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基础知识(24分) 1、选出加点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浣妆(huan) 悲天悯人(min) 噙住泪 水(qin) 籼米(xian) 砭骨(bian) 世瞩目(zhu) C、安谧(mi) 淘汰(t 潇洒(xiao) D、拈轻怕重(nian) 擎天(qing) 热忱(ch 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喧嚣弄巧成绌 热忱 稍纵即逝 B、娴熟危言耸听肆虐 头头是道 C、炫目按步就班聒燥 风度翩翩 D、险峻拙拙逼人殉职 劫后余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B、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 C、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怕重。 D、部分日本媒体别出心裁地剪接“中国钓鱼岛”的历史图片,歪曲报道历史事实真相。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罗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B.我校20周年校庆这天,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新来的孙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又深厚的印象。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5.下面对文学名著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岀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了当 时英国统治阶层的腐败和罪恶。 B.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三大名人分别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 C.《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猪八戒,路经高老庄收沙僧 为徒。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总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24 分) 1、选出加点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浣.妆(huàn) 悲天悯.人(mǐn) 噙.住泪 水(qín) B、籼.米(xiān) 砭.骨(biǎn) 举 世瞩.目(zhǔ) C 、 安 谧.( m ì ) 淘 汰.(t à i) 潇.洒(xiāo) D、拈.轻怕重(niān) 擎.天(qíng) 热忱.(ch é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喧嚣 弄巧成绌 热忱 稍纵即逝 B、娴熟 危言耸听 肆虐 头头是道 C、炫目 按步就班 聒燥 风度翩翩 D、险峻 拙拙逼人 殉职 劫后余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 ....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B、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 ....。 C、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怕重 ....。 D、部分日本媒体别出心裁 ....地剪接“中国钓鱼岛”的历史图片,歪曲报道历史事实真相。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 A.罗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B.我校 20 周年校庆这天,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新来的孙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又深厚的印象。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5.下面对文学名著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了当 时英国统治阶层的腐败和罪恶。 B.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三大名人分别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 C.《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猪八戒,路经高老庄收沙僧 为徒。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D.《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 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6.语文综合性学习。(4分)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 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 句涉及的节日名称。(2分)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2分)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 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7、按要求默写有关诗句。(10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 (2)谁道人生无再少? ,青山郭外斜。 (4)《游山西村》中反映人生哲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的 诗句是 (5)《渔家傲》中直接抒情的句 是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 诗句是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小石潭记(16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
D.《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 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6.语文综合性学习。(4 分)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 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 句涉及的节日名称。(2 分)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2 分)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 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7、按要求默写有关诗句。(10 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 , 。 (2)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 (3) ,青山郭外斜。 (4)《游山西村》中反映人生哲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的 诗句是 , 。 (5)《渔家傲》中直接抒情的句 是 , 。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 诗句是 , 。 二 、 阅 读 理解(46 分 ) (一)小石潭记(16 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
奉壹。 16、上文选自《 》,作者」 著名的文学家,曾被贬为永 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8篇,合称为《 》。(3分)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水尤清冽 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行 佁然不动 18、第二段主要写潭中游鱼的静态和动态,其目的是什么?(1分)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 20、作者在游小石潭时,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 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4分) 答 (二)周庄水韵(节选)(8分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 着,石桥和 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 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 ,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 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 着阳光,一片 令人目眩。(A)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 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 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杄和桥洞在淌水。 小河的石河沿上。 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B)细细 _,水声重重叠 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 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9、选段横线处应填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覆盖笼罩晶莹谛听B.笼罩覆盖明净聆听 C.覆盖笼罩明净聆听D.笼罩覆盖晶莹谛听 10、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两次游周庄的印象(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11、文中画线句子是以哪种感觉来写周庄的景物的(2分) A处 B处
奉壹。 16、上文选自《 》,作者 ,著名的文学家,曾被贬为永 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8篇,合称为《 》。(3 分)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 分) 水尤清冽. 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行 佁.然.不动 18、第二段主要写潭中游鱼的静态和动态,其目的是什么?(1 分) 答: 19、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 20、作者在游小石潭时,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 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4 分) 答: (二)周庄水韵(节选)(8 分)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________着,石桥和 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 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 镇_________,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 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 着阳光,一片__________,令人目眩。(A)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 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 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 小河的石河沿上。 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B)细细_____________,水声重重叠 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 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9、选段横线处应填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覆盖 笼罩 晶莹 谛听 B.笼罩 覆盖 明净 聆听 C.覆盖 笼罩 明净 聆听 D.笼罩 覆盖 晶莹 谛听 10、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两次游周庄的印象(2 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画线句子是以哪种感觉来写周庄的景物的(2 分) A 处______________ B 处_________________
12、仿照下面例句以“在黑夜里……”为开头,再写一句话。(2分) 例句: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 仿句:在黑夜里, (三)永不录用(11分)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 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 这次真要挂了。 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 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 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 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 “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 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 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 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 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 亲,仍不愿放弃 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 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 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 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 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 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 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 恍若隔世。 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 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 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 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 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
12、仿照下面例句以“在黑夜里……”为开头,再写一句话。(2 分) 例句: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 仿句:在黑夜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永 不 录 用 (11 分)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 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 这次真要挂了。 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 思求我,这已经是第 11 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 会。”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 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 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 “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 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 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 走。” 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 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 亲,仍不愿放弃, 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 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 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 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 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 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 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 恍若隔世。 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 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 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 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 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
我是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 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 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 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 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 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 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 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 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 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 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 的话必然有道理。 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 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 “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 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 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14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3分) 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 ③ 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15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4分) (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16.文章结尾写到:“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 好处。(2分) 17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2分) (四)说宽容(11分) ①“宽以待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我是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 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 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 “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 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 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 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 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 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 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 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 的话必然有道理。 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 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 “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 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 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14.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3 分) 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 →③ →④ →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15.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4 分) (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16. 文章结尾写到:“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 好处。(2 分) 17.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2 分) (四) 说 宽 容 (11 分) ①“宽以待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