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洪银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创立时就被赋予了时代特征。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进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新时代,同样赋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以新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传统教科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翻版。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概括, 它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成为构建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 建设,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学理化,本文从基本立场和 时代特征出发,在经济发展、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三个层面予以阐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和时代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 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 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①这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个 根本性问题。前者涉及基本立场,后者涉及时代特征。 基本立场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政治经济学因涉及经济利益而具有鲜明的阶级 性。马克思说,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 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 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例如,英国高教会派宁愿饶恕对它的三十九个信条中的三 十八个信条进行的攻击,而不饶恕对它的现金收入的三十九分之一进行的攻击”。② 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其阶级性表现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彻底批判,公开 主张和维护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服务。《共产党宣言》指 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 2版 ②《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洪 银 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创立时就被赋予了时代特征。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进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新时代,同样赋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以新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传统教科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翻版。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概括, 它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成为构建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 建设,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学理化,本文从基本立场和 时代特征出发,在经济发展、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三个层面予以阐述。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和时代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 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 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① 这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个 根本性问题。前者涉及基本立场,后者涉及时代特征。 基本立场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政治经济学因涉及经济利益而具有鲜明的阶级 性。马克思说,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 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 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例如,英国高教会派宁愿饶恕对它的三十九个信条中的三 十八个信条进行的攻击,而不饶恕对它的现金收入的三十九分之一进行的攻击”。② 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其阶级性表现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彻底批判,公开 主张和维护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服务。《共产党宣言》指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 ① ②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 2版。 《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 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 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 产党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理论方面,他们胜 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②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 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 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 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而奋斗。”④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近一个世纪中砥砺前行的艰难历 史,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 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⑤中国共产 党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条件大变动等执政环境复杂性的长期考验, 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 尖锐性和严峻性”,“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 展”。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生命线,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构建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 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时代特征,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贯穿新时代特征。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指出,共同贫 困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提出了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 策。经过40年的实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44页。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年,第20、21页 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第12页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第1页。 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 第61 页
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 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 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 产党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在理论方面,他们胜 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②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 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 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 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而奋斗。”④ 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近一个世纪中砥砺前行的艰难历 史,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 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⑤ 中国共产 党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条件大变动等执政环境复杂性的长期考验, “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 尖锐性和严峻性”, “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 展”。⑥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生命线,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构建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 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时代特征,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贯穿新时代特征。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指出,共同贫 困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提出了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 策。经过40年的实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6· 中国社会科学 2018年第9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44页。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年,第20、21页。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年10月18日)》,第12页。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年10月18日)》,第1页。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年10月18日)》,第61、67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 社会主义中国富起来了。但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等人民很不满意的大问题。针对 这些新矛盾新挑战,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 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思想关注的,不是一部分人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要求全党“弘扬为 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②坚决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尤其是 扶贫攻坚战和环境污染攻坚战,让人民群众在民生改善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使发展 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加快落实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基本方略, 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 第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 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 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 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 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③正确识别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直接 制约着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期面临的社会主要矛 盾,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社会主要 矛盾转化主要基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我国告别 低收入阶段,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面对这种新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经济思想适时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仅涉及物质生活,还涉及政治、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突出表现是人民消费 水平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后,进入中高端消费阶段,消费需求包括生活质量、安全、 卫生、健康等层次。习近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更关注矛盾的主要方面。以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的着力点,是解决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不充分发展最为突出的是由创新能力不足产生 的核心技术供给不充分,由供给体系质量不高产生的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解决不 平衡发展主要是补短板,补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短板、生态环境 污染的短板。协调发展就是要补齐短板。反映新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经济学,应该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分析作为出发点和主线。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83页。 ②《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精神》,《人民日报》2018年7 月7日,第1版,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第11页
社会主义中国富起来了。但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等人民很不满意的大问题。针对 这些新矛盾新挑战,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 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思想关注的,不是一部分人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要求全党 “弘扬为 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② 坚决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尤其是 扶贫攻坚战和环境污染攻坚战,让人民群众在民生改善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使发展 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加快落实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基本方略, 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 第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 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 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 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 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③ 正确识别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直接 制约着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期面临的社会主要矛 盾,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社会主要 矛盾转化主要基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我国告别 低收入阶段,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面对这种新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经济思想适时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仅涉及物质生活,还涉及政治、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突出表现是人民消费 水平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后,进入中高端消费阶段,消费需求包括生活质量、安全、 卫生、健康等层次。习近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更关注矛盾的主要方面。以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的着力点,是解决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不充分发展最为突出的是由创新能力不足产生 的核心技术供给不充分,由供给体系质量不高产生的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解决不 平衡发展主要是补短板,补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短板、生态环境 污染的短板。协调发展就是要补齐短板。反映新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经济学,应该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分析作为出发点和主线。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 ① ② 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83页。 《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意识 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精神》, 《人民日报》2018年7 月7日,第1版。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年10月18日)》,第11页
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 第三,新时代发展目标的特征。党的十九大绘制了新时代发展总任务的蓝图,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第一个奋斗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 个奋斗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个 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是要使人民生活更为宽裕;第二个15年全面现代化的实现, 将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这是以人民生活水准为标准的发展进程。共同富裕也 是分两步走。前者要求,“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 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 步伐”;后者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①现代化问题遂成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发展的研究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共同富裕逐步实 现的过程。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中国进入强起来时代的 重要标志 、新时代经济发展层面的重大理论创新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成为研究对象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 新。《共产党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的任务:“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 的总量”。②研究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主要内容 进入新时代,面临着一系列与低收入阶段不同的新的重大发展问题。一是传统 发展动力衰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极限,长期保持的经济高速增长 不可持续。二是世界上一些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没有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环境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发展陷入停滞。我国面临着 避免重蹈他人覆辙、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三是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 题,人民群众需要由数量转向质量,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凸显。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解决这些经济新常态下的重大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③为把握经济新常 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将其明确为转变发展方 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第28、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2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2017年,第73页
第三,新时代发展目标的特征。党的十九大绘制了新时代发展总任务的蓝图,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第一个奋斗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 个奋斗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个 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是要使人民生活更为宽裕;第二个15年全面现代化的实现, 将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这是以人民生活水准为标准的发展进程。共同富裕也 是分两步走。前者要求,“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 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 步伐”;后者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① 现代化问题遂成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发展的研究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共同富裕逐步实 现的过程。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中国进入强起来时代的 重要标志。 二、新时代经济发展层面的重大理论创新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成为研究对象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 新。《共产党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的任务: “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 的总量”。② 研究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主要内容。 进入新时代,面临着一系列与低收入阶段不同的新的重大发展问题。一是传统 发展动力衰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极限,长期保持的经济高速增长 不可持续。二是世界上一些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没有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环境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发展陷入停滞。我国面临着 避免重蹈他人覆辙、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三是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 题,人民群众需要由数量转向质量,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凸显。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解决这些经济新常态下的重大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③ 为把握经济新常 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将其明确为转变发展方 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 ·8· 中国社会科学 2018年第9期 ① ② ③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年10月18日)》,第28、29页。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2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2017年,第73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 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 展”。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规律的科学,对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规 律和自然规律的研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习近平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仅是对我国新时 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引,而且推动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一系列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驱动力也不同。在低收入 条件下,最初阶段为要素驱动,主要依靠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推 动经济增长。第二阶段为投资驱动,靠持续的高投资(以低消费为条件)推动经济 增长和起飞。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 动,支持物质资源高投入的要素供给已至或接近极限,居民也不愿以低收入和低消 费水平为代价支持高投资。向高收入阶段过渡,创新须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着力点是国际前沿核心技术。针对“我国关键核心技 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 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这一现状,②习近平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 器。③这既需要基础研究以研发核心高新技术为导向,也需要推动占领产业制高点 的产业创新。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 强的通道,解决好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建立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机 制和通道。为此“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 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 制。”④这就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加强对国家创新体系的 研究 协调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中国家通常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如我国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进入新时代,习近平 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 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 统一”。⑤把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运用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化生产,可以归结为协 调发展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成为发 展目标意味着,经济发展的目的不再是经济增长在数量上的累积,而是追求经济、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第320页。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203页。 ③《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人民日报》2018年7 月14日,第1版。 ④《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人民日报》2018年7 月14日,第1版,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第 页
指出, “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 展”。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规律的科学,对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规 律和自然规律的研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习近平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仅是对我国新时 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引,而且推动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一系列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驱动力也不同。在低收入 条件下,最初阶段为要素驱动,主要依靠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推 动经济增长。第二阶段为投资驱动,靠持续的高投资 (以低消费为条件)推动经济 增长和起飞。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 动,支持物质资源高投入的要素供给已至或接近极限,居民也不愿以低收入和低消 费水平为代价支持高投资。向高收入阶段过渡,创新须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着力点是国际前沿核心技术。针对 “我国关键核心技 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 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这一现状,② 习近平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 器。③ 这既需要基础研究以研发核心高新技术为导向,也需要推动占领产业制高点 的产业创新。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 强的通道,解决好从 “科学”到 “技术”的转化,建立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机 制和通道。为此 “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 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 制。”④ 这就要求新时 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政 治 经 济 学,加 强 对 国 家 创 新 体 系 的 研究。 协调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中国家通常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如我国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进入新时代,习近平 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 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 统一”。⑤ 把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运用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化生产,可以归结为协 调发展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成为发 展目标意味着,经济发展的目的不再是经济增长在数量上的累积,而是追求经济、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 ① ② ③ ④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第320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203页。 《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人民日报》2018年7 月14日,第1版。 《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人民日报》2018年7 月14日,第1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第35—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