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的补充和发展有哪些, (三)思考与实践 1.重农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 2.简述布阿吉尔贝尔的价值和价格理论。 3.魁奈在《经济表》中如何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 4.朴尔哥对重农主义经济学说有哪些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先驱者 (一)目的与要求 1。孰悉古曲学派的理论特 2.熟悉配第的价值理论 3.掌握洛克的财产理论的核心观点 4.了解诺思的自由贸易主义观点 5.掌握休谟的经济思想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典经济学 1.主要内容:古典经济学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古典经济学,自由资本主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古典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配第的价值理论 1.主要内容:配第的价值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价值论,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配第的价值理论的内容 第三节洛克的财产理论 1.主要内容:洛克的财产理论的核心观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洛克的财产理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洛克的财产理论的核心观点 第四节诺思 1.主要内容:诺思的经济学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自由主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诺思的经济学说的内容 第五节休漠的经济学说 1.主要内容:休谟的经济学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黄金流动自动调整机制,货币数量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休谟的经济学说的内容。 (三)思考与实践 1.古典学派的理论特点有哪些?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的补充和发展有哪些。 (三)思考与实践 1.重农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 2. 简述布阿吉尔贝尔的价值和价格理论。 3.魁奈在《经济表》中如何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 4.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经济学说有哪些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先驱者 (一)目的与要求 1. 熟悉古典学派的理论特点 2. 熟悉配第的价值理论. 3. 掌握洛克的财产理论的核心观点 4. 了解诺思的自由贸易主义观点 5. 掌握休谟的经济思想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 1.主要内容:古典经济学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古典经济学,自由资本主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古典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配第的价值理论 1.主要内容:配第的价值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价值论,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配第的价值理论的内容 第三节 洛克的财产理论 1.主要内容:洛克的财产理论的核心观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洛克的财产理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洛克的财产理论的核心观点 第四节 诺思 1.主要内容:诺思的经济学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自由主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诺思的经济学说的内容 第五节 休谟的经济学说 1.主要内容:休谟的经济学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黄金流动自动调整机制,货币数量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休谟的经济学说的内容。 (三)思考与实践 1.古典学派的理论特点有哪些?
2.简述配第的价值理论 3.洛克的财产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4.简述休漠的经济思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亚当·斯密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2.掌握斯密对分工、改良和交换问题的论述 3.掌握斯密的价值理论 4. 掌握斯密对资本增减问题的论述 5.掌握《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 6。了解斯密的货币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以及对生产性劳动和非生 产性劳动的论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1.主要内容:《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1)《国富论》的核心概念国民财富是国民收入。富国裕民是政治经 济学研究的主题,而劳动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宫国裕民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题,而劳动是 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是什么,国民财 富增进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斯密对分工、改良和交换问题的研究。 1.主要内容:斯密对分工、改良和交换问题的研究。斯密说明了分工 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讲作用,斯密实际上是把交换看成是人的社 会依赖性的必然结果。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分工的深 度和广度要受交换能力即市场范围的限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分工的深 度和广度由什么决定。 第三节斯密的价值理论 1.主要内容:斯密的价值理论。 斯密的价值理论涉及到如下三个问题(1)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2) “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3)自然价格和市 场价格。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斯密的价值理论的内容
2.简述配第的价值理论。 3.洛克的财产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4.简述休谟的经济思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 亚当·斯密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2.. 掌握斯密对分工、改良和交换问题的论述 3. 掌握斯密的价值理论 4. 掌握斯密对资本增减问题的论述 5. 掌握《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 6. 了解斯密的货币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以及对生产性劳动和非生 产性劳动的论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1.主要内容:《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1)《国富论》的核心概念国民财富是国民收入。富国裕民是政治经 济学研究的主题,而劳动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富国裕民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题,而劳动是 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是什么,国民财 富增进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 斯密对分工、改良和交换问题的研究。 1.主要内容:斯密对分工、改良和交换问题的研究。斯密说明了分工 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斯密实际上是把交换看成是人的社 会依赖性的必然结果。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分工的深 度和广度要受交换能力即市场范围的限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分工的深 度和广度由什么决定。 第三节 斯密的价值理论 1.主要内容:斯密的价值理论。 斯密的价值理论涉及到如下三个问题(1)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2) “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3)自然价格和市 场价格。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斯密的价值理论的内容
第四节斯密的分配理论 1.主要内容:斯密的分配理论。 斯密提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全社会的基本收入,其他收入,如利 息、租金等都是这三种收入派生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全社会的基本收入,其他 收入,如利息、租金等都是这三种收入派生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斯密的分配理论的内容 第五节斯密对资本增诚问题的论述 1.主要内容:斯密对资本增减问题的论述。 斯密认为,资本增加的原因在于勤劳、节俭和谨慎,资本减少的原因 是游惰、奢侈和妄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资本增加的原因在于勤劳、节俭和谨慎,资本 减少的原因是游惰、奢侈和妄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资本增减问题的原因 第六节 1.主要内容:《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 《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包括: (1)经济人(2)产权制度(3)“看不见的手”(4)“自然秩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人,产权制度,“看不见的手”,“自然秩 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的内容。 (三)思考与实践 1.简述《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2.简述斯密对分工、改良和交换问题的研究。 3.概括斯密的价值理论。 4.简述斯密对资本增减问题的论述。 5.《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6.结合斯密看不见手的理论,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李嘉图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李嘉图研究经济学的心路历程以及方法论,2.掌握李嘉图的 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和比较优势原理。 3.了解19世纪20至30年代的价值论战与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二)教学内容
第四节 斯密的分配理论 1.主要内容:斯密的分配理论。 斯密提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全社会的基本收入,其他收入,如利 息、租金等都是这三种收入派生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全社会的基本收入,其他 收入,如利息、租金等都是这三种收入派生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斯密的分配理论的内容 第五节 斯密对资本增减问题的论述 1.主要内容:斯密对资本增减问题的论述。 斯密认为,资本增加的原因在于勤劳、节俭和谨慎,资本减少的原因 是游惰、奢侈和妄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资本增加的原因在于勤劳、节俭和谨慎,资本 减少的原因是游惰、奢侈和妄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资本增减问题的原因 第六节 1.主要内容:《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 《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包括: (1)经济人(2)产权制度(3)“看不见的手”(4)“自然秩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人,产权制度,“看不见的手”,“自然秩 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的内容。 (三)思考与实践 1.简述《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2.简述斯密对分工、改良和交换问题的研究。 3.概括斯密的价值理论。 4.简述斯密对资本增减问题的论述。 5.《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6.结合斯密看不见手的理论,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 李嘉图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李嘉图研究经济学的心路历程以及方法论,2.掌握李嘉图的 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和比较优势原理。 3. 了解 19 世纪 20 至 30 年代的价值论战与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二)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