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集中,污水量H益增加,成分也口趋复杂。在某些工业发 达国家,因污水而引起的坏境污染问题陆续出现,60年代以来,曾发生过多起轰动世界的公 害事件,例妇日本的“水俣病”、“骨病病”等等。引起了舆论界的关注和广大群众的强烈反 对,迫使一些國家组织和成立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来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我因有 些地方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必将更加突出起来。因此,必须随时 注意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 越性,注意研究和解决好污水的治理问题,以确保环境不受污染,这是排水工作者的重任 务 从卫生上讲,排水工程的兴建对保障人民的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通常,污水污染对人 类健康的危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污染后,水中含有致病微生物而引起传染病的蔓延。例如 霍乱病,在历史上曾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而现在虽已基本绝迹,但如果排水工程设施不完 善,水质受到污染,就会有传染的危险,1970年前苏联伏尔加河口重镇阿斯特拉竿爆发的霍 乱病,其主要原因就是伏尔加河水质受到污染引起的。另一种是被污染的水中含有毒物质 从而引起人们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引起癌症或其它各种“公害病”。某些引起慢性中毒的 毒物对人类的危害甚大,因为它们常常通过食物链而逐渐在人体内富集,开始只是在人体内 形成潜在危害,不易发现,一旦爆发,不仅危及一代人,而且影响子孙后代。兴建完善的排水 工程,将污水进行妥善处理,对于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癌症或“公害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经济上讲,排水工程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水是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它在国民经 济的各部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虽然地球表面的70%以上被水所覆盖,但其中便于取用的 淡水量仅为地球总水量的02%左右。许多河川的水都不同程度地被其上下游城市重复使 用着。如果水体受到污染,势必降低淡水水源的使用价值。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出现因 水源污染不能使用而引起的“水荒”,被迫不惜付出高昂的代价进行海水淡化,以取得足够数 量的淡水。现代排水工程正是保护水体,防治公共水体水质污染,以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的 基本手段之…同时,城市污水资源化,可重复利用于城市或工业,这是节约用水和解决淡 水资源短缺的一种重要途径。不言而喻,这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污水的妥善处 置,以及雨雪水的及时排除,是保证工农业生产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某些工业发达 国家,曾由于工业废水未能妥善处理,造成周围环境或水域的污染,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 至枯死和L厂被迫停产甚至倒闭的事例。同时,废水能否妥善处置,对业生产新工艺的发 展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原子能工业,只有在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治理技术达到一定的生产 水平之后,才能大规模地投入生产,充分发挥它的经济效益。此外,污水利用本身也有很大 的经济价值,例如有控制地利用污水灌溉农田,会提高产量,节约水肥,促进农业生产;工业 废水中有价值原料的回收不仅消除了污染,而且为国家创造了财富,降低产品成本;将含有 机物的污泥发酵,不仅能更好地利用污泥做农肥,而且可得到有机化工的基本原料—甲 烷,进而可制造各类化工产品等等 总之,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排水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保护环 境、促进工农业生产和保障人民的健康,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作为从事排水 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充分发挥排水工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经济建设 城乡建设与环塘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的统-
排水工程的建设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早在战国时代就有用陶土管排除污水的工程设 施。我国古代一些奮丽堂煌的皇城,已建有比较完整的明渠与暗渠相结合的渠道系统。例 如,北京内城至今还保留有明清两代建造得很好的矩形砖渠。但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 我国比较完善的现代化排水系统,直到20世纪初才在个别城市开始建设,而且规模较小。 在国外,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证实,早在公元前2500年,埃及就已建有污水沟渠,古希腊 的城市也建有石砌或砖砌等各种形式的管渠系统古罗马在公元前6世纪建筑了著名的“大 沟渠”。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产业革命后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集中,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 开始建造现代排水系统 我国解放以后,随着城市和工业建设的发展,城市排水工程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为 了改善人民居住区的卫生环境解放初期,除对原有的排水管渠进行疏浚外,曾先后修建了 北京龙须沟、上海肇家疾南京秦淮河等十几处管渠工程。在其它许多城市也有计划地新建 或扩建了一些排水工程。在修建排水管渠的同时,还开展了污水、污泥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的 科学研究工作修建了一些城市污水厂。在一些地区,开展了城市污水灌溉农田,修建了长 达60km的沈(阳)抚(顺)污水灌渠。有控制地进行污水灌溉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而月 也是利用土地处理污水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又修建了黄浦江大型水底过江管道;大力 开展了工业废水的治理工作,许多工业企业修建了独立的废水处理站;对官厅水库渤海湾、 鸭儿湖、白洋淀、蓟运河、淄博工业区等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湖、海湾和城市进行了重点 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六五”期间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开创和发展以来的最好时期,经 过5年的努力我国的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取得∫很大进展。在“七五”期间,在城 市污水处理方面开展了土地处理和稳定塘处理系统,大中城市共安排治理河流(段)和湖泊 99条(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造数量明显增加。如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处理工艺完整的 天津纪庄子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经过处理后排入郊区灌溉的桂林中南区城市污水处理厂 等均早已投产使用。经过治理的河流湖泊水质明显好转。“八五”期间,为了解决水资源短 缺和肪止水污染,将污水资源化列入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大连市春柳河污水处理厂 中建成了城市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北京建造日处理规模10万m3的全国最大的现代化城 市污水处理厂的第一期工程50万m3d已经投产使用。“九五”期间,重视水工业技术的纵 深发展和集成化方面的研究,例如“集成化的污水处理处置和利用技术”和“污泥处理处置利 用技术”等重点技术发展项目。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些城市,为了充分利用海洋(江、 河)大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将污水适当处理后排海。污水深海排放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沿 海城市污水的主要处置方式之一。上海竹园的合流污水的排海工程浙江宁波的长跳嘴污 水排海工程等便是我国近年来建造的排海工程。总之,近十几年来,兴建和完善城市排水工 程设施的速度明显加快,如1986年我国建有城市污水处理厂64座,到1996年达到153座。 1973年,在全国第次环境保护会议上,制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 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1978年,颁布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第十一条规定的“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1984年,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的“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 年,在全国第三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的推进污染集中控制”政策;以及199年,在全国 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等,为排水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保护环境,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法令和标
准,与排水工程有关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4—73)、《工业企 业设计卫生标准》(T]36-79)、《海水水质标准》(GB3097-8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H574985)、《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18-8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4-87)、《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78 1996)、《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建筑中水 设计规范》(CEC30·91)《农田瀨溉水质标准》(GB5084-94)、《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 排放标准》(CJ3025-93)、《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31-89) 《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FCS61:94),等等。同时,在环境管理中关于基建项目明确规定 了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釆取技术措施增加生产能力的工程项目,实行防治污染设施与 主体设施的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简称“三同时”)的政策。在党和国家的关怀 下,从事排水工程的技术队伍日益壮大许多高等和中等技术学校设置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或环境工程专业。全国很多城市和工业部门也都设置了给水排水设计和科研机构、环境保 护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有关的各种学会等。为了加强领导,设置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 保护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组织机构。所有这些,为排水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 利的条件。 建国以来我国排水工程事业虽然有了相当的发展,在环境保护和污水治理方面也取得 了一定的经验,但仍满足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目前我国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部分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我国以上的河 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据统计,对全国1200多条河流的监测表明,约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淮 河流域、松花江流域、海河流域尤为严重。我国的湖泊污染也相当严重,太湖洞庭湖、滇池 尤为突出。我国主要城市约有50%以地下水为水源,全国约有为人口饮用地下水,但由于 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质不断恶化。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许多地区和城市严重缺水。水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必 将导致水资源的进一步减少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我国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城市化 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将伴随需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迅速增长,水危机不仅会长期存在,而 且有迅速加剧的危险,必将制约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四个现代化任务的实现。因此,当 前排水工作者的任务是艰巨的,应加紧做好各方面工作。 1.应加快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我国多数城市排水管道不成系统,有的利用街道、河 道排水,影响环境卫生。有的排水能力低,致使有的城市雨后长时间积水,对生活、生产影响 很大。目前,我国城市排水网普及率按服务面积计算为64.8%左右排水管道总长度11 万km多,人均占有排水管道长度055m,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如伦敦、巴黎、莫 斯科等普及率为10%,东京为97%,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95%,人均占有排水管道长度 为4m,所以应加速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建设。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相当低,据统计,1996年底,我国有城市666座,城市污水年排 放总量为3528亿m2,城市污水处理量为833亿m3,则城市污水处理率约为23.3%。该 污水处理率并未限定污水处理的深度标准它综合计入了企业的预处理和城市市政排水系 统的一级处理、简易处理及二级生物处理的所有污水量。能达二级生物处理标准的污水处
理能力仅为5379万m3d2因此,能达到二级生物处理标准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为56%左 右。城市市政排水系统年收纳污水208.9亿m3,建有城市污水处理厂153座,日处理能力 751.2万m3,加上分散设施的处理能力年处理污水量23.8亿m3,因而城市市政排水系统 的污水处理率为114%左右。所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低,大部分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 排人江河湖海,造成水体污染,这与社会的发展极不适应。近几十年来,国外许多发达国 家大力发展城市排水设施并建造大量城市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率,而且许多国家采用 二级生物处理,并且很多情况下提高到三级处理水平,以解决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据统 计,发达国家平均5000~10000人就占有一座城市污水厂,美国有22000多座城市污水厂 根据国家规划,到2010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应达40%,预计需新建城市集中污水处 理厂100余座,所以从现在到2010年,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将以超常规的建设速度发 展。相应地还要建造大量排水管渠工程,其基建投资和工程量是相当可观的投资的筹措是 -项很重要的问题。此外,我国目前城市排水管渠多为合流制,如果达到规定的要求,就必 须有计划地逐渐将合流制改造为分流制。同时,将原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扩建为 二级处理。丙此,城市排水系统的新建现有排水系统的改建和扩建,以及污水厂的建设任 务等,都是极其繁重的。 2.应尽快探索经济、高效、节能、技术先进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污水处理新「艺和新 技术。首先应探索效率高、耗电低、用地省和污泥少的生物处理新工艺。利用城市污水灌溉 农田进行土地处理,氧化塘、氧化沟等技术在我国已有不少实践经验,应逐步推广应用。同 时,应加强污水灌溉对作物生长、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环境卫生以及污物在作物中残留等 问题研究工作。 对城市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应加强综合利用的研究,以解决污泥的最终处置和出路 问题。 3.应大力开展污水资源化研究。城市污水经妥善处理后可作低质用水,如用作工业冷 却用水和杂用水(如厕所冲洗水洗车水、洒水、消防用水、空调用水等)城市污水资源化 在解决水污染的同时,也解决某些缺水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所以应有针对性地对城市污 水资源化进行试验研究,并解决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开辟第二水源的重要途径。 4.应大力加强水质监测新技术、操作管理自动化和水处理设备标准化的研究工作。国 外在环境监测中已开始采用中子活化、激光、声雷达等新技术进行自动监测。英国威灵汉污 水厂的运转采用了计算机程序控制,可在24h内随时提供完整的全厂运转记录。目前,我国 在污水处理方面基本上还是人工操作,某些水处理专用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还没有标 准化和系列化因而与国外相比差距颇大,在这方面还要作大量工作 5.无害无废水工艺、闭合循环和综合利用是60年代控制工业污染的新技术,应积极开 展研究和加以推广。近年来,我国一些工业企业努力改革工艺,采用闭路循环流程,做到少 排甚至不排废水,对必须排放的废水开展综合利用等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既控制了污染 又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但有的在生产中还处于试用阶段,有待进一步推广。对其它许多工 业企业废水的经济有效的综合利用途径,还有待于研究和探索。并应不断地提高和研究水 的重复利用率工作。 6.应着手进行区域排水系统的研究工作。70年代以来,某些国家为保护和改善环境, 已从局部治理发展为区域治理从单项治理发展为综合整治,即对区域规划、资源利用、能源
改造和有害物质净化处理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求得整体上的最优整治方案。区域 排水系统是对区域河流水质进行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系统L程的理论和方法 及电子计算技术,从整个河流的范围出发,将区域规划、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污水治理等诸 因素进行综合的系统分析建立各种模拟试验和数学模式,以寻求水污染控制的设计和管理 的最优化方案,这是当前应予以重视的研究方向。 应当强调指出,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必须注意环境保护。否则酿成公害后再来抓坏境 保护,不仅人民遭受损失,而且要花费更多的财力物力,这是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经产生过 的教训。同时也应看到,只要注意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不难实 现的。例如,日本的环境保护走了15年的弯路,开始10年,即1955-1965年只追求工业发 展,忽视环境保护;后5年,即1966-1970年继续高速度发展经济,终于遺成了全国性的难 以控制的“爆炸性”公害。在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日本政府决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从 1970年起,用了5-7年的时间,使公害问题基本得到治理和控制,环境状况有了显著改善, 99.95%的水域已达到了保护人民健康的水质标准°。 思考题 1.我国污水治理的方针是什么 2,排水工程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说排水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排水工作者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应如何完成这一任务? ●1979年1月4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