净出口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
经序研宽冬考2009年第1期(总第2201期)事实上,只要出口增长的速度不低于进口,净出展影响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全面陷入衰退.根据MF以及世界银行的最新预测①发达国家可口就一定能够保持稳步增长对经济增长就会保持正的拉动效应。能出现大危机以来的首次全面负增长,美欧日是32008年净出口增速预测。2008年1~10我国最主要的出口地区约占我国对外出口的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215993亿美元净增加70%(包含香港的转口贸易)当前贸易环境的3624亿美元,由于国内需求减少特别是大宗商恶化程度远远超过亚洲金融危机和“9°11”事品价格的快速回落第4季度的进口额下降速度件。从国内情况看,部分低附加值企业的新增出将显著快于出口额预计全年净出口将与2007口订单已出现了30%~40%的下滑,破产的低年大体持平:维持在2600亿美元左右,其中出口附加值外贸企业日益增多因此。不排除2009年14600亿美元、进口12000亿美元以人民币计对外出口出现首次负增长的极端情况。由于我算全年净出口预计下降约8%(见图3和图4)国政府已经正式启动了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计42009年净出口展望。展望2009年,我国划扩张经济,预计进口的变动要小于出口,全年对外贸易的形势空前恶化受次贷危机深入发的净出口将同比回落。(%)进口增长(%)出口增长45404035335250563025201510n020072002003nO00o(年份)年份)我国的出口与进口增长趋势(19912008.10)图2(%)4540353025201510进口一出口L(时间)02008.0608.07.002008.042008.0520120082008Y2008200200我国2008年1~10月的贸易变动情况图3①世界银行2008年11月11日发布预测称,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仅停留在1%,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长率为4%.美欧日等“高收入国家”增长率为一Q1%。16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m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ll rights reserved. htp://www.cnki.net
2009年第 1期(总第 2201期) 16 事实上, 只要出口增长的速度不低于进口, 净出 口就一定能够保持稳步增长, 对经济增长就会保 持正的拉动效应。 3.2008年净出口增速预测。 2008年 1 ~ 10 月, 我国累计贸易顺差 2159.93 亿美元, 净增加 36.24亿美元, 由于国内需求减少特别是大宗商 品价格的快速回落, 第 4季度的进口额下降速度 将显著快于出口额, 预计全年净出口将与 2007 年大体持平, 维持在 2600亿美元左右, 其中出口 14 600亿美元、进口 12 000亿美元, 以人民币计 算全年净出口预计下降约 8%(见图 3和图 4)。 4.2009年净出口展望。 展望 2009年, 我国 对外贸易的形势空前恶化。 受次贷危机深入发 展影响, 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全面陷入衰退, 根 据 IMF以及世界银行的最新预测, ①发达国家可 能出现大危机以来的首次全面负增长, 美欧日是 我国最主要的出口地区, 约占我国对外出口的 70%(包含香港的转口贸易), 当前贸易环境的 恶化程度远远超过亚洲金融危机和 “ 9· 11”事 件。从国内情况看, 部分低附加值企业的新增出 口订单已出现了 30% ~ 40%的下滑, 破产的低 附加值外贸企业日益增多, 因此, 不排除 2009年 对外出口出现首次负增长的极端情况。由于我 国政府已经正式启动了 4 万亿元的财政刺激计 划扩张经济, 预计进口的变动要小于出口, 全年 的净出口将同比回落。 ① 世界银行 2008年 11月 11日发布预测称, 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仅停留在 1%, 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长率为 4.5%, 美欧日等“高收入国家”增长率为 -0.1%
经斋研宽考2009年第1期(总第2201期)中国前10大出口地区20.119.017.620072008年1~9月15.13.58.48.25.44.63nt香港国12东盟图4:2007年和2008年1~9月我国对外出口的区域结构表2债务危机、互联网泡沫以及次贷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全球发达国家新兴国家美国日本欧元区中国2.29.21982年100. 1-1 93 2'1 21.5812001年0. 83.2Q3-Q3222009EMF)0.35. 1-0 7-02-05832009E(WB)10-0.14.5*日本1977~1981年五年期间,年均GDP增长率为9.1%.表32009年净出口预测表亿美元出口增速5%5%15%10%0%10%进口增速166020%2390930200530126015%22902260153080070660140010%35902860213067060273012705405%41903460200011400%47904060333026001870-5%539046603930320024701740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对2009年不同情景下的为悲观情形的假定条件综合考虑中国对外依存对外贸易状况进行测算在剔除表3下三角区域度以及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假定明年悲观的的数据(出口增速不低于进口增速的情况)以及上情况是出口增长一5%进口增长%,净出口三角极端情况后,保留灰色区域数据进行分析,12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同比下降56%:比较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发生观的情况是出口增长15%进口增长20%净出在1982年当年中国出口增长0%,进口增长口23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同比下降13%:可能9.4%顺差为563亿元净出口对经济增长页性最大的结果为出口增长5%,进口增长10%献了10个百分点。以1982年世界经济衰退作净出口21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同比下降23%。?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l rights reserved.htp//wwWenki.net
2009年第 1期(总第 2201期 ) 17 图 4 2007年和 2008年 1 ~ 9月我国对外出口的区域结构 表 2 债务危机、互联网泡沫以及次贷危机后的全球经济 % 全球 发达国家 新兴国家 美国 日本 欧元区 中国 1982年 1.0 0.1 2.2 -1.9 3.2* — 9.2 2001年 1.2 0.8 3.2 0.3 -0.3 1.5 8.1 2009E(IMF) 2.2 -0.3 5.1 -0.7 -0.2 -0.5 8.3 2009E(WB) 1.0 -0.1 4.5 — — — — *日本 1977 ~ 1981年五年期间, 年均 GDP增长率为 9.1%。 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对 2009年不同情景下的 对外贸易状况进行测算, 在剔除表 3下三角区域 的数据(出口增速不低于进口增速的情况)以及上 三角极端情况后, 保留灰色区域数据进行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发生 在 1982年, 当年中国出口增长 0.9%, 进口增长 9.4%, 顺差为 56.3亿元,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 献了 1.0个百分点。以 1982年世界经济衰退作 为悲观情形的假定条件, 综合考虑中国对外依存 度以及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假定明年悲观的 情况是出口增长 -5%, 进口增长 5%, 净出口 1270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同比下降 56%;比较乐 观的情况是出口增长 15%, 进口增长 20%, 净出 口 2390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同比下降 13%;可能 性最大的结果为出口增长 5%, 进口增长 10%, 净出口 2130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同比下降 23%
经序研宽冬考2009年第1期总第2201期)表42009年净出口增速预测表净出口(亿美元)2390226021302000187017401660153014001270同比(%)-813- 18 23 28 33 364146-51-1318 23- 28 33折合人民币 38- 41 -4651-56注:假定人民币2009年对美元升值5%。(二)消费需求。国最终消费支出的总体变动趋势看,20世纪901.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年代中期以前增长率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反映了献。长期以来消费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最当时宏观调控能力的不足体现在国民经济“为稳定的动力。从1978~2007年30年期间的放就乱、一抓就死”;90年代中期后,随着经济软统计数据看,最终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平均着陆的实现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越来越强贡献度为556%,对年度GDP增速平均拉动5.5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包括消费需求在内的主要宏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最终消观经济变量走出了大起大落的怪圈波动性显著费对GDP的贡献有所下降,目前已趋于稳定。缩小。反映在最终消费需求上,呈现出稳步增长2001~2007年,最终消费对GDP的平均贡献度的势头尤其是2004年以来实际增长率稳定在为4Q%,对年度GDP增速的拉动效应为4112%以上个的百分点。2007年消费需求接近投资需求从我国最终消费需求的支出结构看,1990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对当年年之前农村居民消费是我国消费总需求的主体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9.4%,拉动效应为4.7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个百分点。占总需求的50%;1990年之后城镇居民消费在2我国消费需求的结构及变动趋势。从我总消费中的比重快速上升,并逐步取代农村居民表52001~2007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平均值贡献度(%)50. 035 338 738 239. 239. 440. 643. 64. 14.0353.9404 3474. 1拉动(百分点)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7年统计年鉴。(百分点)(%)贡献率拉动10049012801070605040302010年份(年份)图51978~2007年我国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18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09年第 1期(总第 2201期) 18 表 4 2009年净出口增速预测表 净出口(亿美元) 2390 2260 2130 2000 1870 1740 1660 1530 1400 1270 同比(%) -8 -13 -18 -23 -28 -33 -36 -41 -46 -51 折合人民币 -13 -18 -23 -28 -33 -38 -41 -46 -51 -56 注:假定人民币 2009年对美元升值 5%。 (二)消费需求。 1.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对 GDP增长的贡 献。长期以来, 消费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最 为稳定的动力。从 1978 ~ 2007年 30 年期间的 统计数据看, 最终消费需求对 GDP增长的平均 贡献度为 55.6%, 对年度 GDP增速平均拉动 5.5 个百分点。 2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以来, 最终消 费对 GDP的贡献有所下降, 目前已趋于稳定。 2001~ 2007年, 最终消费对 GDP的平均贡献度 为 40.6%, 对年度 GDP增速的拉动效应为 4.1 个的百分点。 2007年, 消费需求接近投资需求, 成为拉动 GDP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 对当年 GDP增长的贡献率为 39.4%, 拉动效应为 4.7 个百分点。 2.我国消费需求的结构及变动趋势。 从我 国最终消费支出的总体变动趋势看, 20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前增长率呈现较大的波动性, 反映了 当时宏观调控能力的不足, 体现在国民经济“一 放就乱、一抓就死”;90年代中期后, 随着经济软 着陆的实现, 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越来越强, 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包括消费需求在内的主要宏 观经济变量走出了大起大落的怪圈, 波动性显著 缩小。反映在最终消费需求上, 呈现出稳步增长 的势头, 尤其是 2004年以来, 实际增长率稳定在 12%以上。 从我国最终消费需求的支出结构看, 1990 年之前农村居民消费是我国消费总需求的主体, 在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之前,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占总需求的 50%;1990年之后, 城镇居民消费在 总消费中的比重快速上升, 并逐步取代农村居民 表 5 2001~ 2007年最终消费对 GDP的贡献 年 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平均值 贡献度(%) 50.0 43.6 35.3 38.7 38.2 39.2 39.4 40.6 拉动(百分点) 4.1 4.0 3.5 3.9 4.0 4.3 4.7 4.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7年统计年鉴。 图 5 1978~ 2007年我国最终消费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