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σrN- N 次循环应力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的最大 应力 。 即疲劳极限:r=-1记为σ-1N ; r=0 记为 σ0N σr∞ -无限寿命疲劳极限:当 N>ND=106~25107时 σr-N0时的疲劳极限:σr即σrN0 N0 -循环基数(当ND不大时,N0=ND,当ND很大时,(N0< ND) 设定N0的原因是有时ND非常大,做实验时工作量太大 说明 NC N ND(N0) C D N σmax σrN σr σr∞ 1/4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σrN- N 次循环应力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的最大 应力 。 即疲劳极限:r=-1记为σ-1N ; r=0 记为 σ0N σr∞ -无限寿命疲劳极限:当 N>ND=106~25107时 σr-N0时的疲劳极限:σr即σrN0 N0 -循环基数(当ND不大时,N0=ND,当ND很大时,(N0< ND) 设定N0的原因是有时ND非常大,做实验时工作量太大 说明 NC N ND(N0) C D N σmax σrN σr σr∞ 1/4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2.疲劳曲线方程和寿命系数(对数坐标) m 0 N rN r N N N k k = = 常数 段 N = CD : m rN rN m N = r m N0 = 常数 (式中各参数的解释见下页)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2.疲劳曲线方程和寿命系数(对数坐标) m 0 N rN r N N N k k = = 常数 段 N = CD : m rN rN m N = r m N0 = 常数 (式中各参数的解释见下页)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k 1 ,k 1 N N , N N : 10 N N N N rN r 0 00 4 = = = ③总有 此时 ②当 时 取 代入计算 注意 ①公式适于 的有限寿命区 r = −1时 −1N = −1 kN 循环特性 越大 也越大 寿命指数 弯曲时 循环基数 式中 寿命系数 r N Nr r m m Nk , 9 0 − −− − = − − − − 说明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k 1 ,k 1 N N , N N : 10 N N N N rN r 0 00 4 = = = ③总有 此时 ②当 时 取 代入计算 注意 ①公式适于 的有限寿命区 r = −1时 −1N = −1 kN 循环特性 越大 也越大 寿命指数 弯曲时 循环基数 式中 寿命系数 r N Nr r m m Nk , 9 0 − −− − = − − − − 说明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至此,我们已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根据 材料的疲劳曲线图求出在给定的循环特性r下的不同 的循环次数N时所对应的疲劳极限应力σrN。试验表 明,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循环特性r下的疲劳曲线的 位置不相同,即使有相同的循环次数N,其对应的疲 劳极限应力值σrN也不相同,如用疲劳曲线图来求不 同的循环特性r下的疲劳极限应力σrN将非常不实际, 也不可行。因此,我们将引入第二个线图来解决这个 问题-极限应力曲线(等寿命疲劳曲线 -“N” 相 同)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至此,我们已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根据 材料的疲劳曲线图求出在给定的循环特性r下的不同 的循环次数N时所对应的疲劳极限应力σrN。试验表 明,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循环特性r下的疲劳曲线的 位置不相同,即使有相同的循环次数N,其对应的疲 劳极限应力值σrN也不相同,如用疲劳曲线图来求不 同的循环特性r下的疲劳极限应力σrN将非常不实际, 也不可行。因此,我们将引入第二个线图来解决这个 问题-极限应力曲线(等寿命疲劳曲线 -“N” 相 同)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NC N ND(N0) C D N σmax σrN σr σr∞ 1/4 r=-1 r=0 r=0·4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NC N ND(N0) C D N σmax σrN σr σr∞ 1/4 r=-1 r=0 r=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