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 教案 课 程」 医学免疫学 专 业 临床医学 年 级2014级本科(2016年) 师 郑静 职称、学位 讲师、硕士 部系、教研室 免疫学教研室 2015-一2016学年第二学期
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 教 案 课 程_______医学免疫学__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临床医学__________ 年 级_____2014 级本科(2016 年) 教 师________郑静________________ 职 称、学 位_______ 讲师、硕士_ ____ 部系、教研室______免疫学教研室__________ 2015-- 2016 学年 第 二 学期
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教案 【首页】 授课年级 课程名称 医学免疫学 2014级本科 及专业 班级 K1-8班 临床医学 必修课 公共课():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类型 选修课 限选课():任选课() 学生层次 研究生() 本科生() 专科生() 成教生(本科() 专科()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 考核方式 理论60%:实践40%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60学时 学分数 3.3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40学时: 实践课20学时 教材名称 医学免疫学 作者 出版社及 孙万邦 高教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月 1、Roit免疫学基础(影印版) Ivan.M,Roitt 高等数有出版补2005年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 曹雪涛 科学出版社2014年 医学免疫学 曹雪涛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4、免疫学前沿进展(第四版 曹雪涛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5、免疫学实验教程 新燕 高等教有出版社2013年 6、医学免疫学学习指南 免疫学教研室 自编 新 授课时间 2016.22016.5 注:1、表中()选项内请打“*”:2、教案按授误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空格大小可根据内容自行调整: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此教案填写并打印后须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3、教案首页只填写一次,其他内容须按课堂 教学次数填写
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 教案 【首页】 课程名称 医学免疫学 授课年级 及专业 2014 级本科 临床医学 班级 K1-8 班 课程类型 必修课 公共课( );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 选修课 限选课( );任选课( ) 学生层次 研究生( ) 本科生(﹡) 专科生( ) 成教生(本科( ) 专科( ))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 考核方式 理论 60%;实践 40%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60 学时 学 分 数 3.3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 40 学时; 实践课 20 学时 教材名称 医学免疫学 作 者 孙万邦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高教出版社 2013 年 1 月 参 考 资 料 1、Roitt 免疫学基础(影印版) Ivan.M,Roitt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医学免疫学(第六版) 曹雪涛 科学出版社 2014 年 3、医学免疫学 曹雪涛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年 4、免疫学前沿进展(第四版) 曹雪涛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年 5、免疫学实验教程 新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年 6、医学免疫学学习指南 免疫学教研室 自编 授课时间 2016.2 ~ 2016.5 注:1、表中( )选项内请打“*”; 2、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空格大小可根据内容自行调整;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此教案填写并打印后须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3、教案首页只填写一次,其他内容须按课堂 教学次数填写
课程名称 医学免疫学授课专业 2014级本科临床医学 周次 第1周 章节名称 第一竟免疫学绪论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2学时 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了解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3、熟悉中枢及外周免疫器官及功能 的 4、了解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求 教 重点:1、免疫的概念: 2、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3、免疫系统的组成。 难点:免疫学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辅助手段 第一意免疫学绪论 1、免疫学科简介及讨论 10 以问题引入免疫学 2、免疫学发展简史 25 经验免疫学时期 图示 科学免疫学时期 现代免疫学时期 免疫学基本概色 4、免疫系统的功能 15 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图表 5、免疫系统的组成 1 中枢免疫器官及功能 外周免疫器官及功能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6、免疫应答的种类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以启发式、问题式及讨 论式有机结合进行课 讲授:采用多媒体课件 参考资料为指定参考书 及文献资料
课程名称 医学免疫学 授课专业 2014 级本科临床医学 周次 第 1 周 章节名称 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 第二章 免疫组织和器官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1、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了解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3、熟悉中枢及外周免疫器官及功能 4、了解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重点:1、免疫的概念; 2、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3、免疫系统的组成。 难点:免疫学发展简史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及辅助手段 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 1、免疫学科简介及讨论 以问题引入免疫学 2、免疫学发展简史 经验免疫学时期 科学免疫学时期 现代免疫学时期 3、免疫学基本概念 4、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5、免疫系统的组成 中枢免疫器官及功能 外周免疫器官及功能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6、免疫应答的种类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10′ 25′ 图示 10′ 15′ 图表 15′ 15′ 以启发式、问题式及讨 论式有机结合进行课堂 讲授;采用多媒体课件。 参考资料为指定参考书 及文献资料
1、你所了解的与免疫有关的有哪些? 2、牛痘苗为什么能预防天花 启发提 immune system innate immunity 求 1、掌捏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了解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3、熟悉中枢及外周免疫器官及功能 结 4、了解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思 1、现代免疫的概念。 2、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练习 题 1、抗原的概念及特性 次课预 2、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3、抗原的种类及医学中重要的抗原 4、免投佐剂 教研室或科室主任市查意见: 符合大纲要求,经教研室讨论,同意实施。 教研室或科室主任签字: 2016年2月26日
启 发 提 问 1、你所了解的与免疫有关的有哪些? 2、牛痘苗为什么能预防天花? 外 语 要 求 immunity immune system adaptive immunity innate immunity 小 结 1、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了解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3、熟悉中枢及外周免疫器官及功能 4、了解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思 考 与 练 习 题 1、现代免疫的概念。 2、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下 次 课 预 习 要 点 1、抗原的概念及特性 2、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3、抗原的种类及医学中重要的抗原 4、免疫佐剂 教研室或科室主任审查意见: 符合大纲要求,经教研室讨论,同意实施。 教研室或科室主任签字: 2016 年 2 月 26 日
课程名称 医学免疫学 授课专业 2014级本科临床医学 周次 第1、2周 章节名称 第三章抗原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3学时 数 1、掌握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基本特性 掌握抗原表位的概 TD-Ag TI-Ag 3、熟悉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的 4、熟悉抗原的种类 及 5、了解佐剂的概念 要 求 重点:1、抗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学 2、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表位 3、胸腺依賴性抗原和胸腺非依賴性抗原 点 难点: 1、抗原异物性 2、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点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辅助手 1、抗原的基本概念 15' Antigen 举例引入概念 2、抗原的特性 抗原的异物性 抗原特异性 表位 10'举例 共同抗原表位和交叉反应 10'举例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35' 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性质 图示 宿主特性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4、抗原的种类及医学中重要抗原 4 (1)根据诱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胞 举例 根据与机体亲缘关系 联系临床 根据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来渴 (2)医学中重要抗原 5、免疫佐剂 5' 以启发式、问题式 及讨论式有机结合讲 行课堂讲授: 采用多城 体课件。 参考资料为指定参考 书及文献资料
课程名称 医学免疫学 授课专业 2014 级本科临床医学 周次 第 1、2 周 章节名称 第三章 抗原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教学时数 3 学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1、掌握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基本特性 2、掌握抗原表位的概念、TD-Ag、TI-Ag 3、熟悉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4、熟悉抗原的种类 5、了解佐剂的概念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重点:1、抗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2、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表位 3、胸腺依赖性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难点:1、抗原异物性 2、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及辅助手 段 1、 抗原的基本概念 Antigen 2、 抗原的特性 抗原的异物性 抗原特异性 表位 共同抗原表位和交叉反应 3、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性质 宿主特性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4、 抗原的种类及医学中重要抗原 (1)根据诱生抗体是否需要 Th 细胞 根据与机体亲缘关系 根据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来源 (2)医学中重要抗原 5、免疫佐剂 15′ 举例引入概念 15′图示 5′ 10′举例 10′举例 35′ 图示 40′ 举例 联系临床 5′ 以启发式、问题式 及讨论式有机结合进 行课堂讲授;采用多媒 体课件。 参考资料为指定参考 书及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