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 壤的踏勘,但最后是以一个选定的剖面点的记录和分析作为某一类土壤的代表。 因此土壤剖面的选点非常重要,关键是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在地势平坦和均质的平原地区,选择剖面挖掘地点是比较简单的,但也要注 意避开交通线路、坟地、工地、水利工程、池塘、村庄等受人为干扰较大的地段。 在山区调查中,选择一个理想的有代表性的士壤剖面相对比较困难。特别是在地 形变化复杂、母岩母质多样的地方,土壤的变异性较大,可能在数十米范围内土 壤的性状就会产生变化。因此应特别留意这些变化的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找 出代表性的典型部位进行挖掘。比如同样在山坡上,凹形坡和直坡及凸形坡的士 壤性状就差异很大。 土壤的剖面按其来源分为两类:自然剖面和专门剖面,自然剖面是指在野外 也已存在的、由于沟谷冲刷、塌方等天然原因,或兴修道路、开挖土石等人为原 因而暴露出来的土壤剖面。在野外土壤调查中,可充分利用和借助自然剖面进行 调查和取样。因为利用自然剖面不仅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而且自然剖面一般比 较深厚、广阔,可以洞察土壤层次及剖面结构在横向上的连续变化,对于从整体 上认识土壤的特征及其发生、分布规律颇有助益。但自然剖面也有缺点,特别是 暴露时间已久的剖面,由于长期受日晒雨淋及风化影响,表面的土壤形态和性质 可能己产生变化,因此需要剥去外表,使其暴露出新鲜的断面,再进行观察、记 录和采样工作。 在无自然剖面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就需要专门人工开挖土壤调查剖面了。在 山坡上开挖时,应将观察面留在坡的上方,深度挖至坡地土壤剖面母岩母质层即 可。在平原及平坦地面上,土壤剖面坑一般按宽1m,长2m,深2m,的规格挖掘, 在地下水埋深小于2m,的地方,以挖至地下水面为止。 2.5.3剖面的观察和描述 土壤剖面开挖或修复完成之后,首先要对剖面进行土壤发生层次的划分,然 后是逐层将土壤的形态记录与相应的剖面记载表中。 1、土壤发生层次的划分 13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 13 壤的踏勘,但最后是以一个选定的剖面点的记录和分析作为某一类土壤的代表。 因此土壤剖面的选点非常重要,关键是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在地势平坦和均质的平原地区,选择剖面挖掘地点是比较简单的,但也要注 意避开交通线路、坟地、工地、水利工程、池塘、村庄等受人为干扰较大的地段。 在山区调查中,选择一个理想的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相对比较困难。特别是在地 形变化复杂、母岩母质多样的地方,土壤的变异性较大,可能在数十米范围内土 壤的性状就会产生变化。因此应特别留意这些变化的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找 出代表性的典型部位进行挖掘。比如同样在山坡上,凹形坡和直坡及凸形坡的土 壤性状就差异很大。 土壤的剖面按其来源分为两类:自然剖面和专门剖面,自然剖面是指在野外 也已存在的、由于沟谷冲刷、塌方等天然原因,或兴修道路、开挖土石等人为原 因而暴露出来的土壤剖面。在野外土壤调查中,可充分利用和借助自然剖面进行 调查和取样。因为利用自然剖面不仅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而且自然剖面一般比 较深厚、广阔,可以洞察土壤层次及剖面结构在横向上的连续变化,对于从整体 上认识土壤的特征及其发生、分布规律颇有助益。但自然剖面也有缺点,特别是 暴露时间已久的剖面,由于长期受日晒雨淋及风化影响,表面的土壤形态和性质 可能已产生变化,因此需要剥去外表,使其暴露出新鲜的断面,再进行观察、记 录和采样工作。 在无自然剖面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就需要专门人工开挖土壤调查剖面了。在 山坡上开挖时,应将观察面留在坡的上方,深度挖至坡地土壤剖面母岩母质层即 可。在平原及平坦地面上,土壤剖面坑一般按宽 1m,长 2m,深 2m,的规格挖掘, 在地下水埋深小于 2m,的地方,以挖至地下水面为止。 2.5.3 剖面的观察和描述 土壤剖面开挖或修复完成之后,首先要对剖面进行土壤发生层次的划分,然 后是逐层将土壤的形态记录与相应的剖面记载表中。 1、土壤发生层次的划分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 土壤发生层次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在垂直地面方向上出现的性状上有差异的层 次。实际上我们在土壤剖面开挖或修整的过程中,就能直接观察到士壤从上到下 各个部位的颜色、质地、矿物组成、结构形态、紧实度、砾石多寡、风化程度等 一系列的差异。以此为依据,加上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经验,就可以对剖面的层次 进行比较客观的划分。 按照一般的剖面划分模式,土层由上向下依次为覆盖层(O)入、淋溶层(A) 淀积层(B入、母质层(C)和岩基层(R)几个大的层次。有的还根据土层性质的 差异在O,AB层中进一步地划分出次一级的层次(有关图层的性质和特点请参阅 教材的论述)。 需要注意的是,在自然界中的土壤剖面,尤其是山丘地区的土壤,剖面的构 型并不一定是完整的O-A-BR构型。由于发育环境条件的制约,很可能会缺失某 些土层。 2、剖面性质的记述 剖面层次划分己定,就要对各层次形态进行观察和记录。野外队土壤的剖面 记录根据需要可详可略。对于正规的土壤调查,需要都剖面的许多项特征做较精 确和详细的记录。对于一般性的调查,则可相对简略一些。以下根据自然地理实 习的需要,对剖面记述内容作简单的说明。 (1)土壤颜色颜色是土壤最突出的外部特征。土壤颜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 了土壤的成土环境和土层性质。有许多土壤还是从颜色而得名的。如红壤、黄壤、 棕壤、黑士等。在野外,土壤颜色可以依据标准的门塞尔比色卡定出,完整的命 名为“颜色名称(色调亮度/彩度)”如淡棕(7.5YR5/6)。 (2)土壤质地:准确的土壤质地类型是通过室内分析获得的。但在野外也可 以依据经验进行初步的判断。通常是直接用手捻摸或加水湿揉来判断,是一项经 验性较强的工作。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简单地区分出砂质土、壤质土还是黏质 土,应不难判断。 (3)砾石状况:土壤质地仅是指土壤中粒径小于2mm的细土部分而言的。 而有些土壤,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的土壤,土体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砾石。砾石的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 14 土壤发生层次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在垂直地面方向上出现的性状上有差异的层 次。实际上我们在土壤剖面开挖或修整的过程中,就能直接观察到土壤从上到下 各个部位的颜色、质地、矿物组成、结构形态、紧实度、砾石多寡、风化程度等 一系列的差异。以此为依据,加上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经验,就可以对剖面的层次 进行比较客观的划分。 按照一般的剖面划分模式,土层由上向下依次为覆盖层(O)、淋溶层(A)、 淀积层(B)、母质层(C)和岩基层(R)几个大的层次。有的还根据土层性质的 差异在 O,A,B 层中进一步地划分出次一级的层次(有关图层的性质和特点请参阅 教材的论述)。 需要注意的是,在自然界中的土壤剖面,尤其是山丘地区的土壤,剖面的构 型并不一定是完整的 O-A-B-R 构型。由于发育环境条件的制约,很可能会缺失某 些土层。 2、剖面性质的记述 剖面层次划分已定,就要对各层次形态进行观察和记录。野外队土壤的剖面 记录根据需要可详可略。对于正规的土壤调查,需要都剖面的许多项特征做较精 确和详细的记录。对于一般性的调查,则可相对简略一些。以下根据自然地理实 习的需要,对剖面记述内容作简单的说明。 (1)土壤颜色 颜色是土壤最突出的外部特征。土壤颜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 了土壤的成土环境和土层性质。有许多土壤还是从颜色而得名的。如红壤、黄壤、 棕壤、黑土等。在野外,土壤颜色可以依据标准的门塞尔比色卡定出,完整的命 名为“颜色名称(色调亮度/彩度)”如淡棕(7.5YR5/6)。 (2)土壤质地:准确的土壤质地类型是通过室内分析获得的。但在野外也可 以依据经验进行初步的判断。通常是直接用手捻摸或加水湿揉来判断,是一项经 验性较强的工作。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简单地区分出砂质土、壤质土还是黏质 土,应不难判断。 (3)砾石状况:土壤质地仅是指土壤中粒径小于 2mm 的“细土”部分而言的。 而有些土壤,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的土壤,土体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砾石。砾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