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语言表达运用(21分) 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紫绡销毁供稿供应啖食淡然薄膜薄面 B.剥落剥皮浸渍债务果壳蛋壳贮藏矿藏 C.模样模型碾砣掌舵稽首滑稽嗜好鳍叶 D.殒灭陨石强颜强迫愠怒乳媪挣揣踹开 1、答案:C模样mu模型m碾砣tu6掌舵duo稽首q滑稽 hua·j嗜好sh鳍叶q (A紫绡xiao销毁xid 供稿gong供应gng啖食dan淡然dhn薄 膜bao薄面b6 B剥落b剥皮bo浸渍z债务zha果壳k6蛋壳k贮藏cng 矿藏c6ng D殒灭yn陨石yn强颜qing强迫 qiang愠怒yⅦn乳媪Ⅺo挣 揣 chuai踹开 chuai)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关隘 婉啭 谷粟 褪皮 B.抵压 文身 亲睐 斑斓 C.蛊惑 罪孽 摩擦 厮守 D.旋涡 过份 踌躇 碟血 2、答案:C(A婉转蜕皮B抵押青睐D过分喋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随着我国惩治贪污腐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我们时常可以在各类媒体报道中 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 B.姚明和刘伟早在上海东方篮球队时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可以说是一对志同 道合、举案齐眉的好兄弟 C.亚洲杯预选赛上,中国足球队虽然没能在客场战胜印尼队,但小伙子们的拼 搏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客 观讲应是余勇可贾。 D.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一文中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北平那独特的“秋味”。 3、答案:A或D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A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区别“骇人听闻”。 B举案齐眉:形容夫妻间互敬互爱。本题指代对象不对。 C余勇可贾: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本题表意不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10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会议时强调,加快推进 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满足群众基本住房 需求的重要任务 B.在不断提髙科技管理服务水平,为科硏人员创造宽松环境的同时,科技部将 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査工作,规范科技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 2013-201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一、语言表达运用(21 分) 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紫绡销毁 供稿供应 啖食淡然 薄膜薄面 B.剥落剥皮 浸渍债务 果壳蛋壳 贮藏矿藏 C.模样模型 碾砣掌舵 稽首滑稽 嗜好鳍叶 D.殒灭陨石 强颜强迫 愠怒乳媪 挣揣踹开 1、答案:C 模样 mú 模型 mó 碾砣 tuó 掌舵 duò 稽首 qǐ 滑稽 huá·jī 嗜好 shì 鳍叶 qí (A 紫绡xiāo 销毁xiāo 供稿gōng供应gōng 啖食dàn淡然dàn 薄 膜 báo 薄面 bó B 剥落 bō 剥皮 bāo 浸渍 zì 债务 zhaì 果壳 ké 蛋壳 ké 贮藏 cáng 矿藏 cáng D 殒灭 yǔn 陨石 yǔn 强颜 qiǎng 强迫 qiǎng 愠怒 yùn 乳媪 ǎo 挣 揣 chuài 踹开 chuài)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A.关隘 婉啭 谷粟 褪皮 B.抵压 文身 亲睐 斑斓 C.蛊惑 罪孽 摩擦 厮守 D.旋涡 过份 踌躇 碟血 2、答案:C(A 婉转 蜕皮 B 抵押 青睐 D 过分 喋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随着我国惩治贪污腐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我们时常可以在各类媒体报道中 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 B.姚明和刘伟早在上海东方篮球队时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可以说是一对志同 道合、举案齐眉的好兄弟。 C.亚洲杯预选赛上,中国足球队虽然没能在客场战胜印尼队,但小伙子们的拼 搏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客 观讲应是余勇可贾。 D.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一文中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北平那独特的“秋味”。 3、答案:A 或 D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A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区别“骇人听闻”。 B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间互敬互爱。本题指代对象不对。 C 余勇可贾: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本题表意不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10 月 29 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会议时强调,加快推进 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满足群众基本住房 需求的重要任务。 B.在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服务水平,为科研人员创造宽松环境的同时,科技部将 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规范科技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C.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频发,行凶的主要原因多是患者死亡、久病不愈或仅 仅因怀疑而报复引起的。 D.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但受灾的群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 没有消沉,而是在全国人民的关怀和帮助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4、答案:B (A语序不当,“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与“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 求”位置应调换。 C句式杂*,可以把“引起的”删掉 D搭配不当,“在…中”换成“从……中”,或是“在…下”;“树立” 和“勇气”不搭配,将“勇气”改成“信心”,或“增强…信心”。)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著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 及性的选择》等。 B.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C.“楚辞”是以屈原、宋玉为代表创作的一种诗歌形式,又称“楚辞体”、“骚 体”。它是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他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5、答案:B(《罗密欧与朱丽叶》不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作品,应该是《麦克 白》。) 6.下面是西方人和中国人表达观点时的对比图,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6分) (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二者的区别。(不超过30字)。(2分) (2)如果在公共场所遇到矛盾,二者表达观点的方式会导致怎样不同的结果 (分) 【答案】(1)西方人比较喜欢直接;中国人比较喜欢绕弯子。(1点1分) (2)西方人的表达方式便于发现矛盾的症结但容易导致问题的激化;中国人的 表达方式容易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但会使矛盾得到有效缓冲。(1点2分) 二、文言文阅读(31分) 7.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B.彼且奚适也 奚:何 C.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勉励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旁边 7、D(次:地方)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 B.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C.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频发,行凶的主要原因多是患者死亡、久病不愈或仅 仅因怀疑而报复引起的。 D.4 月 20 日 四川雅安发生 7.0 级地震,但受灾的群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 没有消沉,而是在全国人民的关怀和帮助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4、答案:B (A 语序不当,“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与“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 求”位置应调换。 C 句式杂糅,可以把“引起的”删掉。 D 搭配不当,“在……中”换成“从……中”,或是“在……下”;“树立” 和“勇气”不搭配,将“勇气”改成“信心”,或“增强……信心”。)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著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 及性的选择》等。 B.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C.“楚辞”是以屈原、宋玉为代表创作的一种诗歌形式,又称“楚辞体”、“骚 体”。它是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他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5、答案:B (《罗密欧与朱丽叶》不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作品,应该是《麦克 白》。) 6.下面是西方人和中国人表达观点时的对比图,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6 分) (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二者的区别。(不超过 30 字)。(2 分) (2)如果在公共场所遇到矛盾,二者表达观点的方式会导致怎样不同的结果? (4 分) 【答案】(1)西方人比较喜欢直接;中国人比较喜欢绕弯子。(1 点 1 分) (2)西方人的表达方式便于发现矛盾的症结但容易导致问题的激化;中国人的 表达方式容易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但会使矛盾得到有效缓冲。(1 点 2 分) 二、文言文阅读(31 分) 7.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B.彼且奚适也 奚:何 C.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勉励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旁边 7、D(次:地方)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 分)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 B.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8、A(B“罔”同“网”C“垂”同“陲”D“辫”同“变”) 9.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此小大之辩也 A.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9、C判断句(A定语后置B状语后置D定语后置)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0-14题 高适者,渤海篠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 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 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 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 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翰兵败, 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 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 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 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镏荨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 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 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 相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 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 吏制繁冗,百姓劳敝,适论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 足以厄其势。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后梓州 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于璋, 斩之。玄宗感其泂明,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 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适止轻车诣任,食邑皆封还。永泰 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旧唐书·高适传) 10.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 薄:轻视 B.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务 恤:顾及 C.西幸蜀中,避其虿毒 幸:帝王到某地 D.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 短:缺点 答案:D(短:动词,说某人的短处。)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气质自高 此吾祖太 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谒见玄宗,因陈潼关败亡之势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8、A(B“罔”同“网” C“垂”同“陲” D“辩”同“变” ) 9.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此小大之辩也 A.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9、C 判断句(A 定语后置 B 状语后置 D 定语后置)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 10—14 题。 高适者,渤海蓚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 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 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 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 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翰兵败, 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 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 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 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镏荨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 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 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 相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 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 吏制繁冗,百姓劳敝,适论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 足以厄其势。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后梓州 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于璋, 斩之。玄宗感其洞明,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 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适止轻车诣任,食邑皆封还。永泰 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旧唐书·高适传) 10.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 薄:轻视 B.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务 恤:顾及 C.西幸蜀中,避其虿毒 幸:帝王到某地 D.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 短:缺点 答案:D(短:动词,说某人的短处。)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气质自高 此吾祖太 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谒见玄宗,因陈潼关败亡之势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 文王拘而演周易 D.盛称之于上前 人固有 死,或重于泰山 【答案】C(A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后一个“以”是连词, 表承接;B前一个“因”是连词,意为“于是”,后一个是介词,意为“借助 C项两个“而”都是承接连词;D项前一个是“在”,后一个是“比”。) 1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高适“窥察洞明”的一组是 ①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 ②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 其虿毒 ③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 ④盛称之于上前,已 而又去 ⑤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 ⑥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 势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答案:B(①表明高适恃才放旷;③表明高适傲视权贵;④表明高适很有才华。)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适小时候家境贫寒,靠乞讨为生,二十岁才关注诗歌创作。所写诗歌以气 质自我欣赏,为时人传诵,后被人推荐,但当时专权者李林辅不重视文才,高适 愤然离开。 B.安禄山反叛时,高适征讨哥舒翰,哥舒翰让他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于是他 又辅佐哥舒翰,在哥舒翰兵败后谒见玄宗陈述兵败原因,玄宗接受了他的意见。 C.皇帝让各个皇子分被镇守地方,高适曾极力劝阻,但未被采纳,后来永王李 璘起兵造反,肃宗召其商量,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 D.高适做蜀州刺史时,对玄宗时代就设置多个节度史的现象表示反对,认为这 既让蜀地百姓劳累,又给中央政权制造了隐患。 答案:B(原文“征翰讨贼”中的征不是征伐的意思,而是被哥舒翰征召,否则, 与后面帮助哥舒翰镇守南阳就矛盾了。) 1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3分) 【答案】小时候家里贫困,客居梁、宋,用乞讨来满足自己生活。(得分点:客 于:介词结构后置。求丐:乞讨。自给:满足自己的生活。) (2)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4分) 【答案】况且南阳的各路首领都各持权力,难道像这样打仗能取得胜利吗?(得 分点:且:况且。节:权力。宁:难道。拔:战胜。)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答案】房子一共遭遇四次大火,能够不被烧毁,大概有神明庇护。(得分点: 凡:一共。得不焚:被动句。殆:大概。) 参考译文 高适,是渤海郡篠县人。小时候家里贫困,客居梁、宋,以乞讨为生。他性格对 权贵十分傲气,观察事物有先见之明。等到二十岁时才关注诗歌,凭借气质自我 欣赏,每吟诵一篇,喜欢被爱好诗歌的人传诵。宋州刺史张九皋对他的才能十分 惊奇,推荐他到有道科。当时右丞相李林辅独揽大权,对文辞十分轻视,只用对 待举子的礼节对待他,高适拂袖而去,客居河右。河西节度史哥舒翰见了他觉得
C.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 文王拘而演周易 D.盛称之于上前 人固有一 死,或重于泰山 【答案】C(A 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后一个“以”是连词, 表承接;B 前一个“因”是连词,意为“于是”,后一个是介词,意为“借助”; C 项两个“而”都是承接连词;D 项前一个是“在”,后一个是“比”。) 1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高适“窥察洞明”的一组是 ①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 ②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 其虿毒 ③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 ④盛称之于上前,已 而又去 ⑤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 ⑥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 势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答案:B(①表明高适恃才放旷;③表明高适傲视权贵;④表明高适很有才华。)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适小时候家境贫寒,靠乞讨为生,二十岁才关注诗歌创作。所写诗歌以气 质自我欣赏,为时人传诵,后被人推荐,但当时专权者李林辅不重视文才,高适 愤然离开。 B.安禄山反叛时,高适征讨哥舒翰,哥舒翰让他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于是他 又辅佐哥舒翰,在哥舒翰兵败后谒见玄宗陈述兵败原因,玄宗接受了他的意见。 C.皇帝让各个皇子分被镇守地方,高适曾极力劝阻,但未被采纳,后来永王李 璘起兵造反,肃宗召其商量,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 D.高适做蜀州刺史时,对玄宗时代就设置多个节度史的现象表示反对,认为这 既让蜀地百姓劳累,又给中央政权制造了隐患。 答案:B(原文“征翰讨贼”中的征不是征伐的意思,而是被哥舒翰征召,否则, 与后面帮助哥舒翰镇守南阳就矛盾了。) 1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3 分) 【答案】小时候家里贫困,客居梁、宋,用乞讨来满足自己生活。(得分点:客 于:介词结构后置。求丐:乞讨。自给:满足自己的生活。) (2)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4 分) 【答案】况且南阳的各路首领都各持权力,难道像这样打仗能取得胜利吗?(得 分点:且:况且。节:权力。宁:难道。拔:战胜。)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答案】房子一共遭遇四次大火,能够不被烧毁,大概有神明庇护。(得分点: 凡:一共。得不焚:被动句。殆:大概。) 参考译文: 高适,是渤海郡蓚县人。小时候家里贫困,客居梁、宋,以乞讨为生。他性格对 权贵十分傲气,观察事物有先见之明。等到二十岁时才关注诗歌,凭借气质自我 欣赏,每吟诵一篇,喜欢被爱好诗歌的人传诵。宋州刺史张九皋对他的才能十分 惊奇,推荐他到有道科。当时右丞相李林辅独揽大权,对文辞十分轻视,只用对 待举子的礼节对待他,高适拂袖而去,客居河右。河西节度史哥舒翰见了他觉得
他很与众不同,于是上表推荐他做左骁卫兵曹,充当自己府上的掌书记,跟着哥 舒翰上朝,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他,不久高适又离哥舒翰而去 恰逢安禄山叛乱,高适被哥舒翰征召去讨伐禄山,拜高适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 仍旧辅佐哥舒翰守南阳。等到哥舒翰兵败,髙适从骆谷向西奔驰,谒见玄宗,于 是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说:“监军李大宜不关心军卒,军卒吃粮仓众的米饭尚 且还不够,想让他们奋勇征战,怎么可能?况且南阳的各路首领都各持权力,难 道像这样打仗能取得胜利吗?陛下趁此机会向西迁入蜀中,躲避歹毒之人,不算 是羞耻之事。”玄宗完全接受了他的意见。后来安禄山的兵灾果然没有触及到蜀 中。玄宗嘉奖他,不久升他做侍御史。 镏荨二年,永王璘在江东起兵,想要占据扬州。当初,玄宗把各位王子分封到各 地,高适强烈劝谏,认为不可以。等到永王叛乱,肃宗听到他的意见很有道理, 于是召见他谋划这件事。高适趁机陈述江东利害,称永王必败。肃宗认为他的回 答很与众不同,让高适兼任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平定江淮 叛乱。平叛后,宰相李辅国憎恨高适敢于直言,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被 贬为太子少詹事。 不久,蜀中动乱,他出京做蜀州刺史,剑南自从玄宗还京后,在梓、益二州各置 节度,吏制繁冗,百姓疲敝,髙适论及这种情况时说:“蜀地位置偏远,靠近 险要之地,从国家角度说,不可以用它来遏制敌人的势力,为什么要用很险要的 弹丸小地,使整个蜀地的太平百姓受到困扰呢?”最终他的奏疏未被采纳。后来 梓州副使段子璋造反,派兵攻打东川节度使李奂,高适率领本州兵马跟从西川节 度使崔光远攻打于璋,并斩杀他。玄宗感怀他洞察事物十分准确,用黄门侍郎严 武代替他,让高适回京做刑部侍郎,后转做散骑常侍,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进封 渤海县侯,封给食邑七百户。高适只乘坐一辆马车到任,食邑都封存归还。永泰 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号曰忠。 、古诗鉴赏(10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记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 山翠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 垂泪。 【注释】①吴山:画屏上的江南山水。 (1)赏析“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两句的表达特色?(4分) 【答案】①撷取斜月等自然景象和半窗、画屏等室内的景象,由屋外到屋内 层次清晰;②“半窗”和“闲展”的细节表明夜深难以入睡,体现了主人公的 郁闷伤感。(每点2分) (2)本词最后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红烛”?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②用了拟人的手法;③不直接表达 情感,而是借红烛间接表达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境,含蓄委婉,真切动人。(每 点2分) 四、名句名篇(8分)
他很与众不同,于是上表推荐他做左骁卫兵曹,充当自己府上的掌书记,跟着哥 舒翰上朝,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他,不久高适又离哥舒翰而去。 恰逢安禄山叛乱,高适被哥舒翰征召去讨伐禄山,拜高适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 仍旧辅佐哥舒翰守南阳。等到哥舒翰兵败,高适从骆谷向西奔驰,谒见玄宗,于 是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说:“监军李大宜不关心军卒,军卒吃粮仓众的米饭尚 且还不够,想让他们奋勇征战,怎么可能?况且南阳的各路首领都各持权力,难 道像这样打仗能取得胜利吗?陛下趁此机会向西迁入蜀中,躲避歹毒之人,不算 是羞耻之事。”玄宗完全接受了他的意见。后来安禄山的兵灾果然没有触及到蜀 中。玄宗嘉奖他,不久升他做侍御史。 镏荨二年,永王璘在江东起兵,想要占据扬州。当初,玄宗把各位王子分封到各 地,高适强烈劝谏,认为不可以。等到永王叛乱,肃宗听到他的意见很有道理, 于是召见他谋划这件事。高适趁机陈述江东利害,称永王必败。肃宗认为他的回 答很与众不同,让高适兼任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平定江淮 叛乱。平叛后,宰相李辅国憎恨高适敢于直言,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被 贬为太子少詹事。 不久,蜀中动乱,他出京做蜀州刺史,剑南自从玄宗还京后,在梓、益二州各置 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疲敝,高适论及这种情况时说:“蜀地位置偏远,靠近 险要之地,从国家角度说,不可以用它来遏制敌人的势力,为什么要用很险要的 弹丸小地,使整个蜀地的太平百姓受到困扰呢?”最终他的奏疏未被采纳。后来 梓州副使段子璋造反,派兵攻打东川节度使李奂,高适率领本州兵马跟从西川节 度使崔光远攻打于璋,并斩杀他。玄宗感怀他洞察事物十分准确,用黄门侍郎严 武代替他,让高适回京做刑部侍郎,后转做散骑常侍,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进封 渤海县侯,封给食邑七百户。高适只乘坐一辆马车到任,食邑都封存归还。永泰 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号曰忠。 三、古诗鉴赏(10 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记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 山翠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 垂泪。 【注释】①吴山:画屏上的江南山水。 (1)赏析“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两句的表达特色?(4 分) 【答案】①撷取斜月等自然景象和半窗、画屏等室内的景象,由屋外到屋内, 层次清晰;②“半窗”和“闲展”的细节表明夜深难以入睡,体现了主人公的 郁闷伤感。(每点 2 分) (2)本词最后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红烛”?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②用了拟人的手法;③不直接表达 情感,而是借红烛间接表达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境,含蓄委婉,真切动人。(每 点 2 分) 四、名句名篇(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