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第三天,奶奶依然如故。约翰知道这是习惯使然,他再次从窗台上拿起奶奶买东西找回的 钱放到了电视柜子上,并顺便把那些钱整理了一下。在整理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 象,奶奶的钱增加了!他记得第一次整理的时候是368美元,可现在3天过去了,奶奶买了 不少东西,钱数却变成了405美元 ⑦难道奶奶口袋里还有钱?可他明明看到,奶奶每次出去都是从窗台或电视柜子上把钱全部 拿走,回来后再全部丢在窗台上,她身上应该不会有钱,增加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 ⑧晚上,约翰接到了爸爸的电话。爸爸说,他前几天查了奶奶的账户,发现奶奶从没取过他 们存的钱。奶奶手里只有他们走时留下的100美元现金,这一年来她是怎么生活的呢?约翰 知道,小镇上的生活标准每月最低也得1000美元,就算奶奶再节约,也不可能100美元用 一年啊! ⑨约翰把爸爸的疑问说了一遍,奶奶茫然地看着那沓钱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不 会从银行取钱。我也不认识美元,我不知道那是多少 ⑩奶奶不懂英语,不认识美元,约翰是知道的,他不明白的是,奶奶是怎么用钱买东西的。 奶奶说:“我每次买东西的时候总是把手里的钱全部给卖东西的人,让他们自己拿钱和找钱, 我想别人是不会坑我这个老太太的。”哪有这样买东西的?约翰感到很可笑。他决定跟踪奶 奶一次,看她究竟是怎么买东西的。 ①第二天,约翰悄悄地跟在奶奶后面。果然,奶奶买水果时,一下子把钱全部拿出来,让卖 水果的人自己拿钱。约翰发现卖水果的人从奶奶手里拿出一张10美元的钞票,却放回了两 张5美元,他等于没收奶奶的钱!接下来,他看到的情况都差不多,有不收奶奶钱的,还有 多找奶奶钱的 Ω约翰的眼睛湿润了。他明白了,这都是小镇上的人们在帮助无依无靠的奶奶! 0约翰找到了镇长,感谢小镇人一年来对奶奶无声的照顾。镇长说:“以前都是你爷爷跟别 人打交道,他去世后,你奶奶开始进入社会生活中。刚开始小镇上的人还感到这个老太太真 是奇怪,后来才知道她根本不认识钱,没人愿意欺骗一个不认识钱且完全信任别人的人,于 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其实,不是我们在帮她,而是她在帮我们,小镇上原来也有坑蒙拐骗 的现象,自从碰到对人没有丝毫防备的约翰老太太后,这种现象才没有了。我们应该感谢你 奶奶才对啊!” 1简述“100美元”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⑥第三天,奶奶依然如故。约翰知道这是习惯使然,他再次从窗台上拿起奶奶买东西找回的 钱放到了电视柜子上,并顺便把那些钱整理了一下。在整理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 象,奶奶的钱增加了!他记得第一次整理的时候是 368 美元,可现在 3 天过去了,奶奶买了 不少东西,钱数却变成了 405 美元。 ⑦难道奶奶口袋里还有钱?可他明明看到,奶奶每次出去都是从窗台或电视柜子上把钱全部 拿走,回来后再全部丢在窗台上,她身上应该不会有钱,增加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 ⑧晚上,约翰接到了爸爸的电话。爸爸说,他前几天查了奶奶的账户,发现奶奶从没取过他 们存的钱。奶奶手里只有他们走时留下的 100 美元现金,这一年来她是怎么生活的呢?约翰 知道,小镇上的生活标准每月最低也得 1000 美元,就算奶奶再节约,也不可能 100 美元用 一年啊! ⑨约翰把爸爸的疑问说了一遍,奶奶茫然地看着那沓钱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不 会从银行取钱。我也不认识美元,我不知道那是多少。” ⑩奶奶不懂英语,不认识美元,约翰是知道的,他不明白的是,奶奶是怎么用钱买东西的。 奶奶说:“我每次买东西的时候总是把手里的钱全部给卖东西的人,让他们自己拿钱和找钱, 我想别人是不会坑我这个老太太的。”哪有这样买东西的?约翰感到很可笑。他决定跟踪奶 奶一次,看她究竟是怎么买东西的。 ○11第二天,约翰悄悄地跟在奶奶后面。果然,奶奶买水果时,一下子把钱全部拿出来,让卖 水果的人自己拿钱。约翰发现卖水果的人从奶奶手里拿出一张 10 美元的钞票,却放回了两 张 5 美元,他等于没收奶奶的钱!接下来,他看到的情况都差不多,有不收奶奶钱的,还有 多找奶奶钱的…… ○12约翰的眼睛湿润了。他明白了,这都是小镇上的人们在帮助无依无靠的奶奶! ○13约翰找到了镇长,感谢小镇人一年来对奶奶无声的照顾。镇长说:“以前都是你爷爷跟别 人打交道,他去世后,你奶奶开始进入社会生活中。刚开始小镇上的人还感到这个老太太真 是奇怪,后来才知道她根本不认识钱,没人愿意欺骗一个不认识钱且完全信任别人的人,于 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其实,不是我们在帮她,而是她在帮我们,小镇上原来也有坑蒙拐骗 的现象,自从碰到对人没有丝毫防备的约翰老太太后,这种现象才没有了。我们应该感谢你 奶奶才对啊!” 1.简述“100 美元”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4 分)
2用简洁的语言把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分) “奶奶”独立生活;( ):约翰发现钱增多的秘密:( 3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4分) 4.为什么文中多次写到“奶奶”把钱丢在窗台上?(4分) 5文末为什么镇长说“不是我们在帮她,而是她在帮我们”?(4分) 6试推断:小镇人帮助“奶奶”,为什么采取“无声”的方式?(4分) 七、(2012年浙江嘉兴) 我的母亲(17分)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 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 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 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 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 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 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 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 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 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
2.用简洁的语言把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 分) “奶奶”独立生活;( );约翰发现钱增多的秘密;( )。 3.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4 分) 4.为什么文中多次写到“奶奶”把钱丢在窗台上?(4 分) 5.文末为什么镇长说“不是我们在帮她,而是她在帮我们”?(4 分) 6.试推断:小镇人帮助“奶奶”,为什么采取“无声”的方式?(4 分) 七、(2012 年浙江嘉兴) 我的母亲(17 分)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 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 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 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 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 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 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 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 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 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
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 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 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 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 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一一制服、饭食、 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 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 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 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 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 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 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 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 心痛! (作者老舍有删改)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4分) 2、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4分) 示例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 隐忍 ……而后合泪把我送出门去
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 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 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 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 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 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 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 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 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 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 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 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 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 心痛! (作者老舍 有删改)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4 分) 2、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4 分) 语 句 情 感 示例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 楚、隐忍 (1) ……而后合泪把我送出门去 ▲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3、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4分) (1)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4、结合丈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 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不超过60字)(5分) 八、(2012年重庆荣昌) 打往天堂的电话 ①一个春日的星期六下午,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里报刊亭的主人文叔正在悠闲地翻阅着杂 这时一个身穿红裙子、十五六岁模样的女孩走到报亭前,她四处张望着,似乎有点不知 所措,看了看电话机,又悄悄地走开了,然而不多一会儿,又来到报亭前。 ②不知道是反反复复地在报亭前转悠和忐忑不安的神情,还是她身上的红裙子特别鲜艳,引 起了文叔的注意,她抬头看了看女孩并叫住了她:“喂!姑娘,你要买杂志吗?”“不,叔叔, 我…我想打电话……”“哦,那你打吧!”“长途电话可以打吗?”“当然可以!国际长途都 可以打的。” ③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认真地拨着号码,善良的文叔怕打扰女孩,索性装着看杂志的 样子,把身子转向一侧。女孩慢慢从慌乱中放松下来,电话终于打通了:“妈……妈妈!我 是小菊,您好吗?我随玲子姐姐来到了深圳,进了一家电子厂,上个月我们发工资了,等我 凑足了1000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再给爸爸买化肥。”女孩想了一下,又说:“妈 我告诉你,我们的工厂里每天都可以吃上肉呢,我都吃胖了,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 己的 ④突然,小女孩的语调变了,不停地用手抹着眼泪,“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你那里的花 开了吗?我好想家,想弟弟,想爸爸,也想你,妈,我真的真的好想家。”女孩再也说不下
(2)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 3、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4 分) (1)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4、结合丈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 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不超过 60 字)(5 分) 八、(2012 年重庆荣昌) 打往天堂的电话 ①一个春日的星期六下午,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里,报刊亭的主人文叔正在悠闲地翻阅着杂 志。这时一个身穿红裙子、十五六岁模样的女孩走到报亭前,她四处张望着,似乎有点不知 所措,看了看电话机,又悄悄地走开了,然而不多一会儿,又来到报亭前。 ②不知道是反反复复地在报亭前转悠和忐忑不安的神情,还是她身上的红裙子特别鲜艳,引 起了文叔的注意,她抬头看了看女孩并叫住了她:“喂!姑娘,你要买杂志吗?”“不,叔叔, 我……我想打电话……”“哦,那你打吧!”“长途电话可以打吗?”“当然可以!国际长途都 可以打的。” ③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认真地拨着号码,善良的文叔怕打扰女孩,索性装着看杂志的 样子,把身子转向一侧。女孩慢慢从慌乱中放松下来,电话终于打通了:“妈……妈妈!我 是小菊,您好吗?我随玲子姐姐来到了深圳,进了一家电子厂,上个月我们发工资了,等我 凑足了 1000 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再给爸爸买化肥。”女孩想了一下,又说:“妈, 我告诉你,我们的工厂里每天都可以吃上肉呢,我都吃胖了,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 己的……” ④突然,小女孩的语调变了,不停地用手抹着眼泪,“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你那里的花 开了吗?我好想家,想弟弟,想爸爸,也想你,妈,我真的真的好想家。”女孩再也说不下
去了,文叔爱怜地抬起头看着她,女孩慌忙放下话筒。“姑娘啊,想家了吧?别哭了,有机 会就回家去看看爸爸妈妈。”“嗯,叔叔,电话费多少钱呀?”“没多少,你可以跟你妈多说 会儿,我少你一点儿钱。”文叔习惯性地往柜台上的话机望去,天哪,他突然发现话机的 电子显示屏上竟然没有收费显示,女孩的电话根本没有打通!“哎呀,姑娘,真对不起!你 得重新打,刚才呀,你的电话没有接通!”“嗯,我知道”“叔叔!其实……其实我们家乡根 本没有通电话。” ⑤文叔疑惑地问道:“那你刚才不是和你妈妈说话了吗?”女孩终于哭出了声:“其实我也没 有了妈妈,我妈妈死了已经四年了……每次我看见同伴给家里打电话,真羡慕他们,我就是 想和他们一样,也给妈妈打打电话,跟妈妈说说话……”听了小女孩这番话,文叔禁不住用 手抹了抹老花镜后面的泪花:“好孩子别难过,刚才你说的话,你妈妈一定听到了,她也许 正在看着你呢,有你这么懂事、这么孝顺的女儿,她一定会高兴的。你以后每星期都可以来, 就在这里给你妈妈打电话。 ⑥从此,这个乡下女孩和这城市的报亭主人,就结下了这段“情缘”。每周六下午,文叔就 在这里等候女孩,让女孩借助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电话号码,实现了把人间和 天堂、心灵和心灵连接起来的愿望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我的概括 2仔细阅读第①段和第②段,说说为什么女孩子要忐忑不安在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前 反反复复地转悠?(3分) 我的理解 3.女孩的老家没有通电话,她的妈妈也已经去世了,可为什么她还要有模有样地给她的妈妈 打电话呢?(4分) 我的理解 4认真阅读第③段,思考为什么文叔说女孩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请在文中找出能够
去了,文叔爱怜地抬起头看着她,女孩慌忙放下话筒。“姑娘啊,想家了吧?别哭了,有机 会就回家去看看爸爸妈妈。”“嗯,叔叔,电话费多少钱呀?”“没多少,你可以跟你妈多说 一会儿,我少你一点儿钱。”文叔习惯性地往柜台上的话机望去,天哪,他突然发现话机的 电子显示屏上竟然没有收费显示,女孩的电话根本没有打通!“哎呀,姑娘,真对不起!你 得重新打,刚才呀,你的电话没有接通!”“嗯,我知道”“叔叔!其实……其实我们家乡根 本没有通电话。” ⑤文叔疑惑地问道:“那你刚才不是和你妈妈说话了吗?”女孩终于哭出了声:“其实我也没 有了妈妈,我妈妈死了已经四年了……每次我看见同伴给家里打电话,真羡慕他们,我就是 想和他们一样,也给妈妈打打电话,跟妈妈说说话……”听了小女孩这番话,文叔禁不住用 手抹了抹老花镜后面的泪花:“好孩子别难过,刚才你说的话,你妈妈一定听到了,她也许 正在看着你呢,有你这么懂事、这么孝顺的女儿,她一定会高兴的。你以后每星期都可以来, 就在这里给你妈妈打电话。” ⑥从此,这个乡下女孩和这城市的报亭主人,就结下了这段“情缘”。每周六下午,文叔就 在这里等候女孩,让女孩借助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电话号码,实现了把人间和 天堂、心灵和心灵连接起来的愿望。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 分) 我的概括: 2.仔细阅读第①段和第②段,说说为什么女孩子要忐忑不安在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前 反反复复地转悠?(3 分) 我的理解: 3.女孩的老家没有通电话,她的妈妈也已经去世了,可为什么她还要有模有样地给她的妈妈 打电话呢?(4 分) 我的理解: 4.认真阅读第③段,思考为什么文叔说女孩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请在文中找出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