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生药的分类方法和生药的记载大纲与拉丁名。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药的分类法 第二节生药的记载大纲与拉丁名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二章生药的真实性鉴定 【目的要求】 1.熟悉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掌握生药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 3.了解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方法。 【教学内容】 1.性状鉴定。 2.显微鉴定。 3.理化鉴定。 4.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内容】 1.生药的显微鉴定。 2.显微标本片的制备。 3.用于组织切片及粉末药材的封藏剂使用。 4.细胞壁和细胞内含物性质检查。 5.显微观察与描述。 6.显微测量方法和显微测微尺的使用。 第三章生药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要求】 1.熟悉生药各种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方法学验证。 2.了解黄酮类、蒽醒类、皂苷类、生物碱类、强心苷类、香豆素类、环烯醚萜类、挥 发油、木脂素类、有机酸类、鞣质类、多(聚)糖等各类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为 生药的有效性评价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药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203·
·203· 熟悉生药的分类方法和生药的记载大纲与拉丁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法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大纲与拉丁名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二章 生药的真实性鉴定 【目的要求】 1.熟悉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掌握生药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 3.了解 DNA 分子遗传标记鉴定方法。 【教学内容】 1.性状鉴定。 2.显微鉴定。 3.理化鉴定。 4.DNA 分子遗传标记鉴定。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内容】 1.生药的显微鉴定。 2.显微标本片的制备。 3.用于组织切片及粉末药材的封藏剂使用。 4.细胞壁和细胞内含物性质检查。 5.显微观察与描述。 6.显微测量方法和显微测微尺的使用。 第三章 生药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要求】 1.熟悉生药各种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方法学验证。 2.了解黄酮类、蒽醌类、皂苷类、生物碱类、强心苷类、香豆素类、环烯醚萜类、挥 发油、木脂素类、有机酸类、鞣质类、多(聚)糖等各类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为 生药的有效性评价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药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第三节生药中各类成分及定量分析 第四节生药的生物效应评价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四章生药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要求】 熟悉生药中常见有害物质及其检测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药中内源性有害物质的检测 第二节生药中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检测 第三节生药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第四节生药中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测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主学习。 第五章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目的要求】 了解新药的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制订。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药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生药质量标准和起草说明示例 第三节质量标准用对照品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主学习。 第六章生药质量的检验 【目的要求】 了解药品检验的一般程序,掌握生药质量检验的依据、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药质量检验的依据 第二节药品检验的一般程序 第三节生药检验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方式】 ·204·
·204· 第二节 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第三节 生药中各类成分及定量分析 第四节 生药的生物效应评价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四章 生药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要求】 熟悉生药中常见有害物质及其检测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药中内源性有害物质的检测 第二节 生药中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检测 第三节 生药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第四节 生药中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测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主学习。 第五章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目的要求】 了解新药的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制订。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药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生药质量标准和起草说明示例 第三节 质量标准用对照品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主学习。 第六章 生药质量的检验 【目的要求】 了解药品检验的一般程序,掌握生药质量检验的依据、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药质量检验的依据 第二节 药品检验的一般程序 第三节 生药检验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主学习。 【实验内容】 1.中药水分含量。 2.中药灰分含量。 3.中药水溶性和乙醇浸出物含量测定。 4.挥发油含量测定。 第七章生药质量影响因素及调控 【目的要求】 1.熟悉影响生药质量的各种因素。 2.了解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生药质量的调控。 【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种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第二节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特性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环境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第四节采制或炮制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第五节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生药质量的调控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主学习。 第二部分各类生药分述 第八章藻菌地衣类Algae Fungi Lichenes 【目的要求】 1.了解藻菌类生药鉴定的一般规律。 2.掌握以下生药的基源(包括植物拉丁名)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特征, 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和功效。 冬虫夏草、茯苓、灵芝。 3.熟悉以下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及功效。 海藻、猪苓。 4.了解以下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和功效。 昆布、松萝。 【教学内容】 第一节藻类Algae:昆布、海藻 第二节菌类Fungi:冬虫夏草、灵艺、茯苓、猪苓 第三节地衣类Lichenes:松萝 【教学方式】 ·205·
·205· 课堂讲授;自主学习。 【实验内容】 1.中药水分含量。 2.中药灰分含量。 3.中药水溶性和乙醇浸出物含量测定。 4.挥发油含量测定。 第七章 生药质量影响因素及调控 【目的要求】 1.熟悉影响生药质量的各种因素。 2.了解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生药质量的调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种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第二节 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特性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环境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第四节 采制或炮制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第五节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生药质量的调控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主学习。 第二部分 各类生药分述 第八章 藻菌地衣类 Algae Fungi Lichenes 【目的要求】 1.了解藻菌类生药鉴定的一般规律。 2.掌握以下生药的基源(包括植物拉丁名)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特征, 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和功效。 冬虫夏草、茯苓、灵芝。 3.熟悉以下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及功效。 海藻、猪苓。 4.了解以下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和功效。 昆布、松萝。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藻类 Algae:昆布、海藻 第二节 菌类 Fungi:冬虫夏草 、灵芝 、茯苓 、猪苓 第三节 地衣类 Lichenes:松萝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自主学习。 【实验内容】 1.观察藻、菌、地衣类生药的性状特征。 2.茯苓、冬虫夏草的显微鉴别。 3.茯苓、猪苓、理化鉴别。 第九章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目的要求】 1.了解蕨类植物生药鉴定的一般规律。 2.掌握绵马贯众的基源(包括植物拉丁名),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特 征,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和功效 3.了解石杉、骨碎补的基源、性状特征及功效。 【教学内容】 1.石杉科Huperziaceae:石杉(附:长柄石杉、中华石杉) 2.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绵马贯众(附:欧绵马等) 3.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l:骨碎补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自主学习。 【实验内容】 观察蕨类植物类生药的性状特征。 第十章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目的要求】 1.了解裸子植物类生药鉴定的一般规律。 2.掌握麻黄的基源(包括植物拉丁名),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特征, 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和功效。 3.熟悉银杏叶、红豆杉的基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功效。 【教学内容】 1.银杏科Ginkgoaceae:银杏叶(附:白果) 2.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附:云南红豆杉等) 3.麻黄科Ephedraceae:麻黄(附:单子麻黄等)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自主学习。 【实验内容】 1.观察裸子植物类生药的性状特征。 ·206·
·206· 课堂讲授;实验;自主学习。 【实验内容】 1.观察藻、菌、地衣类生药的性状特征。 2.茯苓、冬虫夏草的显微鉴别。 3.茯苓、猪苓、理化鉴别。 第九章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目的要求】 1.了解蕨类植物生药鉴定的一般规律。 2.掌握绵马贯众的基源(包括植物拉丁名),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特 征,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和功效 3.了解石杉、骨碎补的基源、性状特征及功效。 【教学内容】 1.石杉科 Huperziaceae:石杉(附:长柄石杉、中华石杉) 2.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绵马贯众( 附:欧绵马等) 3.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1:骨碎补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自主学习。 【实验内容】 观察蕨类植物类生药的性状特征。 第十章 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ae 【目的要求】 1.了解裸子植物类生药鉴定的一般规律。 2.掌握麻黄的基源(包括植物拉丁名),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特征, 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和功效。 3.熟悉银杏叶、红豆杉的基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功效。 【教学内容】 1.银杏科 Ginkgoaceae:银杏叶(附:白果) 2.红豆杉科 Taxaceae:红豆杉(附:云南红豆杉等) 3.麻黄科 Ephedraceae:麻黄(附:单子麻黄等)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自主学习。 【实验内容】 1.观察裸子植物类生药的性状特征
2.麻黄的显微鉴别。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目的要求】 1.了解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生药鉴定的一般规律。 2.掌握以下生药的基源(包括植物拉丁名),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特 征,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和功效。 细辛、大黄、川乌(附子)、黄连、甘草、黄芪、人参、当归、丹参、黄芩、川贝母、 天麻、木香、柴胡、龙胆、沉香、石槲、肉桂、厚朴、黄柏、杜仲、牡丹皮、秦皮、大青 叶、番泻叶、金银花、红花、洋金花、五味子、苦杏仁、枳壳、小茴香、马钱子、槟榔、 砂仁、麻黄、薄荷 3.熟悉以下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及功效。 何首乌、党参、白芍、三七、粉防己、苦参、牛膝、延胡索、川芎、防风、白芷、地 黄、桔梗、鸡血藤、钩藤、木通、五加皮、香加皮、桑白皮、银杏叶、番红花、菊花、枸 杞子、陈皮、酸枣仁、白芥子、山楂、益母草、淫羊霍、广藿香、血竭、颠茄草、茵陈 4.了解以下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和功效。 百部、麦冬、浙贝母、半夏、天南星、姜、远志、黄精、洋地黄叶、知母、山药、泽 泻、太子参、天冬、白头翁、明党参、南沙参、前胡、湖北贝母、平贝母、伊贝母、玉竹、 白及、姜黄、降香、桂枝、楝皮、合欢皮、白鲜皮、松花粉、辛夷、丁香、栀子、连翘、 决明子、蒲公英、肉苁蓉、桑寄生 【教学内容】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1.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细辛(附:杜衡等)关木通(附:川木通、木通) 2.蓼科Polygonaceae:何首乌(附:首乌藤、白首乌)、大黄(附:藏边大黄等) 虎杖 3.苋科Amaranthaceae:牛膝、川牛膝 4.毛茛科Ranunculaceae:黄连(附:峨眉野连等)、牡丹皮、白头翁(附:委陵菜、 翻白草) 5.小檗科Berberidaceae:淫羊藿(附:宝兴淫羊藿等) 6.防己科Menispermaceae:防己 7.木兰科Magnoliaceae:厚朴(附:厚朴花)、辛夷、五味子(附:华中五味子) 8.樟科Lauraceae:肉桂(附:大叶清化桂等)、桂枝 9.罂粟科Papaveraceae:延胡索(附:东北延胡索) ·207·
·207· 2.麻黄的显微鉴别。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目的要求】 1.了解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生药鉴定的一般规律。 2.掌握以下生药的基源(包括植物拉丁名),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特 征,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和功效。 细辛、大黄、川乌(附子)、黄连、甘草、黄芪、人参、当归、丹参、黄芩、川贝母、 天麻、木香、柴胡、龙胆、沉香、石斛、肉桂、厚朴、黄柏、杜仲、牡丹皮、秦皮、大青 叶、番泻叶、金银花、红花、洋金花、五味子、苦杏仁、枳壳、小茴香、马钱子、槟榔、 砂仁、麻黄、薄荷 3.熟悉以下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及功效。 何首乌、党参、白芍、三七、粉防己、苦参、牛膝、延胡索、川芎、防风、白芷、地 黄、桔梗、鸡血藤、钩藤、木通、五加皮、香加皮、桑白皮、银杏叶、番红花、菊花、枸 杞子、陈皮、酸枣仁、白芥子、山楂、益母草、淫羊霍、广藿香、血竭、颠茄草、茵陈 4.了解以下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和功效。 百部、麦冬、浙贝母、半夏、天南星、姜、远志、黄精、洋地黄叶、知母、山药、泽 泻、太子参、天冬、白头翁、明党参、南沙参、前胡、湖北贝母、平贝母、伊贝母、玉竹、 白及、姜黄、降香、桂枝、楝皮、合欢皮、 白鲜皮、松花粉、辛夷、丁香、栀子、连翘、 决明子、蒲公英、肉苁蓉、桑寄生 【教学内容】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1.马兜铃科 Aristolochiaceae :细辛(附:杜衡等) 关木通(附:川木通、木通) 2.蓼科 Polygonaceae:何首乌(附:首乌藤、白首乌)、大黄(附:藏边大黄等)、 虎杖 3.苋科 Amaranthaceae:牛膝、川牛膝 4.毛茛科 Ranunculaceae:黄连(附:峨眉野连等)、牡丹皮、白头翁(附:委陵菜、 翻白草) 5.小檗科 Berberidaceae:淫羊藿(附:宝兴淫羊藿等) 6.防己科 Menispermaceae:防己 7.木兰科 Magnoliaceae:厚朴(附:厚朴花)、辛夷、五味子(附:华中五味子) 8.樟科 Lauraceae:肉桂(附:大叶清化桂等)、桂枝 9.罂粟科 Papaveraceae:延胡索(附:东北延胡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