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学硕:学位论文 的修改中规定了禁止妇女从事夜间工作:1934年又颁布了《国家劳动秩序法》、《产 假保护法》,1953年通过了《母亲保护法》,1979年颁布了《母亲休假法》:在英国, 妇女组织在1970年推动了《同酬法》的颁布,1975年又颁布了《性别歧视法》,这 两部法律的出台成为英国妇女组织开展妇女运动的重要成果。另外,英国妇女组织还 推动了女性社会福利的健全,政府对单亲母亲津贴明确做出了规定,规定头26周每 周领取50.1英镑,如供养子女,每人加发7.65英镑。26周后如满50岁、伤残或照 料子女者,每周补助36.35英镑:在日本,非政府妇女组织据统计达47个之多,她们 在国际上致力于反对战争、倡扬和平,在国内则致力于推动妇女就业创业,争取参政 议政权,还有的专门致力于维护妇女消费者权益。在她们的积极推动下,日本于1972 年出台了《女工平等机会和待遇及福利改进法》,该法律规定,促进就业机会与工作 待遇男女平等,并帮助妇女就业。发展中国家对妇女组织发展也非常迅速,如韩国建 立了女工委员会,保护女工不受歧视,推动妇女就业问题的解决和《平等就业法》等 相关法律的出台。 综上所述,国外妇女组织在宏观层面影响有关单亲母亲家庭福利制度的制订,在 微观层面则对单亲母亲家庭的经济和援助实施调节,对缓解单亲母亲家庭问题发挥了 积极作用,为我国妇联组织解决单亲贫困母亲家庭问题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1.2.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学术界对单亲家庭研究开始于最早始于80年代中期,对单亲母亲家庭问题 的研究则侧重于家庭结构的变化给家庭成员带来的影响,约占所有研究的三分之二, 而这部分文献中又偏重于离婚对未成年子女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单亲母亲为主体的研 究还不多见。这些研究根据单亲家庭形成的原因将其分为离婚式单亲家庭、丧偶式单 亲家庭、分居式单亲家庭和未婚式单亲家庭四类。未婚式单亲家庭在西方较为普遍, 其比重仅次于离婚式单亲家庭,但在我国的文化惯例对未婚生子现象一向歧视,即使 存在这种案例,也难以取得调查资料,因而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分居式单亲家 庭”虽然也只有父母一方与子女共同生活,但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关系并没有终结,不 能将其归入单亲家庭之列。因此,本文研究的单亲家庭只包括离婚式单亲家庭和丧偶 式单亲家庭。 在单亲母亲家庭问题研究方面,李洪涛从社会性别角色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单亲 6
山东人学硕Ij学位论文 的修改中规定了禁止妇女从事夜间工作:1934年又颁布了《国家劳动秩序法》、《产 假保护法》,1953年通过了《母亲保护法》,1979年颁布了《母亲休假法》;在英国, 妇女组织在1970年推动了《同酬法》的颁布,1975年又颁布了《性别歧视法》,这 两部法律的出台成为英国妇女组织开展妇女运动的重要成果。另外,英国妇女组织还 推动了女性社会福利的健全,政府对单亲母亲津贴明确做出了规定,规定头26周每 周领取50.1英镑,如供养子女,每人加发7.65英镑。26周后如满50岁、伤残或照 料子女者,每周补助36.35英镑:在日本,非政府妇女组织据统计达47个之多,她们 在国际上致力于反对战争、倡扬和平,在国内则致力于推动妇女就业创业,争取参政 议政权,还有的专门致力于维护妇女消费者权益。在她们的积极推动下,日本于1972 年出台了《女工平等机会和待遇及福利改进法》,该法律规定,促进就业机会与工作 待遇男女平等.并帮助妇女就业。发展中国家对妇女组织发展也非常迅速,如韩国建 立了女工委员会,保护女工不受歧视,推动妇女就业问题的解决和《平等就业法》等 相关法律的出台。 综上所述,国外妇女组织在宏观层面影响有关单亲母亲家庭福利制度的制订,在 微观层面则对单亲母亲家庭的经济和援助实施调节,对缓解单亲母亲家庭问题发挥了 积极作用,为我国妇联组织解决单亲贫困母亲家庭问题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1.2.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学术界对单亲家庭研究开始于最早始于80年代中期,对单亲母亲家庭问题 的研究则侧重于家庭结构的变化给家庭成员带来的影响,约占所有研究的三分之二, 而这部分文献中又偏重于离婚对未成年子女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单亲母亲为主体的研 究还不多见。这些研究根据单亲家庭形成的原因将其分为离婚式单亲家庭、丧偶式单 亲家庭、分居式单亲家庭和未婚式单亲家庭四类。未婚式单亲家庭在西方较为普遍, 其比重仅次于离婚式单亲家庭,但在我国的文化惯例对未婚生子现象一向歧视,即使 存在这种案例,也难以取得调查资料,因而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分居式单亲家 庭"虽然也只有父母一方与子女共同生活,但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关系并没有终结,不 能将其归入单亲家庭之列。因此,本文研究的单亲家庭只包括离婚式单亲家庭和丧偶 式单亲家庭。 在单亲母亲家庭问题研究方面,李洪涛从社会性别角色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单亲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母亲家庭实际问题:一是经济压力巨大,二是独自承担家务劳动,三是心理缺乏归属 感和安全感,四是在子女教育方面缺乏指导,五是再婚困难。①王世军从经济学角度 入手,对单亲母亲贫困成因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结构调整对单亲 母亲贫困产生了深刻影响,虽然我国女性就业率比较高,但是收入却普遍低于男性。 行政手段对女性就业实行的倾斜政策效果逐渐减弱,法律也很难保障女性在长期内持 续就业,女性与男性的职业分布和经济收入分化日渐明显,男女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 扩大,因而女性一旦离婚、丧偶,在经济上就会遇到极大困难。②针对单亲母亲家庭 面临的主要问题,唐文军从需要理论出发,对单亲母亲存在四种需求进行了分析:一 是单亲母亲家庭经济贫困,需要帮助,二是单亲母亲为人处事需要学会宽容,三是单 亲母亲家庭成员的负面情绪需要得到及时宜泄,四是单亲母亲与子女的关系需要调 整。 综合看来,以往研究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探讨了对单亲母亲家庭的影响:一是单 亲母亲家庭的贫困问题。认为女性离婚后,在经济收入、住房、个人发展空间、子女 及老人的赡养费上相对于离婚前承受巨大压力,以致影响了女性自身的发展和未成年 人的健康成长;二是离异、丧偶给单亲母亲家庭成员带来的心理影响。认为对单亲母 亲家庭的歧视加剧了单亲母亲的身心负担,也给单亲母亲家庭中的子女带来心理压 力:三是离婚、丧偶对单亲母亲家庭成员生理健康带来的影响。认为单亲母亲家庭成 员的身体免疫机能受心理因素影响明显下降,患病率高于双亲家庭。 总的来看,对单亲母亲家庭这一课题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国内学术界重视,在研究 上仍存有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单亲贫困母亲家庭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目前对单亲贫困母亲家庭问 题的研究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主导实用性研究,即研究重点为向她们提供经 济援助、帮助单亲母亲实现就业和需求政策倾斜等方面:另一种是学者主导的理论性 研究,重点倾向于单亲母亲家庭成员生理、心理健康、情感需求以及社会认同感等。 事实上,要解决好单亲贫困母亲家庭问题,这两种类型的研究必须做好结合,不可偏 废。 二是在单亲母亲家庭问题的对策研究上过分强调对单亲子女的保护和对单亲家 庭的资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观点起了一个不好的暗示作用。一方面加重了单亲 ①李洪涛:《社会性别视角的解析,单亲母亲现状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2期 ⑧王世军:《单亲家庭贫困问题》,《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 唐文军:《单亲母亲的处境和需要》,《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母亲家庭实际问题:一是经济压力巨大,二是独自承担家务劳动,三是心理缺乏归属 感和安全感,四是在子女教育方面缺乏指导,五是再婚困难。①王世军从经济学角度 入手,对单亲母亲贫困成因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结构调整对单亲 母亲贫困产生了深刻影响,虽然我国女性就业率比较高,但是收入却普遍低于男性。 行政手段对女性就业实行的倾斜政策效果逐渐减弱,法律也很难保障女性在长期内持 续就业,女性与男性的职业分布和经济收入分化日渐明显,男女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 扩大,因而女性一旦离婚、丧偶,在经济上就会遇到极大困难。@针对单亲母亲家庭 面临的主要问题,唐文军从需要理论出发,对单亲母亲存在四种需求进行了分析:一 是单亲母亲家庭经济贫困,需要帮助,二是单亲母亲为人处事需要学会宽容,三是单 亲母亲家庭成员的负面情绪需要得到及时宣泄,四是单亲母亲与子女的关系需要调 整。@ 综合看来,以往研究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探讨了对单亲母亲家庭的影响:一是单 亲母亲家庭的贫困问题。认为女性离婚后,在经济收入、住房、个人发展空间、子女 及老人的赡养费上相对于离婚前承受巨大压力,以致影响了女性自身的发展和未成年 人的健康成长;二是离异、丧偶给单亲母亲家庭成员带来的心理影响。认为对单亲母 亲家庭的歧视加剧了单亲母亲的身心负担,也给单亲母亲家庭中的子女带来心理压 力;三是离婚、丧偶对单亲母亲家庭成员生理健康带来的影响。认为单亲母亲家庭成 员的身体免疫机能受心理因素影响明显下降,患病率高于双亲家庭。 总的来看,对单亲母亲家庭这一课题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国内学术界重视,在研究 上仍存有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单亲贫困母亲家庭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目前对单亲贫困母亲家庭问 题的研究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主导实用性研究,即研究重点为向她们提供经 济援助、帮助单亲母亲实现就业和需求政策倾斜等方面;另一种是学者主导的理论性 研究,重点倾向于单亲母亲家庭成员生理、心理健康、情感需求以及社会认同感等。 事实上,要解决好单亲贫困母亲家庭问题,这两种类型的研究必须做好结合,不可偏 废。 二是在单亲母亲家庭问题的对策研究上过分强调对单亲子女的保护和对单亲家 庭的资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观点起了一个不好的暗示作用。一方面加重了单亲 。李洪涛:<社会性别视角的解析,单亲母亲现状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2期 。王世军:‘单亲家庭贫困问题》,《浙江学刊》2002年,第l期 。唐文军:《单亲母亲的处境和需要》,《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母亲家庭成员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其对社会救助和福利的依赖。如何进一 步引导、发动社会力量为单亲母亲家庭提供长期援助或就业岗位,仍需进行深层次的 研究。 三是有关单亲母亲家庭政策扶持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在杜会劳动就业保 障、社会福利和减免子女教育费用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如何解决不同经济 情况的单亲母亲家庭问题,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的单亲母亲家庭问题,在争取政策支 持方面,还缺乏研究。 在应对单亲贫困母亲家庭问题上,妇联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泛和最具 权威性的妇女组织,长期以来一直在从事着单亲贫困母亲家庭的帮扶和救助工作,但 大多以临时性救助工作为主,缺乏理论性研究,也没有形成机制,因此并没有真正形 成规模。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①,在缓解单亲贫困母亲 家庭问题方面,即具有得天独厚的工作优势,也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至2005年底, 全国建乡(镇)妇联,46124个,建村妇代会704867个,乡镇企业妇代会40986个,街 道妇联5332个,社区妇联89304个。全国地市以上党政机关、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 妇委会17866个,地市直属16519个,另外,妇联43万多个各级女职工委员会。2000 年,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了“大地之爱·母亲水窖”爱心工程, 帮助西部严重干旱地区贫困母亲和儿童饮用水困难等问题,截至2005年底,该工程 共投放资金累计2.7亿元人民币,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修建水窖10万多眼, 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200多处,西部地区受益人口近110万人。在全国妇联的带动下, 各地妇联也纷纷开展了单亲贫困母亲家庭救助活动,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困难,疏导心 理症结,提供医疗援助等等。所有这些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单亲贫困母亲家 庭的压力,在社会上营造了关心关爱单亲贫困母亲家庭的氛围。 鉴于以上情况,本文试图以济南为例,就妇联组织如何解决单亲贫困母亲家庭问 题进行探讨,研究单亲贫困母亲家庭的在职业发展、收入结构、生理和心理健康、子 女教育等状况,并提出妇联组织在解决单亲贫困母亲家庭问题方面的应对策略。 1.3单亲贫困母亲家庭的界定 埃利斯·凯斯莫(Kanlisi·Kaisimo)在《单亲家庭》一书给单亲家庭做出定义, 0《关于妇女九大调研的汇报材料》,2003年 ®黄晴宜:《在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妇运》2005年,第12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母亲家庭成员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其对社会救助和福利的依赖。如何进一 步引导、发动社会力量为单亲母亲家庭提供长期援助或就业岗位,仍需进行深层次的 研究。 三是有关单亲母亲家庭政策扶持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在社会劳动就业保 障、社会福利和减免子女教育费用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如何解决不同经济 情况的单亲母亲家庭问题,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的单亲母亲家庭问题,在争取政策支 持方面,还缺乏研究。 在应对单亲贫困母亲家庭问题上,妇联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泛和最具 权威性的妇女组织,长期以来一直在从事着单亲贫困母亲家庭的帮扶和救助工作,但 大多以临时性救助工作为主,缺乏理论性研究,也没有形成机制,因此并没有真正形 成规模。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①,在缓解单亲贫困母亲 家庭问题方面,即具有得天独厚的工作优势,也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至2005年底, 全国建乡(镇)妇联,46124个,建村妇代会704867个,乡镇企业妇代会40986个,街 道妇联5332个,社区妇联89304个。全国地市以上党政机关、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 妇委会17866个,地市直属16519个,另外,妇联43万多个各级女职工委员会。圆2000 年,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了“大地之爱·母亲水窖"爱心工程, 帮助西部严重干旱地区贫困母亲和儿童饮用水困难等问题,截至2005年底,该工程 共投放资金累计2.7亿元人民币,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修建水窖10万多眼, 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200多处,西部地区受益人口近110万人。在全国妇联的带动下, 各地妇联也纷纷开展了单亲贫困母亲家庭救助活动,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困难,疏导心 理症结,提供医疗援助等等。所有这些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单亲贫困母亲家 庭的压力,在社会上营造了关心关爱单亲贫困母亲家庭的氛围。 鉴于以上情况,本文试图以济南为例,就妇联组织如何解决单亲贫困母亲家庭问 题进行探讨,研究单亲贫困母亲家庭的在职业发展、收入结构、生理和心理健康、子 女教育等状况,并提出妇联组织在解决单亲贫困母亲家庭问题方面的应对策略。 1.3单亲贫困母亲家庭的界定 埃利斯·凯斯莫(Kanlisi·Kaisimo)在《单亲家庭》一书给单亲家庭做出定义, D<关于妇女九大调研的汇报材料》,2003年 。黄晴宜:《在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妇运》2005年,第12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