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师大附中 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2008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卷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荧屏反修率言之凿凿临时抱佛脚 B橱窗勘误表革故鼎新难登大雅之堂 C.渲泄发烧碟一视同仁船到江心补漏迟 D纪要即时雨如橼大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几乎被几部重播热剧占领,其中52集史诗巨作电视连续剧《闯关 东》独占鳌头。 B在拥有500万人口的沈阳城,要寻找一个人,好比沧海一粟,可谓茫茫人海难寻觅 C.为了师出有名,赢得国际社会对“反伊到萨”战争的认可和支持,美国在加紧军事部署 的同时,也加紧开展外交活动。 D.面对高涨的反对浪潮,尽管陈水扁还在力图显示自己的强大,但他的虚张声势和色厉内 荏,人们早已看出来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是在文化战线贯彻尊重劳动、尊重 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具体体现。 B教育部将实施高校招生章程及招生广告虽查,所以民办高校今年不能随意发布招生章程 和招生广告了 C.重庆一名8岁小学生最近上课精力不集中,夜里频繁出现梦游状况。医生检査发现,这 是由于作业太多、学习压力过大所致。 D.按照国家部署,中国将用10年的时间投资320亿元,解决了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 问题。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月帝是诗人抒情达意竞相选取的一种意象, “月是故乡明”是异乡游子 对家乡深切思念的外观。 ①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 ③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 ④月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思乡的意象。 ⑤连天上的月亮也是故乡的又圆又亮 ⑥游子流浪在外,思念家乡,总觉得无论什么事物都是故乡的好 A⑥②⑤①④③B.③④①⑥②⑤C.③①②⑥⑤D.⑥⑤①②③④
哈 师 大 附 中 东 北 师大附中 辽宁省实验中学 2008 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本试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荧屏 反修率 言之凿凿 临时抱佛脚 B.橱窗 勘误表 革故鼎新 难登大雅之堂 C.渲泄 发烧碟 一视同仁 船到江心补漏迟 D.纪要 即时雨 如橼大笔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几乎被几部重播热剧占领,其中 52 集史诗巨作电视连续剧《闯关 东》独占鳌头。 B.在拥有 500 万人口的沈阳城,要寻找一个人,好比沧海一粟,可谓茫茫人海难寻觅。 C.为了师出有名,赢得国际社会对“反伊到萨”战争的认可和支持,美国在加紧军事部署 的同时,也加紧开展外交活动。 D.面对高涨的反对浪潮,尽管陈水扁还在力图显示自己的强大,但他的虚张声势和色厉内 荏,人们早已看出来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是在文化战线贯彻尊重劳动、尊重 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具体体现。 B.教育部将实施高校招生章程及招生广告虽查,所以民办高校今年不能随意发布招生章程 和招生广告了。 C.重庆一名 8 岁小学生最近上课精力不集中,夜里频繁出现梦游状况。医生检查发现,这 是由于作业太多、学习压力过大所致。 D.按照国家部署,中国将用 10 年的时间投资 320 亿元,解决了 3 亿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 问题。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月帝是诗人抒情达意竞相选取的一种意象,________________ “月是故乡明”是异乡游子 对家乡深切思念的外观。 ① 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 ③ 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 ④ 月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思乡的意象。 ⑤ 连天上的月亮也是故乡的又圆又亮 ⑥ 游子流浪在外,思念家乡,总觉得无论什么事物都是故乡的好 A.⑥②⑤①④③ B. ③④①⑥②⑤ C. ③①②⑥⑤ D. ⑥⑤①②③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不必夸大危机 自然资源会消耗殆尽吗?在关于人类前途的问题上,马里兰州立大学的朱利安·西蒙是乐 观派,认为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和价格机制会解决人类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人类前途 光明: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埃尔里奇则是悲观派,认为由于人口爆炸,食物短缺,不可再生 性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原因,人类前途不妙。 l990年,他们决定赌一把,赌不可再生性资源是否会消耗完。不可再生性资源如石油、煤 炭及各种矿石在地球上的储藏量是有限的,越用越少,从理论上讲,总有一天这种资源会 用完。埃尔里奇的观点是,这种资源迟早会用完,其未来的价格会大幅度上升,而这些变 化与科技进步与否无关;西蒙的观点是,这种资源不会枯竭,价格不但不会大幅度不升 反而会下降,科技进步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他们两人选定了五种金属一一铬、铜、镍、 锡、钨,以1990年的价格为基准,看看10年后它们的价格上涨还是跌 200年,这五种金属无一例外地跌了价,悲观者埃尔里奇输了。这5种金属无疑是不可再 生性资源,当它们越来越短缺时,其价格必定上升。但为什么现实中这5种金属越来越少, 而价格反而下降了呢?关键在于市场价格机制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其替代品,不可再生性资源同样也有替代品,当这 种金属的价格上升时,就刺激了人们去开发它们的替代品。例如,铜和锡过去主要用来制 造各种生活用器皿,当铜和锡的价格上升时,就被大量塑料制品替代:同样,铜墙铁壁和 其他制造电线的金属价格上升也刺激了人们开发出替代铜的光导纤维。这样,这些金属的 需求大大减少,价格自然就下降了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茨在给学生上经济学课时,提出一个问题:世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 10247万亿桶,每天石油消耗为7600万桶,我们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将用完这些石油?许多 学生开始用计算器计算时,罗伯茨告诉他们,答案是永远用不完。当石油越来越少,价格 上升过高时,人们就不会用石油,而用其替代品作燃料了。只要石油价格上升到足够高 定会有替代品出现,剩下的石油由于开发成本太高,无人开发,石油自然不会用完 显然,只要科学技术在进步,自然资源永远也不会枯竭 5.下列对文中“悲观派”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前途不妙,由此会出现人口爆炸等一系列问题。 B不可再生性资源会越用越少,并且迟早有一天会用完 C.不可再生性资源会日益短缺,其价格也会大幅度上升 D科技的进步不会改变不可再生性资源渐趋枯竭的进程 6.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不必夸大危机”的原因的一项是 A.所有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价格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升反降 B同世界上任何一种资源一样,不可再生性资源会有其替代品。 C.人们对某种自然资源替代品的研究开发会缓解该资源的危机 D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促使不可再生性资源转变为可再生性资源。 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口爆炸,食物短缺,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原因不会导致人类前途不妙 B市场价格无机制能够促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C.只要创新精神无止境,人类就能够摆脱所有困境 D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促使不可再生性资源转变为可再生性资源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不必夸大危机 自然资源会消耗殆尽吗?在关于人类前途的问题上,马里兰州立大学的朱利安•西蒙是乐 观派,认为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和价格机制会解决人类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人类前途 光明;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埃尔里奇则是悲观派,认为由于人口爆炸,食物短缺,不可再生 性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原因,人类前途不妙。 1990 年,他们决定赌一把,赌不可再生性资源是否会消耗完。不可再生性资源如石油、煤 炭及各种矿石在地球上的储藏量是有限的,越用越少,从理论上讲,总有一天这种资源会 用完。埃尔里奇的观点是,这种资源迟早会用完,其未来的价格会大幅度上升,而这些变 化与科技进步与否无关;西蒙的观点是,这种资源不会枯竭,价格不但不会大幅度不升, 反而会下降,科技进步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他们两人选定了五种金属——铬、铜、镍、 锡、钨,以 1990 年的价格为基准,看看 10 年后它们的价格上涨还是跌。 2000 年,这五种金属无一例外地跌了价,悲观者埃尔里奇输了。这 5 种金属无疑是不可再 生性资源,当它们越来越短缺时,其价格必定上升。但为什么现实中这 5 种金属越来越少, 而价格反而下降了呢?关键在于市场价格机制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其替代品,不可再生性资源同样也有替代品,当这 5 种金属的价格上升时,就刺激了人们去开发它们的替代品。例如,铜和锡过去主要用来制 造各种生活用器皿,当铜和锡的价格上升时,就被大量塑料制品替代;同样,铜墙铁壁和 其他制造电线的金属价格上升也刺激了人们开发出替代铜的光导纤维。这样,这些金属的 需求大大减少,价格自然就下降了。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茨在给学生上经济学课时,提出一个问题:世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 10247 万亿桶,每天石油消耗为 7600 万桶,我们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将用完这些石油?许多 学生开始用计算器计算时,罗伯茨告诉他们,答案是永远用不完。当石油越来越少,价格 上升过高时,人们就不会用石油,而用其替代品作燃料了。只要石油价格上升到足够高, 一定会有替代品出现,剩下的石油由于开发成本太高,无人开发,石油自然不会用完。 显然,只要科学技术在进步,自然资源永远也不会枯竭。 5.下列对文中“悲观派”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前途不妙,由此会出现人口爆炸等一系列问题。 B.不可再生性资源会越用越少,并且迟早有一天会用完 C.不可再生性资源会日益短缺,其价格也会大幅度上升 D.科技的进步不会改变不可再生性资源渐趋枯竭的进程 6.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不必夸大危机”的原因的一项是 A.所有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价格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升反降 B.同世界上任何一种资源一样,不可再生性资源会有其替代品。 C.人们对某种自然资源替代品的研究开发会缓解该资源的危机 D.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促使不可再生性资源转变为可再生性资源。 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口爆炸,食物短缺,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原因不会导致人类前途不妙。 B.市场价格无机制能够促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C.只要创新精神无止境,人类就能够摆脱所有困境 D.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促使不可再生性资源转变为可再生性资源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 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少游於邺都, 时人罕能识也。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於华阴山。怀佐世之志,希 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後动。桓温入关,猛被揭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 而言,旁若无人。问察而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为百姓除 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人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 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温默然,无以酬之。温之将还,赐猛车马,拜高官 督护,请与俱南。猛还山咨师,师曰:“卿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 猛乃止。 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遣吕婆楼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 德之遇孔明也。及坚僭位,以猛为中书侍郎。时始平多枋头西归之人,豪右纵横,劫盗充 斥,乃转猛为始平令。猛下车,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鞭杀一吏,百姓上书讼 之,有司劾奏,槛车征下廷尉诏狱①。坚亲问之,曰:“为政之体,德化为先,莅任未几而 杀戮无数,何其酷也!”猛曰:“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 ②,谨为明君翦除凶猾。始杀一奸,余尚万数,若以臣不能穷残尽暴,肃清轨法者,敢不 甘心鼎镬③,以谢孤负。酷政之刑,臣实未敢受之。”坚谓群臣曰:“王景略固是夷吾、子 产④之俦也。”于是赦之。迁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未几,除吏部尚书、太子詹 事,又迁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加骑都尉,居中宿卫。时猛年三十六,岁中 五迁,权倾内外,宗戚旧臣皆害其宠。尚书仇腾、丞相长史席宝数谮毁之,坚大怒,黜腾 为甘松护军,宝白衣领长史。尔后上下咸服,莫有敢言。顷之,迁尚书令、太子太傅,加 散骑常侍。猛频表累让,坚竟不许。又转司徒、录尚书事,余如故。猛辞以无功,不拜。 (选自《晋书·王猛传》,有删节) [注]①诏狱:关押犯人的牢狱②剧邑:乱而难治的县邑。③鼎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鼎镬 烹人。④夷吾、子产:夷吾,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名夷吾,字仲:子产,春秋时政 治家,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猛被褐而诣之被:通“披”,穿着 B.温默然无以酬之酬:应答 C.宗戚旧臣皆害其宠宠:妨害 D.猛频表累让让:辞让 9下列各项中,全能表明王猛具有“佐世”之才的一项是 A.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 B.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为政之体,德化为先 C.澄察善恶,禁勒强豪 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 D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尔后上下咸服。莫有敢言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猛年少时便与众不同,能够不受小事的干扰,与人交往讲究精神契合,如果不相投则 基本不同其交往,因此被一些人轻视嘲笑 B王猛没有看得起桓温的为人,故相见时举止随意,旁若无人,但还是引起了桓温的重视, 向他询问当世之事 C.王猛在担任平令的上任之初,法令严明,刑罚严厉,甚至鞭杀了一名官吏,因而被百姓 状告,并被司法官员弹劾,押到廷尉诏狱。 D苻坚敢于摒弃别人对王猛的诋毁之辞,对诋毁王猛之人给以严厉的惩治,并不断对王猛 委发重任,但很多职位王猛都没有接受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 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少游於邺都, 时人罕能识也。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於华阴山。怀佐世之志,希 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後动。桓温入关,猛被揭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 而言,旁若无人。问察而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为百姓除 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人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 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温默然,无以酬之。温之将还,赐猛车马,拜高官 督护,请与俱南。猛还山咨师,师曰:“卿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 猛乃止。 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遣吕婆楼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 德之遇孔明也。及坚僭位,以猛为中书侍郎。时始平多枋头西归之人,豪右纵横,劫盗充 斥,乃转猛为始平令。猛下车,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鞭杀一吏,百姓上书讼 之,有司劾奏,槛车征下廷尉诏狱①。坚亲问之,曰:“为政之体,德化为先,莅任未几而 杀戮无数,何其酷也!”猛曰:“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 ②,谨为明君翦除凶猾。始杀一奸,余尚万数,若以臣不能穷残尽暴,肃清轨法者,敢不 甘心鼎镬③,以谢孤负。酷政之刑,臣实未敢受之。”坚谓群臣曰:“王景略固是夷吾、子 产④之俦也。”于是赦之。 迁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未几,除吏部尚书、太子詹 事,又迁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加骑都尉,居中宿卫。时猛年三十六,岁中 五迁,权倾内外,宗戚旧臣皆害其宠。尚书仇腾、丞相长史席宝数谮毁之,坚大怒,黜腾 为甘松护军,宝白衣领长史。尔后上下咸服,莫有敢言。顷之,迁尚书令、太子太傅,加 散骑常侍。猛频表累让,坚竟不许。又转司徒、录尚书事,余如故。猛辞以无功,不拜。 (选自《晋书•王猛传》,有删节) [注]①诏狱:关押犯人的牢狱②剧邑:乱而难治的县邑。③鼎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鼎镬 烹人。④夷吾、子产:夷吾,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名夷吾,字仲;子产,春秋时政 治家,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猛被褐而诣之 被:通“披”,穿着 B.温默然无以酬之 酬:应答 C.宗戚旧臣皆害其宠 宠:妨害 D.猛频表累让 让:辞让 9.下列各项中,全能表明王猛具有“佐世”之才的一项是 A.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 B.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 为政之体,德化为先 C.澄察善恶,禁勒强豪 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 D.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 尔后上下咸服。莫有敢言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猛年少时便与众不同,能够不受小事的干扰,与人交往讲究精神契合,如果不相投则 基本不同其交往,因此被一些人轻视嘲笑。 B.王猛没有看得起桓温的为人,故相见时举止随意,旁若无人,但还是引起了桓温的重视, 向他询问当世之事。 C.王猛在担任平令的上任之初,法令严明,刑罚严厉,甚至鞭杀了一名官吏,因而被百姓 状告,并被司法官员弹劾,押到廷尉诏狱。 D.苻坚敢于摒弃别人对王猛的诋毁之辞,对诋毁王猛之人给以严厉的惩治,并不断对王猛 委发重任,但很多职位王猛都没有接受
第Ⅱ卷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ll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4分) 译文: (2)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滑。(6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二)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三) 欧阳修 欧阳修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①酩酊插花归。游人不管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①篮舆:竹轿 (1)“草惹行襟絮拂衣”是写春景名句,试析“惹”与“拂”两字使用的妙处。(4分) 答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后两句是如何表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的。(4分) 答 13.按要求填空。(两题任选一题,5分) ”(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词,深深祝愿 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平安,共赏明月,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离骚》一文中屈原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的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这位作者和莫泊桑、契诃夫被誉为世 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2)李密的《陈情表》情真意切,在文章最后他希望皇帝能够满足他奉养祖母的心愿,并 用 ”表示自己生死都要报答皇上的大恩。 人们在比喻“柔”的思想教育时,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语和杜甫 的诗句。 近代学者王国维用“衣带渐宽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形容治学过程中的执著境界,这句 词的作者是著名词人 ,我们学过他的词《雨霖铃·寒蝉凄切》。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夜航船 董宏道 ①对住在江畔河边的人来说,夜航船是一幅看厌了的风景。然而,我怎么也忘记不了儿时 看夜航船所引起的心灵的颤动。如果你的窗口正对着墨汁般流淌的夜江,你就可以想像 个爱沉思的孩子,在关灯后的深夜趴在冰冷的窗台上看夜航船的情景。那熟睡的长江,那 一声声甜鼾似的汽笛,那江中闪烁的流动着的灯火,就像一个个美丽的音童话,一个个漂 浮着的梦,不知给了我多少温暖的安慰和神秘的向往。 ②长大后,夜航船就不再神秘,我已无数次在长江上夜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 天天坐轮渡船上班下班的,常常驰行在破晓的夜色和渐浓的暮色中,借着船上昏黄的灯光
第Ⅱ卷 本卷共 11 小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滑。(6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二)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三) 欧阳修 欧阳修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①酩酊插花归。 游人不管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①篮舆:竹轿 (1)“草惹行襟絮拂衣”是写春景名句,试析“惹”与“拂”两字使用的妙处。(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后两句是如何表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的。(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填空。(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词,深深祝愿 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平安,共赏明月,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 离 骚》 一文 中屈 原以 博大 的胸 怀, 对广 大劳 动人 民寄 予深 深同 情的 语句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这位作者和莫泊桑、契诃夫被誉为世 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2)李密的《陈情表》情真意切,在文章最后他希望皇帝能够满足他奉养祖母的心愿,并 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自己生死都要报答皇上的大恩。 人们在比喻“柔”的思想教育时,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语和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近代学者王国维用“衣带渐宽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形容治学过程中的执著境界,这句 词的作者是著名词人____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词《雨霖铃•寒蝉凄切》。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夜航船 董宏道 ①对住在江畔河边的人来说,夜航船是一幅看厌了的风景。然而,我怎么也忘记不了儿时 看夜航船所引起的心灵的颤动。如果你的窗口正对着墨汁般流淌的夜江,你就可以想像一 个爱沉思的孩子,在关灯后的深夜趴在冰冷的窗台上看夜航船的情景。那熟睡的长江,那 一声声甜鼾似的汽笛,那江中闪烁的流动着的灯火,就像一个个美丽的音童话,一个个漂 浮着的梦,不知给了我多少温暖的安慰和神秘的向往。 ②长大后,夜航船就不再神秘,我已无数次在长江上夜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 天天坐轮渡船上班下班的,常常驰行在破晓的夜色和渐浓的暮色中,借着船上昏黄的灯光
看书,夜航的里程,是一页又一页书的里程。我在渡船上读了很多很多的书,直到读到 本书也叫《夜航船》,才又唤起我对夜航船的迷恋和沉思。 ③那是明代大学者张岱的《夜航船》,是一部令人惊叹的古文化的百科全书,他在书中断言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他讲述了一个书生和一个和尚的故事,在狭窄的船舱里 和尚曾因书生高谈阔论而畏慑,又因书生无知而大胆伸脚,他以“夜航船”为书名,其旨 意令人深思,也使我对那古老的在吴山越水中驰行的夜航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长江上 的铁轮相比,那木船桡①声当然富有传统的诗意,展示着一种念经人品味的文化陈迹 ④有一年秋天,我终于坐上了从杭州到苏州的夜航船,在古老的运河里,在深沉的夜色中 木船就像一个怀旧的老人,缓缓地追寻着发黄的陈迹。虽然这是机动船,哒哒哒的马达声 会打破怀古的幽情,但你仍可通过那剪影的小桥小镇,想起历代江南才子吟咏的诗词和故 事。这条河流沉淀着太多的文思,使任何一只船都像一个温柔的手指,抚摩着一行诗、 行典丽的汉字。 ⑤然而,我还是喜欢长江上的夜航船,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家乡的偏爱。在无边的大海上夜 行,你会有一种茫然的漂泊感,会产生“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惶感。在小河中 夜行,你又会感到生命的逼仄和拘谨。只有在浩荡的长江上,你才会更美妙地体会到夜航 的乐趣,有一种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又放胆漂泊的感觉。你知道你是顺水而下或逆流而上, 两边的岸离你既近又扶栏,看天上的星星与两岸时隐时现的灯光交融在一起,你还会想到, 此时是不是有一个孩子趴在窗口,像当年的你一样看夜航船,看他的梦呢? ⑥当然,夜航船的最大好处还是读书。不论是短途还是长途的夜航船,你都会在宁静的漂 流中情不自禁地捧起一本书来,在这没有颠簸的旅行中,在水流和夜色把你隔绝成一个岛 的时光里,在悠闲的氛围中,你读书会比平时更加投入也更加愉悦。于是,你无形中就到 达了某个港口,那不仅是船的到达,还有书带给你的某种感悟的到达 ⑦对于习惯静夜工作的人,“夜航船”是一种美丽的象征。我们在夜色中执著地航行着,写 诗的笔、在音乐中起伏的指挥棒、对烈焰挥舞的钢钎,甚至清洁工的扫帚,都会使人们想 起桨,划动时光之浪的桨。我们就这样不停地到达,也不停地出发,夜航在生命的河流上 于是夜就充满了创造,充满了活力,充满了遐思和梦想,使每一个看见夜航船灯火的人 都不再寂寞,不再孤独,都想追着灯火而去,去渐渐明亮起来的地方 (选自《渡痕》) 注:①桡,音rao,船桨 14第①、②自然段,作者对夜航船的感觉经历了哪些变化?(4分) 答 15第⑤自然段,作者长江夜航船的独特感受是什么?是如何表现的?(6分) 16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义。(6分) ①抚摩着一行诗、一行典丽的汉字。(2分) 答②分答 你无形中就到达了某个港口,那不仅是船的到达,还有书带给你的某种感悟的到达 17.文章以“夜航船”为题,文中又多处提及“夜航船”,请简要分析“夜航船”在文中的作 用。(6分) 答
看书,夜航的里程,是一页又一页书的里程。我在渡船上读了很多很多的书,直到读到一 本书也叫《夜航船》,才又唤起我对夜航船的迷恋和沉思。 ③那是明代大学者张岱的《夜航船》,是一部令人惊叹的古文化的百科全书,他在书中断言: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他讲述了一个书生和一个和尚的故事,在狭窄的船舱里, 和尚曾因书生高谈阔论而畏慑,又因书生无知而大胆伸脚,他以“夜航船”为书名,其旨 意令人深思,也使我对那古老的在吴山越水中驰行的夜航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长江上 的铁轮相比,那木船桡①声当然富有传统的诗意,展示着一种念经人品味的文化陈迹。 ④有一年秋天,我终于坐上了从杭州到苏州的夜航船,在古老的运河里,在深沉的夜色中, 木船就像一个怀旧的老人,缓缓地追寻着发黄的陈迹。虽然这是机动船,哒哒哒的马达声 会打破怀古的幽情,但你仍可通过那剪影的小桥小镇,想起历代江南才子吟咏的诗词和故 事。这条河流沉淀着太多的文思,使任何一只船都像一个温柔的手指,抚摩着一行诗、一 行典丽的汉字。 ⑤然而,我还是喜欢长江上的夜航船,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家乡的偏爱。在无边的大海上夜 行,你会有一种茫然的漂泊感,会产生“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惶感。在小河中 夜行,你又会感到生命的逼仄和拘谨。只有在浩荡的长江上,你才会更美妙地体会到夜航 的乐趣,有一种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又放胆漂泊的感觉。你知道你是顺水而下或逆流而上, 两边的岸离你既近又扶栏,看天上的星星与两岸时隐时现的灯光交融在一起,你还会想到, 此时是不是有一个孩子趴在窗口,像当年的你一样看夜航船,看他的梦呢? ⑥当然,夜航船的最大好处还是读书。不论是短途还是长途的夜航船,你都会在宁静的漂 流中情不自禁地捧起一本书来,在这没有颠簸的旅行中,在水流和夜色把你隔绝成一个岛 的时光里,在悠闲的氛围中,你读书会比平时更加投入也更加愉悦。于是,你无形中就到 达了某个港口,那不仅是船的到达,还有书带给你的某种感悟的到达。 ⑦对于习惯静夜工作的人,“夜航船”是一种美丽的象征。我们在夜色中执著地航行着,写 诗的笔、在音乐中起伏的指挥棒、对烈焰挥舞的钢钎,甚至清洁工的扫帚,都会使人们想 起桨,划动时光之浪的桨。我们就这样不停地到达,也不停地出发,夜航在生命的河流上。 于是夜就充满了创造,充满了活力,充满了遐思和梦想,使每一个看见夜航船灯火的人, 都不再寂寞,不再孤独,都想追着灯火而去,去渐渐明亮起来的地方…… (选自《渡痕》) 注:①桡,音 rao,船桨。 14.第①、②自然段,作者对夜航船的感觉经历了哪些变化?(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⑤自然段,作者长江夜航船的独特感受是什么?是如何表现的?(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义。(6 分) ①抚摩着一行诗、一行典丽的汉字。(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无形中就到达了某个港口,那不仅是船的到达,还有书带给你的某种感悟的到达。(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以“夜航船”为题,文中又多处提及“夜航船”,请简要分析“夜航船”在文中的作 用。(6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