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表现 (1)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 学”“伤痕文学” (2)出现了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3)出现了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 3.前景:进入2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 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 向世界
2.表现 (1)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 学”“伤痕文学”。 (2)出现了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3)出现了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 3.前景: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 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 发展,中国文化正走 向世界。 多样化
微数 点拨 轻巧识记 1.“双百”方针 1956年春是的 适用 时间×←双百”方针阶段太剪 文学、艺术 文艺:百花齐放 范围 内涵学术:百家争鸣 2.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个目的调动人民大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Q一个实质|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 民主和学术民主 Q两个层面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 “百家争鸣” Q三个阶段文化繁荣(十年探索时期),文化凋零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春天(新时期)
[轻巧识记] 1.“双百”方针 2.文化事业的发展
「易错提醒 1.“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内涵不同,分别适用于不同的 领域,即在文学艺术领域强调“百花齐放”,在学术研究领域 鼓励“百家争鸣”。“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 期的“百家争鸣”也有区别,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了 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与复杂;而“双百”方针中的“百家 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问题上的各抒己见,自由争论。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贯彻“双百”方针,但“双百”方针 不是自由化方针,其所指的自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坚持“二为”方向。绝不允许借创作自由 来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传播不健康的思想等
[易错提醒] 1.“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内涵不同,分别适用于不同的 领域,即在文学艺术领域强调“百花齐放”,在学术研究领域 鼓励“百家争鸣”。“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 期的“百家争鸣”也有区别,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了 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与复杂;而“双百”方针中的“百家 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问题上的各抒己见,自由争论。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贯彻“双百”方针,但“双百”方针 不是自由化方针,其所指的自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坚持“二为”方向。绝不允许借创作自由 来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传播不健康的思想等
术语 1.“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成为 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 2.“文化大革命”导致文艺园地百花凋零,给人们带来了沉痛 的教训。 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双百”方针的继续贯彻和文艺要为 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实行,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 逐步走向新的繁荣
1.“双 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成为 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 2.“文化大革命”导致文艺园地百花凋零,给人们带来了沉痛 的教训。 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双百”方针的继续贯彻和文艺要为 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实行,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 逐步走向新的繁荣
口合作学习■ 对史料史识的理解要“深” D史论结合一让理解更深刻 探究点一 “双百”方针的实质 「材料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 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 议上的讲话
“双百”方针的实质 [材料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 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 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