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话教孩子们朗读儿歌,念顺口溜这不但对学汉语拼音有了初 步认识,而且也引起了学好汉语拼音的动机。使抽象的语音教 学和识字教学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使学生思维活动显得生 机勃勃。 (三)情感的“向生性 D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所谓向生性,是指教 师从爱护学生的心愿出发,希望学生进步,期望学生成才。赞 可夫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 贡献出自已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已学生的教学和 教育上,在他们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赞可夫《和教师 的谈话》第3页)教师在造就培养人才的毕生中乐于做“人梯”, 让学生踩着自己的肩膀,登科学高峰,甘做平凡的“铺路石”, 让学生在知识的太空自由飞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历史的 发展规律,也是教师的良好愿望。大量事实证明,教师不仅在 传道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于用自己的感情去点燃学 生心灵的火花。对后进生要多戴励,给予信任。在“授业”和 解惑”中,要象手执金钥匙打开心灵大门的能工巧匠,总是循 循善诱,引导学生向知识的海洋探索和进军,尽力让学生的聪 明才智和全部潜力得到最大发挥。教师总是满怀热情做好教育 年青一代的工作,爱学生胜过爱自己蚰亲属,在生活上对学生 关怀备至,“又当教师,又当父母”,为学生操尽了心。教师感到 安慰的是“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感到悔恨和不足的是“教学 效果差”最大的乐趣是“教学上的成功”最大的忧蜷还是教学 教学效果)教师所想、所急、所喜、所忧的都是在对学生的 教育上,“恨铁不成钢”,正好反映了教师的心理特征。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师,是由于教师爱生教师爱学 生所产生的价值,并非朝着一个单向流动。教师的爱终究会引
起师生感情上的交流与共鸠,学生总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 尊师爱生的高尚情操,正是在爱的交流与反锁中产生和发展。 实践证明,“爱生尊师”是一条规律。正因为如此,优秀教师与 学生的关系都很好,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都很高。因而,学 生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的父母的化身,年幼的儿盦更是如此。 所以,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 的关系如何。师生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相倍赖,就能提高 教育和教学效果。反之;师生关系冷漠,或者对立,必将削弱 教育和教学效果。 知之深,爱之切。”教师对学生的爱,来自于对教育工作 意义的认识,来自于教育工作实践的体验。教师对教育工作重 大意义的认识越深刻,献身人民教育,热爱学生的情感也越深 厚。而教师亲眼日睹春催桃李花吏艳,亲眼看到自己付出的心 血对学生产生了效果,特别是看到自己辛勒培育出来的学生成 为各条战线的有用之材时,更是感到巨大的欣慰和鼓舞。从而 形成和发展了对教育工作的浓厚兴趣,并转化为行动使自己对 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酉折不回,勇往直前 (四)意志的坚韧性 在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践中,主观和客观,都存在着许多 因难,如果教师没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就不能够很好地完成 教育任务。 不怕因难,知难而进,这是教师坚强意志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与四人帮的追害作斗争中,在与痰病作斗争中,在教育 后进生,改造乱斑所面临的种种困难面前,教师都表现了无 私无畏顽强斗争战胜困难的良好品质。如一位特级教师,在 “四人帶”横行岁月里,虽然母亲、丈夫被迫害相继含冤死去, 自己也无辜遭受精神和肉体的摧残,但她仍然坚僧教好学生
无罪”爱出“我还要干革命,还要培养下一代”的铿锵餐言。当 她走出“牛棚”,回到讲台上,却又象从前一样,为了学生,忘 记了自己,坚定表示:“宁可让他们以后再斗我,也不能放弃教 育学生的责任。”又如,河北肥乡中学模范共产党员、副教导主 任焦学文,一九七九年五月确诊直肠癌后,下定决心同病魔搏 斗,工作时间仍然每天十小时以上,坚决要求让他“坚持到上 北京做手术那一天”,用实际行动表示“要把最后一根丝吐给人 民”,把个人生命置之度外。 沉着自制,善于支配儕感,也是教师坚强意志的一个特征。 赞可夫说:“教师也是人,但同时他又是敦蛳。而教师这门职业 要求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就要求自制”(赞可夫《和教 师的谈话》第246页)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批评、威胁、不及 格,无缘无故落到学生头上。这是教师缺乏自制的表现。而教 师的职业要求自己善于掉制自己的情感,能够抑制无益的激情 和冲动。在学生不好好学习不守纪的时候,既能以宁静耐 心说服的态度对待学生,又能使学生知道他是一位具有坚定性 格的人,他是不会放弃原则的。如上海市向东中学教师杨贯时 为了避免工作中产生偏激,给自己规定了三条:第一,切忌“顶 牛。首先是我不顶,学生想顶,我就避实就虚,因势利导。第 二,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唱空洞的高调。第 ,平等待人,在讨论问题时不以势压人,允许保留不同意见, 甚至是错误的意见。由于坚持这三条,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 重,使学生学会在思考、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 a长期不懈,持之以恒这是教师坚强意志又一个重要特征。 搞好教学,总是既要有旺盛的精力,又要有坚强的意志。教帅 要坚持不懈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探索教学规律利改 进教学方法。如特級教师胡善浦,在化学教学中二十年如 23
日,不尚空想,不骛虚名,脚踏实地,潜心治学,积累了渊博 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提高教学业务方面,他给自己提 出了六条要求:第一,通晓大纲,把握教材。第二,系统钻研 基础理论。第三,熟读化学史。第四,积累资料,无论是国内 的国外的,部编的,省编的,地方,学校编的,均要广收博采。 第五订阅报刊。第六,向实践学习。长期坚持点滴积累,作 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和智力储备 (五)意识的师表性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一项职业道德,也是教师的重要的心理 品质之一。每一个教师,不论在任何时候,或是从事任何活动 时,他总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我是教师,我应该怎样做y我 要教学生学好,我当然就得先做好。所以,和其他各行各业的 人比较起来,为人师表,严以律己,便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心 理品质。正是由于这一心理品质随时随地反映在教师的生活 工作以及处世接物中,因而鞭策和激励自己做好工作,教好学 生。正因为教师具有这一心理品质所以也常约束自己少犯品质 上的错误。事实也证明,尽管在教师队伍中也出现过个别败类, 触犯国法政纪,但比之社会上其他部门的违法的事例,究竟是 要少得多。我们今天绝大多数教师的心灵的确是美的,他们堪 称学生的榜样。例如,社会上虽然有很多的工作是同人打交道 的,但多数是通过某种物为中介来进行的,其有这样那样的交 换关系或利害关系。如前所述,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授给 学生,以自己的个性品德影响学生,不仅是无私的,而且还怀 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感。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高尚纯洁 而深厚的
第二节老年教师的心理特征 人到什么时候,才算“老了呢?说法不一一般地说,人 的后半生,即已逐渐步入老境,俗语云:“花不花,四十八”,是 说人到四十八,生理上就有明显的衰老现象,写字、看书就需 要戴个老花镜了。因此,把四十八岁~五十九岁定为“初老朔 (老年前期)”,把六十岁以上定为“老年期”是比较合适的。 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是女五十五岁,男六十岁,如果说女五 十五岁,是处于初老期那么男六十岁就确实是进入老年期了。 、老年教剪生和心理的变化 人总是要变老的。襄老是生命周期的一个必然阶段,随着 衰老的加深,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降 低了活动能力新对环境适应性。那么就人的个体而言,衰老和 人的活动能力的变化又是怎样的呢?如果把人的活动能力分为 三种,即知觉能力、送动能力和智力,据许多专家观察研究的 结果认为:最直接依靠感觉器官作用的知觉技能最早和最快地 娈退,运动技能是第二位,而智力剪在最后出现显著减退。例 如,随着年齡的增长,视力、听力等各种感知觉能力,显示出 较早的减退,接着是跑、跳等四胶的活动、灵敏度,不如年轻 时,而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和年轻时期比,似乎没有什 么显著变化,或者变化来得很晚根据专家对四百个名人发表他 们杰作时的年龄的研究表明,这四百个名人发表杰作时的平均 年龄为五十岁看来五十岁,可能是优秀和平庸的分水岭。(祖国 英《关于老教师心理的几个问题》)这里说的是一个平均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