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建筑工程定额 31概述 32施工定额 33预算定额 3·4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 思考题
第三章建筑工程定额 • 3·1概述 • 3·2施工定额 • 3·3预算定额 • 3·4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 • 思考题
第三章建筑工程定额 3.1概述 ·3.1.1建筑工程定额的概念 定额就是规定在产品生产中人力、物力或资金消耗的标准额度和 限度,即标准或尺度。 建筑工程定额:合理、合格、标准。 定额水平:规定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资源数量的多少。是一定 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反映
第三章 建筑工程定额 • 3.1 概 述 • 3.1.1 建筑工程定额的概念 • 定额就是规定在产品生产中人力、物力或资金消耗的标准额度和 限度,即标准或尺度。 • 建筑工程定额:合理、合格、标准。 • 定额水平:规定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资源数量的多少。是一定 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反映
3.1.2定额的起源和发展 “泰罗制”的核心是:制定科学的工时定额,实行标准的操作方 法,强化和协调职能管理,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发展及改革目标
3.1.2 定额的起源和发展 • “泰罗制 ”的核心是:制定科学的工时定额,实行标准的操作方 法,强化和协调职能管理,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发展及改革目标
(一)建国后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建立 1953年~1958年,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现为适应计划 经济需要的概预算制度的建立时期 1958~1967年,概预处定额管理逐渐被削弱。 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为顺利重建造价管理制度提供了良好的条 件。从1977年起,国家恢复、重建造价管理机构。1988年划归建 设部管理,成立标准定额司。十多年来,国家主管部门、国务院 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对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改进工程造 价计价依据做了大量工作
(一)建国后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建立 • 1953年~1958年,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现为适应计划 经济需要的概预算制度的建立时期。 • 1958~1967年,概预处定额管理逐渐被削弱。 • 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为顺利重建造价管理制度提供了良好的条 件。从1977年起,国家恢复、重建造价管理机构。1988年划归建 设部管理,成立标准定额司。十多年来,国家主管部门、国务院 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对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改进工程造 价计价依据做了大量工作
(二)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 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基本建设概预算定额管理的模式已逐步向 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转换。 (2)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 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二)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 •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 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基本建设概预算定额管理的模式已逐步向 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转换。 • (2)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 格为主的价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