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一;双因素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创始人 二;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1、满意程度的两种因素和四种状态 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你和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的比较 3、双因素理论的贡献 4、双因素理论的应用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一;双因素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创始人 ⚫二;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 1、满意程度的两种因素和四种状态 ⚫ 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你和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的比较 ⚫ 3、双因素理论的贡献 ⚫ 4、双因素理论的应用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背景及创始人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 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 素理论”。 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 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调査征询,赫兹伯 格发现,受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大 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而感到满意的 因素,则一般都与工作本身有关。据此, 他提出了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背景及创始人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 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 素理论”。 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 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调查征询,赫兹伯 格发现,受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大 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而感到满意的 因素,则一般都与工作本身有关。据此, 他提出了双因素理论
满意程度的两种因素和四种状态 ◎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 而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 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满意←不满意 满意 一没有满意 不满意没有不满意 (a)传统观点 (b)赫兹伯格的观点
满意程度的两种因素和四种状态 ⚫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 而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 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 ⚫ 满意 不满意 满意 没有满意 ⚫ ⚫ 不满意 没有不满意 ⚫ (a)传统观点 (b)赫兹伯格的观点
双因素理论一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 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它们主要 有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 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以及各种 森秀公灌籍因果于它及蓿要健索维萋若状的作用, <1>公司的政策和行政管理; <2>技术监督系统; <3>与监督者个人之间的关系; <4>与上级的关系; <5>与下级的关系; <6>工资; ●<7>工作安全性 <8>个人的生活; ●<9>工作环境 <10>地位
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 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 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它们主要 有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以及各种 人事关系处理等。由于它们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也被称为“维持因素”。赫兹伯格发现保健因素主要有10个: ⚫ <1>公司的政策和行政管理; ⚫ <2>技术监督系统; ⚫ <3>与监督者个人之间的关系; ⚫ <4>与上级的关系; ⚫ <5>与下级的关系; ⚫ <6>工资; ⚫ <7>工作安全性; ⚫ <8>个人的生活; ⚫ <9>工作环境; ⚫ <10>地位
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惟有它们的 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 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它们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 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 务上的责任感等等。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因素主要有六个: <1>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 <2>奖励; <3>晋升; <4>成长; <5>负有较大的责任; <6>成就感
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惟有它们的 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 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它们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 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 务上的责任感等等。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因素主要有六个: ⚫ <1>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 ⚫ <2>奖励; ⚫ <3>晋升; ⚫ <4>成长; ⚫ <5>负有较大的责任; ⚫ <6>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