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热电偶种类 国际电工委员会在1975年向世界各国推荐七种标准型热电偶。我国生产的符合IEC标准 的热电偶有六种,分别是 ①铂铭30-铂铑。热电偶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B”。它的正极是铂铑丝(铂70%,铑 30%),负极也是铂铑丝(铂94%,锘6%),故俗称双铂锘。测温范围为0~1700℃。其特点 是测温上限高,分度值见表5-1所示。在冶金反应、钢水测量等高温领域中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2)铂铑0-铂热电偶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S”。它的正极是铂锘丝铂90%,铑⑩0% 负极是纯铂丝。测温范围为0-1700℃。其特点是热电性能稳定,抗氧化性强,宜在氧化 性、惰性气氛中工作。由于精度高,故国际温标中规定它为630.74-1064.43℃温度范围 内复现温标的标准仪器。常用作标准热电偶或用于高温测量,分度值见表5-2所示 (3)镍铬-镍硅热电偶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K”。它的正极是镍铬合金(镍90.5%,铬 9.5%),负极为镍硅(镍97.5%,硅2.5%)。测温范围为-200~+1300℃。其特点是测温范围 很宽、热电动势与温度关系近似线性、热电动势大及价格低。缺点是热电动势的稳定性 较B型或S型热电偶差,且负极有明显的导磁性,分度值见表5-3所示。 (4)镍铬-康铜热电偶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E”。它的正极是镍铬合金,负极是铜镍 金(铜55%,镍45%)。测温范围为-200~+1000℃。其特点是热电动势较其他常用热电偶 大。适宜在氧化性或惰性气氛中工作,分度值见表5-4所示。 (5)铁-康铜热电偶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丁”。它的正极是铁,负极是铜镍合金。测 温范围为-200~+1300℃。其特点是价格便宜,热电动势较大,仅次于E型热电偶。缺点 是铁极易氧化,分度值见表5-5所示
5.2.2 热电偶种类 国际电工委员会在1975年向世界各国推荐七种标准型热电偶。我国生产的符合IEC标准 的热电偶有六种,分别是: (1)铂铑30-铂铑6热电偶 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B”。它的正极是铂铑丝(铂70%,铑 30%),负极也是铂铑丝(铂94%,铑6%),故俗称双铂铑。测温范围为0~1700℃。其特点 是测温上限高,分度值见表5-1所示 。在冶金反应、钢水测量等高温领域中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2)铂铑10-铂热电偶 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S”。它的正极是铂铑丝(铂90%,铑l0%), 负极是纯铂丝。测温范围为0~1700℃。其特点是热电性能稳定,抗氧化性强,宜在氧化 性、惰性气氛中工作。由于精度高,故国际温标中规定它为630.74~1064.43℃温度范围 内复现温标的标准仪器。常用作标准热电偶或用于高温测量,分度值见表5-2所示。 (3)镍铬-镍硅热电偶 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K”。它的正极是镍铬合金(镍90.5%,铬 9.5%),负极为镍硅(镍97.5%,硅2.5%)。测温范围为-200~+1300℃。其特点是测温范围 很宽、热电动势与温度关系近似线性、热电动势大及价格低。缺点是热电动势的稳定性 较B型或S型热电偶差,且负极有明显的导磁性,分度值见表5-3所示。 (4)镍铬-康铜热电偶 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E”。它的正极是镍铬合金,负极是铜镍 合金(铜55%,镍45%)。测温范围为-200~+1000℃。其特点是热电动势较其他常用热电偶 大。适宜在氧化性或惰性气氛中工作,分度值见表5-4所示。 (5)铁-康铜热电偶 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J”。它的正极是铁,负极是铜镍合金。测 温范围为-200~+1300℃。其特点是价格便宜,热电动势较大,仅次于E型热电偶。缺点 是铁极易氧化,分度值见表5-5所示
(6)铜-康铜热电偶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T”。它的正极是铜,负极是铜镍合金。测温范 围为200~+400℃。特点是精度高,在0~200℃范围内,可制成标准热电偶,准确度可达土 01℃。缺点是铜极易氧化,故在氧化性气氛中使用时,一般不能超过300℃,分度值见表56 所 最后要说明的是,TEC公布的标准型热电偶中,还有铂铑3铂,分度号为“R”。因在国际上 只有少数国家采用,且其温度范围与铂锘10-铂重合,所以我国不准备发展这个品种 5.2.2.2非标准型热电偶 非标准型热电偶包括铂铑系、铱铑系及钨铼系热电偶等。 铂锘系热电偶有铂铑20-铂铑。、铂铑φ0-铂铑2等一些种类,其共同的特点是性能稳定,适用 于各种高温测量。铱铑系热电偶有铱锘40-铱、铱。0-铱。这类热电偶长期使用的测温范围在 2000℃以下,且热电动势与温度关系线性好。钨铼系热电偶有钨铼3-钨铼25、钨铼。钨铼2等 种类。它的最高使用温度受绝缘材料的限制,目前可使用到2500℃左右。主要用于钢水连续 测温、反应堆测温等场合。 5.2.2.3工业热电偶简介 (1)装配式热电偶 A、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热电偶能准确测出温度的范围,即工作温度有效范围。 基本误差限:能允许的测温误差范围。 热电偶时间常数:也称热惰性,指被测介质从某一温度跃迁到另一温度时,热电偶测量 端的温度上升到整个跃迁的63.2%所需的时间,见表5-7所示。 热电偶公称压力:一般是指在工作温度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静态外压而破裂。 热电偶最小插入深度:应不小于其保护套管外径的810倍(特殊产品例外)
(6)铜-康铜热电偶 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T”。它的正极是铜,负极是铜镍合金。测温范 围为-200~+400℃。特点是精度高,在0~-200℃范围内,可制成标准热电偶,准确度可达土 0.1℃。缺点是铜极易氧化,故在氧化性气氛中使用时,一般不能超过300℃,分度值见表5-6 所示。 最后要说明的是,IEC公布的标准型热电偶中,还有铂铑13-铂,分度号为“R”。因在国际上 只有少数国家采用,且其温度范围与铂铑10-铂重合,所以我国不准备发展这个品种。 5.2.2.2非标准型热电偶 非标准型热电偶包括铂铑系、铱铑系及钨铼系热电偶等。 铂铑系热电偶有铂铑20-铂铑5、铂铑40-铂铑20等一些种类,其共同的特点是性能稳定,适用 于各种高温测量。铱铑系热电偶有铱铑40-铱、铱铑60-铱。这类热电偶长期使用的测温范围在 2000℃以下,且热电动势与温度关系线性好。钨铼系热电偶有钨铼3-钨铼25、钨铼5-钨铼20等 种类。它的最高使用温度受绝缘材料的限制,目前可使用到2500℃左右。主要用于钢水连续 测温、反应堆测温等场合。 5.2.2.3 工业热电偶简介 (1)装配式热电偶 A、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热电偶能准确测出温度的范围,即工作温度有效范围。 基本误差限:能允许的测温误差范围。 热电偶时间常数:也称热惰性,指被测介质从某一温度跃迁到另一温度时,热电偶测量 端的温度上升到整个跃迁的63.2%所需的时间,见表5-7所示。 热电偶公称压力:一般是指在工作温度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静态外压而破裂。 热电偶最小插入深度:应不小于其保护套管外径的8~10倍(特殊产品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