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 201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 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争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 全选 第I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折腾/折耗骨肱/蜈蚣 撅嘴/谲诈 鲜为人知/屡见不鲜 B.应届/应和打烊/佯装 跻身/侪辈 年半载/怨声载道 引擎/掣肘菁华/粳米 隽永/镌刻 自怨自艾/期期艾艾 D.行辈/行头聒躁/恬静 亢奋/伉俪 堂大笑/一哄而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博弈 挖墙脚 振聋发馈 招之即来 B.逻辑 订书机 搬师回朝 穷兵黩武 C.装璜 金刚钻 销声匿迹 剑拨弩张 D.胁从 股份制 见风使舵 严惩不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为了进一步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相关部门将对酒后驾驶的司机实施酒精含量 对酒精含量超标者予以严厉处罚。 ②4月21日,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因病去世。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率领 全局工作人员向萨翁
山东省青岛市 2010 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 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 置上。 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争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 II 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 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 效。 4.第 II 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 全选。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折.腾/折.耗 骨肱./蜈蚣. 撅.嘴/谲.诈 鲜.为人知/屡见不鲜. B.应.届/应.和 打烊./佯.装 跻.身/侪.辈 一年半载./怨声载.道 C.引擎./掣.肘 菁.华/粳.米 隽.永/镌.刻 自怨自艾./期期艾艾.. D.行.辈/行.头 聒.躁/恬.静 亢.奋/伉.俪 哄.堂大笑/一哄.而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博弈 挖墙脚 振聋发馈 招之即来 B.逻辑 订书机 搬师回朝 穷兵黩武 C.装璜 金刚钻 销声匿迹 剑拨弩张 D.胁从 股份制 见风使舵 严惩不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为了进一步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相关部门将对酒后驾驶的司机实施酒精含量 , 对酒精含量超标者予以严厉处罚。 ②4 月 21 日,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因病去世。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率领 全 局工作人员向萨翁
③玉树地震发生后,各大新闻媒体迅迄反应,就此事件进行了 报道,让更多 的人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 A.检测致哀即时 监测志哀即对 监测致哀及时 D.检测志哀及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电视剧《蜗居》一炮打响,不久就有《蚁居》播出,后者与前者情节类似,给观众 狗尾续貂之感 B.现代人类面临环境变化的威胁日益严重,不少人怀疑倡导低碳生活只是亡羊补牢, 电影《2012》中玛雅人的预言或许有一天会成为现实 C.专家说,在雷雨天气使用手机有可能遭到雷击,但是要在雷电交加的一瞬间恰到好 处地使用手机也是不太可能的 D.张爱玲小说中运用的古典词语受到普遍关注,评论者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是奇 词妙语,锦心绣口:有人认为是陈词滥调,无病呻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住建部鼓励地方开发限价房和经济租用房,改变住房建设“一条腿走路”,从 而缓解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B.假劣农资不仅会造成农作物的绝收甚至减产,减少农民牧入,而且将严重损害农民 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C.在王家岭煤场通风巷广场群众的含泪欢呼中,往年祭奠亡故亲人的清明节,变成了 百余名工人兄弟的“重生日”。 D.2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量的《哥本哈根协议》。其实,目 前各国最需要的是提高到法律规则为工具的高度来应对气候变化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也谈油画的本土化问题 我国引进西洋油画已有百年历史,油画“民族化”一直是主导我国油画发展的重要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油画只是一种技术、一种手艺;对其深层的民族特性,包括孕 百、生长油画的文化环境,历史、人性方面和东方民族迥异的种种特点,均认识不足 20世纪早期,许多中国人还不懂得油画的立体、空问、明暗、色彩等观:念,对“阴 阳脸”接受不了,因为这些和我们的线型观念是抵触的。没有光线概念就没有立体概念,更 不能掌握油画的色彩概念。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入门的问题。毕竟,油画是和中国画全然不 同的画种,不仅材质迥异,更主要的还是观念的差异。 对于油画这个外来画种仅是技术这个低级层面就有不少难题。油画教育的早期阶段注 重规范打基础是必要的。中国人不缺少聪明也不乏精工细致的能力。只要受到训练掌握观
③玉树地震发生后,各大新闻媒体迅迄反应,就此事件进行了 报道,让更多 的人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 A.检测 致哀 即时 B.监测 志哀 即对 C.监测 致哀 及时 D.检测 志哀 及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电视剧《蜗居》一炮打响,不久就有《蚁居》播出,后者与前者情节类似,给观众 狗尾续貂 ....之感。 B.现代人类面临环境变化的威胁日益严重,不少人怀疑倡导低碳生活只是亡羊补牢 ...., 电影《2012》中玛雅人的预言或许有一天会成为现实。 C.专家说,在雷雨天气使用手机有可能遭到雷击,但是要在雷电交加的一瞬间恰到好 ... 处.地使用手机也是不太可能的。 D.张爱玲小说中运用的古典词语受到普遍关注,评论者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是奇 词妙语,锦心绣口 ....;有人认为是陈词滥调,无病呻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国家住建部鼓励地方开发限价房和经济租用房,改变住房建设“一条腿走路”,从 而缓解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B.假劣农资不仅会造成农作物的绝收甚至减产,减少农民牧入,而且将严重损害农民 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C.在王家岭煤场通风巷广场群众的含泪欢呼中,往年祭奠亡故亲人的清明节,变成了 百余名工人兄弟的“重生日”。 D.2009 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量的《哥本哈根协议》。其实,目 前各国最需要的是提高到法律规则为工具的高度来应对气候变化。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也谈油画的本土化问题 我国引进西洋油画已有百年历史,油画“民族化”一直是主导我国油画发展的重要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油画只是一种技术、一种手艺;对其深层的民族特性,包括孕 百、生长油画的文化环境,历史、人性方面和东方民族迥异的种种特点,均认识不足。 20 世纪早期,许多中国人还不懂得油画的立体、空问、明暗、色彩等观:念,对“阴 阳脸”接受不了,因为这些和我们的线型观念是抵触的。没有光线概念就没有立体概念,更 不能掌握油画的色彩概念。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入门的问题。毕竟,油画是和中国画全然不 同的画种,不仅材质迥异,更主要的还是观念的差异。 对于油画这个外来画种,仅是技术这个低级层面就有不少难题。油画教育的早期阶段,注 重规范打基础是必要的。中国人不缺少聪明,也不乏精工细致的能力。只要受到训练,掌握观
察方法、表现方法并参照他们的感官视觉审美那么中国人应该一样能画油画。 中国的油画是继续向西方学习呢还是走出西方,自立门户?向西方学习的理由是存在的 源于西方油画艺术体系的材质、技法、价值评定标准的规律性决定画家个体应该在相当时 段进行全然不同于中国画规律的训练学习和观摩领悟以期掌握油画技法,尤其是格调品位 的要领。有这个学习过程与否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当然决定艺术品位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 的这里不遑多论。 油画这个号称“架上”的艺术今天在竞相追求时尚的西方艺术界明显的式微了。西方 有人觉得架上艺术“死亡”了中国人说哪有这回事?“人弃我取”反倒画得更欢了。我想 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和迅速积累的社会财富,为中国油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广阔天 地;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道路也不会笔直平坦。 油画的“民族化”命题谈论已多年,未得结论。因为油画“民族化”不只决定于画家本 人个性、学养、训练、品格追求等主观方面因素,更有客观时代、环境、际遇等复杂因素的 影响很难定论何种式样风格属于“民族”的成功标准。即便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吴作 人的《齐白石像》这样大家公认的成功之作在画家生前身后也注定只能是“孤本”而难以 模仿。 当年“民族化"命题的提岀反映了一种使命感一种要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服务的精神, 种担当态度可是当下具此心态的画家有多少而要达到“民族化”更要求画家具备民族文 化的广泛、深度的修养、理解和情感但今天许多画家的情况和吴作人、常书鸿、艾中信一 辈的画家们相较已大不相同。此外,“民族化”基本上是一个学术命题需要以公认的作品来 回答的命题因此就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宽裕、有利于学术探讨的社会条件、学术环境更需 要画家有一个远离浮躁、沉潜艺术、安于寂寞的心态 (选自2010年3月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选项中关于“西洋油画”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察方法、表现方法,并参照他们的感官视觉审美,那么,中国人应该一样能画油画。 中国的油画是继续向西方学习呢,还是走出西方,自立门户?向西方学习的理由是存在的: 源于西方油画艺术体系的材质、技法、价值评定标准的规律性,决定画家个体应该在相当时 段,进行全然不同于中国画规律的训练学习和观摩领悟,以期掌握油画技法,尤其是格调品位 的要领。有这个学习过程与否,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当然,决定艺术品位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 的,这里不遑多论。 油画这个号称“架上”的艺术,今天在竞相追求时尚的西方艺术界,明显的式微了。西方 有人觉得架上艺术“死亡”了,中国人说:哪有这回事?“人弃我取”,反倒画得更欢了。我想, 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和迅速积累的社会财富,为中国油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广阔天 地;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道路也不会笔直平坦。 油画的 “民族化”命题,谈论已多年,未得结论。因为油画“民族化”不只决定于画家本 人个性、学养、训练、品格追求等主观方面因素,更有客观时代、环境、际遇等复杂因素的 影响,很难定论何种式样风格属于“民族”的成功标准。即便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吴作 人的《齐白石像》这样大家公认的成功之作,在画家生前身后也注定只能是“孤本”而难以 模仿。 当年“民族化”命题的提出,反映了一种使命感,一种要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服务的精神, 一种担当态度,可是当下具此心态的画家有多少?而要达到“民族化”更要求画家具备民族文 化的广泛、深度的修养、理解和情感,但今天许多画家的情况和吴作人、常书鸿、艾中信一 辈的画家们相较已大不相同。此外,“民族化”基本上是一个学术命题,需要以公认的作品来 回答的命题,因此就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宽裕、有利于学术探讨的社会条件、学术环境,更需 要画家有一个远离浮躁、沉潜艺术、安于寂寞的心态。 (选自 2010 年 3 月 8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选项中关于“西洋油画”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洋油画”不只是一种技术、一种手艺,而且是有着深层的民族特性的艺术 B.“西洋油画”讲究立体、空间、明暗、色彩等观念,与中国油画迥然不同。 C.“西洋油画”的材质、技法、价值评定标准决定了油画的学习不是个简单的过程。 D.在今天竞相追求时尚的西方艺术界,有的人认为“西洋油画”已失去生命力了 7.下列关于油画“民族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中国油画的发展有了新机会和广阔天地,但“民族化”的道路不会平坦 B.油画“民族化”虽然一直影响着我国油画的发展,但迄今未形成统一的成功标准 C.当年油画“民族化”的提出,折射出那个时代画家的使命感和担当态度 D.作为学术问题的油画“民族化”,只能从公认的好作品中寻找真正的答案。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20世纪早期,中国人因为传统的线型观念的影响,不懂得西方油画 B.中国人凭借聪明才智和正规训练,可以和西方人一样画油画。 C.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画家静心创作出油画佳作不是件容易的事。 D.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作品,说明我国画家有能力创作出油画成功之作。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东坡谓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予每读书史,追悼古昔,未尝不掩卷而叹。伶玄叙《赵飞 燕传》,极道其姊弟一时之盛,而终之以荒田野草之悲,言盛之不可留,衰之不可推,正此 意也 国初时,工部尚书杨玢长安旧居,多为邻里侵占,子弟欲以状诉其事,玢批纸尾,有“试 上含元基上望,秋风秋草正离离”之句。方去唐未百年,而故宫殿已如此,殆于《黍离》之 咏矣。慈恩寺塔有荆叔所题一绝句,字极小而端劲,最为感人。其词曰:“汉国河山在,秦 陵草木深。暮云千里色,无处不伤心。”旨意髙远,不知为何人,必唐世诗流所作也。李峤 《汾阴行》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明皇闻之,至于泣下。杜甫《观画马图》云:“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腾骧磊 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 龙媒去尽鸟呼风。”《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云:“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五 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①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元稹《连昌宫词》 云:“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闼树宛然。”又云:“舞 榭欹倾基尚存,文窗窈窕纱犹绿。″“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寝殿相连端正楼
A.“西洋油画”不只是一种技术、一种手艺,而且是有着深层的民族特性的艺术。 B.“西洋油画”讲究立体、空间、明暗、色彩等观念,与中国油画迥然不同。 C.“西洋油画”的材质、技法、价值评定标准决定了油画的学习不是个简单的过程。 D.在今天竞相追求时尚的西方艺术界,有的人认为“西洋油画”已失去生命力了。 7.下列关于油画“民族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在中国油画的发展有了新机会和广阔天地,但“民族化”的道路不会平坦。 B.油画“民族化”虽然一直影响着我国油画的发展,但迄今未形成统一的成功标准。 C.当年油画“民族化”的提出,折射出那个时代画家的使命感和担当态度。 D.作为学术问题的油画“民族化”,只能从公认的好作品中寻找真正的答案。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20 世纪早期,中国人因为传统的线型观念的影响,不懂得西方油画。 B.中国人凭借聪明才智和正规训练,可以和西方人一样画油画。 C.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画家静心创作出油画佳作不是件容易的事。 D.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作品,说明我国画家有能力创作出油画成功之作。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东坡谓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予每读书史,追悼古昔,未尝不掩卷而叹。伶玄叙《赵飞 燕传》,极道其姊弟一时之盛,而终之以.荒田野草之悲,言盛之不可留,衰之不可推,正此 意也。 国初时,工部尚书杨玢长安旧居,多为.邻里侵占,子弟欲以状诉其事,玢批纸尾,有“试 上含元基上望,秋风秋草正离离”之句。方去唐未百年,而故宫殿已如此,殆于《黍离》之 咏矣。慈恩寺塔有荆叔所题一绝句,字极小而端劲,最为感人。其词曰:“汉国河山在,秦 陵草木深。暮云千里色,无处不伤心。”旨意高远,不知为何人,必唐世诗流所作也。李峤 《汾阴行》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明皇闻之,至于泣下。杜甫《观画马图》云:“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腾骧磊 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 龙媒去尽鸟呼风。”《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云:“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 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①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元稹《连昌宫词》 云:“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闼树宛然.。”又云:“舞 榭欹倾基尚存,文窗窈窕纱犹绿。”“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寝殿相连端正楼
太真梳洗楼上头。晨光未岀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岀宫门汨相续 凡此诸篇,不可胜纪 《飞燕别传》以为伶玄所作,又有玄自叙。予窃有疑焉。不唯其书太媟②,至云扬雄独 知之,雄贪名矫激,谢不与交;为河东都尉,摔③辱决曹班躅,躅从兄子彪续司马《史记》 绌伶玄无所叙录,皆恐不然。而自云:"成、哀之世,为淮南相。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可 昭其妄也。因序次诸诗,聊载于此 (宋·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澒洞( hong tong),弥漫无际;②媟(xie),轻慢,亲近而不庄严 ③摔(zu0),揪或抓之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衰之不可推 推:预知 B.雄贪名矫激,谢不与交 谢:拒绝 C.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 案:案件 D.聊载于此 聊:姑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J①东坡谓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B①而终之以荒田野草之悲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①多为邻里侵占 D』①行宫门闼树宛然 ②为长者折枝 ②何为其然也 11.以下文中所引的诗句分别编为四组,都是从宫阙兴废的角度反映朝代盛衰变化的一组是 ①试上含元基上望,秋风秋草正离离 ②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③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④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⑤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闼树宛然 ⑥舞榭欹倾基尚存,文窗窈窕纱犹绿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由苏轼的关于废兴成毁观点引出《赵飞燕传》,感叹兴盛不能永久、衰亡 不可以预知的沧桑变化 B.宋初工部尚书杨玢的家人因旧居被邻里侵占欲上告,杨玢写诗劝告家人没有必要因 此与他人争执甚至引起诉讼。 C.作者引用大量诗句,这些诗都是从不同角度反应唐代兴盛和衰亡的变化,其中主要 引用了杜甫和元稹的诗。 D.作者认为《赵飞燕传》不是伶玄所作,最有力的证据是伶玄说自己曾经做淮南相
太真梳洗楼上头。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凡此诸篇,不可胜纪。 《飞燕别传》以为伶玄所作,又有玄自叙。予窃有疑焉。不唯其书太媟②,至云扬雄独 知之,雄贪名矫激,谢不与交;为河东都尉,捽③辱决曹班躅,躅从兄子彪续司马《史记》, 绌伶玄无所叙录,皆恐不然。而自云:“成、哀之世,为淮南相。”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可 昭其妄也。因序次诸诗,聊.载于此。 (宋·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澒洞(hòng tóng),弥漫无际;②媟(xiè),轻慢,亲近而不庄严; ③捽(zuó),揪或抓之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衰之不可推 推:预知 B.雄贪名矫激,谢不与交 谢:拒绝 C.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 案:案件 D.聊载于此 聊:姑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东坡谓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 B.①而终之以.荒田野草之悲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①多为.邻里侵占 D.①行宫门闼树宛然. ②为.长者折枝 ②何为其然.也 11.以下文中所引的诗句分别编为四组,都是从宫阙兴废的角度反映朝代盛衰变化的一组是 ( ) ①试上含元基上望,秋风秋草正离离 ②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③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④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⑤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闼树宛然 ⑥舞榭欹倾基尚存,文窗窈窕纱犹绿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作者由苏轼的关于废兴成毁观点引出《赵飞燕传》,感叹兴盛不能永久、衰亡 不可以预知的沧桑变化。 B.宋初工部尚书杨玢的家人因旧居被邻里侵占欲上告,杨玢写诗劝告家人没有必要因 此与他人争执甚至引起诉讼。 C.作者引用大量诗句,这些诗都是从不同角度反应唐代兴盛和衰亡的变化,其中主要 引用了杜甫和元稹的诗。 D.作者认为《赵飞燕传》不是伶玄所作,最有力的证据是伶玄说自己曾经做淮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